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余承堯結構山水之構圖特徵
書刊名:臺灣美術
作者:劉克峰
作者(外文):Liu, Ke-feng
出版日期:1999
卷期:12:2=46
頁次:頁75-84
主題關鍵詞:余承堯結構山水繪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47
     「就像結構觀念強烈的董其昌和王原祁的山水之所以成為心中山水,余承堯的故國風景也成為『結構山水』。--中國畫走到後來變得太泛文化性了,繪畫以外的活動遠遠超過了繪畫本身的活動。因為這分離性,余承堯用形式和結構把風情、逸事、禪語詩意、土地思想、愛國意識、東西方藝術或文化論等等都趕出了畫面。他重整紀律,穩定了鬆動的視覺元素,紮實了浮散的肌理,投入了繪畫。」(李渝,1993:18)(註)從李渝對余承堯的畫評中說明了其繪畫所具有結構性的特質。確認了結構在畫中的重要性。山石、流水、屋宇、天空等這些素材便成為形式的媒介。因此作品特徵的討論便以構圖結構為主題。   在余承堯的繪圖題材運用中,風格或題材的拼湊為一獨特的創作手法,此種拼湊常造成形式意義的轉變。由余承堯個人風格內在美學效果的操人,將做為傳統題材的山水轉入至一捏造的歷史深度,美學風格的歷史代替了真正的歷史。在歷史山水與個人視覺山水經驗二者之間,意符與意指之間產生了有別於傳統山水藝術的關係。在余承堯藝術中,意符(如傳統山水)被認為透明地再現其意指(余承堯)。而其在傳統山水畫中所代表的意義已證明並不存在(在何種確定情況下,余承堯的山水所指涉的意義是肯定的經驗上的真實性),在此,安靜無聲的意指或可指認出來,但卻不能被解碼;此意符扮演一繞道--它不是一個表現的意符,而是替代物,置換一基本上不存在的表現意指。
期刊論文
1.(1993)。余承於紀念專輯。雄獅美術,2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石守謙(1988)。千巖競秀。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兆復(1987)。中國畫研究。中國畫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姚一葦(1996)。藝術批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rnheim, Rudolf、李長俊(1982)。藝術與視覺心理學。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繼生(1986)。籠天地於形內--藝術史與藝術批評。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明明(1992)。形象與語言:西方現代藝術評論集。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賀伯特•曼紐什、古城里(1992)。懷疑論美學。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明明(1994)。古典與象徵的界限:法國象徵主義畫家莫侯及其詩人寓意畫。臺北市: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Chalumean, Jean-Luc、王玉齡、黃海鳴(1996)。藝術解讀。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禮全(1991)。水墨經驗。水墨經驗。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吳學讓(1974)。山水技法。山水技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渠成(1975)。山水畫法。山水畫法。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炎傑(1973)。中國山水畫。中國山水畫。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熊十力(1988)。余承堯的世界。余承堯的世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87)。The Art of Yu Ceng-Yao。The Art of Yu Ceng-Yao。Taipei。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