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刻的石像──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研究
作者:洪珊慧
作者(外文):San-hui Hu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來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現代主義王文興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郭松棻王禎和ModernismWang Wen-hsingPai Hsien-yungOu-Yang TzuChen Jo-hsiKuo Sung-fenWang Chen-h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2)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0
台灣戰後重要的現代主義小說家於六○年代嶄露頭角,其代表作並成為台灣文學經典化過程中的重要作品。而王文興持續創作不綴,亦被視為體現現代主義文學最為徹底的創作者,本文遂以「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及作品」為範疇進行研究,將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如白先勇、歐陽子、陳若曦、郭松棻、王禎和等人的作品,作一「對話」參照研究,突顯王文興與同世代作家在台灣現代小說發展里程中的創新與時代意義。
本文第二章討論王文興《家變》與白先勇《孽子》中的父子關係、家與個人自由的追求以及對於內心「真實」世界的追求,並探討歐陽子《秋葉》裡的母女卅母子關係。現代主義作家透過文學創作來探究真實世界,企圖表現人性的複雜性與多面性,挑戰傳統既定的社會道德與倫理秩序。對於王文興、白先勇與歐陽子等現代主義小說家來說,文學的價值在於描述人性的永恆特質,他們勇於挑戰傳統,企圖挖掘出全面而真實的人生,不但超越了傳統寫實主義的文學框架與想像,也突破了五○年代以來主導台灣文壇的戰鬥文藝和反共懷鄉小說題材的侷限性,走向當代另一種「新」的文學藝術創作之路。
第三章探析台灣現代主義文學中的「現代」與「傳統卅古典」的關係,以往論者認為台灣現代主義作家追求創新,一味向西方學習,摒棄傳統與古典文學。事實上,王文興與白先勇不僅於古典文學中汲取創作的思維,在其作品中也可見受古典文學影響的痕跡與脈絡。這群大多畢業於台大外文系、赴美留學的作家們,除了學習西方現代文學的精華與技巧外,亦有深厚中國古典文學與藝術文化的根柢。
第四章探討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對於現代小說語言文字的思索與策略。因對五四以來的白話文不滿意,他們盡可能地對現行的小說語言反思,並進行小說語言的精煉與再創造。關於小說語言美學的經營策略,一是打造文字的詩境,另一則是鍛接文言與白話。王文興、郭松棻皆著重文體的詩意化,藉由閱讀西方現代主義經典作品,以及翻譯的文體,西化的句式與傳統舊學的文字根柢,對於他們追尋現代小說文體與語言,有所啟發。
第五章探討小說語言的特殊表現。王文興與白先勇小說中的南腔北調、王禎和作品的眾聲喧嘩,呈現了台灣社會多元流動的語言;而郭松棻小說純粹詩化的語言中夾雜的台語與日語,也訴說了長期被迫留居異鄉,一個知識份子心靈深處的精神私語。而王文興與王禎和對於小說語言符號的創新與實驗企圖,可視為台灣文壇的語言雙傑卅雙絕。他們嘗試跳脫一般語言文字的表現模式,小說文字猶如藝術鍛鍊,不僅要鍊其「精要」,還要創新突破以達到最佳藝術效果。有時文字以黑體或粗體字形放大、堆疊重覆文字、空格與留白、注音符號、英文字母的運用……等各種「異質」化文字的方式,強調語言文字表象形式的精確度以展現效果,並講究小說的聲調節奏與音樂性。
第六章以「城市離散.在地根著」分論白先勇與王文興筆下的城市與台灣在地觀察。從《台北人》到《紐約客》,城市之於白先勇的小說,除了反映典型的「現代」經驗,白先勇將人們的流離(out of place)與離散(diaspora)之感,作了最佳詮釋。《家變》猶如一部記憶之書,將五○年代的台北生活一一呈現,王文興刻意以生活細節的擬真,營造出台灣戰後初期的生活樣貌和社會氛圍。而《背海的人》外省漂泊與台灣地理空間的交互作用,值得探究。本文藉由論述《背海的人》,對現代主義與鄉土的複雜性提出辯證。
王文興與同世代現代主義作家們,試圖在六○年代官方長期控制而形成封閉僵化的文學環境中,走出一條新的創作道路,並與世界文學產生對話。這些作家與其作品,成為戰後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最初典範。王文興與其同世代的作家們,將中文敘事語言的藝術推向一種理想境界,突破現有白話文的框架,創作他們那個世代的特殊小說美學。他們對台灣文學的貢獻,不僅為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起程碑,經過時間的淬煉,與對文學創作的堅持與實踐,其文學成就實有里程碑的指標意義。
The major post-war modernist writers in Taiwan first emerged in the 1960s as
their work became a growing influence on the Taiwan literary scene. Among these writers Wang Wen-hsing, in his dedicated adherence to the craft, can perhaps be regarded a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movement. This dissertation, entitled Wang Wen-hsing and His Contemporaries in the Modernist Movement, focuses on a study of the works of Pai Hsien-yung, Ou-Yang Tzu, Chen Jo-hsi, Kuo Sung-fen, and Wang Chen-ho, alongside those of Wang in an effort to demonstrate their creative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terature in Taiwan.
Chapter 2 investigates the father-son relationship, the conflict between family and personal freedom, and the pursuit of reality in Wang Wen-hsing’s Family Catastrophe and Pai Hsien-yung’s Crystal Boy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 and sons/daughters in Ou Yang-tze’s Autumn Leaf is also discussed. In their works modernist writers probe into reality to present the complexity and multiple dimensions of humanity and to challenge the conventional rules of morality and ethics. For these three modernist writers, the value of literature is to present human nature. They challenge the traditional point of view by exposing reality and in so doing transcend the scope and imagination of conventional realism to open up a new window in literary creation in Taiwan after the 1950s, an era that was dominated largely by military and anti-communist writing.
