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熔鑄、重塑與本色──蘇軾詩之道與技研究
作者:張輝誠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龔鵬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3
主題關鍵詞:蘇軾宋詩道技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7
本論文旨在探究蘇軾熔鑄儒釋道思想以及前代詩家之詩歌技巧,以重塑出自我思想及詩歌之獨特樣貌。蘇軾對儒釋道思想抱持開放態度,逐漸形塑成兼融儒釋道之思想以立身處世,同時轉化於文學創作,其中詩乃蘇軾情感表達上最直接、最常使用的文學表現形式,也就最能看出儒釋道兼融思想的痕跡。本論文所關注的重點即在蘇軾如何熔鑄其「道」與「技」,「技」如何表現「道」,如何作到「技道兩進」。
本文除緒論、結論之外,正文共分八章。第一部分主要討論「道」,為第二、三、四章,分別論述蘇軾如何接受儒、道、釋之思想。儒家方面,蘇軾將人之的性與情,搭配天之道與易合觀,以人之「察易即道」的進路以及「虛靜致道」、「循理而動」「幽居默處而觀萬物之變」等功夫論,強調內在心神靜定以致道的修養、強調外在循理而動的實學。道家道教方面,蘇軾吸收內丹、養生、長生之術,表現內心平靜、壽命長生的渴望與追求,又反過來關照人世之愁苦喜憂、榮辱興滅與生命短暫,試圖藉由一己身心之自由、寧靜、超脫,進而擺落人世之種種牽絆。佛教方面,蘇軾吸收佛教靜心、觀空之法,走向個體悟空之小乘禪,在漸悟過程的進退中,感受到道與情的拉扯,道的追求讓他產生超然、灑脫、曠達的姿態與意味,情的拉扯又讓他產生深情、依戀、執著,歌詩創作也就極力表現出這種既衝突又融和又超越的結果,既明曠高遠又依戀徘徊。第五章則則綜合討論蘇軾以儒融鑄佛道而成的詩創作體用論,其創作過程從接觸、觀看事物,透過語言文字將之形成詩,再由詩歌回歸其儒釋道思想合一的覺察與思索。
第二部分主要討論「道」與「技」,為第六、七、八章,分別討論蘇軾學習前代詩家李白、杜甫、韓愈、白居易和陶潛的詩意及彼此間的思想共鳴與呼應。從李白學得飛昇俯瞰人間的觀物方式,再收歸於一心之觀看,觀看萬物之興滅得失;從杜甫學習人格之忠孝愛君、憐憫愛民,效法杜詩的道德理想、現實精神、政治原則和諷喻比興的詩歌藝術手法;從韓愈學習「以文為詩」的特點,融入散文之句法、虛字、議論於詩的技巧;從白居易學習淺易白俗的語言作諷諭詩,託事寄諷。從陶潛學習外向猛志斂藏回歸自我所好及自然平和之樂,及平易韻遠的詩風,並透過遍和陶詩的過程,呼應彼此相似的生命處境,達臻深趣而幾於道。第九章,則討論蘇軾重塑所成的本色,在情真深至、參以道喜禪悅、意境恣逸獨闢、氣機疏暢、巧喻與博喻之妙用、窄韻巧押等。其中參以道喜禪悅,實包含儒以及釋道三教融和之後的思想反映,表現在詩中,呈現出東坡詩的本色面貌,即在於詩中所流露出的「反轉力量」,每每詩中描述生命之挫折處、困頓處、失意處、悲傷處,抒發苦悶、悲傷、痛苦的情緒之後,在詩末總是極力反轉,從苦悶悲傷痛苦之中反轉而上,轉出樂觀、曠達、安適之意。這種反轉的力量與姿態,正是源於其三教思想融和之後調適而成的生命力量。也成為蘇詩最重要的特徵。
參考文獻

一、蘇軾相關文獻
宋.王十朋編撰:《集註分類東坡詩》,四部叢刊初編集部。
宋.郎曄注:《經進東坡文論事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
宋.施元之、顧景藩合注,鄭騫、嚴一萍編校:《增補足本施顧注蘇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宋‧朋九萬:《東坡烏台詩案》,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宋‧蘇軾著:《蘇氏易傳》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清.紀昀評點:《蘇文忠公詩集》,臺北:宏業書局,1969年6月出版。
清.查慎行註,馮應榴增註:《蘇文忠詩合註》,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清.王文誥輯注:《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10月第三次印刷(影印嘉慶二十四年武林韻山堂藏版)。
(以上依作者年代排序,以下依成書先後排序為主,又以同一作者為次)

二、歷代研究蘇軾專著
梁章柟纂:《東坡事類》,臺北:佩文書社,1961年4月。
石朝儀:《東坡評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4年9月。
劉維崇:《蘇軾評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2月。
易蘇民:《三蘇年譜彙證附著述考》,臺北:昌言圖書公司,1978年10月初版。
曾棗莊:《蘇軾評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5年。
曾棗莊:《三蘇傳》,臺北:學海出版社,1986年。
曾棗莊、曾濤:《三蘇選集》,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
曾棗莊:《蘇轍評傳》,臺北:五南圖書,1995年。
曾棗莊:《三蘇文藝思想》,臺北:學海出版社,1995年8月初版。
曾棗莊、曾濤編:《蘇文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另大陸版,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修訂不少訛誤。
曾棗莊、曾濤編:《蘇詩彙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另大陸版,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2000年。修訂不少訛誤。
曾棗莊等著:《蘇軾研究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
曾棗莊編纂:《三蘇全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1年。
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2年2月第一版。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6年3月第一版。
孔凡禮:《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臺北:華正書局,1983年8月初版。
