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身體與社會:《莊子》身體觀研究
作者:吳明峰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MING-FE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莊子》身體觀道論體知社會具身性一體之化ZhuangziBody Philosophy (The Views of Body)Theory of TaoQiEmbodied KnowingSocietyEmbodimentTransforming into On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莊子》是具有豐富意涵的古典文獻。由於在現代學門中,對《莊子》加以不同的研究方法,故使其呈現不同的學術特性──那麼,哲學學門的特質為何?我們在什麼意義下,可以成立《莊子》為一份哲學文本呢?本論文重視哲學中反思與推理的性質,考察《莊子》的思維特徵及其合理性。此外,當代的身體觀研究,著重生命活動的具身性,以及身心、身境、人我之相互關係,並以動態方式觀察認知與實踐等問題,而及於人的情感層面、社會關係以及法政方面的關懷。結合上述兩端,當《莊子》作為一種哲學資源,它能對身體觀研究領域提供哪些思考,而我們如何評價這些思考呢?本論文即藉此問題意識,試圖使《莊子》在身體觀研究取向下開展新義。
這份研究由《莊子》的道論起始,配合《莊子》的語言策略,將其道論闡述為引導功能的言說。其次,承接道論裡,「大」、「天」、「道」、「化」、「氣」、「物」等談論,而聯繫成一種變化無間的視角,本論文稱之為「形成與化解」的身體觀,並探討在此觀點下,物之形體與人之身體的關係問題;接著,透過技藝之道、體知、自我知識等概念,論述「生活脈絡的身體觀」。最後,由人存在的社會處境,談到《莊子》論「命」、論「禮」的洞見,並進一步討論《莊子》理想中的個人與社會,而歸結於「一體之化」的視角。
As a classic rich in meanings, Zhuangzi is studied through various methodologies as a modern subject and therefore presents various academic features. Then, what is the philosophical feature of Zhuangzi? By what meanings can we define Zhuangzi as a philosophical text? In this article, we examine the philosophical features and rationality of Zhuangzi in light of the philosophical aspects of reflection and reasoning. Furthermore, the contemporary studies on the views of body concentrate on the embodiment of life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and mind, between body and situation, and between other and self, as well as observe the issues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in a dynamic way, pointing to human feelings, social relationships along with legal and political concerns. What kinds of ideas can be found in Zhaunzi as a philosophical resource while we combined these two approaches? And how should we evaluate these ideas? This article is meant to extract new meanings from Zhuanzi regarding to the studies on the views about body.
Here, we begin with the theory of tao in company with the linguistic strategy of Zhuangzi and interpret it into a guiding discourse. Next, we combine the discussions about “largeness,” “heaven,” “tao,” “transformation,” “qi” and “things” into a changeable perspective, which is called “forming and resolving” here, and inqui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orms of things and the bodies of human beings from this perspective. Then, we talk about the “views about body in the context of life” through such concepts as the tao of craftsmanship, the internal awareness and self-knowledge. Finally, starting with the social conditions of one’s being, we then talk about the insights about “life” and “rites” in Zhaungzi, discuss further about the ideal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 Zhuangzi and finally conclude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forming into one.”
一、原典及註釋書
郭象注,成玄英疏,《南華真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王夫之,《老子衍‧莊子通‧莊子解》,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釋德清,《莊子內篇憨山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6年。
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7年。
宣穎,《南華經解》,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黃錦鋐,《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王叔岷,《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
曹礎基,《莊子淺注》(修訂重排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新版)》,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1年。
錢穆,《莊子纂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蕅益智旭著,王志遠釋譯,《教觀綱宗》,臺北: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
劉寶楠,《論語正義》,高流水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李滌生,《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4年。

二、專書
王岫林,《魏晉士人之身體觀》,永和:花木蘭文化出版公司,2009年。
王博,《莊子哲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方東美,《生生之德》,臺北:黎明文化公司,1987年。
