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福建光澤方言
作者:鄭曉峰
作者(外文):CHENG, Hsiao-feng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語言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光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光澤閩語贛語客家話島石邵武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3)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光澤縣地理上座落在福建西部武夷山麓,位於邵武之西北,與江西省為鄰。閩西北地區是閩、贛、客三大方言的交界地帶,方言性質亦帶濃厚的混合、過渡成分,值得詳加探討。全文共分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介紹共時音系,以光澤城關話為主,止馬鎮島石話為輔。第二、第三兩章是歷史音韻部分。自從羅杰瑞的原始閩語學說問世,閩西北邵武方言的性質一直是學界探討的熱點。透過光澤方言的一手資料以及方言比較,我們認為閩北的第三套阻塞音是閩語進入當地以後語言接觸的結果,來源可能是縮氣音。
第三章我們將光澤方言的音系特點分別和閩語、贛語、客家話做比較。
第四章是方言地理學的一個嘗試。我們把光澤方言和周邊各大方言的關係透過福建方言地圖表示出來,有助於釐清對閩方言特徵的認識。
第五章是小結。附錄有「邵武、光澤比較音韻」以及「光澤方言同音字表」。
A. 中、日文
【地方志部分】
(甲)福建省
1967《重纂邵武府志》,清光緒二十六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
1974《光澤縣志》,清光緒二十三年刊本,臺北:成文出版社
1982《嘉靖邵武府志》,天一閣明代方志選刊(30),上海古籍書店
1989《尤溪縣志》,福州:福建省地圖出版社
1990《龍巖地區志》,上海人民出版社(方言志由郭啟熹執筆)
1992《寧化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2《永泰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方言志由梁玉璋執筆)
1993《長汀縣志》,北京:三聯書店
1993《連城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方言志由羅滔執筆)
1993《上杭縣志》,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3《武平縣志》,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93《閩清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方言志由梁玉璋執筆)
1993《龍海縣志》,北京:東方出版社
1993《泰寧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
1994《永定縣志》,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4《清流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1994《政和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1994《浦城縣志》,北京:中華書局(方言志由李如龍執筆)
1994《武夷山市志》,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方言志由李如龍執筆)
1994《光澤縣志》,北京:群眾出版社(方言志由江家柱執筆)
1994《安溪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方言志由林建達、林振文執筆)
1994《莆田縣志》,北京:中華書局
1995《建寧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方言志由李如龍執筆)
1995《仙遊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方言志由戴慶廈、吳啟祿執筆)
1996《華安縣志》,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乙)江西省
1989《進賢縣志》,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990《石城縣志》,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1993《宜黃縣志》,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5《廣昌縣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1996《貴溪縣志》,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7《資溪縣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丙、浙江省)
1990《浦江縣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0《青田縣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3《富陽縣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麗水市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4《龍泉縣志》,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5《景寧畬族自治縣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縉雲縣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其他】
秋谷裕幸
1992〈福建省連城縣文亨鄉崗尾村方言同音字表〉,《漢語諸方言 總合的研究(1)》(研究代表者:岩田禮),141-154頁