李一冰:《蘇東坡新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6年。
蘇軾研究學會編:《東坡研究論集》(蘇軾研究論文集第三輯),四川:文藝出版社,1986年3月第一版。
謝桃坊:《蘇軾詩研究》,成都:巴蜀書社,1987年。
王水照編:《宋人所撰三蘇年譜彙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王水照:《蘇軾論稿》,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4年。
王水照:《蘇軾選集》,臺北:萬卷樓出版社,1997年。
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陳雄勳:《三蘇及其散文之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11月初版。
劉石:《蘇軾詞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7月初版。
韓介光:《蘇軾謫居海南生涯探討》,臺北:文景書局,1993年2月初版。
王洪:《蘇軾詩歌研究》,北京:朝華出版社,1993年。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
唐玲玲、周偉民:《蘇軾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2月初版。
江惜美:《蘇軾詩分期代表作研究》,臺北:華正書局,1996年9月初版。
江惜美:《蘇軾詩析論-分期及其代表》,臺北:華正書局,1997年5月初版。
林語堂著,宋碧雲譯:《蘇東坡傳》,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97年10月初版。
朱靖華:《蘇軾論》,北京:京華出版社,1997年12月第一版。
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
劉尚榮:《蘇軾著作版本論叢》,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
鄭倖朱:《蘇軾以賦為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1月初版。
衣若芬:《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5月一刷。new window
衣若芬《觀看、敘述、審美──唐宋題畫文學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9年12月一刷。new window
王靜芝、王初慶等編著《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2001年。
陳新雄:《東坡詞選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9月初版。
陶文鵬:《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5月第一版。
黃啟方先生:《東坡的心靈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鄒同慶、王宗堂編年校註:《蘇軾詞編年校註》,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謝佩芬:《蘇軾心靈圖像:以「清」為主之文學觀》,臺北:文津出版社,2005年。
張志烈等校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王友勝:《蘇詩研究史稿(修訂版)》,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三、學位論文
洪瑀欽:《蘇東坡之文學研究》,中國文化學院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77年11月。new window
陳英姬:《蘇軾政治生涯與文學的關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9年6月。new window
江惜美:《蘇軾詩學理論及其實踐》,私立東吳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1年6月。new window
李慕如:《東坡詩文思想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8年6月。new window
李貞慧:《蘇軾「意」與「法」觀與其「古文」創作發展之研究》,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2年。
吳明興:《蘇軾佛教文學研究》,佛光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李天祥:《蘇軾的「寄寓」與「懷歸」―以時間、空間為主軸的考察》,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0年。new window
李妮庭:《蘇軾詩人意識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new window
李百容:《蘇軾詩畫通論之藝術精神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班,2012年。new window
陳金英:《蘇軾飲膳文學美感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6月。new window
(以上博士論文,以下碩士論文)

戴麗珠:《蘇東坡與詩畫合一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5年6月。new window
林採梅:《東坡瓊州詩研究》,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10月。new window
羅鳳珠:《蘇軾黃州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6月。
黃美娥:《蘇軾文論及其散文藝術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劉昭明:《蘇軾嶺南詩論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5月。
