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倫理實體的導出
作者:楊植勝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ih Sheng, Zuseng, 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文團
張柯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9
主題關鍵詞:倫理概念理性客觀的精神倫理的實體辯證的運動RightPhilosophy of RightEthicsConceptReasonObjective SpiritEthical SubstanceDialectical Move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7
這本論文要展示(vorstellen)「倫理的實體」(sittliche Substanz)在黑格爾《精神現象學》的導出(Leitung),作為我對黑格爾哲學「客觀的精神」研究的一個導論(Ein-leitung)。
客觀的精神是主觀精神的實現,而倫理的實體則是客觀精神最後實現的環節。在這本論文的導論,我將首先標定「倫理的實體」在黑格爾哲學的「系統」的位置。所謂黑格爾哲學的「系統」,我指的是以《哲學的科學之百科全書藍圖》為主的「邏輯學-自然哲學-精神哲學」的架構。在這個架構,「倫理的實體」隸屬於「精神哲學」的「客觀的精神」。這個「客觀的精神」就是「法」(Recht)的領域。在這個領域,我把「倫理的實體」把握為「法的概念的實現的環節」,並就黑格爾的《法之哲學之綱要》來把握倫理的實體在法概念的辯證運動的導出。這面,我當然必須先說明所謂「法之哲學」的「法」的意義(第一節),以及在黑格爾哲學一個「概念」是如何被把握的(第二節),然後才能明確地以所謂概念的辯證運動進入黑格爾法哲學法概念的演繹(第三節)。我把這個法概念的辯證運動與《精神現象學》知識的辯證運動作一類比,以此說明黑格爾的《法哲學》為一部「意志(Wille)實現的科學」(相對於《精神現象學》作為一部「意識(Bewustsein)經驗的科學」)。而在這部意志實現的科學,從「抽象法」經由「道德」,「倫理」的實體乃是它最後實現的環節。
相對於論文的導論所展示的是「倫理的實體」在黑格爾哲學「系統」的脈絡的導出,這本論文的篇章所要展示的是「倫理的實體」在《精神現象學》的脈絡的導出。「精神現象學」本身在黑格爾哲學的「系統」屬於「主觀的精神」,所以這本論文的篇章所要把握的,不是「倫理的實體」怎樣在客觀的實在被人類所建立,而是「倫理的實體」怎樣在主觀的認知被人類所意識。在黑格爾的哲學,「倫理」(Sittlichkeit),不同於「道德」(Moralitat),是人類社會生活直接的實存:人一生下來,就活在倫理實體,過著倫理的生活。我們既無從追溯人類歷史尚無倫理性的所謂的「自然狀態」,因而也無所謂「建立」倫理的實體。
意識到「倫理的實體」的認知活動本身是一個意識的辯證運動。在進入這個辯證運動之前,我在論文的第一章將先釐清《精神現象學》意識辯證運動的結構與方式。這是因為作為黑格爾的第一部作品,《精神現象學》的辯證運動尤其受到許多黑格爾哲學研究者的批評(第一節),因此在進入這個辯證運動之前,不能不解決這些批評所提出的問題;也藉由回應這些批評,進一步釐清意識辯證運動的結構與方式。我以「意識」與「自我意識」的辯證運動為例(第二節),從《精神現象學》結構大小不等的環節說明正確看待《精神現象學》環節與環節之間連結的方式(第三節)。我對《精神現象學》各個環節連結方式的解法,我相信,對於任何要把握黑格爾哲學的辯證運動的人而言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把《精神現象學》的結構分為「意識」、「自我意識」與「理性-精神-宗教-絕對知識」三個大的環節,而在「理性-精神-宗教-絕對知識」再分出「理性」、「精神」、「宗教」與「絕對知識」四個中的環節,每一個中的環節又可以再進一步細分出小的環節。依據我對《精神現象學》大小不等的環節之間連結方式的解法,倫理實體的導出,首先要從大的環節的「意識」經由「自我意識」過渡到「理性-精神-宗教-絕對知識」,然後在「理性-精神-宗教-絕對知識」,從中的環節的「理性」過渡到「精神」。倫理是「精神」的小的環節,作為最直接的精神性環節。在論文的第二章,我展示的是大的環節「自我意識」向「理性-精神-宗教-絕對知識」的過渡(第一節)。在這個過渡,「自我意識」的「不快樂的意識」(das ungluckliche Bewustsein)具有關鍵的地位(第二節),它使意識從只是「自我意識」轉向「理性」(第三節)。
在論文的第三、第四和第五章,我展示的是中的環節「理性」向「精神」的過渡。在第三章的開頭,我說明了為什麼要把所謂的「理性」理解為對「他我合一」,或世界與自我合而為一的確信(Gewisheit)(第一節)。這個確信促使它(「理性」)向「精神」的過渡,以證實它的確信,成為真正合而為一的「精神」。這個過渡的辯證運動牽涉到三個小的環節-「觀察的理性」、「理性的自我意識經由自我而實現」,以及「在且對己的自身是實在的個體性」。
