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軾與北宋黨爭
作者:李純瑀
作者(外文):Li,Chun-Y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王基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蘇軾北宋黨爭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0
目前所見諸多研究北宋黨爭與文人相互關聯之著作,多以「北宋黨爭」與「北宋文人集團」兩者結合作為考察對象,少有專注於某一文人在各期黨爭中之政論著作中呈現的思想變遷研究。因此難以全面性的理解單一文人在黨爭中的政論內涵、仕途升降、思想變遷過程。是而筆者欲以「單一文人」為討論對象,論述該文人在北宋黨爭中的各方面的狀態,如政論內容、仕途變遷、思想變化。綜上所述,蘇軾即符合以上重點。因此,本論文旨在探討論述蘇軾身處北宋黨爭中的政治地位與不同時期中的思想轉變為何。從探討蘇軾如何透過不同時期之文章、奏議表狀以表達面對黨爭時的政治觀點、思想內涵以及如何看待仕途變遷,並分析蘇軾在各時期黨爭中的思想內涵轉換。
蘇軾不曾經歷慶曆新政,然慶曆黨爭卻影響蘇軾日後看待北宋朝局、以及應加以改革國家弊端的態度,故本論文為求論述之完整,遂自慶曆新政前士大夫所發出的改革之聲論起,並接續論述發生於新政後的朋黨之爭過程與內容;再於各章節中逐步分析蘇軾在北宋各期黨爭中的政治思想、仕途發展、如何看待朝政與自身的思想轉換。是而本論文以黨爭時間作為分期,探討蘇軾從熙寧、元豐、元祐到紹聖、崇寧年間的政治、處世、思想等轉變過程與內容。
首先從蘇軾早期的政論或奏議中看出他身處舊黨的政治立場。蘇軾的改革思想雖和王安石新法內容有不少差異,卻也有許多相似的政策理念。因此兩人在政治理念上的異同之處,同時出現在熙寧時期的新舊黨爭中。蘇軾因反對變法內容與過程與王安石有所爭執而多次自請外任,卻因彼時之新舊黨間雖有黨同伐異之情形,卻尚未有惡意、全面的攻擊傾軋的情形,故而蘇軾不曾因熙寧年間的「政見之爭」遭受仕途上的打壓,因此在此階段的著作中可以看見蘇軾直言新法優劣,以及展現極為強烈的論政理念以及抱負之心。
元豐時期,本論文將此時的「烏臺詩案」一事作為熙寧黨爭和元豐黨爭的分界點。乃因熙寧黨爭屬於政見之爭,到了元豐年間卻已有士大夫因政論不同或者為一己之私、權力爭鬥而攻訐、打壓異己的黨爭情況,烏臺詩案即可作為從政見之爭到意氣之爭的過渡事件。又蘇軾因烏臺詩案謫黃,在此時的思想亦有所轉變。諸多論者認為蘇軾謫黃時融合儒釋道思想、或論蘇軾在朝時發揮儒家思想、在野時發揮佛道思想、又或者蘇軾在黃州時期較以往更加發揚佛老精神。然而本論文從其著作中闡述分析蘇軾謫黃時期並非特意發揚佛老,而是以儒家思想融會了自幼接觸的佛老精神,並且加以容會成一體,遂在黃州時再創作中大有精進。即蘇軾乃以儒家精神為思想宗旨,再將佛道思想中融入其中,並加以發揚使自身的思想臻於圓融,求取貶謫時以順處逆之道。因此蘇軾並非在不同時期選擇不同的思想途徑,而是一以貫之的以儒家精神會通佛老。此外,蘇軾以儒家精神為依歸,雖遭貶謫亦對國政有理想與期待,然而因文字遭禍一事仍使他出現不同於以往敢言直諫的態度,即是蘇軾在黃州時期多出一份欲得忠直之名卻又多難畏人的心情。
接續的元祐年間乃蘇軾政治生涯中另一段極為動盪之時。此時新舊黨輪流執政,兩黨之爭已然從早期的政見之爭徹底轉化為惡意的意氣之爭。舊黨甚至因諸多事端而分裂為蜀、洛、朔三黨,三黨間從私人恩怨延伸至政治之爭,當時與蘇軾對立的洛、朔兩黨對蜀黨領袖蘇軾及其黨人加以傾軋,新黨又對蘇軾所撰策題加以毀謗。蘇軾在元祐年間夾在新舊兩黨之間,不僅遭遇政治上的傾軋排擠又有策題之謗之事,雖在兩次策題之謗中全身而退,然而卻可從此時的著作、上奏中看出不同於以往渴望在朝之情,對於看待自身的仕途榮辱,其心境產生也呈現益發淡然處之的態度。
其後的紹聖、崇寧年間,北宋的文禍和學禁可說在黨爭下到達頂峰。蘇軾遂面臨較之於以往更劇烈的黨爭,深受黨爭之苦而且屢遭仕途打壓;即便蘇軾亡故,其思想、學術著作卻仍被嚴格的禁止傳授。故而蘇軾過世之前的著作、奏議表狀中可以看出蘇軾更加不同於以往的態度,即是從早期直言不諱的論述新法、自云忠直為國之心到後期即便已經遠離黨爭,仍然在上書和著作中屢次自稱深知己罪、難安於朝之轉變。
蘇軾與北宋黨爭,即使蘇軾自從政以後便從未遠離黨爭,也從直言論政到產生畏禍心境,再至調和內心狀態以順處逆,這乃歸功於儒家精神圓融佛老後仍帶給他強大的直道而行力量之結果,促使蘇軾在諸多紛爭中仍得以論述國事、關心民生,於困境中也能坦然寬慰己身。這樣在不斷的經歷紛爭時仍然轉變心態,既求得為國為民之心得以顯現,又能坦然面對自我的作為,是蘇軾在黨爭中展現出身為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的成果與歷史地位。
一、宋史相關文獻
脫脫等著:《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畢沅:《續資治通鑑》,臺北:文光出版社,1975年。
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徐自明:《宋宰輔編年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黃以周等輯注,顧吉辰點校:《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楊家駱主編:《宋史紀事本末》,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3月。
王夫之:《宋論》,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1月。
二、蘇軾相關文獻
宋‧王十朋編撰:《集註分類東坡詩》,四部叢刊初編集部。
宋‧郎曄注:《經進東坡文論事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
宋‧朋九萬:《東坡烏臺詩案》,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宋.蘇洵、蘇軾、蘇轍著,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11月。
宋.蘇轍著,陳宏天、高秀芳點校:《蘇轍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2月。
宋.黃庭堅著,劉琳、李勇先、王蓉貴點校:《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宋.秦觀著,徐培均校注:《淮海居士長短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宋.蘇過著,舒大剛等校注:《斜川集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12月。
清‧紀昀評點:《蘇文忠公詩集》,臺北:宏業書局,1969年6月。