黃惠菁撰 :《東坡文藝創作理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吳淑華:《東坡謫黃研究》,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1993年6月。
謝惠芳:《蘇軾題畫文學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12月。
廖克超:《蘇軾、蘇轍兄弟詩唱和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6月。
謝佩芬:《北宋詩學中「寫意」課題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8年6月初版。new window
金汶珠:《蘇軾和陶詩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林湘華:《禪宗與宋代詩學理論》,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new window
蔡造珉:《蘇軾小品文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楊珮琪:《蘇軾杭州詩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7月。
紀懿珉:《蘇軾記遊文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李雲龍:《蘇軾《東坡書傳》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7月。
黃蕙心:《蘇東坡和陶詩研究》,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陳貞俐:《蘇軾詠花詩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6月。
蔡孟芳:《蘇軾詩中的生命觀照》,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陳淑芬:《蘇軾黃州時期作品中的佛學思想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楊方婷:《蘇軾文學作品中的遊》,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石學翰《蘇軾易學與古文融攝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
杜皖琪:《從蘇軾黃州詞論其思想境遇》,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林馨儀:《中國傳統養生-以北宋蘇軾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碩博士碩士論文,2010年。
謝世婷:《蘇軾詩敘事表現之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四、期刊論文
梁容若:〈蘇東坡評傳〉,《文壇》,1965年11月,第65期,頁18~24。
費海璣:〈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簡介〉,《書目季刊》,1967年9月,第2卷第1期,頁67~74。
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書目季刊》,1969年12月,第4卷第2期,頁13~54。
鄭騫:〈宋刊施顧註蘇東坡詩概述〉,《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70年1月,新3卷第1期,頁10~15。new window
王景鴻:〈蘇東坡著述版本考〉,《書目季刊》,1970年3月,第4卷第3期,頁41~82。
曹樹銘:〈蘇東坡與道佛之關係〉(上),《國立中央圖館館刊》,1970年4月,新3卷第2期,頁7~21。new window
曹樹銘:〈東坡與佛道之關係〉(下),《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1970年10月,新3卷第3、4期,頁34~55。new window
王彥:〈東坡先生在儋耳〉,《中華詩學》,1970年12月,第4卷第1期,頁15~18。
李曰剛:〈論蘇軾集宋詩之大成〉,《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2年5月,第5卷第5期,頁56~59。
蘇雪林:〈蘇詩之以文為詩善發議論〉,《暢流》,1972年6月,第45卷第9期,頁13~14。
蘇雪林:〈蘇詩之富於哲理〉,《暢流》,1972年7月,第45卷第11期,頁12~14。
周世輔:〈論東坡的哲學思想〉,《建設》,1972年8月,第21卷第3期,頁32。
蘇雪林:〈蘇詩之用小說俗諺及眼前典故〉,《暢流》,1972年8月,第45卷第12期,頁6~8。
陳香:〈蘇軾詩中用字的技巧〉,《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3年6月,第6卷第6期,頁44~46。
戴麗珠:〈論蘇東坡詩畫理論及其影響〉,《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977年3月,第10卷第3期,頁59~64。
陳香:〈蘇軾與道潛〉,《東方雜誌》,1986年3月,第19卷第9期,頁76~79。
莊申:〈蘇東坡在海南島〉,《歷史月刊》,1988年4月,第3期,頁112~134。
王建生:〈趙甌北的文學批評-論蘇軾〉,《中國文化月刊》,1989年1月,第111期,頁30~40。
黃寬重:〈蘇東坡貶謫黃州的生活與心境〉,《故宮文物月刊》,1990年4月,第8卷第1期,頁40~50。new window
張德文:〈蘇軾論藝術的「自然」美〉,《中國文化月刊》,1991年7月,第141期,頁64~73。
鍾屏蘭:〈東坡南遷途中詩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992年,第5期,頁71~82。new window
王淳美:〈東坡謫居黃州時期釋道關係之研究〉,《南臺工商專校學報》,1992年3月,第15期,頁115~134。
江惜美:〈東坡詩分期初探〉,《臺北巿立師範學院學報》,1993年,第24期,頁237~248。
韓介光:〈蘇軾嶺南謫居時之心態蠡討〉,《丘海季刊》,1993年4月,第35期,頁11~14。