論文的第三章從第二節起就展示「觀察的理性」的辯證運動。「觀察的理性」因為直接地確信自我與世界的合而為一,所以它所從事的就是觀察-去看出在這個世界所具有的自我意識的理性(第二節)。這個「觀察的理性」的辯證運動又包含三個小節。我理解第一個小節為對自然的觀察(第三節);它所討論的是一般的自然科學,包括物理學(對無機物的觀察)與生理學(對有機物的觀察)。我理解第二個小節與第三個小節為對自己的觀察。其中第二個小節是「對純粹自己」的觀察與「對自己與外在現實關係」的觀察(第四節)。自我意識的所謂的「純粹自己」就是邏輯的律則,而它「自己與外在現實的關係」則是心理的律則,因此第二個小節討論的是邏輯學與心理學。第三個小節是對「自己與自己的直接現實性的關係」的觀察(第五節)。所謂「自己的直接現實性」就是自己的自然,因此「自己」與「自己的直接現實性」的關係就是意識之我(心靈)與自然之我(身體)的關係,亦即自我的心物關係-《精神現象學》所以在這個小節討論面相術與頭骨學。從物理學、生理學,經由邏輯學與心理學,到面相術與頭骨學,這些學科代表了人類的觀察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理論的理性」,它們的辯證運動的結果導向「行動的理性」-不再用觀察去尋找自我與世界的合一,而是用實踐去創造自我與世界的合一。
所謂「理性的自我意識經由自我而實現」的內容正是這個行動的理性。論文的第四章展示這個行動理性的辯證運動。比起理論理性的純粹旁觀,因為實踐理性加入了人類的創造性行動,所以《精神現象學》的讀者從「觀察的理性」讀到「行動的理性」,就發現他是從自然科學的領域進到人文社會科學的領域。在行動的理性,倫理的實體是直接的實存,作為行動本身的背景。我在這一章的開頭詳細地說明了《精神現象學》對倫理的國度的描述(第一節)。接著我討論了《精神現象學》對於行動的理性在進路的展示上所提出的雙重性(第二節)。這個行動的理性和前述觀察的理性一樣,又包含三個小節;這三個小節-「歡樂與必然性」(第三節)、「心之律則與自負之瘋狂」(第四節)與「德性與世俗」(第五節)-是《精神現象學》膾炙黑格爾哲學研究領域的部分。我詳細地比較了多家不同的詮釋,並提出一套明確的說明來。黑格爾在這三個小節展示了倫理實體背景下的個體與群體的三種矛盾的關係。它們的辯證運動的結果導向觀念論的真理-作為一切實在的個體性。
所謂「在且對己的自身是實在的個體性」的內容正是這個作為一切實在的個體性。論文的第五章展示這個個體性的辯證運動。在這一章,我首先嘗試說明什麼是作為一切實在的個體性(第一節),然後進入它向倫理實體的辯證運動。在這段「理性」邁向「精神」最後的辯證運動階段,第一小節的「精神的動物王國與欺騙或主旨本身」具有關鍵的地位,自我意識在這意識到實體才是「主旨本身」(die Sache selbst),沒有這個實體的世界只是「精神的動物王國」(das geistige Tierreich)。我用兩節的篇幅來討論《精神現象學》的這一小節:一節說明在「精神的動物王國」的實在的個體表達(aussprechen)他自己的辯證運動(第二節)-它的結果導出主旨本身-另一節說明這個主旨本身反過來對個體的辯證運動(第三節)-它的結果則是導出了實體。經由這個「主旨本身」的辯證運動,個體已經意識到了實體,或說它具有對於實體的思想;但是仍然尚未與實體合而為一,成為「就是」實體。因此個體還要再經由「訂律則的(gesetzgebende)理性」與「驗律則的(gesetzprufende)理性」兩個小節的辯證運動,消除自我意識對個體本身普遍性的宣稱;普遍性不存在一個個體上,而存在一切個體的共同實體上。因此只當個體隸屬於這個共同的實體,合一的工作才告完成(第四節)。理性的自我意識至此躋為「精神」。
一、 黑格爾以前的經典
1.西文:
Aristotle. The Complete Works of Aristotle: The Revised Oxford Translation, Volume Two, edited by Jonathan Barne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4.
Kant, Immnuel. Kritik der reinen Vernunft, herausgegeben von Ingeborg Heidemann,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1985.
Kant, Immnuel. 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 herausgegeben von Karl Vorlander,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3. Auflage- 1965..
Kant, Immnuel. Werke, Band VI, Die Religion innerhalb der Grenzen der blosen Vernunft. Die Metaphysik der Sitten, Berlin: Druck und Verlag von Georg Reimer, 2. photomechanischer Nachdruck, 1969.
Plato. The Collected Dialogues, Including the Letters, edited by Edith Hamilton and Huntington Cairns, Bollingen Foundation, 1961.
2.中文:
《聖經》,思高聖經學會譯釋,香港:思高聖經學會,一九八九年台灣十八版。
《莊子集釋》,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台灣:天工書局,一九八九年初版。