Chapter 3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dea of “modern”in the modernist movement and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Contrary to the common view that these modernist writers indiscriminately accepted Western literary ideas while abandoning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 Wang and Pai not only draw heavily from the latter to nourish their creativity but also show clear evidence of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traditions in their works. That is to say, these writers, most of whom received their training in Western literary techniques at th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and in the United States, retain a deep-rooted connection to the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ry and artistic heritage.
The opinions and strategies of Wang and his fellow writers on the language of literary modernism are discussed in Chapter 4. Dissatisfied with vernacular Chinese after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they sought to revitalize the written word in their works through the use of poetic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of classical Chinese. Both Wang Wen-hsing and Kuo Sung-fen employed poetic methods in their writing. From their reading of modern western literary masterpieces, from the translations of these classics, from sentence patterns in Western languages as well as their own background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 they found the inspiration to reanimate the language and style of their writings.
Chapter 5 focuses on the presentation of language patterns in the works. The use of dialects from the various provinces of China in Wang’s and Pai’s works, and the multiple voices in Wang Chen-ho’s writing all demonstrate the rich linguistic diversity present in Taiwan at the time. Moreover, the mixture of Taiwanese and Japanese in the poetic language of Kuo’s works testifies to the intimately heartfelt monologue of an intellectual living in prolonged exile. On the other hand, Wang Wen-hsing and Wang Chen-ho attempt to rise above tradition through the use of such stylistic innovations as bold type, repetition, blank spaces, phonetic symbols and letters of the English alphabet in the texts of their works to achieve new heights of artistic creation and to express the musicality of their language.
Chapter 6 studies the description of cities and Taiwan localities in Pai’s and Wang’s novels respectively. In Pai’s Taipei People and New Yorkers, for example, the city is used to reflect the themes of estrangement and diaspora and provide a meaningful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experiences. Wang’s Family Catastrophe can be considered a “memory book” in its vivid and concrete depiction of life in Taipei in the 1950s. The author painstakingly portrays the details of everyday life to render the physical surroundings and atmosphere of society at the time. In Backed against the Sea,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between a mainland Chinese exile and the geographical and social realities of the local small town community is explored in depth. The discussion here examines intric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ry modernism and the concerns of regionalism.
In conclusion, Wang Wen-hsing and his fellow modernist writers tried to break out of the strictures imposed on artistic endeavors by the government and to find new approaches in literary creation to link up with developments of the West. Their efforts have become the earliest examples of modernism in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In going beyond the limits of vernacular Chinese in their works and moving the narrative esthetics of Chinese writing to a higher level, they are not only pioneers in the modernist literary movement in Taiwan but have established an important milestone in the history of Taiwan literature.
參考書目