1993〈閩北語松溪方言同音字表〉,《開篇》11: 51-67
1996a〈福建省連城縣文亨鄉崗尾村方言 系統論上 位置 〉,《中國語學》243: 153-162
1996b〈Jerry Norman “What is a Kejia dialect?” 書評〉,《中國 方言 地域文化(4)》(研究代表者:平田昌司),83-94頁
1999a〈也談吳語處衢方言中的閩語成分〉,《語言研究》36: 114-120
1999b〈吳語處衢方言、閩語和日本吳音的通攝三等韻〉,CLAO 28: 153-175
1999c〈閩語和其他南方方言的齊韻開口字〉,第六屆閩方言研討會論文
2001《吳語江山廣豐方言研究》,松山市:愛媛大學法文學部總合政策學科
鮑厚星、崔振華、沈若雲、伍雲姬
1998《長沙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學
1989《漢語方音字匯》(第二版),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1995《漢語方言詞彙》(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蔡俊明
1991《潮州方言詞彙》,香港中文大學
曹廣衢
1997〈壯侗語和漢語閩、粵方言的共同點〉,《民族語文》54-60
曹志耘、秋谷裕幸、太田齋、趙日新
2000《吳語處衢方言研究》,東京:好文出版
陳昌儀
1991《贛方言概要》,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陳國強、蔡永哲主編
1990《崇武人類學調查》,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陳鴻邁
1996《海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陳澤平
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陳章太
1983〈邵武方言的入聲〉,《中國語文》109-111
1991〈邵武市內的方言〉,《閩語研究》341-391頁
陳章太、李如龍
1991〈論閩方言的一致性〉,《閩語研究》1-57頁
1991〈閩西北七縣市的方言〉,《閩語研究》219-265頁
1991《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正祥
1985《中國文化地理》,臺北:木鐸出版社
陳忠敏
1989〈漢語、侗台語和東南亞諸語言先喉塞音對比研究〉,《語言研究》16: 113-119
1993〈邵武方言入聲化字的實質〉,《史語所集刊》63.4: 815-830
崔振華
1998《益陽方言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鄧曉華
1988〈閩西客話韻母的音韻特點及其演變〉,《語言研究》14: 75-97
1999〈客家話跟苗瑤、壯侗語的關係問題〉,《民族語文》42-49
馮愛珍
1987〈福建省順昌縣境內方言的分布〉,《方言》205-214
1993《福清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998《福州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傅國通等
1985《浙江吳語分區》,浙江省語言學會編委會
葛劍雄
1995〈福建早期移民史實辨正〉,收入1999《葛劍雄自選集》,桂林:廣西教育
1997《中國移民史》,第二卷,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師範大學出版社,146-159頁
郭啟熹
1996《龍巖方言研究》,香港:縱橫出版社
何大安
1981〈澄邁方言的文白異讀〉,《史語所集刊》52.1: 101-153
1986〈論贛方言〉,《漢學研究》5.1: 1-28
1989〈送氣分調及相關問題〉,《史語所集刊》60.4: 765-778
賀登崧 (Grootaers, Willem A.)
1994《中國 方言地理學 》,岩田禮、橋爪正子譯,東京:好文出版
通口靖
1991〈福建浦城方言 概略〉,《筑波中國文化論叢》11: 1-85
平田昌司
1983〈吳語幫端母古讀考(上)〉,《均社論叢》14: 18-30
1984〈吳語幫端母古讀考(下)〉,《均社論叢》15: 22-26
1988a〈閩北方言“第九調”的性質〉,《方言》12-24
1988b〈漢語閩北方言的來母s化現象〉,尾崎雄二郎等編《漢語史 諸問題》,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305-328頁
1997〈漢語方言音節類型“鬆緊”的南北差異〉,《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4: 291-322
平山久雄
1993〈中國語 音韻變化規則 例外〉,《東方學》85: 127-140
2000〈「大」字二音的歷時消長及其地理分佈〉,《中國音韻學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討論會暨漢語音韻學弟六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30-333頁
蕭素英
1998〈漢語方言聲母送氣對聲調影響之聲學研究〉,漢語及少數民族語音學研討會論文
黃典誠主編
1998《福建省志 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黃金文
2000《方言接觸與閩北方言的演變》,國立臺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黃雪貞
1983〈永定(下洋)方言詞彙〉,《方言》148-160, 220-240, 297-304
1988〈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方言》241-246
1989〈客家方言聲調的特點續論〉,《方言》121-124
岩田禮
1996〈Laurent Sagart Les Dialectes Gan書評〉,《中國 方言 地域文化(4)》(研究代表者:平田昌司),71-82頁
藍小玲
1999《閩西客家方言》,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方桂
1956《武鳴土語》,中研院史語所專刊甲種之19
李 榮
1983〈切韻與方言〉,《方言》161-165
1989〈漢語方言的分區〉,《方言》241-259
