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風險與利益知覺調整之實驗研究
作者:方之光
作者(外文):Fang, Jy-Kuang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研究所
指導教授:汪銘生;黃俊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6
主題關鍵詞:風險溝通心理決策理論資訊整合理論信念調整模式VO模式Risk CommunicationPsychological Decision TheoryIn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
多年來,風險知覺的研究一再證實,一般民眾(甚至專家)往往會受到許
多因素的影響,以致其風險知覺水準與事物或活動的真正風險水準不一致
。此種偏差的風險知覺往往又促成個人或群體決策與行為的偏差,使整個
社會蒙受無謂的損失。因此吾人有必要研究如何透過有效的風險溝通來告
知與教育民眾某些風險的事實,調整其風險知覺,以使其將真正危險的事
物或活動感覺為危險,而將真正不危險的事物或活動感覺為不危險。並且
,由於風險與利益知覺是人類決策一體的兩面,必須同時加以考慮,因此
在研究風險溝通與風險知覺調整的同時,也應一併研究利益知覺調整的問
題。為此本研究乃結合「心理決策理論」與「資訊整合理論」來探討風險
溝通以及風險與利益知覺調整的過程中所涉及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包括
:(1) 當人們接收到風險資訊時,其風險知覺調整的過程模式為何?此風
險知覺調整模式和 Einhorn 與 Hogarth 所提出的「信念調整模式」以
及 Viscusi 與 O''Connor 所提出的模式(簡稱VO模式)有何不同?(2)
新風險資訊序列強度、初始印象與資訊呈現順序在風險知覺調整模式中的
角色及其對風險與利益知覺調整程度的影響?(3) 當人們因接收到風險資
訊而改變其風險知覺時,其利益知覺是否也會受到連帶的影響?(4) 風險
與利益知覺和接受意願之關係為何?(5) 性別變項對風險與利益知覺調整
有何影響?本研究採實驗研究法,並以殺蟲劑的風險與利益為題材。實驗
設計是採取2(風險定錨)×2(利益定錨)×2(新風險資訊序列的強度
)×2(新風險資訊序列內的資訊呈現順序) 的因子設計。其中,「風險
定錨」、「利益定錨」與「新風險資訊序列的強度」等三個變項為受測者
內 (within-subject)變項;「新風險資訊序列內的資訊呈現順序」則為
受測者間(between-subject)變項。受測者為八十位大學生,其中包括男
女各四十人。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