凡例
一、內容首分中、西文書目。中文在前,西文在後,並按姓氏筆畫或字母順序編列。
二、本書目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由簡而繁依序排列。
二、同姓氏作者,依名字筆畫依序排列。
三、同一作者之作品,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列。

壹、中文著作
一、作家文本

王文興、白先勇合編,《現代小說選》,台北:現代文學雜誌社,1962年。
王文興編,《新刻的石像:《現代文學》小說選第一集》,台北:仙人掌出版社,1968年。
王文興,《龍天樓》,台北:大林書店,1969年。
王文興,《玩具手槍》,台北:志文出版社,1970年。
王文興,《十五篇小說》,台北:洪範書店,2006年。(1981年初版)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書店,1996年10月二十七印。(1978年初版)
王文興,《家變》,台北:洪範書店,2008年8月新版七印。(2000年新版)
王文興,《背海的人》(上),台北:洪範書店,1986年12月六版。(1981年初版)
王文興,《背海的人》(上),台北:洪範書店,1999年9月初版。(新開本)
王文興,《背海的人》(下),台北:洪範書店,1999年9月初版。
王文興,《書和影》,台北:聯合文學,2006年11月二版一刷。(1988年初版)
王文興,《小說墨餘》,台北:洪範書店,2002年7月初版。
王文興,《星雨樓隨想》,台北:洪範書店,2003年7月初版。
王文興,〈前輩的成就〉,《傳記文學》第93卷第6期,2008年12月。
王文興,〈提升文學,應讀古體文〉(得獎感言),《第13屆國家文藝獎贈獎典禮專刊》,2009年10月。
王文興,《家變六講:寫作過程回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9年11月初版。
王文興,《王文興手稿集:《家變》與《背海的人》》,台北:台大圖書館、台大出版中心、行人文化實驗室聯合出版,2010年11月。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台北:遠景出版社,1981年。(1975年初版)
王禎和,《嫁妝一牛車》,台北:洪範書店,2009年。(1993初版)
王禎和,《香格里拉》,台北:洪範書店,2004年。(1980初版)
王禎和,《美人圖》,台北:洪範書店,1996年。(1982初版)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遠景出版社,1984年初版。
王禎和,《玫瑰玫瑰我愛你》,台北:洪範書店,2009年。(1994初版)
王禎和,《人生歌王》,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87年。
白先勇,《驀然回首》,台北:爾雅出版社,1983年。
白先勇,《明星咖啡館》,台北:皇冠出版社,1984。
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
白先勇,《現文因緣》,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文化,2003年。(2000年增訂一版)
白先勇,《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白先勇,《樹猶如此》,台北:聯合文學,2004年。
白先勇,《樹猶如此》,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白先勇,《青春蝴蝶孤戀花》,台北:遠流,2005年。
白先勇,《台北人》,台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1983初版)
白先勇,《紐約客》,台北:爾雅出版社,2007年。
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白先勇,《遊園驚夢》,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白先勇,《孽子》,台北:允晨文化,2010年。(1990年增訂一版)
夏 宇,《粉紅色噪音》,台北:夏宇出版,2007年。
柯慶明主編,《《現代文學》精選集:小說(Ⅰ)》,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柯慶明主編,《《現代文學》精選集:小說(Ⅱ)》,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柯慶明主編,《《現代文學》精選集:小說(Ⅲ)》,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郭松棻,《郭松棻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郭松棻,《雙月記》,台北:草根出版社,2001年。
郭松棻,《奔跑的母親》,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郭松棻,〈落九花〉,台北:《印刻文學生活誌》1卷11期,2005年7月。
陳若曦,《陳若曦集》,台北:前衛,1994年。
陳若曦,《堅持.無悔:陳若曦七十自述》,台北:九歌出版社,2008年。
黃春明,《看海的日子》,台北,聯合文學,2009年。
歐陽子,《那長頭髮的女孩》,台北:文星書店,1967年。(1984年大林出版社再版)。
歐陽子,《秋葉》,台北:晨鐘出版社,1971年。
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第一冊,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年6月初版。
歐陽子編,《現代文學小說選集》第二冊,台北:爾雅出版社,1977年6月初版。歐陽子,《移植的櫻花》,台北:爾雅出版社,1979年。
歐陽子,《秋葉》,台北:爾雅出版社,1980年。
歐陽子,《歐陽子自選集》,台北:黎明文化,1982年。
歐陽子,《生命的軌跡》,台北:九歌出版社,1988年。
歐陽子,《歐陽子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3年。
歐陽子,《跋涉山水歷史間》,台北:爾雅,1998年。
舞 鶴,《亂迷》,台北:麥田,2007年。

二、專書論著

二畫
丁明蘭等,《我在我不在的地方:文學現場踏查記》,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
四畫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會主編,《五四文學變遷與文化變遷》,台北:學生書局,1990年。
王晉民,《白先勇傳》,台北:幼獅文化出版社,1994年。
王斑,《歷史與記憶 全球現代性經驗》,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
王夢鷗編選,《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評集》,台北:天視出版事業,1981。
王德威,《眾聲喧嘩──三○與八○年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遠流,1988年。
王德威,《從劉鶚到王禎和:中國現代寫實小說散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90年。
王德威,《閱讀當代小說──台灣.大陸.香港.海外》,台北:遠流,1991年。
王德威,《小說中國:晚清到當代的中國小說》,台北:麥田出版社,1993年。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王德威,《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王德威,《歷史與怪獸:歷史、暴力、敘事》,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五畫
白先勇等著,《現代文學資料彙編》,台北:現文出版社,1991年。
白先勇等著,《字在自在── 三十位學者書法.空間.詩的對話》,台北:天下遠見,2005年。
丘為君、陳連順主編,《中國現代文學的回顧》,台北:龍田出版社,1978。
古繼堂,《台灣小說發展史》,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
石曉楓,《兩岸小說中的少年家變》,台北:里仁,2006年7月。

六畫
呂正惠,《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
呂正惠,《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出版社,1992年。
呂正惠,《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呂芳上、張哲郎主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大文學new window
院,1999年。
朱立立,《知識人的精神私史──台灣現代派小說的一種解讀》,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朱立立,《身分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上海:三聯書店,2008年。
吳昌雄,《現代主義文學研究》,武昌市: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年。
吳密察監修、遠流台灣館編著,《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出版社,2000年。
行政院文建會,《光復後台灣地區文壇大事紀要》(增訂本),台北:文訊雜誌社,
1985年。

成大台文系主編,《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江寶釵,《白先勇與台灣當代文學史的構成》,台北:駱駝出版社,2004年。

七畫
余光中,《逍遙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0年。
余光中,《分水嶺上》,台北:九歌出版社,2009年。
何欣,《中國現代作家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9年。
何欣,《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文學論爭集》,台北:天視出版事業,1981年。
何欣,《當代台灣作家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何寄澎主編,《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2000年。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Ⅱ(1966~1978)》,台北:業
強出版社,1998年。
李永熾監修,薛化元主編,《台灣歷史年表.終戰篇Ⅰ(1945~1965)》,台北:業
強出版社,2001年。
李歐梵,《中西文學的徊想》,台北:遠景出版社,1987年。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李奭學,《書話台灣》,台北:九歌出版社,2004年。
李奭學,《三看白先勇》,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沈昭良,《映像.南方澳》,台北:大地出版社,2001年。