李如龍
1983〈閩西北方言來母字讀s-的研究〉,《中國語文》264-271
1985〈中古全濁聲母閩方言今讀的分析〉,《語言研究》
1991〈閩北方言〉,《閩語研究》139-190頁
1996〈福建大田廣平話─一種混合型方言〉,《方言與音韻論集》,香港中文大學,267-287頁
1999〈論閩語與吳語、客贛語的關係〉,第六屆閩方言國際研討會論文
李如龍、陳章太
1991〈論閩方言內部的主要差異〉,《閩語研究》58-138頁
李如龍、潘渭水
1998《建甌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主編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梁玉璋、鄒光椿、陳澤平
1996《福州方言詞典》(修訂版),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練春招
2000〈從詞彙看客家方言與贛方言的關係〉,《暨南學報(哲社版)》2000年第3期,48-53
梁玉璋
1990〈武平縣中山鎮的軍家話〉,《方言》192-203
梁玉璋等
1982《閩北方言詞彙對比手冊》,福建師範大學中文系油印稿
林寶卿
1991〈閩西客話區語音的共同點和內部差異〉,《語言研究》21: 55-70
1992〈漳州方言詞彙〉,《方言》151-160, 230-240, 310-312
林華東
1998《泉州方言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連通
1993《泉州市方言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連通、潘渭水
1998《建甌話音檔》,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倫倫
1996《澄海方言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
林倫倫、陳小楓
1996《廣東閩方言語音研究》,汕頭大學出版社
劉綸鑫主編
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羅杰瑞
1980〈永安方言〉,《書目季刊》14: 113-165
1988〈福建政和話的支脂之三韻〉,《中國語文》40-43
羅美珍、鄧曉華
1995《客家方言》,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梅祖麟等
1995《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叢書第一輯,上海教育出版社
孟慶惠
1997《安徽省志方言志》,北京:方志出版社
大嶋廣美
1995〈南豐音系〉,《中山大學學報(哲社版)》3: 124-132
1996〈贛語知三、章組聲母〉,《中國語學》243: 163-170
潘茂鼎、李如龍、梁玉璋、張盛裕、陳章太
1963〈福建方言分區略說〉,《中國語文》475-495
潘悟雲
1995〈溫、處方言和閩語〉,《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100-121頁
沙 平
1999〈福建省寧德方言同音字匯〉,《方言》282-295
沈鍾偉、王士元
1995〈吳語濁塞音的研究─統計上的分析和理論上的考慮〉,徐雲揚編《吳
語研究》,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219-238頁
石 鋒
1994〈送氣聲母對於聲調的影響〉,聲韻學會第12次年會暨第三屆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湯珍珠、陳忠敏
1993《嘉定方言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福堂
1999《漢語方言語音的演變和層次》,北京:語文出版社
王建設
2000〈南音唱詞中的古泉州話聲韻系統〉,《方言》367-372
魏鋼強
1990《萍鄉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1998《萍鄉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溫端政
1991《蒼南方言志》,北京:語文出版社
吳啟主
1998《常寧方言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項夢冰
1997《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謝留文
1998a〈贛語古上聲全濁聲母字今讀陰平調現象〉,《方言》20-22
1998b〈客家方言‘‘嘴’’字的來歷〉,《方言》265-266
1998c《雩都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1999〈重讀《臨川音系》〉,《方言》164-175
2000〈漢語南方方言幾個常用詞的來歷〉,《方言》313-316
謝雲飛
1989〈麗水西鄉方言的音位〉,《中華學苑》38: 1-68
1994〈松陽方言的音位〉,《國立政治大學學報》68(上冊):1-40
熊正輝
1960〈光澤、邵武話裡的古入聲字〉,《中國語文》6: 310
1982〈南昌方言裡曾攝三等讀如一等的字〉,《方言》164-168
許寶華、游汝傑
1988〈方志所見上海方言初探〉,《吳語論叢》,上海教育出版社,184-192頁
許寶華等
1984〈蘇南和上海吳語的內部差異〉,《方言》3-12
許倬雲
1982〈傳統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若干特性(代序)〉,《求古編》,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顏 森
1981〈高安(老屋周家)方言的語音系統〉,《方言》104-121
1983〈新淦方言本字考〉,《方言》212-219
1986〈江西方言的分區(稿)〉,《方言》19-38
1993《黎川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8〈客家話的三個標準〉,紀念李方桂先生國際研討會論文
嚴修鴻
1998〈連城方言中古全濁聲母今讀的四種類型〉,《語言研究》35: 117-123
1999〈連城方言韻母與閩語相同的層次特徵〉,第六屆閩方言研討會論文
楊時逢
1971〈江西方言聲調的調類〉,《史語所集刊》43.3: 403-432
1974《湖南方言調查報告》,中研院史語所專刊66
