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證券交易所得稅與證券交易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時間序列分析法的應用
作者:黃寶慧
作者(外文):Huang, Pao-Hui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學系
指導教授:毛慶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證券交易所得稅證券交易稅股票價格股票報酬率週轉率ARCH-M模型capital gains taxtransaction taxstock pricestock returnturnover rateARCH-M mode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1
本研究第一部份為確定性的資產訂價模型,探討證券交易所得稅與證券交易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如同資產價格方程式,其均衡價格為未來各期股利之貼現值的總和。所不同的是一般資產價格方程式之貼現率即為市場利率,但本研究特別引進資產存量動態調整方程式與政府預算限制式,說明除了市場利率以外,強調證券交易所得稅、證券交易稅與代表性個人之週轉率均為影響貼現率的主要因素。由於模型描述代表性個人具有遠瞻(forward-looking)的特性,所以當期暫時性的稅率變動不會影響股票價格,會影響股票價格的只有未來的租稅政策。另外,本研究亦得到與李嘉圖定理相似的中立性假說:只要租稅現值保持固定不變,即使資本利得稅與證券交易稅如何調整與變動,都不會影響其均衡價格。
為了瞭解股票週轉率的函數型態。假設其為下一期股票報酬率與租稅的函數,以台灣地區1982年1月至2001年1月的月資料,使用兩階段的研究方法分別探討租稅對股票報酬率與週轉率的影響,目的是確認:租稅除了會直接的影響股票價格外,是否會透過週轉率而間接的影響股票價格。因此本研究第二部份摒除週轉率與政府政策為外生的假設,另以實證分析租稅對股票報酬率與週轉率的影響,以補基本理論模型之不足,並進行有趣議題之分析。
首先由Ganger因果關係檢定得知:週轉率領先於政府訂定的證券交易稅稅率,亦即週轉率過去的落遲項會影響到當期的證券交易稅稅率;且由相關係數得知二者呈正相關。故政府訂定的證券交易稅稅率視過去的週轉率而定,過去的週轉率愈高,政府當期訂定的證券交易稅稅率愈高,以企圖抑制股市的不健全發展。再者,由於台灣股票報酬率的時間序列資料具有自我迴歸條件非均齊變異數(autoregressive condition heteroskedasticity,簡稱ARCH)的現象,故異於其他相關研究的實證方法,另經由比較各種ARCH族模型的實證結果,選取出一套考慮風險貼水(risk premium)之最佳配適的兩階段ARCH(1)-M模型進行實證分析。
實證結果顯示:任何一個ARCH(1)-M的模型,皆存在顯著的風險貼水效果。而預期未來的與當期的證券交易稅對當期的股票報酬率均為直接的負面影響,但以前者影響較為顯著,後者的影響則視顯著水準而定,因此政府調降或調高當期的證券交易稅稅率,與股市之榮枯並無確定性的直接關係,此結果與一般學者的觀點不謀而合。此外,當期的週轉率租稅彈性為-0.0646,其值顯著為負,且絕對值小於一,表示缺乏彈性,雖然租稅會間接地透過週轉率影響股票價格,但影響並不大,而且政府若鑒於過去的週轉率太高,要以租稅抑制當期的股市投機風氣,其成效亦不彰。至於證券交易所得稅因宣告(或施行)的期間極為短暫,故對當期的股票報酬率影響不顯著。換言之,風險趨避程度、證券交易稅、預期報酬率、週轉率與股票價格之間具有相互連動的關係。是故,證券交易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視風險趨避程度、證券交易稅稅率、週轉率之租稅彈性與週轉率之預期報酬彈性而定。
除此以外,本研究第三部份亦考慮政策的不確定性與政策的變動以建立不確定性的資產訂價模型,模擬分析結果顯示:若原先政府施行的租稅過程愈具持續性,則一旦政府的租稅政策瞬間改變時,投資人愈無法將股票價格-股利比值對租稅的反應,事先地考慮於股票投資的決策當中,所以租稅政策衝擊的反應較大。簡言之,投資人預期的稅率與實際施行的新稅率愈相近時,租稅政策衝擊的反應最小。因此第三部份的結果亦與第一部份的基本數學模型(認為當期暫時性之稅率變動不會影響當期的股票價格),以及第二部份的實證結果(發現當期證券交易稅稅率變動與當期股市之榮枯並無確定性之關係)相一致。
This paper works out the effect of capital gains tax and stock transaction tax on share prices. In the generality of cases, the equilibrium share price is shown to equal the discounted sum of future dividends. In this paper, we emphasize that tax policy is a driving force in determining the discount rate and market turnover rate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the effects of policy. We show that temporary changes in policy have little effect on current stock price; only perceived policy in the future has price effect. We also show that a permanent shift in tax policy exerts only level effect, but no growth effect, on stock price.