曹淑娟:〈宋詞中詩典運用之類型析論〉,《國立編譯館館刊》,1994年12月,第23卷第2期,頁119~144。
宋晞:〈宋代學術與宋學精神〉,《華岡文科學報》,1995年4月,第20期,頁1~18。
程林輝:〈蘇軾的人生哲學〉,《中國文化月刊》,1995年10月,第192期,頁75~89。
江惜美:〈東坡奔放期詩作探析〉,《臺北巿立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4月,第27期,頁317~329。
曾棗莊:〈論宋代的三大詩案〉,《故宮學術季刊》,1996年11月,第14卷第2期,頁29~43。new window
劉孔伏:〈蘇東坡筆削〈和陶詩引〉〉,《明道文藝》,1996年11月,第248期,頁48~49。
李慕如:〈東坡與道家道教〉,《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學報》,1997年6月,第10期,頁319~354。new window
蔡秀玲:〈論蘇東坡的人生觀〉,《臺中商專學報》,1997年6月,第29期,頁225~251。
江惜美:〈論蘇軾詩中的意境〉,《臺北巿立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9期,頁113~130。
宋邦珍:〈蘇東坡創作理論中的言意關係探討〉,《中國文化月刊》,1998年2月,第215期,頁43~53。
李慕如:〈談東坡思想生活入禪之啟迪〉,《國立屏東師院學報》,1998年6月,第11期,頁163~194。new window
謝桃坊:〈蘇軾與經學〉,《中國文化月刊》,1998年8月,第221期,頁59~73。
黃志誠:〈蘇軾諷諫詩內容探析-宋神宗熙寧二年至元豐二年詩歌為探析對象〉,《光武學報》,1998年11月,第23期,頁293~312。
陳秉貞:〈莊子藝術精神與蘇軾的書法創作思想〉,《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2000年8月,第11卷第2期,頁171~186。
鍾美玲:〈蘇軾禪詩山水意象的表現〉,《中國文化月刊》,2000年9月,第246期,頁44~62。
張高評:〈五十年來唐宋文學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漢學研究通訊》,2001年2月,第20卷第1期,頁6~19。new window
衣若芬:〈臺港蘇軾研究論著目錄一九四九~一九九九〉,《漢學研究中心》,2001年5月,第20卷第2期,頁180~200。new window
江惜美:〈析論蘇軾詩中的形相直覺〉,《應用語文學報》,2001年6月,(第三號),頁187~200。
蕭麗華:〈東坡詩論中的禪喻〉,《佛學研究中心學報》,2001年7月,第6期,頁243~270。new window
鄭曉江:〈勞動筋骨,節制貪欲-蘇東坡的養生之道〉,《歷史月刊》,2001年7月,第162期,頁63~66。
王隆升:〈傾訴與聆聽-試論東坡與參寥的情誼〉,《歷史月刊》,2001年7月,第162期,頁37~42。
〈蘇東坡詠史詩一瞥〉汪榮祖,《歷史月刊》,2001年7月,第162期,頁54~56。
江惜美:〈《容齋詩話》對蘇詩的評價〉,《宋元文學學術研詩會論文集》,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2002年3月,頁383~408。
劉正忠:〈不大聲色、宋代詩學的表現理論〉,《宋元文學學術研詩會論文集》,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2002年3月,頁559~598。
張惠民:〈簡論蘇軾的文化人格〉,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9卷第5期,頁54〜63。
馬銀華:〈此心安處是吾鄉—論蘇軾隨緣自適的人生哲學〉,《東岳論叢》,2004年9月,第25卷第5期,頁123〜125。
蕭麗華:〈東坡詩中的般若禪喻〉,中央研究院文哲所,「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2004年。
萬偉成:〈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蘇軾詩酒人生的哲學詮釋〉,《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6期,2005年11月,頁43〜47。
劉昭明:〈引物連類、直斥本朝昏君佞臣─蘇軾〈荔支歎〉的譏刺、典範與創意〉,《文與哲》,第9期,2006年12月,頁263〜336。new window
莫礪鋒:〈論紀批蘇詩的特點與得失〉,《中國韻文學刊》,20卷第4期,2006年12月,頁4〜12。
楊勝寬:〈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悖—論蘇軾的自然與人性觀念〉,《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11〜15。
李黎:〈蘇軾貶謫嶺南時期童心分析及「思與無所思」的臨界點考察〉,《樂山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9期,2008年9月,頁11〜14。
張高評:〈蘇軾題畫詩與意境之拓展〉,《成大中文學報》第22期,2008年10月,頁23〜60。new window
張高評:〈蘇軾黃庭堅題畫詩與詩中有畫─以題韓幹、李公麟畫馬詩為例〉,《興大中文學報》第24期,2008年12月,頁1〜34。new window
王晶冰:〈吾安往而不樂—蘇軾人生智慧之一瞥〉,《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21卷第12期,2009年12月,頁157〜159。
王啟鵬:〈論蘇東坡的養生思想〉,《黃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3卷第1期,2011年2月,頁5〜9。

五、其他相關文獻(依經、史、子、集排序)
【經部】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8月9版。
王弼注、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8月9版。

【史部】 (依作者時代先後排序)
西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8月4版。
元.脫脫:《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1月三版。