────,《中國人生哲學》,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方東美著,孫智燊譯,《中國哲學精神及其發展(上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2005年。
方勇,《莊子學史(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石朝穎,《現象學與古典哲學的詮釋問題》,臺北:商務印書館,2012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9年。
────,《智的直覺與中國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牟宗三講述,陶國璋整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臺北:書林出版公司,1999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朱建民,《知識論》,蘆洲:國立空中大學,2003年。
沈清松,《現代哲學論衡》,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4年。
────,《對比、外推與交談》,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
何靜,《身體意象與身體圖式──具身認知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
汪民安,《尼采與身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李明輝,《儒家與康德》,臺北:聯經圖書公司,2018年。
李翔海編,《知識與價值──成中英新儒學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6年。
余建章、葉舒憲著,《符號:語言與藝術》,臺北:久大文化公司,1992年。
杜保瑞,《莊周夢蝶:莊子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年。
杜維明,〈論儒家的「體知」──德性之知的涵義〉,郭齊勇、鄭文龍編,《杜維明全集》,武漢:武漢出版社,2002年。
吳光明,《莊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2年。
吳怡,《逍遙的莊子》,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吳肇嘉,《莊子應世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
周與沉,《身體:思想與修行──以中國經典為中心的跨文化觀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8年。
徐克謙,《莊子哲學新探──道‧言‧自由與美》,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徐來,《英譯《莊子》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孫偉平,《事實與價值》,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
高宣揚,《解釋學簡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
高懷民,《偉大的孕育》,臺北:作者自版,1999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倪梁康,《現象學及其效應──胡塞爾與當代德國哲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4年。
陳少明,《《齊物論》及其影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立勝,《「身體」與「詮釋」──宋明儒學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陳引馳,《無為與逍遙:莊子六章》,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陳清春,《六合內外:莊子內篇道論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年。
陳福濱,《兩漢儒家思想及其內在轉化》,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4年。
────,《智與思──陳福濱哲學論文自選集》,新北:輔大書坊,2016年。
陳德興,《氣論釋物的身體哲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09年。
陳徽,《致命與逍遙──莊子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陳贇,《天下或天地之間:中國思想的古典視域》,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7年。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黃進興,《歷史主義與歷史理論》,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92年。
張再林,《中國古代身道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5年。
張松輝,《莊子疑義考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張祥龍,《當代西方哲學筆記》,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現象學導論七講:從原著闡發原意(修訂新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陶國璋,《莊子齊物論義理演析》,香港:中華書局,1999年。
曾春海,《中國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2年。
葉秀山,《哲學要義》,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6年。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莊子的生命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5年。
────,《道家倫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五南圖書公司,2016年。
葉舒憲,《莊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7年。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8年。
────,《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
楊義,《中國敘事學》,大林: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
楊國榮,《莊子的思想世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
────,《道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公司,2004年。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6年。
蔡璧名,《身體與自然──以《黃帝內經素問》為中心論古代思想傳統中的身體觀》,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7年。
────,《形如莊子、心如莊子、大情學莊子:從生手到專家之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
鄧小虎,《荀子的為己之學:從性惡到養心以誠》,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
