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道家的心術與主術──以《老子》、《莊子》、《管子》四篇為核心
作者:陳佩君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Pei-Chun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鼓應
王曉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老子莊子管子四篇心術主術身體觀身心關係君主聖人真人逍遙精氣LaoziZhuangzi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Practice of Mind (Xin Su)Kingcraft (Zhu Su)Dao-Things RelationshipBody TheoryMind-Body RelationshipSage (Shen Ren)Authentic Person (Zhen Ren)Non-Action (Wu Wei)Free and Easy Wandering (Xiao Yao You)QiFine Qi (Jing Q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7
在先秦道家的範疇架構中,「道」無疑是至高的存在,天、地、人三元結構皆統攝於「道」。道家諸子莫不以「道」為萬物的存在根據,指出自然的「道」乃是人文建構的根基,並在此根基之上,透過「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維方式,展開新的人文建構的論述。而在這一系列回歸於「道」及重新由「道」出發的歷程之中,人無疑是這一歷程中的實踐主體。對於人本身的不同理解,產生了人發展的不同意向的思考,也形構了不同的論述方式與價值取向。於人身之中起了關鍵主導作用的是「心」,而「心」首先要面對的問題,即不能與之相離卻又相異的「身」。主體意識如何看待身體,如何看待心與身的關係,可說是一切自我與他者關係的原型。本文認為,在《老子》之後,對身體觀與身心關係的不同詮釋,展開了黃老學派「外王」與莊子學派「內聖」的不同路線。
「內聖外王之道」可說是莊子學派所獨創之哲學性觀念,受到後世學者的重視。但在先秦古典文獻中,就只在《莊子.天下》篇出現過一次,在當時並沒有受到關注。在先秦,與「內聖」、「外王」意含相近,且較被普遍使用的為「心術」與「主術」。「心術」直接揭示了在「內聖」之由「治身」返身向內「治心」以上通乎「道」的探索歷程中,在一身之中起主導作用的行為主體就是「心」;「主術」則表明了「外王」之由「治身」轉身向外「治國」的統御思維中,起關鍵作用的行為主體是統治者「主」。
「心術」與「主術」,皆與對「道」的領會與展示相關。「心術」指在身體的場域中,心之作為人身之操持者的能力,及如何實踐心作為一身之主的修練方法,亦為人於生命狀態與境界中展示其對「道」的領會的載體;「主術」即謂在國家政體的場域中,人主作為一國之統治者的統御能力,及如何實踐其作為一國之主的統御方法,亦為人主於現實人文建構中展示其對「道」的領會的載體。
為突顯身心關係及其類比對於先秦道家學說發展意向的影響,本文以「先秦道家的心術與主術」為主題,以《老子》、《莊子》、《管子》四篇的文本為探討核心,析論先秦道家思潮在「道」的前提之下,所展開的思想遞嬗與發展。身體中的身心關係,不但是自我與他者的主客關係的原型,且影響著各個面向中自我與他者互動關係的論述,乃至對於中國古典哲學中天、地、三元結構的不同詮釋與不同發展方向。而人的存在不過是萬物之一,因此,本文由道物關係談起,緊扣著身體觀、身心關係、「心術」與「主術」之間環環相扣的類比關係來進行論述。
《老子》中的身體觀與心身關係尚未完全顯題化。雖然如此,已可調理出其展開了由治身而治心而復歸於道的「心術」路線,及由治身而治國而將道落實為聖人無為之治的「主術」路線。藉由「聖人」的中介,後者以前者為基礎,兩者一理貫通。《老子》身體觀與身心關係論述未全的留白之處,及治身與治國並重,由「心術」而「主術」的思維,為道家哲學思潮的發展開啟了一扇奠基於「道」的寬廣大門。莊子學派與稷下黃老學派的發展,便分別由《老子》中解構身心與身心不抱一不離的角度出發,展開了不同意向的論述與發展。
由治心而治身而治國,由「心術」而「主術」。對身體觀與身心關係的不同看法,將導致「心術」與「主術」思想的不同主張。莊子學派與稷下黃老學派同以心為一身之主,因此,致使兩家思想分歧的原點,就在於人身之中的思維主體「心」,對「形」之「流轉」或「安而不移」的不同觀點,及從而演生出對於身心關係的不同見解。
莊子學派認為外在的「形」「流轉」不已,發展出「外化而內不化」的身心關係,意欲解構身心的異化,最終目的在身心的消融;稷下黃老則主張「形」應「安而不移」,展開了「修心而正形」之形神雙養而以心為主的身心調和主張。身心消融與身心調和,可說是《老子》之後身心關係分庭抗禮的兩種發展方向。正由於「心」對於「形」的不同態度的分歧原點,形成了不同的身心關係,與不同的自我與他者的理想關係,從而發展出不同的「心術」與「主術」,最終形成了不同的天、地、人三元結構。
本文認為,《老子》中兼含了治身與治國,兼顧「心術」與「主術」的雙重意向,建構了「道-聖人-天下」之三元結構的思維。而這樣的三元結構,並沒有同時被莊子學派與稷下黃老學派所承繼。
當莊子學派以創新的「真人」為理想人格的名號之際,便已揭示了莊子學派提出了不同於《老子》「道-聖人-天下」的,新的「道-真人-天下」的三元結構。「真人」之真是直承自「『道』之真」而來,主張「道之真以治身,其緒餘以為國,其土苴以治天下」(《莊子.讓王》)。清楚地表明了莊子學派在三元結構中,較不關心指向於「天下」的一面,而主要意向於「道」,且表現出傾向消融三元結構之分立的齊物思想。《莊子》以「主術」為「心術」之餘事,呈現出由主客消融到「道通為一」的形上意向。
另一方面,稷下黃老學派則承繼與轉化了《老子》的三元結構。稷下黃老學派透過以「道」為本去整合與融貫各家所長的哲學方法,重新溝通了形上與形下,天道與人事,自然與人文的雙向關係,更賦予了「聖人」新的概念意含,真正在戰國中後期重新確立了新的、向社會性傾斜的「道-聖人-天下」的三元結構。〈心術〉所言「心術,無為而制竅者也」一句,便已透出《管子》篇的「心術」與「主術」一理貫通,雖多元展開但終將歸趨於一的社會性意向。
