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解嚴後毛高文博士對高等教育政策轉型之研究(1987-1993)
作者:潘扶德
作者(外文):Fwu-Der Pa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
指導教授:劉興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臺灣解嚴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教育轉型The Martial law terminated in TaiwanEducational policyHigher educationEducational transfos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本研究之目的,旨在探討毛高文在於臺灣解嚴後(19871993),被賦予教育部長重任,肩負教育轉型的挑戰。當毛高文處於急遽變遷社會,民眾不斷要求教育民主化與自由化的訴求,然如何因應教育政策轉型,成為革新發展課題之一。蓋1980年代以來,正值我國高科技蓬勃發展,須要大量科技人才;社會秩序有待重整,須要豐富民主教育素養。因而國家教育政策發展目標,端在謀求全面教育素質的提高,尤其高等教育方面,是教育發展的重要指標,實為教育的先鋒。
  本研究為要達成上述目的~方法之研究取向,透過訪談規劃與實施,將彰顯研究方法的獨特性與內容效益性,藉對教育政策史之研究,從教育行政行為的立場,期能獲得發散影響與研究效果。
壹、獨特性:本研究採取文獻分析方法,加上深度訪談被研究者,包括教育學者。研究逾十年,訪談達二十次以上,研究者與受訪學者專家並定期檢視內容的事實性,以指導研究過程建立教育的伙伴關係。
貳、效益性:本文之論述,為增進研究功能,其研究目的與討論如下:
一、陳述毛高文小時候所處國家社會環境,對於教育成長與文化的啟迪。
二、瞭解毛高文國內外求學過程,學術研究與對大學校務整體革新領導。
三、探討毛高文教育使命感,對高等教育政策規劃,發展理念與前瞻性作為。
四、詮釋毛高文推動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之意義價值與成效剖析。
  This research is meant to examine the challenge that Dr. KaoWen Mao took up as the Minister of Education after the Martial law terminated in Taiwan. The challenge Dr. Mao confronted emerged as a crucial part of the whole educational policy reform in higher education in reaction to the fastpaced, constantly changing sociopolitical milieu and the general public’s repetitive call for democracy and freedom in education. Since the 1980s, as a result of Taiwan’s skyracketing development in hightech fields, there has been an urgent need for talents in the high tech sciences; in the meantime, with the social order yet to be reestablished, the society called for better civil education among the people. Thus, the newly set goal for educational policy was to better the quality of the country’s education in all aspects, in particular in the divi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which has long been recognized as the benchmark well reflecting the country’s educational system and has served as an index offering decision makers a general idea of what to do next and where to go from the current point.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forementioned goal and to fulfill the desired research methodology, through interviews (both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this research is meant to set off the uniqueness of 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effectiveness / beneficial nature of the content. Hopefully, via historical studies on educational policy, we may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iciency of the dissemination and research of effect.
1.Uniqueness: The research involves both literature review / archive analysis an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ubjects/informants, including educators/ professionals in the educational sectors. Over 20 interview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the past ten and more years. The researcher and educators / professionals periodically meet to verify the accuracies of the information and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e research, form some kind of partnership.
2.Effectiveness / beneficial nature: The research paper is hoped to offer useful information , also aims to analyze and disscuss are as follows:
(1) confirming the sociopolitical context in which Dr. Kao grew up and in turn the context’s impact, inspirations and otherwise, on his development as a human being, an administrator and a cultural being.
(2)understanding course of Dr. Kao’s education, both domestic and abroad, his numerous academic research projects along with his leadership in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3) probing Dr. Kao’s sense of mission and education, his overall map for higher edcation policy and vision.
(4)annotating significance of Dr. Kao’s contribution to educational policy reform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eform.