八畫
周伯乃,《現代小說論》,台北:三民書局,1988年。
周作人,《中國新文學的源流》,台北:里仁書局,1982年。
周策縱等著、周陽山編,《五四與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1982年。
周策縱原著、楊默夫編譯,《五四運動史》,台北:龍田出版社,1980年。
東海大學中文系編,《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林幸謙,《生命情結的反思──白先勇小說主題思想之研究》,台北:麥田出版社,1994年。
林積萍,《《現代文學》新視界──文學雜誌的向量探索》,台北:讀冊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歷史考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
林瑞明,《台灣文學的本土觀察》,台北:允晨文化,1996年。
林鎮山,《離散.家國.敘述:當代台灣小說論述》,台北:前衛,2006年。
林燿德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台北:正中書局,1993年。
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邱貴芬等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易鵬主編,《開始的開始》,台北:台大圖書館、台大出版中心、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年。
吳潛誠,《詩人不說謊》,台北:圓神,1988年。

九畫
侯健,《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台北:中外文學出版社,1974年。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1996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台北:麥田出版社,2000年。new window
柯慶明,《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
柯慶明等,《白先勇研究精選》,台北:天下遠見,2008年。
柯慶明,《2009卅柯慶明──生活與書寫》,台北:爾雅出版社,2010年。
胡菊人,《小說技巧》,台北:遠景出版社,1979年。
柳鳴九主編,《意識流》,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姚一葦譯註,《詩學箋註》,台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發展現象: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二)》,台
北:文建會,1996年。
封德屏主編,《台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三)》,台北:文建會,1996年。
封德屏主編,《台灣現當代作家評論資料目錄》,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2010年。

十畫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
夏志清,《文學的前途》,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74年。
夏志清,《新文學的傳統》,台北:時報文化,1979年。
夏志清,《中國現代小說史》,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91年。
夏濟安,《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1971年。
唐君毅,《說中華民族之花果飄零》,台北:三民書局,1974年。
袁可嘉等編選,《現代主義》(上、下冊),北京:中國社科院,1989年。
袁可嘉,《歐美現代派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3年。
袁良駿,《白先勇論》,台北:爾雅出版社,1991年。
高天生,《台灣小說與小說家》,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高全之,《王禎和的小說世界》,台北:三民書局,1997年。
郭永玉,《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台北:果實出版社,2000年。

十一畫
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景出版社,1980年。
康來新編,《陳映真的心靈世界 扭曲的鏡子──關於台灣基督教會的若干隨想》,台北:雅歌出版社,1987年。
康來新編,《王文興的心靈世界》,台北:雅歌出版社,1990年。
廖炳惠編著,《關鍵詞200》,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
廖炳惠,《台灣與世界文學的匯流》,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張大春,《張大春的文學意見》,台北:遠流出版事業,1992年。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台北:麥田出版社,1995年。
張素貞,《細讀現代小說》,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
張恆豪編,《火浴的自焚──七等生小說論評》,台北:遠行出版社,1977年。
張誦聖,《文學場域的變遷──當代台灣小說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1年。
張錦忠、黃錦樹,《重寫台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7年。
張寶琴、邵玉銘、紀弦主編,《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5年。
梁景峰,《鄉土與現代、台灣文學的片斷》,板橋市:台北縣文化中心,1995年。
范銘如,《眾裏尋她──台灣女性小說縱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陳少廷,《台灣新文學運動簡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1991年。
陳芳明,《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陳芳明,《危樓夜讀》,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6年。
陳芳明,《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
陳芳明,《後殖民台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台北:麥田出版社,2002年。
陳芳明,《孤夜獨書》,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陳芳明、范銘如主編,《跨世紀的流離──白先勇的文學與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陳映真(許南村)編,《知識人的偏執》,台北:遠行出版社,1976年。
陳映真,《鳶山》,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
陳傳興,《木與夜孰長》,臺北:行人,2009年。
陳義芝主編,《台灣現代小說史綜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陳義芝主編,《台灣文學經典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年。
符立中,《白先勇與符立中對談──從台北人到紐約客》,台北:九歌,2010年。
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

十二畫
曾秀萍,《孤臣.孽子.台北人:白先勇同志小說論》,台北:爾雅,2003年。
單德興,《對話與交流──當代中外作家、批評家訪談錄》,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台北:自立晚報,1991年。
黃重添,《台灣長篇小說論》,台北:稻禾出版社,1992年。
黃錦樹,《謊言或真理的技藝:當代中文小說論集》,台北:麥田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黃錦樹,《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黃慶萱,《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1992年。

十三畫
楊照,《文學的原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楊照,《文學、社會與歷史想像──戰後文學史散論》,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995年。
楊照,《夢與灰燼──戰後文學史散論二集》,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主編,《從四○年代到九○年代──兩岸三邊華文小說研討會論文集》,台
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年。

