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之研究
作者:楊勝春
作者(外文):Yang, Sheng-Chuen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山學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趙建民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6
主題關鍵詞: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功能Communist ChinaNPCFun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4
  所有國家幾無例外都設有立法機關,儘管其性質與名稱不全然一
致;惟通常皆以議會或國會稱之。各國國會間的功能,因所處國情、
政情、社情與民情的差異而有不同面貌,在各自國度內,也隨情境因
素的推移而更動。作為中共憲法上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並且也是最
高立法機關、最高民意代表機關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下簡稱全國
人大),在中共的政治體系內原應具有獨特的重要地位。比較毛、鄧
兩位核心人物當權歲月全國人大會的功能表現,旨在探討全國人大建
制以來的功能走勢,並藉由因果關係的建構,進而預測其功能未來可
能的變遷。吾人更可從中檢視所謂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的實
況。
為配合內容與架構的需求,本文採用多重研究途徑與方法。在研 究
途徑部份,歷史研究途徑係從歷史脈絡中追溯人大制度的理論基礎
與制度沿革,回顧全國人大立法與監督活動的情況,就全國人大功能
的影響變項進行縱向考察;制度研究途徑對全國人大立法與監督制度
力求完整的呈現;系統研究途徑視全國人大為中共政治系統內的次級
系統之一,此一系統以其上級系統及其他同級系統為可能的環境條件
,其內則有所屬次級系統及更小的系統,全國人大系統雖有固定界限
,但由於系統的開放屬性,來自環境的因素對它造成了影響,它也有
所反應的作出調適。在研究方法部份,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比較方法,
本文先以立法與監督為共同變項,再分別就立法程序中的重要環節及
監督的重要內涵,抽取具體的變項加以比較。
  有鑑於制度係經成長演進而非突發創造而來,因之本論文上溯人
大制度的源起,亦即探討馬、列、毛、鄧諸人的議會評價與人大會產
生的理論基礎,並考量代議制度源自西方,就代議形式觀之,全國人
大與西方議會有其相同之處,因而也兼及兩者理論背景與功能的對照。
本文為確立議會功能的比較基準,以「自主性」充當議會功能的指標
,假設議會自主性的高低,足以代表其功能的強弱,議會功能主要表
現在立法與監督兩個面向,且立法功能與監督功能又是正正、負負的
對應關係。本諸中共政治體系的特性,設定了影響全國人大自主性的
變項,以意識型態、黨政關係、政治運動及組織結構四者尤其重要,
而此四者也處於交互影響的狀態。以此作為分析架構。
  經由本文研究發現,全國人大的立法與監督功能並不對稱,監督
功能未能與立法功能同步成長,而全國人大自主性各影響變項間既有
不同的互動關係,也產生了「共振現象」。至於全國人大功能的前景
,吾人基於意識型態操控鬆弛,政治運動衝擊和緩,全國人大組織結
構持續調整分化,評估其功能應可再向上提升;惟在黨政關係運作中
,還受制於黨,難望有多大漲幅。其中立法受到黨的支持,依舊會比
監督有著較大的發展。此外,中共迄不曾考慮所有人大代表悉採直選
方式產生,經過多層間接選舉的全國人大,其代表功能的滋長並不樂
觀。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