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窺見古地圖中的臺灣災害史--期待《臺灣災害史地圖集》的編製
書刊名:臺灣文獻
作者:高傳棋
作者(外文):Gao, Chuan-qi
出版日期:2009
卷期:60:4
頁次:頁1-43
主題關鍵詞:地圖地震颱風臺灣災害史地圖集MapsEarthquakeTyphoonAtlas of history of disasters in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
  • 點閱點閱:32
期刊論文
1.陳文山、陳于高、劉聰桂、黃能偉、林清正、宋時驊、李昆杰(2000)。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的地震斷層特性與構造意義。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2,139-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憲卿(1976)。近三十年台灣之地震。台灣文獻,27(2),162-1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正祥(19610300)。三百年來臺灣地理之變遷。臺灣文獻,12(1),6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大塚彌之助(1936)。昭和10年4月21日臺灣中部地方發生之地震所伴生之地震繼層附地震斷層之諸特徵。東京大學地震研究所彙報別冊,3,2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城地茂(2006)。日本統治における『臺湾民暦』の時代区分。應用外語學報,4,69-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正祥(1957)。臺灣府志之地理學評價。臺灣文獻,8(3),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正祥(1960)。噶瑪蘭廳志之地理學評價。臺灣文獻,11(2),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正祥(1960)。淡水廳志之地理學評價。臺灣文獻,11(3),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顏滄波(1985)。1935臺中地震調查之回顧1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武達(1997)。日治時期臺灣都市計畫歷程基本史料之調查與研究暨史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蕭清芳(2003)。時間‧知識與文化介面---從臺灣的民曆檢視文化的動態變遷,雲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國雄(1978)。台灣西北部紅壤礫石台地地形之計量研究(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奕亨(2009)。以中尺度反射震測法研究屯子腳斷層活動機制及構造上的意義,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燈河(1987)。1935年新竹─臺中烈震的震源機制,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鄭世楠、葉永田、徐明同、辛在勤(1999)。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臺北:交通部中央氣象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正祥(1982)。中國文化地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明德(1992)。臺灣風雨歲月。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正祥(1959)。臺灣地誌(上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58)。諸羅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武達(2000)。日治時期(1895-1945)台灣都市計畫歷程之建構。台北:台灣都市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臺灣總督府(1936)。昭和十年臺灣震災誌。臺北:臺灣總督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春蓀(1986)。台灣地質概論--台灣地質圖說明書。台北: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應鐘(1995)。百年實用科學黃曆。平氏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大江二郎(1936)。大安溪地震調查報告。礦物及地質調查報告(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中國人民保險公司、北京師範大學(1992)。中國自然災害地圖集。中國自然災害地圖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央氣象局(2007)。天文日曆。天文日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君如、高傳棋、張輝誠(2001)。豐原采風。臺中縣:豐原市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傳棋(2008)。臺灣百年來之民曆。地圖Formosa Map(2)。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高傳棋(2009)。建構提升總體生活效能的「共生曆」(Ⅱ)可供駐民每日參考之依據。建構提升總體生活效能的「共生曆」(Ⅱ)可供駐民每日參考之依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明同(1989)。臺灣地區1900-1935年間地震規模之推算。臺灣地區1900-1935年間地震規模之推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正祥(1995)。方志的地理價值。中國歷史文化地理(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鄭世楠、葉永田、林建邦、張智峰(2001)。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災害資料在地理資訊系統之建置。1935年新竹─臺中地震災害資料在地理資訊系統之建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世楠、張建興、吳健富、葉永田、辛在勤(1997)。日據時期臺灣地區地震資料之整理。日據時期臺灣地區地震資料之整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鄭世楠、葉永田(1989)。西元1604年至1988年臺灣地區地震目錄。西元1604年至1988年臺灣地區地震目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潘國樑、王文能、胡國興、顏滄波(1983)。臺灣中部1935年地震斷層之航照地質研究。臺灣中部1935年地震斷層之航照地質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鄧屬予(1999)。臺灣新生代大地構造:20世紀臺灣地球科學之回顧(1)。臺灣新生代大地構造:20世紀臺灣地球科學之回顧(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株式會社臺灣新聞社(1935)。昭和10年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昭和10年臺灣大震災記念畫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臺北觀測所(1936)。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昭和10年4月21日新竹─臺中烈震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臺中震災復興事務所(1939)。昭和10年臺灣鐵道震災誌。昭和10年臺灣鐵道震災誌。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臺中州(1936)。昭和10年臺中州震災誌。昭和10年臺中州震災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新竹州(1938)。昭和10年新竹州震災誌。昭和10年新竹州震災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傅安明(1990)。臺灣地區基本圖與主題圖系統之建立及其應用(1975-1990)。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遙感及探測技術發展小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陳夢林。諸羅縣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朝棨(1957)。台灣省通志稿。台灣地形。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