本文認為,若由以身體觀與身心關係為起點,經過「心術」與「主術」的展開,而以三元結構為完成的論述脈絡來看,在「道」的根基之上,整合與融貫各家所長,以重新展開「道-聖人-天下」三元結構之論述的黃老道家,才是《老子》道家的嫡傳。也因此,司馬談〈論六家要旨〉所評述的道家,正是「因陰陽之大順,採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的黃老道家。
In the category structure of Daoism in Pre-Qin period, “Dao” is the highest existence, and it includes the whole ternary structure of heaven, earth, and humankind. Pre-Qin Daoists figured out that “Dao” is the foundation of humanity and civilization, and comprehended the thinking principle— “All the endeavor of human beings should follow the way of Heaven.” Basing on the foundation and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they tried to construct new theories of the model of humanity and civilization. In the process of returning to “Dao” and starting over from “Dao”, human beings are undoubtedly the subjects who practice “Dao” in this course. The various ways of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human beings make differences in thinking ways, argumentations, and value orientations.
It is mind (xin) that plays the main and key role in a person’s body (shen). Mind represents the consciousness of the subject, and body is the first object which is different but undivided to mind.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ncluding mind-shape (xing) relationship, is the prototype of al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 This dissertation tries to justify that the divergent opinions of “outer king” (wai wang) way in Huand-Lao Daoism and “inner sage” (nei sheng) way in Zhuangzi Daoism after Laozi resulted from th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body theory and the mind-body/shape relationship.
“The way of inner sage and outer king” is an original idea in Zhuangzi, i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Chinese Philosophy. However, it appears only once in Pre-Qin texts, it didn’t have philosophies’ attention then. The Practice of mind (xin su) and the kingcraft (zhu su) are more popular and relevant ideas to inner sage and outer king in that period. The former manifest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inner sage, mind is the subject which tries to comprehend the metaphysical “Dao” by returning to oneself through governing one’s body (implies oneself); the latter announces that,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acticing outer king, king is the subject which attempts to govern a nation by starting from oneself through governing one’s body. “Practice of mind” and “kingcraft” are interrelated, and they both correlate with the method of understanding and presenting “Dao” in Daoism.