中文書目
刁明芳(2008)。國際漢學的推手。臺北:天下。
大學甄選入學委員會(2008)。統計資料。2008年10月26日,取自
 http://www.caac.ccu.edu.tw/caac97/stat-1.php。
中央日報(1981,11,11)。大學法修正草案主要爭議內容。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90)。開放社會的教育政策。臺北:臺灣。
中國教育學會主編(1999)。關鍵年代的教育。臺北:揚智。
中華民國大學入學考試中心(1992)。我國大學入學制度改革建議書-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臺北:同作者。
中華書局(1956)。西洋教育史。臺北:中華。
毛高文(1987,9,7)。我國教育的現況與展望。
教育部中央聯合總理代表週專題報告。
毛高文(1990)。轉型期的技職教育。教師天地,12(26)。
毛高文(1991)。邁向現代化國家的教育革新與發展。臺北:教育部
毛高文(1992)。我從來不躲問題。載於遠見雜誌政策篇(頁35-37)。
毛高文(2004)。教育應擺脫意識形態。中時電子報(6月30日一週新聞)。
毛高文(2007)。解嚴後的教育政策。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舉辦教育學術專題講座演講稿(10月12日)。
王文科編(譯)(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師大書苑。
王如哲(1999)。比較教育。臺北:五南。
王順平(2008)。高等教育擴張現象之探究。研習資訊,25(6),77-90。
王煥琛編彙(1991)。教育行政與會議。臺北:教育部教育研究委員會。
王鳳階(1956)。中國教育史。臺北:正中。
王麗雲(1999)。臺灣高等教育擴張中國家角色分析。
國立中正大學學報,10(1),1-37。
王繼華(2003)。校長職業化釋要。北京:北京大學。
王鐵軍(1995)。校長學。大陸:江蘇教育。
丘愛鈴(1998)。我國大學聯招政策變遷之研究(1954-1997)。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臺北市。
田培林(1973)。教育學新論。臺北:文景。
立法院(1990)。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議。立法院公報。79(46)。
立法院(1991)。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議。立法院公報。80(54)。
立法院(1992)。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議。立法院公報。81(35)。
立法院(1993)。立法院教育委員會議。立法院公報。82(10)。
伍振鶩(1982)。中國大學教育發展史。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伍振鶩主編(2004)。教育哲學。臺北:師大書苑。
朱志宏(2002)。公共政策。臺北:三民書局。
朱匯森(1968)。教育行政新論。臺北:臺灣書店。
江文雄(2004)。兩岸技職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江政憲(譯)(2009)。何謂歷史。臺北:五南。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臺灣經驗。臺北:桂冠。
余英時(1987)。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
吳定(1993)。公共政策。臺北:華視文化。
吳明清(2002)。教育研究─基本觀念與方法之分析。臺北:五南。
吳家瑩(1990)。中華民國教育政策發展史。臺北:五南。
吳家瑩(1999)。一個夢想的追尋:建構值基於教育實踐者經驗之教育體系。教育科學:國際化或本土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手冊)。
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主辦。
吳家瑩(2008)。校長如何實踐其治校理念─蔡元培的經驗。臺北:學富。
吳清山(1996)。教育改革與教育發展。臺北:心理。
吳清山(1999)。教育革新與發展。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0)。教育行政。臺北:師大書苑。
吳清基(1990)。精緻教育的理念。臺北:師大書苑。
呂亞力(2005)。政治學。臺北:五南。
宋文等(2006)。公共政策。臺北:志光教育。
李亦園(1997)。文化與修養。臺北:幼獅文化。
李登輝(1999)。台灣的主張。臺北:遠流。
李信興(2010)。暴雨來襲,小心高教上石流-
我國高等教育擴張政策之評析與省思。(學校行政),70,190-206。
李建興(1985)。教育行政理念。臺北:臺灣。
李建興(2013)。教育新思維。臺北:高等教育。
李園會(1984)。臺灣光復時期與遷臺初期教育政策之研究。高雄:復文
汪知亭(1978)。臺灣教育史料新編。臺北:商務。
沈中元(2009)。藝術與法律。臺北:五南。
沈君山等著(2004)。臺大人與臺灣高等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沈清松(2004)。大學理念與外推精神。臺北:五南。
周祝英(2008)。臺灣教育怎麼辦?臺北:心理。
周婉窈(譯)(1985)。布洛克著。史家的技藝。臺北:遠流。
東正德譯(1988)。堺屋太一著。如果現在是歷史。臺北:遠流。
林天佑主編(2005)。教育改革與教育政策。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天佑等(2000)。台灣教育探源。臺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林水吉(2002)。民主化與憲政選擇。臺北:風雲論壇。