1982〈江西方言內部的分歧現象〉,《清華學報》新14.1-2: 307-326
余靄芹
1991〈粵語方言分區問題初探〉,《方言》164-181
曾少聰
1994〈客家話與閩南話的接觸:以平和縣九峰客話為例〉,莊英章、潘英海編《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285-315頁
曾曉渝、姚福祥
1996《漢水詞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詹伯慧
1993〈廣東省饒平方言記音〉,《方言》129-141
張光宇
1988〈福建的畬字地名和畬話〉,收入1991《切韻與方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50-75頁
1989a〈海口方言的聲母〉,《方言》40-47
1989b〈閩方言古次濁聲母的白讀h-和s-〉,《中國語文》300-307
1989c〈閩南方言的特殊韻母 -ing〉,《大陸雜誌》79.2: 16-22
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
2000〈什麼是閩南話?〉,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
張 琨
1978〈湘鄂贛方言中的一些特殊音韻演變〉,收入《屈萬里先生七秩榮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35-43頁
1984〈論比較閩方言〉,《史語所集刊》55.3: 415-458
1988〈讀建州八音〉,《史語所集刊》59.1: 65-87
1989〈再論比較閩方言〉,《史語所集刊》60.4: 829-874
1993a〈海南閩南語的聲調〉,《史語所集刊》62.1: 65-82
1993b〈閩方言中蟹攝韻的讀音〉,《史語所集刊》64.4: 877-890
1994〈漢語方言中的 *th > h/x和 *tsh > th〉,《史語所集刊》65.1: 19-36
張屏生
1996《同安方言及其部分相關方言的語音調查和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
張錢松、詹海峰、陳志望
1995《青田話》,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張盛裕
1979〈潮陽方言的文白異讀〉,《方言》241-267
1981〈潮陽方言的語音系統〉,《方言》27-39
1982〈潮陽聲母與《廣韻》聲母的比較〉,《方言》52-65, 129-145, 196-202
1991〈太平(仙源)方言同音字匯〉,《方言》188-199
張雙慶、萬波
1996〈從邵武方言幾個語言特點的性質看其歸屬〉,《語言研究》30: 1-15
1996b〈贛語南城方言古全濁上聲字今讀的分析〉,《中國語文》345-354
張曉勤
1999《寧遠平話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張振興
1985〈閩語的分區(稿)〉,《方言》171-180
1992《漳平方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7〈重讀《中國語言地圖集》〉,《方言》241-248
2000〈閩語及其周邊方言〉,《方言》6-19
趙元任等
1948《湖北方言調查報告》,中研院史語所專刊
鄭曉峰
1997《孔夫方言調查報告》,國立清華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
2001〈閩語的三個本字〉,《聲韻論叢》11: 311-330
鄭貽青、歐陽覺亞
1993《黎漢詞典》,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鄭張尚芳
1985〈浦城方言的南北區分〉,《方言》39-45
1995a〈贛、閩、粵語裡古全濁聲母今讀濁音的方言〉,《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13-17頁
1995b〈浙西南方言的t 聲母脫落現象〉,《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50-74頁
周長楫
1998《廈門方言詞典》(第二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周長楫、林寶卿
1992《永安方言》,廈門大學出版社
周振鶴
1987〈唐代安史之亂和北方人民的南遷〉,收入《學臘一十九》,112-138頁
1996〈客家源流異說〉,收入《學臘一十九》,139-157頁
1999《學臘一十九》,第三代學人自選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朱德熙
1986〈在中國語言和方言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中國語文》246-252
B. 歐文
Antilla, Raimo
1989. Historical and Comparative Linguistics. Second revised edition.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Ballard, William L.
1989. Pig, tone sandhi and Wumin. CLAO 18.2: 163-182
Branner, David Prager
1995. A Gutyan Jongbao dialect notebook. 姑田中堡方言的記音簿Yuen Ren Society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 1: 243-338.
1996. A Gerchuan Juyu dialect notebook. 隔川朱餘方言的記音簿 Yuen Ren Society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 2: 289-349.
2000. Problems in Comparative Chinese Dialectology: The Classification of Miin and Hakka. Berlin; New York: Mouton de Gruyter
Bynon, Theodora
197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tford, J.C.