This dissertation reveals the analogy among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the practice of mind, and the kingcraft.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is not only the prototype of all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other, but also influences all the arguments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self and other; and further, the interpretations of ternary structure. Hence this dissertation takes The Practice of Mind and The Kingcraft in Pre-Qin Daoism as a main subject, focusing on Laozi, Zhuangzi, and the Four Articles of Guanzi, and attempts to analyze and demonstrate how Daoists’ thinking developed and transformed on the basis of “Dao” in Pre-Qin period.
Even if the discussions about the body theory and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are not explicit enough in Laozi, we can still reveal the dual formulation in it— inwardly the practice of mind and outwardly the kingcraft. Thorough the intermediary of the Sage (sheng ren), the latter is based on the former, and they are interrelated. The implicit thought of the body theory and the mind-body relationship, and the dual formulization in Laozi give ideological extension space to the following Daoists.
From mind-governance to body-governance to nation-governance, from the practice of mind to the kingcraft, with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from which mind considers body/shape construct various theories of mind-body/shape relationship, the practice of mind, the kingcraft, and the ternary structure further more. Both Zhuangzi school and Jixia Huang-Lao school regarded mind as the ruler of one’s body, thus, doctrines about how mind considers shape led to the divergence of their thougt.
Zhuangzi school declared that shape is always transforming, so they regarded mind-shape relationship as outer-transforming and inner-maintaining (wai hua er nei bu hua). They would like to deconstruct the alienation of the mind-body/shape relationship, and melted the contrariety between mind and body/shape in the end. Hence they turned their thought inward into the practice of mind, and regarded outward kingcraft unnecessarily. They reflected on the specific meaning of life, and revealed the significance of living a free and easy wandering (Xiao Yao You) life with “Dao.” Their arguments are more metaphysical.
Jixia Huang-Lao school absorbed the theories of other schools on the basis of the mentioned foundation and principle. They believed that mind and shape co-construct a living body organically, and argued that shape is supposed to be maintaining and stable. They preferred to bal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nd and body/shape,based on the hypothesis of “mind is the ruler of body”. So they tried to connect the theories of the practice of mind and the kingcraft, and illustrated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them. Their arguments are more realistic and socialized.
With this thread of thought, this dissertation justifies that Huang-Lao Daoism is the direct line of instruction of Laozi. And this is why Ma-Tan Si regarded Huang-Lao school as School of Daoism in On the Pith of the Six Schools (lun liu jia yao zhi).
參考書目
(除原典按書名筆劃排序外,悉依作者姓氏筆劃、年代序排列)

一、古典文獻與註譯部分
《十三經注疏》,藝文十三經注疏景阮刻本。
《史記》漢.司馬遷著、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藝文二十五史景乾隆武英殿刊本。
《老子道德經注》晉.王弼注,樓宇烈校釋,收於《王弼集校釋》,臺北:華正,1992。
《呂氏春秋集釋》秦.呂不韋編、許維遹集釋,上海:上海書店,1996。
《帛書老子》甲乙本,收於《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1980。
《荀子集解》周.荀卿著、清.王先謙集解,臺北:藝文,1937。
《國語》周.左丘明著、三國吳.韋昭注,藝文景讀未見齊重雕天聖明道本。
