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中心變成邊緣--《背海的人》與現代文學的宿命困境
作者:陳麗芬
書刊名: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 : 從臺灣到香港
集叢:文學叢書;19
頁次:55-75
出版日期:2000
出版項:臺北:書林
主題關鍵詞:現代文學王文興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期刊論文
1.Gunn, Edward(1984)。The Process of Wang Wen-hsing's Art。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1),29-42。  new window
2.Chang, Sung-sheng Yvonne(1984)。Language, Narrator, and Stream-of-Consciousness: the Two Novels of Wang Wen-hsing。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1),42-56。  new window
3.Chang, Han-liang(1992)。Graphemics and Novel Interpretation: The Case of Wang Wen-hsing。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6(1/2),133-156。  new window
4.夏潮(19780200)。王文興教授談:「鄉土文學的功與過」及其經濟觀和文化觀。夏潮,4(2),64-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han, Te-hsing(1984)。Wang Wen-hsing on Wang Wen-hsing。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1(1),59-62。  new window
6.李有成(19820400)。王文興與西方文類。中外文學,10(11),176-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誦聖、謝惠英(19861100)。王文興小說中的藝術和宗教追尋。中外文學,15(6)=174,108-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恆雄、丁邦新(19860600)。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中外文學,15(1)=169,128-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施淑(1994)。現代的鄉土 : 60、70年代臺灣文學。從40年代到90年代:兩岸三邊華人小說研究會。臺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文興(1967)。龍天樓。臺北:文星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興(1973)。家變。臺北:環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文興(1970)。玩具手鎗。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文興(1981)。背海的人。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文興(1979)。十五篇小說。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彭歌(19770817)。不談人性,何有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濟安(19561120)。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光中(19770820)。狼來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文興(1978)。《家變》新版序。家變。台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夏濟安(1977)。評彭歌的《落月》兼論現代小說。文學雜誌作品集--中國文學評論。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文興(1968)。《新刻的石像》序。新刻的石像--現代文學小說選。台北:仙人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歌(1978)。不談人性,何有文學。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光中(1978)。狼來了。鄉土文學討論集。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文興(1978)。鄉土文學的功與過。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牧(1967)。王文興小說裡的悲劇情調。龍天樓。台北:文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牧(1974)。王文興小說裡的悲劇情調。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