《二程集》(一),台灣: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一九八三年初版。
《點校四書章句集註》,台灣:長安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初版。
二、 黑格爾的作品
1. 精神現象學: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Gesammelte Werke, Band 9,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erausgegeben von Wolfgang Bonsiepen und Reinhard Heede,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1980.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 Stuttgart: Philipp Reclam jun., 1987.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 herausgegeben von Hans-Freidrich Wessels und Heinrich Clairmont, Hamburg: Felix Meiner Verlag, 1988.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Werke, Band 3.,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2. Auflage- 1989.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lated by A. V. Mill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賀自昭、王玖興譯,臺灣:里仁書局,一九八四年初版。
2.法之哲學之綱要: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Werke, Band 7., 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oder Natrurecht und Staatswissenschaft im Grundrisse, Mit Hegels eigenhandigen Notizen und den mundlichen Zusatzen,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2. Auflage- 1989.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translated by T. M. Knox,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黑格爾,《法哲學原理》,范揚、張企泰譯,臺灣:里仁書局,一九八五年初版。
3.哲學的科學之百科全書藍圖: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Werke, Band 8., Enzyklopa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Erster Teil, Die Wissenschaft der Logik, Mit den mundlichen Zusatzen,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2. Auflage- 1989.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Werke, Band 10., Enzyklopadie der philosophischen Wissenschaften im Grundrisse, Dritter Teil, Die Philosophie des Geistes, Mit den mundlichen Zusatzen,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1. Auflage- 1986.
4.美學講演錄: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Werke, Band 13., Vorlesungen uber die Asthetik, I,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2. Auflage- 1989.
5.宗教哲學講演錄: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Werke, Band 16., Vorlesungen uber die Philosophie der Religion, I,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2. Auflage- 1990.