《淮南鴻烈集解》,漢.劉安編撰、劉文典集解,北京,中華,1997。
《莊子集釋》清.郭慶藩集釋,臺北:木鐸,1988。
《郭店楚墓竹簡老子》,北京:文物,1998。
《黃帝四經》(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收於《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北京:文物。
《漢書補注》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藝文二十五史景長沙王氏校刊本。
《管子校正》清.戴望校注,臺北:世界,1990。
《韓非子集釋》周.韓非著、陳奇猶集釋,臺北:華正,1982。
丁原植《《淮南子》與《文子》考辨》,臺北:萬卷樓,1999。
丁原植《文子資料探索》,臺北:萬卷樓,1999。new window
---《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1998。
---《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臺灣古籍,2000。
---《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2002。
尹振環《楚簡老子辨析:楚簡與帛書老子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2001。
王先慎《韓非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3。
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三民,1992。
王叔岷《莊子校詮》,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8。
安井衡《管子纂詁》,臺北:河洛,1976。
朱永嘉、蕭木《新譯呂氏春秋》,臺北﹔三民,1995。
何寧《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1998。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北京大學,2002。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69。
林尹《周禮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72。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1991。
徐忠良《新譯尹文子》,臺北﹕三民,1996。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1996。
張佩綸《管子學》,臺北:臺灣商務,1971。
張舜徽〈管子四篇疏證〉,收於氏著《周秦道論發微》,臺北:木鐸,1983。
郭沫若《管子集校》,香港:龍門書店,1973。
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1988。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5。
---《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1999。
---《老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2000。
---《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2003。
陳德和〈《管子.心術上》義理疏解〉,收於氏著《道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里仁,2005。new window
傅佩榮《論語》,臺北:立緒,1999。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臺北:復文,1991。
蔣錫昌《老子校詁》,臺北:東昇出版事業,1980。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2004。
---《楚簡《老子》柬釋》,臺北:萬卷樓,1999。
嚴遵《老子指歸》,北京:中華,1994。

二、研究專著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山東大學,1997。
丁原植《文子新論》,臺北:萬卷樓,1999。new window
---《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臺北:臺灣古籍,2000。
---《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臺北:萬卷樓,2002。
尹振環《楚簡老子辨析:楚簡與帛書老子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2001。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論稿》,臺北:中研院文哲研究所,1992。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1993。
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2001。new window
---《莊子哲學》,北京大學,2004。
王範之《呂氏春秋研究》,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1993。
王曉波《先秦法家思想史論》,臺北:東大,1998。new window
---《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7。
司修武《黃老學說與漢初政治平議》,臺北:臺灣學生,1992。new window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三聯,1998。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秦漢卷,北京:人民,1983。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1991。
朱哲《先秦道家哲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2000。
牟鍾鑑《《呂氏春秋》與《淮南子》思想研究》,濟南:齊魯,1987。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1989。
吳光《黃老之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1985。
---《儒道論述》,臺北:東大,1994。
李增《淮南子》,臺北:東大,1992。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昆明:雲南人民,1997。
那薇《漢代道家的政治思想和直覺體悟》,濟南:齊魯,1992。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7。
侯外盧等《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1957。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5。
---《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98。
胡道靜主編《十家論莊》,上海:上海人民,2004。
高柏園《莊子內七篇思想硏究》,臺北:文津,1992。new window
