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五四運動與中共
作者:周玉山
作者(外文):ZHOU, YU-SHA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三民主義研究所
指導教授:曾虛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8
主題關鍵詞:五四運動新文化運動中共MAY-FOURTH-MOVEMENTNEW-CULTURE-MOVEMENTCHINA-COMMUNI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
五四運動最主要的起因,亦即原始目的所在,殆為救亡圖存,民族主義的成分超過其
他。近代中國民族主義是帝國主義侵略下的產物,因此可謂防衛的民族主義,有別於
古代「文化的民族主義」。同理,中國現代化在死裡求生的心情上推出,是一種防衛
的現代化。廣義的五四運動,就是雙重防衛的運動-民族主義兼現代化。
長期以來,中共一直重視五四運動的研究,有關文字以冊數計,何止上百?以篇數計
,何止上千?謂之顯學,亦不為過。在大陸上,五月四日是中國青年節,五四運動是
中國現代史的起點,它享有無數榮耀,也受到過多的曲解,自毛澤東以降,相率以偽
,眾口爍金,刻意造成一個失實的五四。在三篇不同的講詞中,毛澤東道謂「五四運
動之成為文化革命新運動,不過是中國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之一種表現形
式」。此說雖不脫共產黨慣用的語氣,但至少承認五四運動是非共的。及至準備全面
向蘇俄靠攏,他即改口強調,「五四運動是在當時世界革命號召之下,是在俄國革命
號召之,是在列寧號召之下發生的。五四運動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
如此輕易將五四的功勞拱手讓給俄國人,並且生搬硬套階級鬥爭的公式。最後為了整
肅今昔的異己,他又表示「五四運動也是有缺點的。許多那時的領導人物,還沒有馬
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階級的方法即形式主義的方
法」。凡此三變,顯示其對五四評價的矛盾和混亂。一九四九年以後,中共挾利用學
生運動得勝之餘威,根據毛澤東的第二種觀點,開如大量稱頌和強解五四運動,也引
發了筆者還原五四運動與中共關係的動機。
眾所周知,五四運動本身是一個單純的愛國運動,如果沒有爭取山東權益的問題,則
俄國的十月革命根本不足以使中國發生此事。誠然,廣義的五四運動即新文化運動的
參與者中,有部分人具備了部分的馬克思主義知識,但在那個各種理論紛然雜陳的時
期,往往有人身兼數種政治信仰,甚至在接受馬克思的唯物史觀時,同時否定其核心
主張-階級鬥爭,因此不能遽稱他們當時就是共產主義知識分子,尤不可說反對民族
主義的無產階級思想領導了這個愛國運動。五四運動由北京出發,以愛國主義為要義
,新文化運動則表現了濃厚的自由主義色彩。其後的五卅運動由上海出發,顯見社會
主義的成分。前者抗日,後者反英,俱求廢除不平等條約,都可歸到三民主義的巨流
中。中國共產主義來自蘇俄,因上海的五卅運動而擴大,非因北京的五四運動。
本稿從各方面證實,五四運動與無產階級世界革命、俄國革命、列寧皆無關連。狹義
的五四運動是政治運動,展示了國人誠摯純潔的愛國心;廣義的五四運動為文化運動
,呈現了各種思潮萬花撩亂之趣,馬克思主義僅聊備一格。五四前後民族主義與共產
主義的交鋒也足以說明,這場運動並未製造中共,中共是第三國際的產物。本稿並就
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周恩來、魯迅的五四經驗予以細剖,彼時陳獨秀強調自覺
心,李大釗和周恩來強調互助論,凡此多與馬克思主義相違,毛澤東則沉迷於無政府
主義中,還撰文批評馬克思,魯迅對五四運動和共產主義的認識,更處於冬眠狀態。
最後,筆者將五四運動與五十年代的新五四運動、七十年代的四五運動、八十年代的
新一二九運動相提並論,彰顯其時代意義,即五四運動未必盡屬中共宣傳下的資產,
後來實為中共的債務。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