清‧王文誥輯注:《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10月
司馬遷著,瀧川資言會注考證《史記會注考證》,臺北:天工書局,1993年。
馮琦原編,陳邦瞻纂輯,張溥論正:《宋史紀事本末》,臺北:華世出版社,1976年。
朱娣:《蘇東坡》,香港:中華書局,1959年。
梁章柟:《東坡事類》,臺北:佩文書社,1961年4月。
費海璣:《蘇軾傳記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年。
易蘇民:《三蘇年譜彙證》,臺北:大學文選社,1969年。
王保珍:《增補蘇東坡年譜會證》,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臺灣大學文學院文史叢刊,1969年。
石朝儀:《東坡評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9月。
林語堂:《蘇東坡傳》,臺北:遠景出版社,1977年。
劉維崇:《蘇軾評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2月。
易蘇民:《三蘇年譜彙證附著述考》,臺北:昌言圖書公司,1978年10月。
王宗稷:《東坡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劉崇維:《蘇軾評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8年。
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2月。
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8月。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
曾棗莊:《三蘇傳》,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1986年3月。
蘇軾研究學會編:《東坡研究論集》(蘇軾研究論文集第三輯),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3月。
謝桃坊:《蘇軾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王水照編:《宋人所撰三蘇年譜彙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凌飛雲:《蘇東坡逸事》,臺北:可筑書房,1990年。
梁廷:《東坡事類》,臺北:廣文書局,1991年。
陳雄勳:《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1月。
劉石:《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
曾棗莊、曾濤:《三蘇選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王水照:《蘇軾》,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4年。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曾棗莊:《蘇轍評傳》,臺北:五南圖書,1995年。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5年8月。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6年。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
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9月。
江惜美:《蘇軾詩析論-分期及其代表》,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5月。
朱靖華:《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12月。
王水照:《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7年。
木齋:《蘇東坡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0月。
鄭倖朱:《蘇軾以賦為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1月。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曾棗莊、曾濤:《蘇文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曾棗莊、曾濤:《蘇詩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饒學剛:《蘇東坡在黃州》,北京:京華出版社,1999年5月。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12月。new window
謝敏玲:《蘇軾史論散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5月。
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長沙:嶽麓書社,2000年5月。
陳新雄:《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9月。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年。
曾棗莊:《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陶文鵬:《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
王靜芝、王初慶等編著:《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1年5月。
黃啟方:《東坡的心靈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鄒却慶、王宗堂編年校註:《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孔凡禮:《三蘇年譜》,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4年。