徐炳昶(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1999。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1966。new window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學生,1990。new window
涂又光《楚國哲學史》,武漢:湖北教育,1995。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1997。
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臺北:臺灣中華,1971。new window
張恆壽《莊子新探》,咸寧:湖北人民,1983。
莊萬壽《道家史論》,臺北:萬卷樓,1990。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3。
郭沫若《青銅器時代》,收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一卷,北京:人民,1982。
---《十批判書》,收入《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二卷,北京:人民,1982。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北京:三聯,2002。new window
陳鼓應《老莊新論》,臺北:五南,1993。new window
---《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2003。
---《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臺北:三民,2003。
陳鼓應、白奚《老子評傳》,臺北:文史哲,2002。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1991。new window
---《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1997。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臺北:學生,1985。
湯孝純《管子評述》,臺北:東大,1995。
馮友蘭《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二冊,臺北:藍燈,1991。
馮時《星漢流年》,成都:四川教育,1996。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臺北:鵝湖,2000。new window
楊寬《戰國史》,臺北:谷風,1986。new window
---《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2003。
楊儒賓《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與身體觀》,臺北:巨流,1993。new window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9。
楊儒賓主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2005。
葉海煙《老莊哲學新論》,臺北:文津,1997。
葛兆光《七世紀前中國的知識、思想與信仰世界-中國思想史》第一冊,上海:復旦大學,1998。
葛志毅、張惟明《先秦兩漢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1998。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2001。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1997。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1987。
劉節《古史考存》,北京:北京人民,1958。
劉蔚華、苗潤田《稷下學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1992。
鄭文光《中國天文學源流》,臺北:萬卷樓,2000。
蕭萐父《中國哲學史史料源流舉要》,武漢:武漢大學,1998。
羅根澤《管子探源》,臺北:里仁,1982。
顧頡剛《中國上古史講義》,臺北:文史哲,1989。

三、期刊論文
丁原明〈《淮南子》對《管子》四篇哲學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管子學刊》1995年3期(1995):7-13。
---〈從原始道家到黃老之學的邏輯發展〉,《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年3期(1996):37-43。
丁原植〈從出土《老子》文本看中國古典哲學的發展〉,收入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上冊》(新莊:輔仁大學,1999)。new window
---〈就竹簡資看《文子》與解《老》傳承〉,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楚簡《老子》思辨觀念的天文探源〉,《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 (武漢:湖北人民,2000)。
牛力達〈論《管子》書的法治思想〉,《管子學刊》1997年3期(1997):14-15。
王中江〈道家形而上學中「化」觀念及其歷史拓展〉,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王介英〈論莊子由技入道所開拓的精神境界〉,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王博〈論三晉的道家之學〉,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關於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的結構與性質--兼論其與通行本《老子》關係〉,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王葆玹〈「黃老易」和「莊老易」--道家經典的系統及其流變〉,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易專號》(北京:三聯,1998)
王曉波〈先秦法家與韓非思想〉,《歷史月刊》215期(2005):105-109。
---〈自道以至名,自名以至法──尹文子的哲學與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0期(2005):1-54。
---〈「歸本於黃老」與「以無為本」──韓非與王弼對老子哲學詮釋的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2005)29:1-63。
---〈「道生法」--《黃帝四經》的道法思想和哲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2期(2006):75-144
玉香〈《管子》養生思想論略〉,《管子學刊》1994年3期(1994):24-29。
白奚〈老子關於矛盾轉化條件的思想〉,《中國哲學史季刊》第三期(1994)。
---〈也談《管子》的成書年代與作者〉,《中國哲學史》1994年4期(1994):115-118。
---〈《黃帝四經》與百家之學〉,《哲學研究》1995年4期(1995):32-38。
---〈中國古代陰陽與五行說的合流--《管子》陰陽五行思想新探〉,《中國社會科學》1997年5期(1997):24-34。