林玉体(1985)。西洋教育史。臺北:文景。
林玉体(2002)。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臺北:高等教育。
林玉體(1984)。教育再造與學校革新。臺北:文景。
林明地(2003)。校長學-工作分析與角色研究取向。台北:五南。
林信榕(2001)。教育變革分析。臺北:師大書苑。
林清達(1991)。校長的領導挑戰與趨勢。
花蓮縣八十學年度國中小校長會議研習手冊。
林清達(協同主持,1993)。師範學院系所結構調整與發展之研究。
教育部中等教育司委託研究專案(劉錫麒主持)。
林嘉誠(1982)。政治系統工程師─伊士頓。臺北:允晨。
姜南揚(1995)。臺灣大轉型─40年政改之謎。大陸:克寧。
胡幼慧主編(2008)。質性研究。臺北;巨流圖書。
若林正丈(2000)。臺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臺北:月旦
范熾文(2008)。教育行政研究—批判取向。臺北:五南。
范熾文(2012)。教育行政即反省實踐。臺北:學校行政雙月刊,77。
孫志麟(2004)。教育政策與評鑑研究。臺北:學富
孫隆基(1985)。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香港:集賢社。
孫震(2007)。臺灣高等教育發展的方向。臺北市:臺大。
徐南號(1999)。臺灣教育史。臺北:師大書苑。
涂雲(2000)。大學入學考試中心賀文慶10年。臺北:教育部
秦夢群(2000)。教育行政—實務部分。臺北:五南。
秦夢群(2011)。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臺北:五南。
袁振國(2001)。教育新理念。臺北:洪葉。
馬樹禮(1986)。談解嚴暨開放組黨。臺北:中央日報社。
高強華(1988)。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88)。社會變遷與教育革新。臺北:師大書苑。
高強華(1999)。理性與感性。臺北:南宏。
高強華(1999)。理性與感性。臺北:南宏。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1994)。教育研究方法論文集。臺北:臺灣。
國立嘉義大學國民教育所主編(2001)。中小學校長專業成長制度規劃。
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1990)。高等教育。高雄:復文。
崔載陽(1973)。現代教育思想。臺北:帕米爾。
張老師(1977)。家庭與青少年-親職教育專題探討。臺北:幼獅。
張希哲(1982)。高等教育的理想與實際。臺北:正中。
張明輝(2004)。教育政策與教育革新。臺北:心理。
張芳全(1999)。教育政策。臺北:師大書苑。
張芳全(2002)。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臺北:商務。
張金鑑(1982)。行政學新論。臺北:三民。
張楚廷(1994)。校長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張鈿富(1995)。教育政策分析。臺北:五南。
張鈿富(2008)。教育行政理念與創新。臺北:高等教育。
張維迎(2004)。大學的邏輯。北京:北京大學。
張潤書(1975)。行政學。臺北:中華出版社。
張鐸嚴(2005)。臺灣教育發展史。臺北縣:空中大學。
教育研究(2006)。大學評鑑現況與展望。(142)。臺北:高等教育。
教育部(1982)。大學入學考試之改進~專案研究小組研究報告。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83)。大學入學考試制度之改進。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85)。社會教育近況簡介。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87)。高中畢業生留學會議資料。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88)。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0)。社會教育工作綱要。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90)。教育部成人教育實施計畫。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90)。教育部施政報告。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90)。教育部七十九暨八十會計年度預算編製表。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91)。加強推行家庭教育強化親職教育功能計畫。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91)。教育部施政報告。立法院第八十八會期報告。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實錄。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1995)。十年來的教育政策。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 。37-63。
教育部(1996)。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臺北:正中。
教育部(2008a)。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同作者。
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教育統計。臺北:教育部。
教育資料文摘(1991)。中央教育預算第二次審查(二)。161,48-70。
