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整體觀與歷史研究--以中國古代封建制的變遷為例
書刊名:歷史學報
作者:管東貴
作者(外文):Kuan, Tung-kuei
出版日期:1997
卷期:25
頁次:頁1-14
主題關鍵詞:整體觀中國封建制歷史研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71
     本文主旨在以實例闡明「整體觀」對歷史研究的意義。 「時空獨特觀」只注重歷史上個別事件的所以然。整體觀正可彌補這種見樹不見林的缺陷, 而使我們能把對歷史問題的視野從個別事件延伸到歷史變遷的整個系統上去,從而能看出其 中貫穿變遷全局的深層道理來。甚至有些事情只有從整體的觀點上去看才能看出它的所以然 來。 本文以中國古代封建制之由盛而衰,進而跟郡縣制統合成為雙軌一體而由皇帝專制的歷史發 展為取樣範圍,從中選取了三個問題作為分析的例子: �C、漢初諸侯反叛的問題。高祖時異姓諸侯王「七年之間,反者九起」;文、景、武三代四 次反叛,參與宗藩多達十一人。從時空獨特的觀點上看,每次的反叛事件,都有它獨特的原 因。但這樣看無法明瞭:何以反叛事件那樣頻繁? 二、檢討賈誼的說法。賈誼認為漢初諸侯,無論有沒有自緣關係,反叛事件之所以頻頻發生 是由於人都有擴大權位的企圖心,諸侯有了強大的力量就容易誘發叛意,藉機反叛。但賈誼 的說法跟劉邦建藩的原意--「鎮撫四海,承衛天子」,不相符合。可見賈誼的說法有問題 。究其原因,是由於他把漢代封建制的問題從周代以來封建制由盛而衰的整個演變系統中割 裂了下來,單獨去看的緣故。 三、檢討李斯的說法。李斯認為周代封建制的解體是由於它有「後屬疏遠」的內在缺陷。李 斯並沒有看到秦亡後封建制又復活了;它由盛而衰的全程並非只止於秦滅六國之時,而是止 於西漢中期。因為到這時候,封建制跟郡縣制統合成為雙軌一體而由皇帝專制的新體制,其 經歷數百年的變遷這才穩定下來,而成為後世沿用的體制。本文從這一變遷系統的全程上看 ,發現李斯的說法只符合這全程的中間一段,對頭、尾兩段都不符合。原因也是由於他沒有 看到封建制演變的全程,他所看到的只是局部的表象,不是封建制解體的根本原因。 不從整體的觀點上去看,賈誼與李斯的說法之會有問題,是看不出來的。
期刊論文
1.管東貴(19931200)。從李斯廷議看周代封建制的解體。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4(3),639-6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雷海宗(1936)。皇帝制度之成立。清華學報,9(4),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管東貴(19750500)。史學與社會人類學簡論。食貨月刊,5(2),8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管東貴(19880300)。我對「歷史」與「史學」的看法。歷史月刊,2,10-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則鳴(1985)。古代宗法制度探源--兼評殷周制度論。中國古代史論叢,9,16+2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管東貴(19970100)。經典與古史研究。簡牘學報,16,519-5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1976)。左傳。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國維(1917)。殷周制度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cConnell, James V.(1974)。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New York: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window
4.McConnell, James V.(1977)。Understanding Human Behavior, An 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New York:Rinehart and Winston。  new window
5.曾資生(1943)。中國政治制度史。重慶:南方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宗侗(1954)。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管東貴。周代封建制中宗統與君統的由合而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內則。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子問。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諸侯王表。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五王傳。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淮南衡山列傳。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司馬遷。吳王濞列傳。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賈誼傳。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本紀。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王濞傳。漢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秦始皇本紀。史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大傳。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大雅。毛詩。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瞿同祖(1936)。封建社會宗法制度。中國封建社會。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曾資生(1943)。宗法制度與宗主權。中國政治制度史。重慶:南方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童書業(1946)。宗法與封建制度的確立。春秋史。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童書業(1964)。宗法與封建制度的確立。春秋史。香港:太平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李宗侗(1954)。宗統與君統。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寬(1965)。試論西周春秋間的宗法制度和貴族組織。古史新探。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家和(199507)。宗法辨疑。古代中國與世界。武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喪服傳。儀禮。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曾資生(1943)。祀戎與宗廟。中國政治制度史。重慶:南方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曲禮。禮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問。管子。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杜正勝(1972)。周代封建制度的社會結構:封建與宗法。中國上古史待定稿。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