---〈郭店儒簡與戰國黃老思想〉,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先秦黃老之學源流述要〉,《中國哲學》2003年4期(2003):50-61+100。
任文召〈略論《管子》四篇的黃老哲學思想〉,《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1期(2003):1-5。
任繼愈〈中國哲學史的里程碑--老子的「無」〉,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朱伯崑〈老莊哲學中有無範疇的再檢討--兼評馮友蘭先生的有無觀〉,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朱喆〈道家社會哲學思想略論〉,《哲學與文化》33卷6期(2006):141-153。new window
池田知久〈《老子》的「道器論」--基於馬王堆漢墓帛書本〉,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2輯:易專號》(北京:三聯,1998)
---〈尚處形成階段的《老子》最古文本--郭店楚簡《老子》〉,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牟鐘鑑〈論道〉,《中國哲學史》1996年3期(1996):9-15。
余明光、譚建輝〈黃老學術向黃老道家之轉變〉,《湘潭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45-49。
吳淑真〈《淮南子.主術訓》中君主統御觀之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12期(2001):113-131。new window
吳顯慶〈論馬王堆四種黃老帛書中的政治辯證法思想〉,《黑龍江社會科學》總66期(2001):13-16+50。
呂錫琛〈論道家「任性當分」的政治思想〉,《哲學與文化》33卷6期(2006):155-170。new window
宋榮培〈關於莊子的社會危機意識和自由意識的問題 〉,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李存山〈從郭店楚簡看早期道儒關係〉,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李道湘〈從《管子》的精氣論到《莊子》氣論的形成〉,《管子學刊》1994年1期(1994):18-23+10。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李增〈《管子》之宇宙觀〉,《國立編譯館期刊》27卷2期:9-36。
---〈帛書《黃帝四經》道生法思想之研究〉,《哲學與文化》26卷5期(1999):410-429。
---〈《管子》法思想〉,《管子學刊》2001年1期(2001):5-21。
沈清松〈郭店竹簡《老子》的道論與宇宙論--相關文本的解讀與比較〉,收入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上冊》(新莊:輔仁大學,1999)。new window
周昕〈管子的自然觀和認識論〉,《管子學刊》1995年2期(1995):13-15。
周亮、蔣廣學〈《黃帝四經》中道法思想的自然法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1卷4期(2000):8-11。
金甲秀〈黃老學與道家〉,《中國哲學》2002年4期(2002):48-55。
金敏〈法出乎道--論《管子》的道法觀〉,《浙江大學學報》11卷3期(1997):40-43。
胡家聰〈黃老帛書《經法》的政治哲學--兼論淵源於稷下之學〉,《中國哲學史》1988年4期(1988):54-60。
胡家聰〈道家黃老學的「天、地、人」一體觀〉,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8輯》(北京:三聯,1996):18-30。
---〈論《管子》書系學派著作〉,《管子學刊》1997年3期(1997):胡家聰〈略論道家「天、地、人」一體觀在民族心理中的滲透〉,《中國哲學史》1997年2期(1997):45-46。
---〈道家尹文與儒家荀況思想有若干相通之處--兼論稷下學術中心的思想交流〉,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道家黃老學「推天道以明人事」的思維方式〉,《管子學刊》1998年1期(1998):70-76。
孫立亭〈《管子》養生思想鈎沈〉,《管子學刊(淄博)》(1993):61-64。
袁信愛〈《管子》中黃老道家的人學思想〉,《哲學與文化》24卷12期(1997):1130-1140。new window
張立文〈論簡本《老子》與儒家思想的互補互濟〉,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張成水、張振國〈《管子》德治思想論析〉,《管子學刊》2002年4期(2002):14-18。
張岱年〈道家的深湛玄思與批判精神〉,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張增田〈《黃老帛書》研究綜述〉,《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版)》(2001):111-118。
---〈《黃老帛書》所見的另一種德治方略〉,《中國哲學史》2002年1期(2002):67-70。
---〈公平:道家黃老學派的法價值追求〉,《安徽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6卷5期(2002):10-13。
---〈「道」何以「生法」--關於《黃帝四經》「道生法」問題的追問〉,《管子學刊》2004年9期(2004):31-36。(原載《管子學刊》2004年2期(2004):18-23。
郭世東〈試論《管子》的法律思想〉,《政法論壇(中國政法大學學報)》1996年4期(1996):85-88。
郭沂〈談由生、命、才、德諸範疇構成的莊子人性論〉,《中國哲學史季刊》第三期(1994)
郭梨華〈儒家佚籍、《孟子》及《管子》四篇心性之系譜〉,《哲學與文化》34卷3期(2007):35-53。
陳卓〈靜因之道--《管子》哲學意蘊透析〉,《陝西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報(西安)》20卷3期(2003):47-49。
陳鼓應〈帛書《繫辭》和帛書《黃帝四經》〉,《周易研究》(1998):12-18。
---〈道家的社會關懷〉,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仁及守中思想〉,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從《呂氏春秋》到《淮南子》論道家在秦漢哲學史上的地位〉,《文史哲學報》第52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2000)。
---〈道家的人文精神〉,「杜保瑞的中國哲學教室」: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5rso/congress/05daoread/09060923.htm (2007)。
---〈我讀莊子的心路歷程〉(華東師範大學先秦諸子研究中心的講演稿,2008)。
陳靜〈「真」與道家的人性思想〉,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陳麗桂〈先秦儒道的氣論與黃老之學〉,《哲學與文化》33卷8期(2006):5-18。new window
陸建華〈《黃帝四經》--黃老道學的奠基之作〉,《安徽大學學報》23卷3期(1999):74-79。
曾春海〈《管子》四篇與《韓非子》的道法論及對比研究》,《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31期:211-227。
---〈〈繫辭傳〉與《黃老帛書》天道與治道之對照〉,《哲學與文化》34卷1期(2007):133-149