十四畫
趙知悌編選,《文學休走──現代文學的考察》,台北:遠景出版社,1978年。

十五畫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1988年。
劉千美,《差異與實踐:當代藝術哲學研究》,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new window
劉心皇選編,《當代中國新文學大系.史料與索引》,台北:天視出版事業,1981。
劉亮雅,《後現代與後殖民 解嚴以來台灣小說專論》,台北:麥田出版社,2006。new window
劉 俊,《情與美──白先勇傳》,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7年。
劉 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台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歐陽子,《王謝堂前的燕子》,台北:爾雅出版社,1981年。
潘榮禮、蕭國和編,《這樣的教授王文興》,高雄:敦理出版社,1978年。
黎湘萍,《台灣的憂鬱》,台北:人間出版社,2003年。
葉石濤,《走向台灣文學》,台北:自立晚報社,1990年。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台北:文學界雜誌社,1993年。
葉維廉,《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增訂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new window
鄭明娳主編,《當代台灣女性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93年。
鄭明娳,《當代台灣政治文學論》,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94年。

十六畫
盧建榮主編,《文化與權力:台灣新文化史》,台北:麥田出版社,2001年。
龍應台,《龍應台評小說》,台北:爾雅,1996年。

十七畫
蕭阿勤,《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8年。
簡政珍主編,《當代台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卷》,台北:正中書局,1998年。
蔡雅薰,《從留學生到移民 台灣旅美作家之小說析論(1960〜1999)》,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
蔡源煌,《從浪漫主義到後現代主義》,台北:雅典出版社,1987年。
蔡源煌,《海峽兩岸小說的風貌》,台北:雅典出版社,1989年。

十八畫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

三、期刊、報紙及單篇論文

二畫
丁富雲,〈《家變》:社會轉型階段人倫關係異化的寫真〉,《中州學報》第3期,總159期(2007.05)
四畫
文孫,〈一篇現代小說中象徵技巧的分析〉,《文學雜誌》第2卷第2期(1957年4月20日),頁53-59。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卅美力:試論五○年代美援文化與文化中國建構之權力邏輯──以《今日世界》(1952~1959年)為觀察對象〉。下載自「2004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網址:http://tsa.sinica.edu.tw/Imform/filel/2004
王鼎鈞等,〈談「家變」〉,《書評書目》第6期(1973年7月1日),頁80-113。

五畫
白先勇,曾秀萍訪問整理,〈白先勇談創作與生活〉,《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年7月),頁189-200。new window



六畫
呂正惠,〈王文興的悲劇-生錯了地方,還是受錯了教育〉,《小說與社會》(台北:聯經,1988年),頁19-35。
呂正惠,〈小說家的誕生 王禎和的第一篇小說及其相關問題〉,《聯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16-23。
江寶釵,〈重省五○年代台灣文學史的詮釋問題──一個奠基於「場域」的思考〉,new window
《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313-340。
成英姝,〈人生採訪──當代作家映象8〉《中國時報》三十七版(1999年11月18日-23日)。

七畫
何 欣,〈三十年來的小說〉,《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
    頁23-33。
何 欣,〈六十年代的文學理論簡介〉,《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40-42。
余素記錄,〈五月十三節──從紅樓夢談到王禎和的小說〉,《大學雜誌》第70期(1973年12月1日),頁57-65。
李文彬,〈《龍天樓》的象徵技巧〉,《中華文藝》第12卷第5期(1977年1月)。new window
李 昂,〈長跑選手的孤寂──王文興訪問錄〉,《中外文學》第4卷第5期(1975年10月),頁30-42。
李欣倫,〈抗拒速度的現代音樂──王文興座談會〉,《中國時報》三十七版(1999年12月15日)。
李 經,〈從文藝的應用性談文藝政策〉,《自由中國》第10卷第3期(1954年2月1日),頁111-112。
李 僉,〈我們需要一個文藝政策嗎?〉,《自由中國》第11卷第8期(1954年10月
16日),頁242-245。
李育霖,〈翻譯與地方文化生產:以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為例〉,《中外文學》35卷4期(2006.09),頁17-36。new window
李歐梵,〈回望文學年少──白先勇與現代文學創作〉,《中外文學》第30卷第2new window
期(2001年7月),頁173-175。
李歐梵著、林秀玲譯,〈在台灣發現卡夫卡──一段個人回憶〉,《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75-186。new window
吳達芸,〈齎恨含羞的異鄉人──評郭松棻的小說世界〉,《郭松棻集》(台北:前衛,1993),頁517-551。
八畫
周伯乃,〈西方文藝思潮對我國六十年代文學的影響〉,《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28-39。
周 揚,〈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和革命浪漫主義〉,《現代》第4號(1933年4月)。
林秀玲主編,「王文興」專號,《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1年11月出版。
林秀玲,〈林秀玲專訪王文興:談《背海的人》與南方澳〉,《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2-48。new window
林慧峰,〈王文興.鄭愁予 走上文學語言的不歸路〉,《中央日報》十版(1987年10月12日)。
林燿德,〈現實與意識之間的蜃影 粗窺一九八○年以前王禎和的小說創作〉,《聯
合文學》第7卷第2期(1990 年12月),頁42-45。
林燿德,〈傳統之軸與前衛之輪──半世紀的台灣散文面目〉,《聯合文學》第11
卷第12期(1995年10月),頁148-157。
邱貴芬,〈「在地性」的生成:從台灣現代派小說談「根」與「路徑」的辯證〉,《中
外文學》第34卷第10期(2006年3月),頁125-154。
易鵬,蕭瑞莆譯,〈易義,書──王文興《家變》手稿〉,《開始的開始》(台北:台大圖書館、台大出版中心、行人文化實驗室,2010年),頁153-178。
吳潛誠,〈訪王文興談文學的社會功能與藝術價值〉,《詩人不說謊》(台北:圓神,1988年),頁79-92。