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張志烈等校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涂美雲:《北宋黨爭與文禍、學禁之關係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1月。
三、今人研究著作
凌琴如:《蘇軾思想探討》,臺北:中華書局,1964年。new window
鄭韻蘭:《東坡文初探》,臺北:文津出版社,1975年。
孫鐵南:《東坡詩之研究》,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
陶鼎尼編:《東坡詩文研究》,臺南:龍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0年。
黃益庸編:《蘇軾》,香港:商務印書館,1981年。
游信利:《蘇東坡的文學理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
游信利:《蘇東坡的立身與論文之道》,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顏中其:《蘇軾論文藝》,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陳韻竹:《歐陽脩蘇軾辭賦之比較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new window
陳雄勳:《三蘇文研究》,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張高評:《宋詩之傳承與開拓──以翻案詩、禽言詩、詩中有畫為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3月。
羅家祥:《北宋黨爭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1月。
張毅:《宋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4月。
汪聖鐸《兩宋財政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7月。
舒大剛:《三蘇後代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2月。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蕭華榮:《中國詩學思想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6年5月。
孫望、常國武主編:《宋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年9月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6年2月。
王瑞明:《宋儒風采》,長沙:岳麓書社,1997年10月
鄭永曉:《黃庭堅年譜新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12月。
沈松勤:《北宋文人與黨爭──中國士大夫群體研究之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陳望衡:《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new window
曾棗莊:《三蘇研究──曾棗莊文存之一》,成都:巴蜀書社,1999年10月。
姚瀛艇主編:《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張高評:《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出版祖,2000年8月。new window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6月。
孔凡禮:《蘇轍年譜》,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6月。
蕭慶偉《北宋新舊黨爭與文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張宏生:《宋詩融通與開拓》,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12月。
鄧廣銘:《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張海鷗:《宋代文化與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4月。,
漆俠:《王安石變法》(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
李華瑞:《王安石變法研究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李強:《北宋慶曆士風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世紀出版社,2011年1月。
四、學位論文
(一)臺灣碩博士論文
江惜美:《烏臺詩案研究》,私立東吳大學碩士論文,1975年。
洪瑀欽:《蘇東坡之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11月。new window
陳英姬:《蘇軾政治生涯與文學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6月。new window
江惜美:《蘇軾詩學理論及其實踐》,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6月。new window
李慕如:《東坡詩文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new window
李貞慧:《蘇軾「意」與「法」觀與其「古文」創作發展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
吳明興:《蘇軾佛教文學研究》,佛光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李天祥:《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以時間、空間為主軸的考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李奏庭:《蘇軾詩人意識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李百容:《蘇軾詩畫通論之藝術精神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new window
