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前知識對國小學童小數概念學習之影響
作者:吳昭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Chao-Ju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鄭昭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6
主題關鍵詞:小數概念先前知識階序結構錯誤型態decimal fraction conceptprior knowledgeorder structureerror patter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9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4
本論文旨在探討學童學習數概念的過程中,先前知識如何影響小數概念的
習得。文獻多半指出小數概念的先前知識應以位值概念與部分-整體基模
為主,數學史上數字表示方式的演變則指出缺位記號「0」的重要性。作
者透過前導性研究發現,小數作業上的錯誤多半以位值概念上的錯誤為主
,而且也與整數位值概念的錯誤有密切關係。作者為探討小數與其先前知
識間的知識結構,提出階序分析的新方法-階序關係指數,並在研究一發
現小數大小概念必須以相當豐富的整數概念為其先前知識,並需要有基本
的小數與分數符號系統的知識為基礎。但是,進行小數大小比較作業不一
定需要小數大小概念,以特定的解題策略即可正確完成。同時,前導性研
究與研究一都指出,文獻上小數大小比較之不同法則的發展順序必須修正
,依序應為不管小數點(P)、整數法則(W)、零法則(Z)、分數法則(F)
、正確者(E)。其次,研究二以實驗法驗證階序結構中的小數概念與其先
前知識的關係。發現具備近距先前知識之學童,不論接受近距先前知識之
提示或遠距先前知識之提示,目標作業的後測成績均較其他情況有顯著的
進步。不具近距先前知識但具遠距先前知識的學童,後測表現則視提示類
型而定,接受近距先前知識提示的學童後測成績較佳,接受遠距先前知識
提示的學童後測成績則未有提昇。不具近距先前知識且不具遠距先前知識
的學童,則不論接受何種提示,目標作業的後測成績均較差。研究三探討
不具小數大小概念的學童,是否使用了整數經驗所建構的結構性線索或知
識。結果顯示,不論是比較整數數對或小數數對的大小,學童都使用了整
數序列關係的知識,以致符合序列關係的整數數對之比較正確率較高,但
不符整數序列關係的小數數對之比較正確率較低。長度訊息小果未獲支持
,作者認為可能因材料設計上的限制,與缺位記號之位置產生混淆。另外
,以小數點後緊跟著缺位記號為小數大小判斷的線索者,隨著年級的增加
而比率越高,顯示不具小數大小概念的學童使用小數越久,就越可能發展
出適用於小數大小比較時的結構性線索。本論文以整數位值系統的表徵歷
程與小數位值系統的表徵,討論兩種數字系統學習上的差異,並討論數概
念在意義向度與符號向度上區分的重要性。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