教育資料文摘(1993)。大學法修正草案朝野都傾全力翻案 。42-48。
淡江大學教育研究中心主編(1990)。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臺北:師大書苑。
許育典、盧浩平(2004)。大學入學制度的法律分析。教育學刊,27,1-20。
許籐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台北:五南。
郭為藩(1979)。教育的理念。臺北:文景。
郭為藩(1998)。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天下。
郭為藩、高強華(1987)。教育學新論。臺北:正中書局。
陳向明(2004)。教師如何做質的研究。臺北:洪葉。
陳伯璋(1988)。意識型態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0)。開放教育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陳伯璋(1998)。教育研究方法的新取向:質的研究方法。臺北:南宏。
陳伯璋(2005)。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臺北:高等教育。
陳伯璋、蓋浙生(2005)。新世紀高等教育政策與行政。臺北:高等教育。
陳伯璋、薛曉華(2002)。「知識轉型中大學理念與功能的再定位」思與言
科學雜誌社主辦「臺灣高等教育的省思」學術研討會。
陳孟君(譯)(1996)。量化的反思。臺北;巨流。
陳添球(2009)。教育革新講授資料。國立花蓮教育大學國教所博士班。
陳舜芬(1993)。高等教育研究論文集。臺北:師大書苑。
陳德華(2007)。臺灣高等教育過去20年數量的擴充與結構的轉變。
高等教育,2(2),67-96。
陳德華(2008)。臺灣高等教育面面觀。臺北:高等教育。
湯堯、成群豪(2010)。高等教育經營。臺北:高等教育。
黃光國(2003)。教改錯在哪裡?。臺北:INK印刻。
黃昆輝(1989)。教育行政學。臺北:東華書局。
黃武雄(2001)。臺灣教育的重建。臺北:遠流。
楊亮功(譯)(1967)。克伯萊著。西洋教育史。臺北:協志。
楊思偉、沈姍姍(1990)。比較教育。臺北線:空中大學。
楊國賜(1987)。社會教育的理念。臺北:師大書苑。
楊國賜(1988)。世界主要國家終生教育的發展趨勢。臺北:臺灣。
楊景堯(2012)。兩岸文教交流與思考。臺北市:麗文文化
楊碧川(1996)。臺灣現代史年表。臺北:一橋出版社。
溫明麗(譯)(1998)。卡爾著。新教育學。臺北:師大書苑。
葉至誠(2002)。高等教育發展的策略與願景。臺北:揚智。
葉啟政(1990)。二十一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體制-功能與學校組織。 臺北:師大書苑。 
詹棟樑(2001)。知識經濟與教育。臺北:師大書苑。
賈馥茗(1997b):教育本質。臺北:五南。
賈馥茗(1999)。人格教育學。臺北:臺北:五南。
賈馥茗等編彙(2003)。中西重要教育思想家。臺北縣:空中大學。
雷國鼎(1975)。教育學。臺北:華岡。
雷國鼎(1968)。教育行政。臺北:正中
廖春文(1990)。邁向溝通理性的教育政策。臺北:臺灣。
蓋浙生(1987):探尋教育的軌跡。臺北:文學。
劉真主編(1999)。中山先生民族主義正解。臺北:臺灣。
劉與漢主編(1991)。高等教育專題研究。臺北:臺灣。
歐陽教、黃政傑主編(1994)。大學教育的理想。臺北:師大書苑。
潘扶德(2004)。黑貓白貓論。花蓮:更生日報更生廣場大家談。
潘扶德(2008)。解嚴初期教育轉型政策研究與啟示。
國立東華大學育行政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31-144)。
潘扶德(2014)。毛高文面臨教育轉型革新發展課題之研究。
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30,97-118。
潘慧玲(2004)。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高等教育。
蔡保田(1970)。當前我國國民小學教育經費的實際問題。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22,147-156。
蔣夢麟(1979)。西潮。臺北:西潮社。
鄭世興(1990)。中國現代教育史。臺北:三民。
鄭智鴻(2007)。雅克‧勒高夫的法式新史學。臺北:唐山。
賴建誠(譯)(2003)。年鑑學派管窺。臺北縣:左岸。
戴曉霞(2000)。高等教育大眾化與市場化。臺北市:揚智文化。
薛曉華(1995)。人口年代中期後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國家-社會」
的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
薛曉華(1996)。臺灣民間教育改革運動。臺北:前衛。
謝文全(1984)。教育行政制度比較研究。高雄:復文。
謝文全(1985)。教育行政。臺北:文景書局。
謝冰瑩等編(譯)(1970)。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
鎮天錫等(1983)。人力政策形成與實施。臺北:聯經。
顏國樑(2002)。教育法規。高雄:麗文。
羅森棟(1990)。教育發展與文化建設。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羅森棟(1990)。臺灣政治民主化的發展。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蘇永明、方永泉(2008)。解嚴以來臺灣教育改革的省思。臺北:學富。
顧忠華(2005)。解讀社會力。臺北縣:左岸文化。
龔鵬程(1992)。兩岸文教交流之現況與展望。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


英文書目
