:::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嶺南繪畫的意境探討--以高奇峰《木魚伽僧》為例
書刊名:書畫藝術學刊
作者:劉素真
作者(外文):Liu, Su-che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6
頁次:頁105-118
主題關鍵詞:嶺南畫派橫山大觀竹內栖鳳木魚伽僧3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5
1903年鄰國的日本,活躍於東京的橫山大觀(1868~1958)和菱田春草(1874~1911)在恩師岡倉天心的鼓勵之下進行了「空氣與光線的表現」實驗,並於「第15回繪畫共進會連合展」發表了新作品,這些作品「捨去傳統線描,直接以不沾任何顏料的筆刷,將滴在已打濕絹上的墨與顏料暈染開,同時在顏料上混合胡粉(白粉)以製造質感」,這是傳統日本畫裡前所未有的表現手法,震撼了當時的藝壇,並批評其爲「破壞了日本畫的傳統」,而遭到排斥甚而被視爲「妖怪畫」,被附上了「朦朧体」(圖1)的稱號。大約同時期的中國,有一群藝術家正試圖突破傳統水墨畫的瓶頸,嘗試以「撞水」、「撞粉」等技法努力開創新局,其中又以「嶺南畫派」的成績斐然而獨步藝壇,這樣一來就造就了嶺南三傑的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三位大師。隔著海峽的不同國度,卻同時進行著繪畫的革新,兩者之間似乎注定要發生另類的「致命吸引力」。根據文獻記載,二高一陳先後曾多次赴日,高劍父最早於1903年,高奇峰與陳樹人則隨隨後於1907 年陸續跟進。三人回國之後,除了發表新作品之外,同時將創作理念化爲文字,明確地提出了「折衷中西、融合古今」的「新國畫」主張,也因此在當時被稱爲「新派」或「折衷派」。但是,「如果二高一陳一直延續居氏香火,中國近代畫壇最多只是多幾個平庸的花鳥畫家,(中略)。他們的成功在於與時俱進地在中國畫領域發起了一場革命」,而這場革命應與他們的日本之行有一定程度的關連。因此若欲瞭解二高一陳的繪畫革命內涵,不可忽略的一個地方,就是鄰國日本。嶺南畫派與鄰國日本之間的關係深厚,其中尤以受「竹內栖鳳」(1864~1942)的影響最爲直接。活動於京都的竹內栖鳳對日本繪畫的非常影響深遠,是眾所皆知的,而嶺南三傑與此等日本藝術家的交流,一直以來廣被流傳;本研究以高奇峰的《木魚伽僧》(圖1)爲例,參照當時日本畫派之風格表現,進行題材內容的實物對照,並應用電腦軟體分析其空間構作與光影表現,企圖解開兩者之間的關連性與其創作形式內涵。
學位論文
1.巫素貞(2002)。高奇峰先生的折衷繪畫研究及我的創作觀(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太丸伸章(2004)。巨匠の日本画竹内栖鳳。学習研究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飯島勇、平野重光(1987)。20世紀日本の美術横山大観/竹内栖鳳。集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足立美術館学芸部(1994)。足立美術館所蔵大観名品100選。足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萬章(2002)。嶺南畫派。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O'Rourke, Michael、陳娟宇(2004)。3D電腦動畫原理。旭營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