九畫
洪王俞萍,〈如果放逐是為了回歸──試論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戰後現代主義解釋〉,《台灣文學評論》第4卷第4期(2004年10月),頁144-157。new window
紀弦,〈談「現代化」與「反傳統」〉,《現代》第6期(1966年6月),頁74-75。
柯慶明,〈六十年代現代主義文學?〉,《四十年來中國文學》(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7年),頁85-146。new window
柯慶明,〈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序論〉,《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年)頁143-195。new window
柯慶明,〈情慾與流離──論白先勇小說的戲劇張力〉,《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年7月),頁23-58。亦收錄於《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年)頁199-244。new window
柯慶明,〈《孽子》的「台北人」傳奇〉,《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年)頁245-248。
柯慶明,〈小識〈《家變》小識〉〉,《台灣現代文學的視野》(台北:麥田,2006年)頁355-358。

十一畫
現代文學編輯委員會,《現代文學》,第1期-第51期,1960年3月-1973年9月。
張小虹,〈不肖文學妖孽史〉,《台灣現代小說史縱論》(台北:聯經,1998年),頁165-201。
張國立,〈王文興導讀「家變」〉,《中華日報》十一版(1986年12月31日)。
張道藩,〈論當前自由中國文藝發展的方向〉,《文藝創作》第21期(1953年1月1日),頁1-7。
張漢良,〈淺談《家變》的文字〉,《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年5月),122new window
-141。
張誦聖著、應鳯凰譯,〈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及本土抗爭〉,《台灣文學評論》第3new window
卷第3期(2003年7月),頁52-76。
張誦聖,〈台灣現代主義文學潮流的崛起〉,《台灣文學學報》第11期(2007年12月),頁133-160。new window
張誦聖,〈現代主義、台灣文學、和全球化趨勢對文學體制的衝擊〉,《中外文學》35卷4期(2006年9月),頁95-106。new window
張錦忠,〈翻譯、《現代文學》與台灣文學複系統〉,《中外文學》第29卷第5期(2000  
    年10月),頁216-225。
張錦忠,〈現代主義與六十年代台灣文學複系統:《現代文學》再探〉,《中外文學》
    第30卷第3期(2001年8月),頁93-111。
梁實秋,〈「五四」與文藝〉,《自由中國》第16卷第9期(1957年5月1日)頁,
298-299。
曹定人記錄,〈家變座談會〉,《中外文學》第2卷第1期(1973年6月1日),頁 
    164-177。
梅家玲,〈孤兒?孽子?野孩子?:戰後台灣小說中的父子家國及其裂變〉,《文化、認同、社會變遷:戰後五十年台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文建會,2000年6月),頁363-399。
梅家玲主編,「永遠的白先勇」專號,《中外文學》第30卷第2期,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2001年7月出版。
梅家玲,〈白先勇小說的少年論述與台北想像──從《台北人》到《孽子》〉,《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年7月),頁59-81。new window
梅家玲、王文興、康來新、廖炳惠座談,〈與王文興教授談文學創作〉(2000年new window
11月17日),《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369-395。
陳典義,〈「家變」的人生觀照與嘲諷〉,《中外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7月1日),頁148-160。new window
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第15卷第10期(1999年8月),頁162-173。
陳芳明,〈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第199期(2001年5月),頁
148-160。
陳芳明,〈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第202期(2001年6月),頁136-148。
陳芳明,〈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第207期(2002年1月),頁142-156。
陳芳明,〈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第208期(2002年2月),
頁151-163。
陳芳明,〈現代技藝的追求與成熟〉,《聯合文學》第218期(2002年12月),頁152-163。
陳芳明,〈《秋葉》與《家變》的意義〉,《文訊》292期(2010年2月),頁10-13。
陳映真,〈關於台灣「社會性質」的進一步討論──答陳芳明先生〉,《聯合文學》第16卷第11期(2000年9月),頁138-161。
陳器文,〈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論歐陽子的《秋葉》〉,《現代文學》第48期
(1972年11月),頁63-75。
陳麗芬,〈當中心變成邊緣──《背海的人》與現代文學的宿命困境〉,《現代文學與文化想像:從台灣到香港》(台北:書林,2000年5月),頁55-75。new window
陶恒生,〈六十年代的台灣中西文化論戰〉,《傳記文學》第83卷第3期(2003年
月),頁15-31。
覃子豪,〈關於新現代主義〉,《筆匯》第21期(1958年4月16日)。

十二畫
曾秀萍,〈白先勇談創作與生活〉,《中外文學》30卷2期(2001年7月),頁189-200。new window
曾麗玲,〈現代性的空白──《家變》、《背海的人》前後上下之間〉,《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161-172。new window
黃錦樹,〈原鄉與亂離〉,《聯合文學》第221期(2003年3月),頁22。
黃錦樹,〈本土現代主義的起源?──論台灣文學戰後現代主義世代〉,《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3月。頁319-339。
黃錦樹,〈詩,歷史病體與母性──論郭松棻〉,《文與魂與體:論現代中國性》(台北:麥田,2006),頁249-250。new window
董維良,〈小說初讀九則〉,《郭松棻集》(台北:前衛,1993),頁553-604。