鄧育仁,《公民儒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詹康,《爭論中的莊子主體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4年。
劉又銘,《一個當代的、大眾的儒學:當代新荀學論綱》,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19年。
劉成紀,《形而下的不朽──漢代身體美學考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劉安剛,《意義哲學綱要》,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莊子哲學及其演變(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賴錫三,《道家型知識分子論:《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
────,《《莊子》的跨文化編織:自然‧氣化‧身體》,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9年。
鍾振宇,《道家的氣化現象學》,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016年。
韓林合《虛己以游世──《莊子》哲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嚴春友,《無以人滅天──莊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
小野澤精一、福永光司、山井涌編,《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與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
池田知久著,黃華珍譯,《《莊子》──「道」的思想及其演變》,臺北:國立編譯館,2001年。
Adam, Ferguson (亞當‧弗格森)著,孫飛宇等譯,《道德哲學原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Allan, Sarah (艾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Allinson, Robert E.(愛蓮心)著,《嚮往心靈轉化的莊子:內篇分析》,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Arendt, Hannah (漢娜‧鄂蘭)著,《人的條件》,臺北:商周出版公司,2016年。
Billeter, Jean François (畢來德)著,宋剛譯,《莊子四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Bleiche, Josefer 著,賴曉黎譯,《當代詮釋學》,臺北:使者出版社,1990年。
Frondizi, Risieri 著,黃藿譯,《價值是什麼──價值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Gadamer, Hans-Georg (漢斯-格奧爾格.加達默爾∕高達美)著,洪漢鼎、夏鎮平譯,《詮釋學Ⅱ: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臺北:時報文化公司,1995年。
Husserl, Edmund(埃德蒙德‧胡塞爾)著,倪梁康譯,《現象學的觀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Jenkins, Keith (凱斯‧詹京斯)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臺北:麥田出版公司,1996年。
Merleau-Ponty, Maurice(莫里斯‧梅洛-龐蒂)著,楊大春譯,《眼與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Munro, Donald J.(唐納德‧J‧蒙羅)著,莊國雄、陶黎銘譯,《早期中國「人」的觀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Palmer, Richard E.(帕瑪)著,嚴平譯,《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Pieper, Josef (尤瑟夫‧皮柏)著,劉森堯譯,《閒暇:一種靈魂的狀態》,臺北:立緒文化公司,2009年。
Shilling, Chris(克里斯‧希林)著,李康譯,《身體與社會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文化、技術與社會中的身體》,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Smith, Wilfred Cantwell (威爾弗雷德‧坎特韋爾‧史密斯)著,董江陽譯:《宗教的意義與終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
Stanford, Michael (麥克‧史丹福)著,劉世安譯,《歷史研究導論》,臺北:麥田出版公司,2001年。
哲學大辭書編審委員會,《哲學大辭書(第二冊)》,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5年。
羅伯特‧奧迪(Robert Audi),《劍橋哲學辭典》,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02年。

三、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方克濤,〈英美學界對於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之研究:回顧與展望〉,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王小滕,〈析論莊子絕待「道」境之呈現〉,《東華人文學報》(16),2010.1。
王志楣,〈《莊子》逍遙義辨析〉,《政大中文學報》(8),2007.12。
石田秀石著,林宜芳譯,〈由身體生成過程的認識來看中國古代身體觀的特質〉,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177-192。
杜保瑞,〈中國哲學的宇宙論思維〉,《第三屆中國文哲之當代詮釋學術研討會會前論文集》,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2007.10。
杜維明,〈論儒家的「體知」〉,《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杜維明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新華書店,1993年。
何炳隸,〈從《莊子‧天下》篇首解析先秦思想中的基本關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2007.3。
李恆威、盛曉明,〈認知的具身化(Embodiment)〉,《科學研究》(24.2),2006。
吳光明,〈莊子的身體思維〉,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393-414。
吳明峰,〈書評: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哲學與文化月刊》(34.4),2007.4。
吳豐維,〈何謂主體性?一個實踐哲學的考察〉,《思想》(4),2007.01。
林月惠,〈杜維明先生與跨文化對話〉,《儒學、文化與宗教──劉述先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9月。
林明照,〈莊子的道論與反身性〉,《哲學與文化月刊》(37.10),2010.10。
────,〈觀看、反思與專凝──《莊子》哲學中的觀視性〉,《漢學研究》(30.3),2012.9。
姜丹丹,〈身體、想像與催眠──畢來德與莊子的思想對話〉,收於《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4),2012.12。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261-324。
康中乾,〈論莊子「道」的涵義〉,《陝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7.7)。
