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科技創新對御宅族社會認同影響之研究
作者:賀姿雅
作者(外文):Tzu-Ya Ho
校院名稱:國立中山大學
系所名稱:企業管理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蔡憲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御宅族次文化社會系統科技創新社會臨場感次文化社會認同Otakusocial presencesubculture social identitysubculture social systemtechnology innov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次文化是以小眾發起的文化,亦是社會變化下的產物,會反映當下的社會結構與文化內容。科技網路的發展使次文化漸漸融入大眾的生活當中,亦促使人與人之間傳播溝通的過程,具有可即時互動之優點,這對於高度依賴科技產品的族群來說是一項轉變,臺灣的御宅族即為代表性的族群之一。然而在過去,人們總是對於御宅族存有負面的刻板印象,但御宅族其所具有的獨特價值,正改變著臺灣的文化產業。故本研究主旨在透過內部(御宅族)與外部(非御宅族)的觀點,探索科技創新對非御宅族面對御宅族社會認同的影響。
本研究採用四階段研究方法。第一階段:採用創新擴散理論為基礎,建構出初步的御宅族社會認同研究模式,構面分別有科技創新、次文化社會系統、次文化社會認同與社會臨場感,其中次文化社會系統的子構面分別為社會規範、社會支持、社會控制與社會互動,而社會臨場感的子構面分別為網路與實體臨場感。第二階段:對於十位御宅族成員進行深度訪談,瞭解內部族群成員的思考脈絡,並確認初步的御宅族社會認同研究模式和後續量化問卷的合理性。第三階段:透過網路總共回收122份御宅族和207份非御宅族之有效問卷,並使用SPSS-PROCESS進行資料分析。第四階段:透過實證分析瞭解科技創新對御宅族社會認同之主效果,次文化社會系統之中介效果,社會臨場感之干擾或調節效果,御宅族與非御宅族比較分析,以及御宅族之社會變遷。
研究結果顯示:科技創新對御宅族社會認同之主效果具有顯著關係。對於御宅族而言,社會規範、社會支持、社會控制與社會互動皆具有弱部分中介效果;網路臨場感則具有干擾效果。對於非御宅族而言,社會控制與社會互動皆具有弱部分中介效果;網路臨場感與實體臨場感則分別具有干擾和調節效果。御宅族和非御宅族在社會支持、社會控制、社會互動和御宅族社會認同方面有顯著的差異。本研究根據科技創新的演進,將其對於御宅族的影響彙整成社會變遷三時期,分別為形象負面的低潮期、形象開始變化的轉變期、形象正面的發展期。上述結果證實,科技創新對於提升非御宅族和御宅族的御宅族社會認同均具有顯著效果。在學術貢獻方面,本研究所建構出的御宅族社會認同研究模式,可以適用於不同次文化認同議題之研究。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