宋.宋祁、歐陽修:《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9年12月五版。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臺北:世界書局,1983年2月四版。
永瑢、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10月初版。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達史》,臺北:華正書局,1982年5月版。

【子】
郭象註:《莊子》,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年6月四版。
郭慶藩編:《莊子集釋》,王孝魚整理,臺北:群玉堂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10月初版。

【集】
晉‧陶潛著,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臺北:里仁書局,1985年
唐‧李白著,瞿蜕園等校注《李太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唐‧杜甫著,楊倫箋注《杜詩鏡詮》,臺北:漢京文化,1980年。
唐‧韓愈著,《韓愈全集校注》,四川: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年7月。
唐‧白居易著,《白香山詩集》,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
宋‧蘇轍:《蘇轍集》,陳宏天、高秀芳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8月初版。
宋‧黃庭堅:《山谷題跋》,津逮祕書,藝文印書館。
黃庭堅:《豫章黃先生文集》,四部叢刊正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黃庭堅:《山谷詩內外集注》,臺北:學海出版社,1979年10月初版。
宋‧魏泰撰,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0月第一版。
宋‧孔平仲:《談苑》,寶顏堂祕笈,藝文印書館。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臺北:彙文堂出版社,1987年6月臺一版。
宋‧惠洪:《冷齋夜話》,學津討原,藝文印書館。
宋‧何薳:《春渚紀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月第一版。
宋‧葉夢得:《避暑錄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3月臺一版。
宋‧周紫芝:《竹坡詩話》,上海:商務印書館,1936年12月初版。
宋‧朱弁:《風月堂詩話》,寶顏堂祕笈,藝文印書館。
朱弁:《曲洧舊聞》知不足齋叢書,藝文印書館。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6月臺一版。
宋‧許顗撰:《許彥周詩話》,百川學海,藝文印書館。
宋‧洪邁:《容齋詩話》,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9月初版。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5月初版。
宋‧劉克莊:《後村詩話》,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1年9月初版。
宋‧費袞:《梁溪漫志》,知不足齋叢書,藝文印書館。
宋‧曾敏行:《獨醒雜志》,知不足齋叢書,藝文印書館。
宋‧嚴羽,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4月出版。
清.潘永因:《宋稗類鈔》,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12月初版。
清‧王士禎著,郭紹虞主編:《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11月北京第一版。
清‧吳之振等輯:《宋詩鈔》,上海:新華書佔,1988年4月第一版。
清‧沈德潛:《說詩晬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78年9月初版。
清‧趙翼:《甌北詩話》,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1月初版。
清‧方東樹:《昭昧詹言》,臺北:廣文書局,1962年8月初版。
(以上依作者時代先後,以下依出版先後排列)

楊家駱主編:《歷代詩話》上、中、下,臺北:世界書局,1961年10月初版。
丁福保輯訂:《歷代詩話續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61年。
王夢鷗:《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5月初版。
郭紹虞校輯:《宋詩話輯佚》,臺北:文泉閣出版社,1972年4月再版。
梁昆:《宋詩派別論》,臺北:東昇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0年5月初版。
高步瀛選注:《唐宋詩舉要》,臺北:學海出版社,1980年9月四版。
吉川幸次郎,劉向仁譯:《中國詩史》,臺北:明文書局,1983年4月初版。
朱光潛:《詩論》,北京:三聯書店,1984年9月北京第一版。
李澤厚:《美的歷程》,臺北:蒲公英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
龔師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業強出版社,1987年1月再版。
龔師鵬程:《道教新論》,臺北市:臺灣學生,1991年。
龔師鵬程:《詩史、本色與妙悟》,臺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龔師鵬程:《文學與美學》,臺北:明田出版社,1994年。
龔師鵬程:《唐代思潮》,宜蘭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
龔師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市:臺灣學生,2001年。