陳英姬:《中國士人仕與隱的研究──以陶淵明詩文與蘇東坡之「和陶詩」為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3年6月。
劉智濬:《蘇軾與莊子──東坡文學作品中的莊子思想》,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碩士論文,1986年6月。
林採梅:《東坡瓊州詩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new window
羅鳳珠:《蘇軾黃州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劉昭明:《蘇軾嶺南詩論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蔡秀玲:《東坡黃州經驗之探討》,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黃美娥:《蘇軾文論及其散文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年。
劉昭明:《蘇軾嶺南詩論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5月。
張尹玄:《蘇軾生平及其嶺南詩研究》,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何江南:《莊子和蘇軾──論莊子對蘇軾哲學和生活的影響》,成都:四川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1年3月。
黃惠菁:《東坡文藝創作理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吳淑華:《東坡謫黃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謝惠芳:《蘇軾題畫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2月。
杜卉仙:《蘇黃唱和詩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6年6月。
廖志超:《蘇軾蘇轍兄弟唱和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楊珮琪:《蘇軾杭州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金汶洙:《蘇軾〈和陶詩〉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蔡造珉:《蘇軾小品文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李雲龍:《蘇軾〈東坡書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紀懿珉:《蘇軾記遊文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王秀珊:《論東坡詞中的仕隱情懷》,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劉雅芳:《蘇軾、黃庭堅之交游及其唱和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蔡孟芳:《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吳秀蓉:《從新舊黨爭論蘇東坡的從政生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淑芬:《蘇軾黃州時期作品中的佛學思想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碩士研究所論文,2006年。
楊方婷:《蘇軾文學作品中的遊》,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石學翰:《蘇軾易學與古文融攝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杜皖琪:《從蘇軾黃州詞論其思想境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許原維:《宋人筆記中的北宋新舊黨爭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二)大陸碩博士論文
鞏本棟:《北宋黨爭與文學》,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1990年9月。
吳雨青:《蘇軾的養生與其文學創作》,南京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1年5月。
周克勤:《烏臺詩案研究》,西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2年。
白瑞明:《三蘇史論初探》,南昌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5年。
李真真:《蜀黨與北宋黨爭》,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年。
周美華:《蘇軾批評文體研究》,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11年。
唐晶:《三蘇歷史評論研究》陝西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
五、期刊論文
梁容若:〈蘇東坡評傳〉,《文壇》,1965年11月,第65期,頁18-24。
費海璣:〈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簡今〉,《書目季刊》,1967年9月,第2卷,第1期,頁67-74。
曹樹銘:〈蘇東坡與道佛之關係〉(上),《國立中央圖館館刊》,1970年4月,新3卷第2期,頁7-21。new window
曹樹銘:〈東坡與佛道之關係〉(下),《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70年10月,new window
新3卷第3、4期,頁 34-55。
黃寬重:〈蘇東坡貶謫黃州的生活與心境〉,《故宮文物月刊》,1990年4月,第8卷第1期,頁40-50。new window
唐凱琳:〈蘇軾詩歌中的「歸」──宋代士大夫貶謫心態之探索〉,《國際宋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1年10月,頁535-536。
鍾屏蘭:〈東坡南遷途中詩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5期,頁71-82。new window