Using monthly data from Taiwan, our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changes in stock turnover rate often leads changes in transaction tax, and both a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government policy often reacts to market volatility instead of the other way around. Since the data exhibit autoregressive conditional heteroskedasticity, we employ a two stage ARCH(1)-M model as our empirical strategy.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ice effect of transaction tax is significant, with the expected change in future tax especially so. The results also indicate that expected stock returns have positive and important effects on market turnover rate. Overall, the policy effect on stock price depends on the tax rate, the degree of risk aversion, sensitivity of turnover rate to policy and the expected stock return.
The analysis so far assumes that the tax policy is certain, when in fact it is hardly the case. The 1989 fiasco and the recent flip-flop of the government are vivid testimonies of the volatile nature of the government policy. The third part extends the model to a stochastic environment and examines the consequences when a long-standing unequivocal tax policy suddenly and unexpectedly shifts to a stochastic regime. This type of regime shift seems to characterize the recent experience in Taiwan.
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shape of the pricing function under stochastic regimes depend on the persistence of the tax process. For tax rates that are lower than the unconditional mean of the process, the price is lower than the certainty case because the expected tax rate is higher over this interval. As the tax process becomes more persistent, the expected duration of the tax rate lengthens and the pricing function becomes negatively sloped. Notice that the slope of the pricing function (i.e., the tax elasticity of the price-dividend ratio) is flatter than the certainty case because in a stochastic regime consumers always take into account the possibility of tax changes, no matter how small the probability is.
中文部分
王甡(1995),「報酬衝擊對條件波動所造成之不對稱效果─台灣股票市場之實證分析」,證券市場發展季刊,第7卷第1期,第125-160頁。new window
毛慶生與黃寶慧(2000),「證券交易所得稅與證券交易稅對股票價格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81期,第73-129頁。
李明機(1997),「證券交易所得稅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財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玉津(1985),「證券交易稅、證券交易所得稅、土地稅與土地增值稅的透視」,中國稅務旬刊,第1461期,第7-10頁。
林建甫與張焯然(1996),「ARCH族模型的估計與檢定的問題」,經濟論文叢刊,第24卷第3期,第339-355頁。
林楚雄、劉維琪與吳欽衫(1997)「臺灣股票市場報酬的期望值與條件波動之關係」,交大管科學報, 第17卷第3期,第103-124頁
林楚雄、劉維琪與吳欽衫(1999),「不對稱GARCH模型的研究」,管理學報,第16卷第3期,第479-515頁。new window
高永長(1992),「證券交易所得稅與證券交易稅宜分別課徵」,稅務旬刊,第1484期,第12-15頁。
財政部賦稅署(1999),世界主要國家對證券交易課稅規定比較表。
倪衍森、王崇仁(1999),「財政政策對台灣股市之效率性分析」,交大管理學報,第19卷第2期,第31-54頁。new window
倪晶瑛(1989),股票交易成本與股價之相關性研究─以台股市場為實證,國立中興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馬黛(1993),「台灣股市波動因素及穩定措施之研究─停板限制、信用交易保證金及證交稅對股市波動性之影響」,台灣股市結構與制度,第47-90頁。
陳如芳(2000),證券交易所得稅對證券市場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莊金維(1998),台灣股市時間序列特性與市場干預效果,國立政治大學財務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莊義端(1991),臺灣股市崩盤之實證研究─以924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政祥(1999),證券交易稅調降對股市之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寧佑(1992.8),「稅近於義,民可使也─觀證券交易稅率改採彈性稅率之可行性」,實用稅務,第10-12頁。
郭祥兆與李憲杰(1995),「一般化自迴歸條件異質性變異數模型參數之選定、估計與檢定-以台灣加權股價指數為例」,成功大學學報,第30期,第53-71頁。
黃柏農(1995),「多國性股票報酬率的統計特性及星期效果研究─自我相關條件異質性模型的應用」,中國財務學刊,第2卷第2期,第44-76頁。new window
蔡姈燕(1995),證券交易所得稅對股票市場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會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淑芬(1999.6),「租稅原則公平之探討─兼論證所稅與證交稅之課徵問題」,證交資料,第 1-11頁。
劉曦敏與葛豐瑞(1996),「臺灣股價指數報酬率之線性及非線性變動」,經濟研究,第34卷第1期,第73-109頁。
賴政昇 (1990),ARIMA干預分析理論架構與實務運用─以證所稅課徵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貿易研究所碩士論文。
叢興瑜(2000),證券交易稅對台灣股票市場的影響-事件研究法之應用,國立中正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