A.H. Halsey, J. Floud, &;C. A. Anderson, ed.(1961).Education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Free press , N. Y. , collier- Macmillan, London.
Braudel,F.(1988)。論歷史(劉北成譯)。臺北:五南。(原著出版於1982)
Bryson,C.(2004).What about the workers?The expansion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academic work.Industrial Relations Journal,35(1),38-57.
Dunn,F.(2002)。公共政策分析(李明寰譯2002)。臺北:時英出版社。(原著出版1994)
Fullan,M.&; Stiegelbauer,S.(1991). 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Teachers Colleges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
Fullan,M.(1993). Change forces.Probing the Depths of Educational Reform. London:
Falmer Press.
Fullan,M.(2001).The new meaning of educational change.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s.
George F. Kneller. (1967). Education and political Thought, Foundation of
Educati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N. Y. , London, Sydney.
Hannum,E.,&;Buchmann,C.(2003).The consequences of global educational expansion: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Cambridge,MA: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Have Lock , k g.(1973).The change agent,s guide to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
Englewood cliffs ,v.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
March,J.G.,&;Olsen,J.P.(1996).Institutional perspectives on political institutions,
 Governance,9,247-264.
Miles, M. B. &; Huberman , A. M. (1984).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Beverly Hills,
CA.:Sage publications.
Owens, R, (1987).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in Education. New jersey:prentice Hall.
Sergiovanni T.J.(2001a)The principalship : a reflection practice perspective.
Boston :Allyn and Bacon.
simon,H.A.,(1944)Decision-making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 ,
in public Administrative Revive ,April .
Spillane, J. P., Halverson, R., R., &; Diamond, J. B. (2004). Toward a theory of leadership
practice: A distributed perspective. Journal of Curriculum Studies, 36(1), 3-34.
Schultz, T.W.(1961) Educ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p 60.
Trow, M. (1974).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 ERIC NO:ED091983.
Warren E.Gauerke&;Jack R.Childress.1967.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chool
  Finance,Chicago:Rand Mcnally, &; Compay,P.1。
Welsh,T.&;McGinn,N.F.(1999).Decentralization of education:
Why, when,what and how?UNESCE: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Planning,Paris.
Y ang,S.&;Relations,M.(2007).Martin Trow,leading scholar in higher education studies,
dies at 80 Retrieved Octorber 28,2008,form
http://berkeley.edu/news/media/releases/2007/03/02_trow.s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