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夢之華--張秀亞詩小說與散文詩的文體實驗
作者:周芬伶 引用關係
書刊名:芳香的祕教 : 性別、愛慾、自傳書寫論述
頁次:145-186
出版日期:2006
出版項:臺北:麥田
主題關鍵詞:張秀亞詩小說散文詩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期刊論文
1.林央敏(19841000)。散文出位。文訊,14,55-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以亮(19560900)。論散文詩。文學雜誌,1(1),13-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蕭(19970900)。臺灣散文詩美學。臺灣詩學季刊,20,129-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波特.萊爾、胡品清(1973)。巴黎的憂繫。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封德屏(2005)。張秀亞全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篤姆、俞辰(2001)。茵夢湖。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珍.奧斯汀、孫致禮(2003)。傲慢與偏見。臺北:新潮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珍.奧斯、孫致禮(2004)。理智與情感。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屠格涅夫、許海燕(2004)。屠格涅夫散文詩。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喬遷、張妤(1975)。川端康成袖珍小說選。臺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魯迅(2004)。野草。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忍尼辛、劉安雲(1988)。蘇忍尼辛選集。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維吉尼亞.吳爾夫、史蘭亭(2000)。戴洛維夫人。臺北:希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ukács, Georg、楊恆達、邱為君(1997)。小說理論。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Forster, E. M.、李文彬(2002)。小說面面觀--現代小說寫作的藝術。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熾昌、呂興昌、葉笛(1995)。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芬伶(1981)。蘇軾〈赤壁賦〉與屠格涅夫〈在海上〉之比較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瑞芬(2005)。張秀亞的散文美學及其文學史意義。張秀亞全集二,散文卷。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海燕(2004)。屠格涅夫的生平和珠玉之作《散文詩》。屠格涅夫散文詩。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瘂弦(2005)。張秀亞-臺灣婦女寫作的燃燈人--從早期學思生活的發軔到「美文」創作版圖的完成。張秀亞全集一,詩卷。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述先(1988)。蘇忍尼辛的短篇小說與散文詩。蘇忍尼辛選集。臺北:東大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鄭芳雄(2001)。《茵夢湖》寫作背景及主題結構分析。茵夢湖。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蕭(2005)。張秀亞--純心靈的浪漫主義詩風。張秀亞全集一,詩卷。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紀惠(2000)。變異之惡的必要: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