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1980年代香港喜劇電影的性別敘事與文化想象--以“新藝城”電影為例
書刊名: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作者:葉航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4)
頁次:18-27
主題關鍵詞:1980年代香港喜劇電影新藝城兩性形象性別話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4
本文著重分析"新藝城"喜劇電影中的兩性形象與性別敘事,以及背后所包含的文化想象與商業邏輯。"新藝城"喜劇中的男性角色是小男人形象與大男子主義的綜合體,對女性形象的刻板"再現"和"性別規訓"更帶有男權色彩。然而,大眾消費文化是多種力量和邏輯相互較量與協商的產物,"新藝城"喜劇一方面通過渲染男性之間的同性社群關系與同袍友情來消解女性地位上升帶來的焦慮,另一方面又運用不同敘事策略讓男權意識的傳遞更具隱蔽性和可接受性。"新藝城"在"迎合"與"平衡"不同消費群體心理結構的過程中實現其追逐商業利益的訴求。
期刊論文
1.瑪莉安‧韓森、劉宇清、楊靜琳(2009)。大批量生產的感覺:作為白話現代主義的經典電影。電影藝術,2009(5)=328,125-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航(2017)。一種動作喜劇的模式、變遷與跨地影響--從《最佳拍檔》到《人再囧途之泰囧》。電影藝術,201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航(2015)。「控制」與「迎合」--香港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製作策略初探。當代電影,20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航(2017)。差異化•時代性•平衡術--《開心鬼》系列的喜劇敘事與文化意義。當代電影,20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裴開瑞、劉宇清(2007)。明星變遷:李小龍的身體,或者跨區(國)身軀中的華人男性氣質。文藝研究,200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成洲(2010)。巴特勒與表演性理論。外國文學評論,2010(3),137-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玉霞(2008)。身體化:女性在消費社會中的生存境遇。貴州社會科學,2008(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焯桃(1982)。麥嘉要對得起全世界。電影雙周刊,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ayns, Tony(1981)。沒有女性的香港電影。電影雙周刊,6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疆鋒、陸道夫(2009)。文本、受眾、體驗--約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論關鍵詞解讀。學術論壇,2009(3),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編輯室(1986)。浮光掠影:香港電影八年。電影雙周刊,20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九(1982)。《檸檬/彩雲曲/靚妹仔》到底給了我們什麽?。電影雙周刊,85,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彭麗君(2010)。黃昏未晚:後九七香港電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吉爾.布蘭斯頓、聞鈞(2012)。電影與文化的現代性。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rooks, Peter、朱生堅(2005)。身體活:現代敘述中的欲望對象。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焯桃(1990)。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筆記。香港:創建文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Dyer, Richard、嚴敏(2010)。明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祁阿紅、張鯤、Fiske, John(2005)。電視文化。北京: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Baldwin, Elaine、陶東風(2004)。文化研究導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梅爾文•赫利澤、古豐(2003)。喜劇技巧。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百鳴(1990)。舞臺生涯幻亦真。香港:繁榮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清偉(2000)。香港電影結構及市場分析。香港:電影雙周刊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lton, John、米靜(2010)。美國電影美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Konigsberg, Ira(1998)。The Complete Film Dictionary。Penguin。  new window
13.石琪(1999)。石琪影話集5:八大名家風貌。香港:次文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史文鴻(1993)。史文鴻的社會文化批判。香港:次文化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吳菁(2008)。消費文化時代的性別想像:當代中國影視流行劇中的女性呈現模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Giannett, Louis、胡堯之(1997)。認識電影。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邵國華(2002)。小丑之城--香港如何成了一個搞笑都會。閱讀香港普及文化1970-2000。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大樂、姚偉雄(2003)。暗箭難防:過渡狀態與香港文化原型。邵氏電影初探。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翁子光(2009)。「港男」的蛹--追溯八十年代喜劇的男性形象。溜走的激情:80年代香港電影。香港:香港電影評論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朗天(2008)。大大小男人。焦點影人曾志偉。香港: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Smelik, Anneke、李二仕(2011)。同性戀理論與批評。電影理論讀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昊(2003)。功夫喜劇--傳統•結構•人物。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伊麗莎白•威爾遜、宓瑞斯(2003)。時尚和後現代身體。消費文化讀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葉維廉(2010)。殖民主義•文化工業與消費欲望。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Mulvey, Laura、范倍、李二仕(2011)。視覺快感與敘事性電影。電影理論讀本。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石琪(1991)。八十年代香港電影的成就感與危機感。八十年代香港電影。香港:香港市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