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東坡文學之研究
作者:洪瑀欽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尹
潘重規
李殿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77
主題關鍵詞:蘇東坡中國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9
第一章 緒論
筆者為了確定本文研究之方向,乃調查最近數十年來東亞研究東坡文學之資料,而予以歸納分析。其中以傳記之研究首位,其餘則詞、詩、思想、散文等為次。今乃綜合各家之所長,兼以多年來致力蘇文之所得。筆者以東坡學全般為研究之對象,而加以探討其概略。
第二章 東坡之生平及其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
一、生平:綜東坡先生之一生,可分為十一期以敘述之,即:(1)涵養陶鍊。(2)充滿勃鬱。(3)初任風翔。(4)抗議變法。(5)自請外任。(6)逮捕貶謫。(7)暫歸朝廷。(8)忙中優遊。(9)白鶴新居。(10)放逐孤島。(11)向北永眠。若以「氣」為主而觀之,則逮捕貶謫以前是「主氣時期」,而其後則「御氣時期」。
二、在中國文學史中之地位:東坡於中國文學史上乃一承先啟後之大文豪。上承古文家之緒統,而獨創「說理文學」,抨擊時文之浮華纖靡;又擴充詞境,開拓詩意,傳缽於江西詩派,可謂蔚然宗師。
第三章 文學作品中之思想
東坡的文學作品中之思想,可分為入世與出世兩面。
一、入世思想:則以儒家之現實肯定思想為根幹。其重要者「提倡道德」與「排斥變法」。曰:「人君以至誠為道,以至仁為德。」其所舉德目(禮、義、信),如「禮以養人為本」如此見解,則東坡思想之中樞也。故其藝術、政治等,皆由此自由思想而生。故極端反對當時變法之拘束,倡言:仁可以無限施行,而義不可濫用。
二、出世思想:「大剛則折」(剛說),故東坡以積極之儒家思想不能應世,及兼並精神的「補藥」,故一般佛、道「空」、「超然」等思想,亦可用以安慰心身。其通曉佛教之理,於中年以後方趨成熟,而道家思想,則於弱冠時博貫通達。中年以後,乃綜合儒、佛、道家思想而開創「思而無邪」之境界。
第四章 東坡之文學原論
東坡以天地萬物為文學理論之根源。
一、文學與理術:欲明藝文之理,先通乎萬物之理。區分對象月「常理」與「常形」,乃體會「成事在理不在勢」,然後以「術」運用自然神妙不可測之「理」,而達「文不可勝用」之境。
二、文學與名實:名實之概念即「名份與實際」。東坡以「名過於實」,「先名後實」、「有實辭名」等之論理,確立人生之基準,進而批判是非邪正。
三、文學之功能:東坡繼承傳統之文學觀,而定立一己之「文學功能」觀。得裘天下,精神之新陳代謝、感動讀者等,是其要點。
四、文學與美醜:美醜及由觀察者之直觀所生。東坡棄主觀之偏見,操客觀立場以觀察事物。故以「研醜各自矜」為觀察形象之根本。
五、文學之修鍊:倏辭之基準,存於「辭達」。若欲「辭達」則先「立意」,由「目見耳聞」之實驗與「茹苦含辛」之修鍊,而後達「心手相應」之境地。
第五章 東坡之創作特性
一、革新性:東坡因其自由思想,不受其形式之拘束,隨意抒寫,意盡則止。故喜作長篇古詩,擴充詞境。
二、直言性:天性剛毅,學習忠諫之賈誼、陸贄等文章,尊重真理,主倡人道主義,故不顧顛危,直言無隱。
三、繪畫性:雖然詩畫之表現方法不同,而此二者有不可分離之關係。東坡深曉此兩種藝術的妙境,故其詩文之中,特多繪畫意境。因撰寫有關繪畫之文學作品,乃深得繪畫之造詣。故其作品,多有利用繪畫術之遠近法與寫生手法。
四、神奇性:東坡雖主張「目見耳」之實證主義,然為欲使文學富神秘性,乃使用非實之神奇題材。鬼神、龍等均為其常用題材。此亦為理解東坡文學之重要關鍵。
五、諧謔性:東坡天性明敏,豪放不羈,喜為戲謔。其所描繪之滑稽性人物,頗類於阮籍。對自身,對君主及上官,無不用其諧謔,令人發笑,故而造成結怨之端,而其意則歸於正。
第六章 東坡對後世文學之影響
一、對北宋以後中國文壇之影響
(一)宋金代: 北宋文壇中深受東坡文學之影響者,厥為江西詩派之宗主黃庭堅及陳師道。彼等摹臨東坡之「天造」、「窮」等文論,而得其「清新曠達」之風格。南宋文壇以辛棄疾為主軸之豪放詞人,拋棄傳統之格律詞,師承東坡之豪放,加以發揚光大。
金朝文人中私淑東坡者,有王若虛、元好問等為代表。王氏取「真」於東坡文論,而元氏則襲取東坡之豪放。
(二)明清代:在明文壇,受東坡文學之影響,乃明初尊古派之宋濂與其文人方孝儒;逮晚明之公安、竟陵等二大革新派亦均屬之。公安派之中,袁宗道將其書齋稱為「白蘇齋」以示仰幕東坡;而其弟宏道則體用東坡之「變者觀」而主張文學之變革性。竟陵派宗主鍾惺,撮東坡文學中之「趣」,始腎立其自然妙境之文學理論。
清代以降,桐城派之先驅侯方域「意與法合」、方苞之「義、法」、劉大魁之「神、氣」、姚鼐之「道與藝合」等說,索其根源,則皆與東坡文學論有相關。及至詩,如清初錢譧益及晚清宋犖、查慎行等酷好東坡。而詞壇承東坡風格者,則陳維崧及其同派詞人為最。然則東坡為一代大文豪,其風流所及,豈僅前述諸家而已乎?蓋取其領袖群倫,犖犖大者耳。
二、對韓國文學之影響
(一)韓國文學接受東坡文學之原因:東坡於早期以文學名震國內 ,且於麗、宋國際問題,擔當重要任務,經常對高麗不利之言 論。故高麗上下,對東坡先生之印象更為明顯。非僅此也,高麗,循高麗自身之時代思潮,亦須有如東坡之健實文風。此所謂主客相合。然李氏朝鮮時代,則因朱子理學之強勢,東坡文學乃退於旁系 ,而亦不絕如縷。
(二)韓國文學接受東坡影響之現狀:目今韓國文學可以分為兩個系統。一是以漢字撰述之漢文學;另一是以「訓民正音」(韓文)拼音成之純粹韓語文學。而東坡文學,對此兩系統文學之影響力,相當強大。學習其風格,步為次韻,模仿主題等,皆接受其方法之現象也。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