十三畫
楊昌年,〈淺談王禎和〉,《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10卷第9期(1977年9月),頁43-47。
楊 照,〈以記錄來詮釋一個時代〉,《印刻文學生活誌》第7卷第7期(2011年3月),頁97-101。
楊錦郁,〈在洛杉磯和白先勇對話 把心靈的痛楚變成文字〉,《幼獅文藝》第64
卷第4期(1986年10月),頁128-134。
舞 鶴,〈不為何為誰而寫──在紐約訪談郭松棻〉,《印刻文學生活誌》1卷11期(2005年7月),頁36-54。



十四畫
齊邦媛,〈江河匯集成海的六十年代小說〉,《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
頁43-67。
蔡源煌,〈台灣四十年來的文學與意識型態〉,《中國論壇》第319期(1989年1月
10日),頁38-45。

十五畫
劉紹銘,〈現代中國小說之時間與現實觀念〉,《聯合文學》第2卷第2期(1973年new window
1月),頁64-79。
歐陽子,〈論《家變》之結構形式與文字句法〉,《中外文學》第1卷第12期(1973new window
年5月1日),頁50-67。
葉石濤,〈六十年代的台灣鄉土文學〉,《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137
-146。
葉德宣,〈陰魂不散的家庭主義魑魅──對詮釋《孽子》諸文的論述分析〉,《中外文學》第24卷第7期(1995年12月),頁66-88。new window
葉維廉,〈現代中國小說的結構〉,《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增訂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頁20-50。new window
葉維廉,〈王文興:Lyric(抒情詩式)雕刻的小說家〉,《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增訂版)(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0年),頁220-245。new window
鄭雅云,〈談王文興早期的十五篇小說〉,《文壇》第249期(1981年3月),頁61
-69。

十六畫
薛茂松,〈六十年代文學大事紀要〉,《文訊月刊》第13期(1984年8月),頁156
-191。

十七畫
應鳯凰,〈十五年來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再評價〉,《文學台灣》第21期(1997年1月),頁34-43。
蔡英俊,〈試論王文興小說中的挫敗主題──范曄是怎麼長大的?〉,《文星》第102new window
期(1986年12月),頁118-124。
蔡克健,〈訪問白先勇〉,《第六隻手指》(台北:爾雅,2002年)。
簡政珍,〈白先勇的敘述者與放逐者〉,《中外文學》第26卷第2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頁169-194。
十八畫
顏元叔,〈白先勇的語言〉,《現代文學》第37期(1969年3月),頁137-145。
顏元叔,〈苦讀細品談《家變》〉,《中外文學》第1卷11期(1973年4月),頁60-85。new window
韓良露、李清志、楊澤卅對談,張嘉容、鄒欣寧、許正平卅記錄整理,〈話說台北〉,《中國時報》人間副刊,2006年10月10-11日。

廿畫
饒博榮(Steven L. Riep)作、李延輝譯,〈〈龍天樓〉情文兼茂,不是敗筆──王文
興對官方歷史與反共文學的批判(節譯)〉,《中外文學》第30卷第6期(2001年11月),頁93-114。

四、學位論文

四畫
王梅香,《肅殺歲月的美麗卅美力?戰後美援文化與五、六○年代反共文學、現代主義思潮發展之關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五畫
白依璇,《場域、論戰、接受:王文興小說《家變》的典律化過程研究》,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1月。

六畫
呂文翠,《狎昵故鄉──王禎和小說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朱芳玲,《被壓抑的台灣現代性:六○年代台灣現代主義小說對現代性的追求與反思》,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7月。new window

江寶釵,《論《現代文學》女性小說家──從一個女性經驗的觀點出發》,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6月。

七畫
李宜靜,《王禎和小說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士論文,1994年6月。

李時雍,《局內局外:王文興小說論》,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沈靜嵐,《當西風走過──六○年代《現代文學》派的論述與考察》,成大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吳靜儀,《文學寂寞的聲音──郭松棻小說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1月。

八畫
林偉淑,《《現代文學》小說創作及譯介的文學理論的研究》,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林培瑩,《被誤解的本土現代主義者──歐陽子作品初探》,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林碧霞,《陳映真小說中意象的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林增益,《王禎和小說創作風格析論》,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論,2004年6月。
林積萍,《《現代文學》新視界──文學雜誌的向量探索》,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林家綺,《華文文學中的離散主題:六、七○年代「台灣留學生文學」研究──以白先勇、張系國、李永平為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九畫
侯作珍,《自由主義傳統與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崛起》,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年1月。new window

紀姿菁,《論現代主義旅美女性小說家──以歐陽子、叢甦、陳若曦、李渝為研究對象》,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7月。

十一畫
陳美美,《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的萌芽與再起》,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陳瑤華,《王文興與七等生的成長小說比較》,清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1994年1月。
張佳瑤,《王文興小說創作的一貫與深化》,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2009年7月。

十二畫
黃小民,《郭松棻小說研究》,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黃啟峰,《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研究》,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十三畫
楊舒茵,《王文興小說中現代主義特色之演進》,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7月。
楊俐瑩,《王文興小說的孤獨書寫》,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1月。
詹曜齊,《台灣的現代化論戰與現代主義運動》,世新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11月。