1977. Fundamental Problems in Phonetics. Bloomington: 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
Chang, Kuang-yu
1986. Comparative Min Phonology.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Chang, Yü-hung
1972. The Hinghwa Dialects of Fukien: A Descriptive Linguistic Study. Doctoral Dissertation, Cornell University
Condax, Iovanna Delano
1973. Phonology of Lung-yen Chinese: 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Analysis of a Kiangsi Dialect based on 3,700 Character Readings and Some Colloquial Form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Douglas, Carstairs
1899.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 Second edition.
Greenberg, Joseph H.
1970. Some generalizations concerning glottalic consonants, especially implosives. IJAL 36.2: 123-145
Lehmann, Winfred P.
1992. Historical Linguistics: an introduction. Third edition.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Ladefoged, Peter and Ian Maddieson
1996. The 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ers.
Li, Fang-kuei
1943. The hypothesis of a pre-glottalized series of consonants in Primitive Tai. BIHP 11: 177-188
1977. A Handbook of Comparative Tai.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Norman, Jerry
1969. The Kienyang Dialect of Fukien.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73. Tonal development in Min. JCL 1: 222-238
1974. The initials of Proto-Min. JCL 2: 27-36
1976. Phonology of Kienou dialect. Journal of Asian and African Studies 12: 171-190
1977-8.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the dialects of Mintung. Monumenta Serica 33: 326-348
1979a. The verb治─ A note on Min etymology.《方言》179-181
1979b. Chronological strata in the Min dialects.《方言》268-273
1981. The Proto-Min finals.《中央研究院第一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語言與文字組,35-73頁
1982.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haowu dialect. BIHP 53: 543-583
1983. Some ancient Chinese dialect words in the Min dialects.《方言》202-211
1984. Three Min etymologies. CLAO 13: 175-190
1985a. The origin of the Proto-Min softened stops. In John McCoy and Timothy Light (eds.), Contributions to Sino-Tibetan Studies, 375-384. Leiden: E. J. Brill.
1985b. Two early sources on the Shaowu dialect. JCL 13.2: 331-345.
1987. A note on the Pucheng dialect. In Wang Li Memorial Volumes (English volume), 321-330. Hong Kong: Joint Publishing Co.
1988. Chines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The Min dialect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In William S-Y. Wang (ed.) Languages and Dialects of China, 325-360.
1995. A glossary of the Herpyng dialect. Yuen Ren Society Treasury of Chinese Dialect Data 1:107-126.
1996. Review of Laurent Sagart ‘Les dialects Gan’. Diachronica 13.2: 385-388
1998. Voiced initials in Shyrbei. Paper presented to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dedicated to theIn memory of Professor Li Fang-kuei,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Oshima, Hiromi
2000. Phonology of Hongshan Hakka dialect, Changting, Fujian.《中國
言語地理 人文.自然地理(7)》(研究代表者:遠藤光曉),194-213
Sagart, Laurent
1982. A list of Sung Him Tong Hakka words of dubious etymology. CLAO 11.2: 69-86
1984. How did the aspirated stops become voiced? CAAAL 24: 87-93
1988. On Gan-Hakka. Tsing Hua Journal of Chinese Studies n.s. 18.1: 141-160
1993. Les Dialectes Gan. Editions Langages Croises. Paris: CLAO.
1998a. Two Jiangxi sound change in spatial perspective: The case study of th- > h- and tsh- > th-. Paper presented to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dedicated to the memory of Professor Li Fang-kuei,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1998b. On distinguishing Hakka and non-Hakka dialects. JCL 26.2: 281-302
2000. Gan, Hakka an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dialects. 中央研究院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
Solnit, David B.
1982. Linguistic contact in ancient South China: the case of Hainan Chinese, Be, and Vietnamese. BLS 8: 219-230
1992. Glottalized consonants as genetic feature in Southeast Asia. Acta Linguistica Hafniensia 25: 95-124
Walton, A. Ronald
1986. The Taishun phonological system: A descriptive study of a Northeastern Min dialect. In John McCoy and Timothy Light (eds.), Contributions to Sino-Tibetan Studies, 426-477, Leiden: E. J. Bril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