龔師鵬程:《文學散步》,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
龔師鵬程:《六經皆文:經學史/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龔師鵬程:《中國傳統文化十五講》,臺北: 五南,2009年
龔師鵬程《中國文學史》(上)(下),臺北:里仁書局,2009、2010年。
黃永武、張高評編著:《宋詩論文選輯》,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88年5月初版。
錢鍾書:《談藝論》,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88年11月出版。
葉嘉瑩:《蘇軾》,臺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12月初版。
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宋代文學與思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8月初版。
葛兆光:《禪宗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12月初版。
孫昌武:《佛教與中國文化》,臺北:東華書局,1989年12月初版。
孫昌武:《詩與禪》,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8月初版。
何瓊崖:《宋詩流派》,南京:南京出版社,1990年4月第一版。
鍾來因:《蘇軾與道家道教》,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5月初版。
龔顯宗:《歷朝詩話析探》,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0年7月初版。
錢鍾書:《宋詩選註》,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1990年9月出版。
杜松柏:《詩與詩學》,臺北:洙泗出版社,1990年12月初版。
普濟著.蘇淵雷點校:《五燈會元》,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4月初版。
洪修平:《禪宗思想的形成與發展》,高雄:佛光出版社,1991年10月初版。
曹中孚校注:《宋詩精華錄》,四川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沈師秋雄:《詩學十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周裕鍇:《中國禪宗與詩歌》高雄:麗文文化,1994年。
周裕鍇:《宋代詩學通論》,四川:巴蜀書社,1997年1月第一版。
周裕鍇:《文字禪與宋代詩學》,中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張高評:《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9月。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1-5期,高雄:麗文文化,1995-1999
張高評主編:《宋代文學研究叢刊》,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12月初版一刷。
張高評:《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臺北:新文豐,2008年。new window
張伯偉《禪與詩學》,臺北:揚智文化,1995年1月出版
程毅中主編:《宋人詩話外編》上、下,,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3月第一版。
鍾美玲:《北宋四大家理趣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7月初版一刷。
黃啟方:《宋代詩文縱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8月初版。
孫昌武:《禪思與詩情》,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8月第1版。
黃美鈴:《歐、梅、蘇與宋詩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5月初版。
姚瀛艇:《宋代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呂肖奐、周裕鍇、金錚主編:《中國文學-宋金元卷》,四川大學中文系中國古代文學教研室編寫,1999年10月第一版。
王水照主編:《宋代文學通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0年6月初版。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第五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集-宋代詩學-》,彰化:復文書局,2000年10月出版。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伊永文:《行走在宋代的城市》,北京:中華,2005年。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2006年。
崔成宗:《宋代詩話論詩研究》,臺北:學生,2007年6月。
陳素貞:《北宋文人的飲食書寫—以詩歌為例的考察》,臺北:大安,2007年6月。new window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廖志超:《蘇軾辭賦理論及其創作之研究》,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7年9月。new window
王啟鵬:《蘇軾文藝美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12月。
楊渭生等:《兩宋文化史》,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如錫編輯:《東坡養生集》,北京:中華,2011年11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