十四畫
廖淑芳,《七等生文體研究》,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廖淑芳,《國家想像、現代主義文學與文學現代性──以七等生文學現象為核心》,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7月。new window
廖偉竣(宋澤萊),《台灣存在主義文學的族群性研究──以外省人作家與本省人作家為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2月。

十五畫
董淑玲,《白先勇、歐陽子、王文興小說觀念之形成與實踐》,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12月。new window
劉于慈,《想像世界‧發現台灣:台灣現代主義文學研究的歷史考察》,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2月。
劉玟伶,《王禎和作品論:小說、劇本與影評》,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6月。
劉采瑜,《叛逆者或改革者?──王文興小說研究》,政治大學中文系國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1月。

十七畫
簡義明,《書寫郭松棻: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7月。new window

十八畫
魏偉莉,《異鄉與夢土──郭松棻思想與文學研究》,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廿二畫
龔炳源,《王文興小說中的文化認同研究》,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7月。

五、多媒體資料及其他

王文興,《我如何寫小說》「台大洪游勉文學講座」,2006年11月13日,台大主辦。DVD及演講稿文字由台大出版中心2007年出版。
白先勇,《從《台北人》到青春版牡丹亭》「台大洪游勉文學講座」(DVD),台大出版中心,2008年12月。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市定古蹟紀州庵修復調查研究 委託技術服務案(期末報告)》,2005年7月。
葉維廉,《王文興與現代主義》(DVD),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5月。
張誦聖,〈回應游勝冠〈權力的在場與不在場:張誦聖論戰後移民作家〉〉,下載自「台灣文學研究工作室」。2001年11月8日上網。網址:http://www.twl.ncku.edu.tw/
應鳯凰,〈《自由中國》《文友通訊》作家群與五十年代台灣文學史〉,《文學台灣》第26期(1998年4月)。網址:www.ncku.edu.tw/

貳、外文及翻譯著作書目

Helmut Martin,Jeffrey Kinkley,Modern Chinese Writers Self-Portrayals Armonk,New York,1992.
Sung-sheng Yvonne Chang, A Study of Chia Pien, a Contemporary Chinese Novel from Taiwan. Ph.D.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1981.
Sung-sheng Yvonne Chang,Modernism and the Nativist Resistance:Contemporary Chinese Fiction from Taiwan,Duke University Press,1993.
Sciban, Shu-ning. Wang Wenxing’s Poetic Language. Ph.D. dissertation.University of Toronto, 1995.
Giddens Anthony,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Cambridge:Polity,1991.
王志弘編譯,《性別、身體與文化譯文選》,台北:譯者自印,1995年。
安妮.居里安主編,《兩儀文舍2:法中文學對話》,巴黎:法國人文科學出版社、友豐書店,2010年。
巴赫金(M.M.Bakhtin)著,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丹尼爾.貝爾著,趙一凡.蒲隆、任曉晉譯,《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台北:桂
冠圖書公司,1994年。
恩格爾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形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1990。
弗雷德里克.詹姆遜(Jameson, F.)著,王逢振、陳永國譯《政治無意識:作為社會象徵行為的敘事》(The political unconscious),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著,田禾譯,《現代性的後果》(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南京:譯林出版社,2000年。

艾略特(T.S. Eliot)著、杜國清譯,《艾略特文學評論選集》,台北:田園出版社,1969年3月出版。
艾德華.薩依德(Edward W. Said)著、單德興譯,《知識分子論》,台北:麥田
出版社,2005年。
W.C布斯(Wayne C.Booth)著,華明等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10月。
卡繆(Albert Camus),莫渝譯,《異鄉人》,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年。
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景凱旋、景黎明譯,《生活在他方》,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
托里莫伊(Toril Moi)著、陳潔詩譯,《性別卅文本政治:女性主義文學理論》,  
台北:駱駝出版社,1995。
沙特(Jean-Paul Sartre),劉大悲譯,《沙特文學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80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台北:志文出版社,1975年。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著,賴其萬、符傳孝譯,《夢的解析》,台北:志文出版社,1988年。
彼得.蓋伊(Peter Gay),梁永安譯,《現代主義:異端的誘惑──從波特萊爾到貝克特及其他》,台北:立緒文化,2009年。
納博科夫(Vladimir Nabokov),申慧輝等譯,《文學講稿》,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威廉.白瑞德(W.Barrett),彭鏡禧譯,《非理性的人──存在哲學研究》,台北:立緒文化,2001年。
馬泰.卡林內斯庫(Matei Calinescu)著,顧愛彬、李瑞華譯,《現代性的五副面孔》(Five faces of modernitymodernis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畢爾.羅逖(Pièrre Loti),黎烈文譯,《冰島漁夫》,台北:志文出版社,1981年。
戴維.哈維(David Harvey)著,閻嘉譯,《後現代的狀況──對文化變遷之緣起的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格瑞柏斯坦(Sheldon N. Grebstein)編,李宗慬譯,《現代文學批評面面觀》,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
雷諾.博格(Ronald Bogue)著,李育霖譯,《德勒茲論文學》,台北:麥田,2006年。
瑪麗.伊凡絲著、廖仁義譯,《高德曼的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0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台北:久大文化,1991年。
奧爾巴哈(Erich Auerbach),張平男譯,《模擬──西洋文學中現實的呈現》,台北:幼獅文化,1980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