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70年代臺灣香港言情文藝片的分流
書刊名:南藝學報
作者:蒲鋒
作者(外文):Po, Fung
出版日期:2018
卷期:16
頁次:頁1-23
主題關鍵詞:依達瓊瑤言情文藝片臺灣電影香港電影YidaQiong YaoRomantic melodrama filmsTaiwan cinemaHong Kong cinem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依達是1960至1970年代香港言情小說家中,作品被改編成電影最成功的一位。1970年代臺灣香港兩地對依達小說的改編,既反映到兩地影業緊密合作的一面,又反映到兩地電影一些作風上的差異。依達電影在西化的表面下,對於述說妓女故事的《茶花女》中國言情文藝片感傷傳統有其承襲之處,但他一些作品以性別位置顛倒的方式作出了變革。作為對照,臺灣作家瓊瑤的作品及其改編開始擺脫妓女故事的傳統,創立出新的故事模式,二人的差異,也構成1970年代香港和臺灣言情文藝片的一個重要分野。
Yida was one of the most successful Hong Kong romance novelists in the 1960s and 1970s. The film adaptation of Yida's novels in both Taiwan and Hong Kong in the 1970s reflected the close cooperation between the film industry as well as the differences in styles in these two places. Under the surface of Westernization, Yida films have inherited the sentimental traditions of the Chinese romantic melodrama movies that describe the famous prostitutes' stories originated from the classic "La Traviata." However, some of his works have changed in a way that, for example, kept men replaced female prostitute. As a contrast, the literary works of Taiwanese writer Qiong Yao and the films adapted from her later novels began to get rid of the tradition of prostitutes and created a new mode of storytell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novelists also marks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s romantic melodrama films in the 1970s.
期刊論文
1.宋船歸(1967)。解剖依達。盤古,4,2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白水(1977)。大學生縱談國產影片。電影評論,創刊號,8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鄧小宇(1979)。蒙妮坦的夢--一次依達回顧。號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蒲鋒(2016)。「茶花女」時代的終結--瓊瑤與臺港言情文藝片的變革。半世紀的浪漫--瓊瑤電影學術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國家電影中心: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122-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以鬯(1996)。香港文學作家傳略。香港:市政局公共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依達(1964)。冬戀。香港:環球圖書雜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左桂芳(2017)。回到電影年代--家在戲院邊。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盛安琪、劉嶔(2010)。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六:龍剛。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靜寧(2014)。香港影片大全。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郭靜寧(2010)。香港影片大全。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依達(1966)。藍色酒店。香港:環球圖書雜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電影雙周刊出版社(1990)。1969-1989首輪影片票房。香港:電影雙周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國榮(1985)。中國近代文藝電影研究。臺北:中華民國電影圖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沈西城(20150117)。幸運的依達,https://m.mingpao.com/pns/%E6%98%8E%E8%97%9D%EF%BC%8E%E6%9.6%87%E4%BA%BA%E8%BB%BC%E4%BA%8B%EF%B9%95%E5%B9%B8%E9%81%8B%E7%9A%84%E4%BE%9D%E9%81%94/web_tc/article/20150117/s00005/1421430670073。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雅樂(2015)。依達小說及電影中的性別。考功集2014-2015:畢業論文選粹。香港: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蒲鋒(2016)。七十年代的院線變遷與金公主新藝城的崛起。娛樂本色--新藝城奮鬥歲月。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鄭政恆(2016)。聖誕夜的悲哀:依達與楚原的《冬戀》。字與光:文學改編電影談。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月瑜(2011)。從外來語到類型概念:「文藝」在早期電影的義涵與應用。中國電影溯源。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燕麗(2009)。不談政治的政治學--港產倫理親情片試析。冷戰與香港電影。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