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模擬與互動:從美術機制看二十世紀初期日本對中國的影響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劉瑞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Jui-kuan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02
頁次:頁78-104
主題關鍵詞:美術博覽會日本畫中日繪畫聯合展覽會上海全國美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39
  • 點閱點閱:145
二十世紀初期是一個位處於中西文化交流與互動的年代,走過西方衝擊到全盤西化的歷史浪潮,近代中國除了歐西的影響之外,其中亦蘊藏著日本影響的印跡,尤其是中國傳統畫學面對西方美術的挑戰時,不但觸動了美術意識的覺醒,同時也在傳統書畫家與西畫家的激勵之下,中國藝術界試著從博覽會、畫賽會到新興的美術展覽會,藉由這種對社會大眾開放的公共藝術空間,推廣並展示各種美術作品,這不但逐步跳脫傳統文人雅集的階層限制,並積極推動著中國現代美術教育與美術學校的發展。本文即通過博覽會、畫賽會、美術展覽會等美術機制,以及雙方互展的美術交流活動,分析二十世紀初期中國美術發展過程中的日本影響。
期刊論文
1.古偉瀛(19860900)。從「炫奇」、「賽珍」到「交流」、「商戰」:中國近代對外關係的一個側面。思與言,24(3),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方聞(2002)。中西交匯:《兩種文化之間》序言。美術研究,200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龔產興(1984)。陳師曾年表。朵雲,6,109-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洛一(1989)。吳子深先生一生。朵雲,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勇仁(19360625)。高劍父概観。藝術建設(半月刊),創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琬(19370201)。二十五年來廣州繪畫印象。青年藝術,創刊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阮圓、蒲莉安(20100900)。近代日本的書法革新:論六朝派及中村不折的中國式碑學風。清華學報,40(3),485-5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肇祥(192811)。東游日記。藝林旬刊,31,版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武堉幹(19290525)。近代博覽會事業與中國。東方雜誌,26(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秋公(19240804)。回憶中日繪畫展覽會的作品(中央公園展出)。藝術評論,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姜丹書(1928)。藝術廿年話兩頭。亞波羅,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根天(192905)。看了第一次全國美展西畫出品的印象。藝觀,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福熙(193402)。獨立派沙龍五十周年紀念展覽會。美術雜誌,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常書鴻(193408)。法國沙龍簡史。藝風月刊,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樹人(19120711)。新畫法。真相畫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瑞寬(20140100)。何謂「南畫」:1927年臺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的水墨畫。臺灣美術,95,36-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燃犀(192909)。東方繪畫協會原始客述。藝林旬刊,62,版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簡又文(19360520)。高劍父畫師苦學成名記。逸經,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顏文樑(193212)。十年回顧。藝浪,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鶴田武良(2004)。日華(中日)绘画聯合展覧会について--近百年来中国絵画史研究七。美術研究,3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鶴田武良(2005)。公刊『日華(中日)绘画聯合展覧会出品目録』--近百年来中国絵画史研究七。美術研究,3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鶴田武良(200510)。中華民国教育部第一次全国美術展覧会出品日本洋画について--近百年来中国絵画史研究八。美術研究,3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素真(20090600)。嶺南繪畫的意境探討--以高奇峰《木魚伽僧》為例。書畫藝術學刊,6,105-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趙祐志(19970600)。躍上國際舞臺:清季中國參加萬國博覽會之研究(1866-1911)。歷史學報,25,287-34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顏娟英(20021200)。官方美術文化空間的比較--1927年臺灣美術展覽會與1929年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3(4),625-6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吳孟晉(2013)。王濟遠的油畫、水彩畫和水墨畫--有關中國近現代油畫家的創作意識。萬象更新:現代性、視覺文化與二十世紀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宜蘭:佛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曉路(2001)。世界美術中的中國與日本美術。廣西:廣西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神林恆道、龔詩文(2007)。東亞美學前史:重尋日本近代審美意識。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北浦大介(1929)。中華民國教育部美術展覽會:日本出品畫冊。東京:大塚巧藝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超(2007)。中國現代油畫史。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尚輝(1993)。顏文樑研究。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京都國立博物館(2012)。中国近代絵画と日本:特別展覧会。京都:京都國立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18)。美術。上海圖畫美術學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29)。美展。上海:全國美術展覽會編輯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袁志煌、陳祖恩(1992)。劉海粟年譜。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2907)。婦女雜誌(教育部全國美術展覽會特輯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瑞林(1988)。現代美術家陳抱一。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3)。湖社月刊。天津:天津市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小庚、吳瑾(1990)。廣東現代畫壇實錄。廣州:嶺南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海粟美術館(2008)。藝術宣言--憶民國洋畫界。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鶴田武良(1997)。中国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和泉市:和泉市久保惣記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郎紹君、水天中(1999)。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海:上海書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華天雪(2007)。徐悲鴻的中國畫改良。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惲茹辛(1986)。民國書畫家彙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富田升、趙秀敏(2005)。近代日本的中國藝術品流轉與鑒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家庭傳媒城邦分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松田京子(2003)。帝國の視線--博覽会と異文化表象。東京都:吉川弘文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振濂(2000)。近代中日繪畫交流史比較研究。合肥:安徽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金樓、袁志煌、劉海粟(1987)。劉海粟藝術文選。上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江勇振(2013)。舍我其誰:胡適,第二部,日正當中(1917-192)。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29)。申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古田亮(199505)。官展、院展の日本画--琳派的傾向を中心に。大正期美術展覧会の研究。東京都: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應鵬(1989)。林風眠君的個人展覽會。藝術三家言。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偉銘(1997)。現實關懷與語言變革--20世紀前半期廣東繪畫一斑。現實關懷與語言變革:20世紀前半期一個普遍關注的美術課題。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阮圓、陳永國(2004)。東洋、民族主義和大正民主--內滕湖南的《中國繪畫史》。無牆的美術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廣瀨就久(200505)。滿谷国四郎の大正時代--小杉未醒との比較を中心に。大正期美術展覽会の研究。東京都:中央公論美術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娟英(2006)。不息的變動--以上海美術學校為中心的美術教育運動。上海美術風雲:1872-1949申報藝術資料條目索引。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正華(20030000)。呈現「中國」:晚清參與1904年美國聖路易萬國博覽會之研究。畫中有話: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