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郵王氏父子學記
作者:張文彬
作者(外文):Zhang, Wen-B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高明
林尹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78
主題關鍵詞:高郵王石臞王念孫王伯申王引之訓詁學斠警學文法學中國文學文學CHINESE-LITERATUERLITERATURECHINESE-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本文以記述高郵王氏父子之生平及其學術為主。
本文凡分八章:
第一章緒論,除首以「代序」之文說明「本文撰寫之經過與結果」外,次述王氏父子
學術淵源,因知王學為清學代表,乃復以「因」「緣」二端論述清學產生之原因,如
此而王學之背景與淵源可歷指矣。
第二章王氏父子年譜,首述「敘例」,次述「年譜」。
第三章王氏父子著述考,考得「已刊者」三十八種(讀書雜志但作一種,廣雅疏證與
音分為二種,遺文諸篇作一種,補編諸篇亦作一種,參見原文),「未刊者」三十一
種,「點勘者」十種,「今已亡佚者」十一種,「後嗣輯遺者」三種,「成書否未詳
者」三種,凡八十六種。每書下附說明,詳略不同,視其所宜而定。
第四章王氏父子之訓詁學凡分五節,首節論其訓詁學以聲韻、文字、文法、斠讎四科
為其基礎學識。次節論其訓詁學之方法:第三節述其訓詁學內容,得補釋、疏證與正
誤三項,其中正誤一項,得古人於原文不誤而妄解者十類,不知原文誤而誤解者四
類。第四節歸納王氏之訓詁條例,凡得「音義相關」、「古今異字」、「同義字」、
「古字通用」、「古字假借」、「經籍義例」、「一般訓詁」等條例各若干條,此項
條例之歸納分析,爬梳董理,於王氏之學,殆屬創作,前無人焉。末節結論語王氏訓
詁學之成就凡有九事,其中求本字,求語根,明轉語,創新說四事,最稱精絕,王氏
之博大精審,幾在乎是也。
第五章王氏父子斠警學,凡分五節。首節敘具斠讎態度:次節述其使用資料,王氏以
善用類書古注以事斠讎,兼長理斷,故多能出諸家之外,而與未見之後出古本相合,
殊非易易。第三節歸納其斠讎通例,凡得百三十七事。斠讎通例之歸納,王叔岷斠讎
學為最多,亦但有百二十二事耳。本節又附錄「古書形似而誤之例」,專輯王氏所斠
書中「字誤」之類例,得此而古書形似易誤之例可知,或將有助訓詁斠讎之業也。本
章循例亦以斠讎之成就殿其後焉。
第六章王氏父子之聲韻學,凡分六節。首節緒論,次節敘其著作,所敦敘凡六類二十
二種,第三節述王氏研究聲韻學之資料及方法,亦得有八端,由原著引證,示不妄言
也。第四節述其古韻說,說明其廿一部與廿二部之異。第五節敘其古聲調說,而未節
亦敘其成就,其可說者:一、輯合分為二部。二、至部獨立。三、祭部獨立。四、侯
部分配人聲。五、分真諄為二,支脂之為三,尤侯為二。六、訂古聲調為四。此皆王
氏之創見也。
第七章王氏父子之文法學,凡分四節。首節緒論。次節研究經傳釋詞,第三節敘見於
釋詞書外之王氏文法理論。末節結論,亦敘其成就,得有三事焉:日釋詞之學精審空
前,日文法觀念不限于語詞,日能以文法觀念與他學相互為用也。
第八章結論,分有二節。首節總評王氏學行。就學術言,王學「以徵實通經為依歸」
,而「為清代樸學之代表」;以德行言,持躬恪慎、植品端方」,「論學不阿、取友
不苟」,「從事禮讓、致力合作」三者,最為卓絕,特為表出,而其所以然之故,亦
附論焉。次節敘其學術之影響,與首章之淵源,前後銜接,自是而王氏父子學術之原
委本末異陳矣。王學之影響,於當代或後世皆至大焉。第就清學正流派之流衍而言,
則王氏之學必可與日月同存矣。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