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外交模型( 一九四五∼一九七七) 之研究--以計量方法來分析--
作者:朴光得
作者(外文):BU, GUANG-DE
校院名稱:國立台灣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政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0
主題關鍵詞:中共共產黨外交模型計量方法羅斯諾外交政策1945-19771977LUO-SI-NUO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6
本論文在一九四五年至一九七七年之間,中共外交模型之研究。而使用羅斯諾教授的
外政策理論與計量方法來檢驗中共外交決策行為的模型變化。
羅斯諾教授曾經提到,在特定時間內一個國家的外交決策是外在因素、國家內部結構
因素與領導者的領導特性等三項因素來決定的。而且羅斯諾教授根據這些三項因素的
影響來提出四種外交政策基本模型。本論文這些四種基本模型做為標準,分析中共外
交政策。所以本論文先設立三個假設後,以計量方法來檢驗這些假設。
本論文除導論與結論外,共分六章。第一章先分析中共外交政策基本概念。這裡主要
探討中共外交理論為基礎、特性及目標,而且分析影響中共外交政策之五個因素與五
個階段的中共外交政策之演變。
第二章至第四章分析各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之檢驗。這章首先討論每時期外交政策
的內涵,其次調查影響中共外交決策之變項檢驗,這就是從資料找出各依賴變項與它
的年度頻率,然後根據這些依賴變項的年度頻率來分析中共外交決策行為的模型。
第五章分析中共外交模型演變之變化研究。這章裡主要分析中共外交決策行為的特性
與整體中共外交政策。
第六章分析本論文上使用的理論評估及中共外交政策的未來展望。這章主要探討為,
首先是否這些理論與方法適合本研究與缺點,其次,一九七八年以後中共外交政策的
展望。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