6.哲學史講演錄:
Hegel, Georg Wilhelm Friedrich. Werke, Band 18., Vorlesungen uber die Geschichte der Philosophie, I, Frankfurt: Suhrkamp Verlag, 1986.
三、 參考資料
1.西文:
Bell, John. "Justice and the Law", in Justi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dited by Klaus R. Scher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Bell, John, and Erik Schokkaert.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Studies of Justice", in Justi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dited by Klaus R. Scher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Belliotti, Raymond A.. Justifying Law: The Debate over Foundations, Goals, and Methods,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Cullen, Bernard. "Philosophical Theory of Justice", in Justi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dited by Klaus R. Scher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Finnis, John. 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0.
Findlay, J. N.. Hegel: A Re-examina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Frankena, William K.. Ethics, Prentice-hall, 1963.
Gaarder, Jostein. Sophie''s World: A Novel about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translated by Paulette Moller, London: Phoenix, 1995.
Haakonssen, Knud. Natural Law and Moral Philosophy: From Grotius to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Harris, H. S.. Hegel''s Ladder I: The Pilgrimage of Reason,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Harris, H. S.. Hegel''s Ladder II: The Odyssey of Spirit,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1997.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anslat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New York: SCM Press Ltd., 1962.
Hyppolite, Jean.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translated by Samuel Cherniak and John Heckman,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74.
Inwood, Michael. A Hegel Dictionary, Blackwell Publishers, 1992.
Kainz, Howard P.. Hegel''s Phenomenology, Part I: Analysis and Commentary, Ohio University Press, 1976.
Kaufmann, Walter. Hegel: Reinterpretation, Texts, and Commentary, Doubleday & Company, 1965.
Kirn, Michael. Hegels Phanomenologie des Geistes und die Sinneslehre Rudolf Steiners: Zur Neubegrundung der Wissenschaft aus dem Wesen des Menschen, Stuttgart: Verlag Urachhaus Johannes M. Mayer, 1989.
Lauer, Quentin, S. J.. A Reading o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Fordham University Press, 1976.
MacIntyre, Alasdair. After Virtue: A Study in Moral Theor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Second edition, 1984.
Martin, Rex. A System of Right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Mill, John Stuart. Utilitarianism, edited by Oskar Piest,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57.
Schokkaert, Erik, and John Bell. "The Interdisciplinary Theories and Studies of Justice", in Justice: Inter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edited by Klaus R. Schere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olomon, Robert C.. In the Spirit of Hegel: A Study of G. W. F. Hegel''s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Stoljar, Samuel. An Analysis of Rights, St. Martin''s Press, 1984.
Taylor, Charles. Hegel,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3.
Tuck, Richard. Natural Rights Theori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Windelband, Wilhelm.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I-Greek, Roman, and Medieval,台灣:虹橋書店,1971.
wood, Allen W.. Hegel''s Ethical Though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中文:
Osborne, Richard著,Ralph Edney繪,陸露譯,《哲學淺介》,香港:博益出版集團有限公司,一九九五年五版。
王臣瑞,《倫理學》,台灣:台灣學生書局,一九八○年初版。
布魯格編著,項退結編譯,《西洋哲學辭典》,台灣:華香園出版社,一九九二年二版。
牟宗三,《理則學》,台灣:正中書局,一九七一年初版。
林火旺,《倫理學》,台灣:國立空中大學,一九九七年初版。
胡晴舫,「堅持道德理想主義是危險的」,《中國時報》,台灣: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八日第十五版。
唐君毅,《哲學概論》(下),台灣:台灣學生書局,一九八二年全集校訂版。
張世英主編,《黑格爾辭典》,大陸:吉林人民出版社,一九九一年初版。
張柯圳,《黑格爾辨證法與文化哲學》,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一九九八年初版。new window
楊植勝,《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序言科學的真理觀研究》,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一九九二年。
賀瑞麟,《理性與實相:黑格爾哲學中的和解活動研究》,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一九九四年。new window
賀瑞麟,「黑格爾的『精神』概念及其對道德教育之意義」,「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師範教育」八十五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一九九六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