王淳美:〈東坡謫居黃州時期釋道關係之研究〉,《南臺工商專校學報》,1992年
3月,第15期,頁115-134。
鍾屏蘭:〈東坡南遷途中詩研究〉,《屏東師院學報》5期,1992年6月,頁71-82。new window
葉憶如:〈東坡「渡海詩」淺析〉,《國文天地》8卷6期,1992年11月,頁38-43。new window
韓今光:〈蘇軾嶺南謫居時之心態蠡討〉,《丘海季刊》,1993年4月,第35期,頁11-14。
馬德富:〈蘇軾《論語說》鈎沈〉,《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年4期,1993年4月,頁159-168。
張高評:〈破體與宋詩特色之形成──以「以文為詩」、「以議論為詩」、「以賦為詩」為例〉,《成大中文學報》第2期,1994年2月,頁73-111。new window
宋晞:〈宋代學術與宋學精神〉,《華岡文科學報》,1995年4月,第20期,頁1-18。
程林輝:〈蘇軾的人生哲學〉,《中國文化月刊》,1995年10月,第192 期,頁75-89。
姜宇:〈「歸」與「不歸」──從《東坡樂府》看蘇軾的游子心態〉,《國文天地》11卷7期,1995年12月,頁85-89。new window
曾棗莊:〈論宋代的三大詩案〉,《故宮學術季刊》,1996年11月,第14卷第2期,頁29-43。new window
李慕如:〈東坡與道家道教〉,《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6月,第10期,頁 319-354。new window
蔡秀玲:〈論蘇東坡的人生觀〉,《臺中商專學報》,1997年6月,第29期,頁225-251。
江惜美:〈論蘇軾詩中的意境〉,《臺北巿立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9期,頁113-130。
宋邦珍:〈蘇東坡創作理論中的言意關係探討〉,《中國文化月刊》,1998年2月,第215期,頁43-53。
李慕如:〈談東坡思想生活入禪之啟迪〉,《國立屏東師院學報》,1998年6月,第11期,頁163-194。new window
謝桃坊:〈蘇軾與經學〉,《中國文化月刊》,1998年8月,第221期,頁59-73。
黃志誠:〈蘇軾諷諫詩內容探析-宋神宗熙寧二年至元豐二年詩歌為探析對象〉,《光武學報》民1998年11月,頁293-312。
王水照:〈近年中國學術界關于蘇軾研究的幾個爭論問題〉,《蘇軾研究》,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頁405~416。
閆笑非:〈略論三蘇出處進退的思想矛盾〉,《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9年4期,1999年7月,頁41-45。
馬良信:〈讒言如浪深遷客似沙沉──秦觀悲劇的一生及其對他的評價〉,《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1卷1期,2000年2月,頁6-14。
舒大剛:〈蘇軾《東坡書傳》述略〉,《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5期,2000年9月,頁84-91。
舒大剛:〈蘇軾《論語說》輯補〉,《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3期,2001年5月,頁97-99。
張高評:〈五十年來唐宋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2001年2月,第20卷第1期,頁6-19。new window
羅敏中:〈論秦觀的政治態度和湖湘貶謫詩詞〉,《中國文學研究》2001年2期,2001年4月,頁30-34。
衣若芬:〈臺港蘇軾研究論著目錄一九四九~一九九九〉,《漢學研究通訊》20卷3期,2001年5月,頁180~200。new window
喻世華:〈執著與曠達:蘇軾詩詞的還鄉情結〉,《鎮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4期,2001年7月,頁54-57。
張高評:〈記遊與遷謫──以東坡山谷詩為例〉,《旅行與文藝國際會議論文集》,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12月,頁141-178。
江惜美:〈《容齋詩話》對蘇詩的評價〉,《宋元文學學術研詩會論文集》,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2002年3月,頁383-408。
楊子怡:〈論韓愈蘇軾嶺表處窮及其人格精神〉,《中國文化月刊》267期,2002年6月,頁1-29。
曹圭百:〈出仕與隱退之間的糾葛及其消解──蘇東詩的一個斷面〉,「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南京: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02年8月16-19日。
劉正忠:〈不大聲色、宋代詩學的表現理論〉,《宋元文學學術研詩會論文集》,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2002年3月,頁559-598。
洪本健:〈北宋士大夫的謫官遷徙與散文創作〉,「第二屆宋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南京: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02年8月16-19日。
張惠民:〈簡論蘇軾的文化人格〉,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
第19卷第5期,頁54-63。
劉昭明:〈引物連類、直斥本朝昏君佞臣─蘇軾〈荔支歎〉的譏刺、典範與創意〉,《文與哲》,第9期,2006年12月,頁263-336。new window
莫礪鋒:〈論紀批蘇詩的特點與得失〉,《中國韻文學刊》,20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4-12。
楊勝寬:〈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論蘇軾的自然與人性觀念〉,《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11-15。
李黎:〈蘇軾貶謫嶺南時期童心分析及「思與無所思」的臨界點考察〉,《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9期,2008年9月,頁11-1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