孫小龍,〈杜威對事實 ∕ 價值二分法的批判──從存在論的觀點看〉,《廣西社會科學》(2/總176)。
孫周興,〈《哲學的改造》‧譯者序〉,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5年。
陳志強,〈對郭象哲學所受質疑提出辯解〉,《清華學報》(44.3),2014.9。
陳福濱,〈導言:中國哲學道論專題〉,《哲學與文化月刊》(437),2010.10。
────,〈荀子的「樂」教思想〉,收於《第三屆荀子思想與教育創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臨沂:第三屆荀子思想與教育創新學術研討會,2016.10。
陳榮灼,〈氣與力:「唯氣論」新詮〉,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功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47-77。
陳榮華,〈海德格與高達美哲學的提問(Fragen)與思考(Denken)〉,《臺大文史哲學報》(58),2003.5。
陳贇,〈《莊子‧逍遙遊》中的鯤鵬寓言〉,《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1。
───,〈逍遙境界的政治向度〉,《學海》,2009.2。
張永儁,〈莊子泛神論的自然觀對張橫渠氣論哲學的影響〉,《哲學與文化月刊》
(387),2006.8。
張敏,〈《莊子》內篇「天」義思想探析〉,《江西社會科學》,2009.9。
陳鼓應,〈論道與物關係問題:中國哲學史上的一條主線〉,《臺大文史哲學報》(62),2015。
游淙祺,〈現象學心理學與超驗現象學:從胡塞爾的脈絡來看〉,《應用心理研究》「現象學心理學專題」(29),2006.3。
黃文宏,〈西田幾多郎與熊十力〉,《清華學報》(新37.2),2007.12。
黃冠雲,〈「流體」、「流形」與早期儒家思想的一個轉折〉,《簡帛》第六輯,2011。
黃俊傑,〈中國思想史中「身體觀」研究的新視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2002。
────,〈引言〉,楊儒賓、何乏筆主編,《身體與社會》,臺北:唐山出版社,2004年。
────,〈從儒家經典詮釋史觀點論解經者的「歷史性」及其相關問題〉,《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黃子洵,〈《莊子》中的小大之辨〉,《鵝湖月刊》(43.11/總515),2018.5。
彭國翔,〈儒家傳統的身心修煉及其治療意義──以古希臘羅馬哲學傳統為參照〉,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功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頁1-45。
張鼎國,〈「較好地」還是「不同地」理解:從詮釋學論爭看經典註疏中的詮釋定位與取向問題〉,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6年。
葉海煙,〈導言:莊子哲學專題〉,《哲學與文化月刊》(386),2006.7。
────,〈莊子齊物哲學的道物合一論〉,《哲學與文化月刊》(399),2007.8。
楊國榮,〈天人之辨:《莊子》哲學再詮釋(上)〉,《學術月刊》,2005.12。
楊儒賓,〈卮言論:莊子論如何使用語言表達思想〉,《漢學研究》(10.2),1992.12。
────,〈支離與踐行──論先秦思想裡的兩種身體觀〉,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415-449。
鍾振宇,〈莊子的身體存有論──兼論其與歐洲身體現象學的對話〉,《漢學研究》(32.4),2014.12。
葛浩南,〈莊子的哲學虛構〉,何乏筆編,《若莊子說法語》,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
鄧育仁,〈隱喻與行動〉,《「身體、認知與意義III」哲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研院歐美所,2008年12月。
廖炳惠,〈兩種「體」現〉,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215-226。
鄭喜恆,〈宗教領域中的探究與詹姆士的〈信念意志〉〉,《歐美研究》(46.3),2016.9。
蔡錚雲,〈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年刊(創刊號),2004。
蔡璧名,〈《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臺大中文學報》(49),2015.6。
────,〈《莊子》書中專家的「身體感」──一箇道家新研究視域的開展〉,《漢學研究》(33.4),2015.12。
蔡耀明,〈一法界的世界觀、住地考察、包容說:以《不增不減經》為依據的共生同成理念〉,《臺大佛學研究》(17),2009.6。
劉滄龍,〈自然與自由──莊子的主體與氣〉,《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35),2016.1。
劉振維,〈論《莊子》書中「情」字蘊義與情感議題〉,《朝陽人文社會學刊》(9.2),2011.2。
鄭開,〈道家形而上學的理論特質──以「道德之意」為中心的討論〉,《中國社會科學月刊》(11),2017。
蔣年豐,〈再論莊子與梅露-龐蒂〉,《與西洋哲學對話》,臺北:桂冠出版社,2005年。
冀劍制,〈以自我知識為中心的哲學〉,發表於中國哲學會2004年度會議:危機時代的新思維學術研討會,2004.12.11。
賴錫三,〈從《老子》的道體隱喻到《莊子》的體道敘事──由本雅明的說書人詮釋莊周的寓言哲學〉,《清華學報》(40.1),2010.3。
────,〈《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29.4),2011.12。
────,〈《莊子》身體觀的三維辯證:符號解構、技藝融入、氣化交換〉,《清華學報》(42.1),2012.3。
────,〈《莊子》自然觀的批判考察與當代反思〉,《東華漢學》(19),2014.6。
────,〈《莊子》「天人不相勝」的自然觀──神話與啟蒙之間的跨文化對話──〉《清華學報》(46.3),2016.9。
────,〈身體、氣化、政治批判〉,何乏筆編,《跨文化漩渦中的莊子》,臺北:臺灣大學高等研究院,東亞儒學研究中心,2017年。
蕭振邦,〈由詮釋的角度看《莊子四講》──回應畢來德《莊子》研究〉,收於《畢來德與跨文化視野中的莊子研究」專輯(上)》,《中國文哲研究通訊》(22.3),2012.9。
龔卓軍,〈身體感與時間性:以梅洛龐蒂解讀柏格森為線索〉,《思與言》(44.1),2006.3。
────,〈身體感:胡塞爾對身體的形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現象學心理學專題」(29),2006.3。
Billeter, Jean François(畢來德),〈關於西方莊學的幾點反思〉,《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8.4),2008.12。
Fox, Alan D.(狐安南),〈《莊子》中的經驗形態:感應與反映〉,楊儒賓、黃俊傑編,《中國古代思維方式探索》,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頁183-200。
Neville, Robert C.,〈中國哲學的身體思維〉,楊儒賓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頁193-212。

四、學位論文
林明照,《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周翊雯,《從《莊子》到《莊子注》身體觀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9年。
馮鳳儀,《莊子身體觀──論逍遙的實踐基礎》,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陳盈慧,《《莊子》身體觀及其道教流衍》,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7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