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傳統中國人用「計」的應事理法
作者:汪睿祥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Juei-hsi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葉啟政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6
主題關鍵詞:三十六計計策行為jistrategemstrategic behaviorl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3) 專書論文(4)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
本論文的宗旨,在說明傳統中國的「計」所代表的應事取向及其由來。以
「人與事的關係」的進路,先就中國文化傳統貞定「計」的意義,及計策
行為所據的應事取向,並於傳統思想、思惟格局、社會生活安排、人文秩
序的理想、社會建制諸面相討論此一應事取向之由來。著重傳統文化的基
本理念落實到社會生活現實時,會產生的變化與轉折。中國的計沒有確定
的文本與共同接受的解釋與用法,其知識與行為,都是傳統象思惟的表現
。象思惟是以實用的態度來面對宇宙人生事物,觀察所得,即具體擬寫以
喻之,所見所寫都因著人生而有的事而來,都蘊涵了應事的方向與方法。
以計應事的基本取向,是事先確定事態的性質,衡量事態的諸般條件,預
測其發展,順應其發展的傾向與趨向以成事。看事態變化,則因陰陽思惟
,看事態變化中相反相成的兩個面相的起伏感通,看敵我雙方在各種的觀
點下的相對態勢,看敵我雙方具體的優缺點。作事的基本方法是拿捏分寸
,在環境的多重條件中調伏拿捏,特別重視作事的時機。這個應事取向,
是傳統思想的共同要素。拿捏分寸的應事思惟則與差序格局的內在理路相
應。傳統中國社會生活的布局、合禮化的人文秩序理想、理想所產生的社
會建制,都賦予人們遇事自主裁奪,就事拿捏的空間,也都要求人們自主
裁奪,就事拿捏。其內在邏輯,表現在應事時,都有與計策行為相同的精
神風格,計策行為所據的應事取向,可以說是傳統中國人應事的基本取向
。本研究也發現,傳統中國人特別重視修養,並不純然是因著倫理道德觀
念而有的主張,而是與傳統中國人應事的思惟、社會生活的安排、人文秩
序的理想與社會建制的內在邏輯都相應的主張。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