湯效純〈《管子》思想述評〉,《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4期(1994):138-141。
馮友蘭〈先秦道家哲學主要名詞通釋〉,收入《三松堂全集(第十二卷)》(河南人民,2001):352-390。
楊儒賓〈論《管子》四篇的學派歸屬問題--一個孟子學的觀點〉,《鵝湖學誌》13期(1994):63-105。new window
葉海煙〈〈太一生水〉與莊子的宇宙觀〉,收入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下冊》(新莊:輔仁大學,1999)。new window
葛榮晉〈試論《黃老帛書》的「道」和「無為」思想〉,《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3期(1981):47-53+21。
裘錫圭〈郭店《老子》簡初探〉,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雷敦龢〈郭店《老子》:一些前提的討論〉,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郭店《老子》及《太一生水》〉(中英對照),《本世紀出土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兩岸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新莊:輔大哲學系,1999)
熊鐵基〈黃老子學與黃老道家〉,《中國哲學史季刊》第三期(1994)。
---〈「老莊」與「黃老」〉,《中華道學》1997年增刊(1997):23-27。
---〈論《鶡冠子》的「道法」思想--兼論道法、黃老及其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0卷1期(2001):94-102。
蒙培元〈論自然--道家哲學的基本觀念〉,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劉笑敢〈從竹簡本與帛書本看《老子》的演變 ——兼論古文獻流傳中的聚焦與趨同現象〉,《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 (武漢:湖北人民,2000)。
---〈兩種逍遙與兩種自由〉,《哲學與文化》33卷7期(2006):29-42。
樂愛國〈《管子》的精氣說與氣功學〉,《廈門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年1期(1995):52-55。
---〈《管子》的精氣說辨正〉,《管子學刊》1996年1期(1996):3-6。
---〈《管子.內業》的精氣說的再探討〉,《管子學刊》1998年2期(1998):59-61。
鄭杰文〈帛書《黃帝四經》對《老子》學說的繼承和發展〉,《管子學刊》1996年3期(1996):54-59。
謝明陽〈從《老子》到《管子》四篇看「心」的概念之發展〉,《鵝湖月刊》258卷8期:8-19。new window
魏啟鵬〈《黃帝四經》思想探源〉,《中國哲學》第4輯(1980):179-191
---〈文子「聽道」考述〉,《中華道學》1997年增刊(1997):50-56。
---〈帛書《十大經》補箋〉,收入陳福濱主編,《本世紀出土思想文獻與中國古典哲學研究.上冊》(新莊:輔仁大學,1999)。
羅浩Harold D.Roth 〈內修:早期道家的主要實踐〉,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4輯》(北京:三聯,1998)。
---〈郭店《老子》對文中一些方法論問題〉,收入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7輯:郭店楚簡專號》(北京:三聯,1999)。
嚴靈峰〈老子「正言若反」邏輯的結構〉,《中國哲學史季刊》第三期(1994)。
 
四、博碩士論文
李玫芳〈《管子》形上思想探究 ── 以「道」「氣」「心」為主軸的構建〉,臺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林明照〈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臺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new window
陳佩君〈〈十大經〉中的黃帝與黃老之學研究〉,臺北:輔仁大學碩士論文,2001。
  
五、翻譯資料
Carine Defoort(戴卡琳)《解讀《鶡冠子》--從論辯學的角度》楊民譯,瀋陽:遼寧教育,2000。
Graham, A. C.(葛瑞漢)《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張海晏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
Sarah Allan(艾蘭)、Crispin Williams(魏克彬)《郭店《老子》:東西方學者的對話》邢文編譯,北京:學苑,2003。
谷中信一〈《老子》與《管子》〉王海清譯,《管子學刊》1994年2期(1994):14-19。
赤塚忠〈《莊子》中的《管子》心術系統學說〉佐藤將之、洪嘉琳譯,《哲學與文化》33卷7期(2006):3-28。

六、外文資料
Allan, Sarah, The heir and the sage : dynastic legend in early China. San Francisco : Chinese Materials Center, 1981.
Allinson, Robert E., Chuang-tzu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 an analysis of the inner chapters. Albany :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89.
Chinn, Ewing Y., “Zhuangzi and Relativistic Scepticism”, Asian Philosophy. 7,3(1997): pp.207-220.
Graham, A. C., Yin-Yang and the Nature of Correlative Thinking. Singapore: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Philosophies, 1986.
─── Disputers of the Tao : philosophical argument in ancient China. La Salle, Ill. : Open Court, 1989.
─── “Reflections and Replies.” Chinese Texts and Philosophical Contexts. Ed. H. Rosemont. La Salle: Open Court, 1991. 267-322.
─── Chuang-tzu : the inner chapters. Indianapolis : Hackett Pub. Co., 2001.
Heidegger, Martin, Being and Time, Trans.[from the 7th German ed.] by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Oxford: Blackwel, 1967.
Robin D.S. Yates, Five Lost Classtics:Tao, Huang-Lao, and Yin-yang in Han China. New York:Ballantine Books, 1997.
島邦男《老子校正》,東京:汲古書院,197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