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媒體接觸行為與國家認同--基於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實證研究
書刊名: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作者:許亞鋒
出版日期:2017
卷期:2017(7)
頁次:202-208
主題關鍵詞:教育學少數民族大學生新媒體國家認同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5
在國家認同研究領域,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新媒體與國家認同之間的關聯與互動,但相關的實證研究還比較匱乏。本研究選取了某高校的180名藏族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利用新媒體接觸行為量表和國家認同量表作為研究工具,探索新媒體接觸行為與國家認同之間的關聯。研究發現,新媒體接觸行為與國家認同間呈顯著負相關。另外,新媒體使用頻率以及擁有智能手機都對國家認同起到反向預測作用。根據研究結果,本文提出要注重從藏民族熟悉的經驗入手來建立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理念下的歷史文化敘事,積極利用主流新媒體弘揚社會正能量,加大藏文主流新媒體建設力度,鼓勵愛國愛教人士利用新媒體在國家認同教育中發揮積極作用,合理引導新媒體環境下的族際交往。
期刊論文
1.蔣曉麗、董子銘、曹漪那(2010)。新媒體培養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交互機制研究。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次仁群宗(2010)。新媒介環境下的民族認同及其群體傳播研究--以玉樹地震後的南京大學藏族學生為例。青年研究,20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aldor-Robinson J.(2002)。The Virtual and the Imaginary: The Role of Diasphoric New Med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Identity during the Break-up of Yugoslavia。Oxford Development Studies,30(2),177-187。  new window
4.Baasanjav, U.(2002)。The Digital Divide in the Gobi Desert: spatiality, the national identity collapse and a language gap。Online Journal of Space Communication,2002(5)。  new window
5.吳魯平、劉涵慧、王靜(2010)。公民國家認同的特點及其與對外接納度的關係研究--來自ISSP(2003)的證據。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201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亞鋒(2016)。西藏大學生國家認同現狀調查與教育對策。中國青年研究,20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升翼(2015)。網絡社會背景下公民國家認同面臨的挑戰與應對。寧夏黨校學報,20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春寶、張楠(2013)。西藏高校學生國家認同教育創新研究。青年探索,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婷婷(2015)。淺析藏民族國家認同的特徵與面臨的挑戰。傳播與版權,20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少華(2013)。網絡空間的族群化。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曾潔、呂尚彬(2005)。近年我國受眾媒介接觸行為研究述評。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曉霞(2009)。試析維吾爾民眾的國家認同、民族認同與宗教認同。北方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希光、郭曉科(2014)。網絡治理與國家認同。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石義彬、熊慧、彭彪(2007)。文化身份認同演變的歷史與現狀分析。中國媒體發展研究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呂旻、杜蘭曉(2014)。網絡傳播時代的大學生國家認同實現路徑探析。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森森、龍長權、陳慶飛、李紅(2010)。群際接觸理論--一種改善群際關係的理論。心理科學進展,18(5),831-8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郝亞明(20150500)。西方群際接觸理論研究及啟示。民族研究,2015(3),13-24+1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Ariely, Gal(2012)。Globalisation and the decline of national identity? An exploration across sixty-three countries。Nations & Nationalism,18(3),461-482。  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Klink, A.、Mummendey, A.、Mielke, R.、Blanz, M.(1997)。A multicomponent approach to group identification: Results from a field study in East Germany。Jena。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沈曉晨(2014)。反新疆分裂鬥爭中的國家認同問題研究(-)。蘭州大學,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海莉(2013)。西藏地區藏族高中生國家認同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晶(2004)。11至20歲青少年的國家認同及其發展(-)。華中師範大學,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tevens, J.(1996)。Applied multivariate statistic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new window
2.Çelik, B.(2011)。Technology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Turke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the evolution of a post-ottoman nation。London:I. B. Tauris。  new window
3.韓震(2013)。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與國家認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新洲(2013)。互聯網等新媒體對社會輿論影響與利用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Prensky, M.(20120830)。Digital Natives, Digital Immigrants,http://www.athabascau.ca/courses/cmns/315/medialit/modules/08/L-02/documents/DigitalNativesDigitalImmigrants-01.pdf。  new window
2.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20160306)。CNNIC發佈《2014年中國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報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506/t20150603_52248.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