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教學者以接受美學視域看《當代中文課程》第五、六冊
作者:江姿良
作者(外文):CHIANG, TZU-LI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語文教育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王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接受美學華語教材當代中文課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本研究係以接受美學的論點結合華語教材的研究,主要探討《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的內容編寫和讀者使用教材的接受度情形,其研究目的有三:(一)了解《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之文本在創作和設計上的特殊性。(二)了解《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文本在臺灣教學者的接受程度。(三)從接受美學中的文本召喚結構的視角,獲取讀者閱讀《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文本的交互歷程。為達上述目的,本研究採取內容分析法並輔以調查研究法據以發展《當代中文課程》教科書接受度之意見調查。
基於此,研究分析的結論為:
一、《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具有顯明的未定性與空白處,誘發讀者參與文本意義之建構。
二、《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文本創作與臺灣本土文化以及當前國際時事接軌。
三、解讀《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據以得知臺灣是一個多元文化、兼收並蓄、自由民主與文明開放的國家。
四《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為教學者一致認同較為理想的教科書,且具有指標性意義的參考書籍。
五、《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是有光有熱有力的文本創作,具有文藝光輝能夠引起普遍華語教學者的共鳴。
六、文本召喚教學者對於《當代中文課程》華語教材提出的見解和實踐的價值,正是接受效應現象。
This study employs the theory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and consults the literature on teaching materials for the Chinese language, doing so to analyze first, the teaching material in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nd second, user acceptance when using these teaching materials. The research objectives are as follows: (1) to understand the uniqueness of the literary content and design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2) to understand the level of user acceptance of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in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which is used by educators in Taiwan; and (3) to use the appeal structure, a concept in the theory of reception aesthetics, to investigate the process of interaction between readers and Chinese teaching materials when users read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is study conducted contextual analysis in addition to survey research to investigate the level of acceptance of teaching materials in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Therefore, the conclusions of the study are as follows:
1.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has obvious, constructive gaps and points of uncertainty,
which induce readers to participate in constructing the meaning of the text.
2. The creation of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reflects the local culture of Taiwan and
current events worldwide.
3. This study’s interpretation of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revealed Taiwan to be a
multicultural, eclectic, free, democratic, and advanced country.
4.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is commonly regarded by teachers as an ideal textbook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and as a representative book of reference.
5.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is an iconic and effective textual creation, the literary
aesthetics of which generally resonate with Chinese language teachers.
6. The text prompts teachers to express their insights into and perceived value in practice of A
Course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which precisely constitutes as the reception phenomenon.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文浩(2010)。接受美學在中國文藝學中的「旅行」:整體行程與兩大問題(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湖南師範大學,湖南。
中央社(2016年10月20日)。歐洲首所英中雙語學校倫敦明年推出。【中時電子報】。取
自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61020002136-260408
中國大陸育部(2013年11月19日)。孔子學院發展規劃(2012—2020年)正式發佈。【國
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中國大陸漢辦】。取自http://www.hanban.edu.cn/article/2013-02/28/content_486129.htm
王衛新(譯)。(1989)。讀者反應批評(原作者:Tomkins)。北京:文化藝術。
王暄博、吳慧瑉、郭伯臣(2009年3月)。華語文能力測驗分級制度-以歐洲共同語文參考架構為基礎。2009第二屆華語文教學國際研討會暨工作坊發表之論文,銘傳大學。
王力(主編)(2002)。王力漢語散論。北京市:商務印書館。
王文(2004)。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蘇州大學,江蘇。
王建勤(2016)。華語教材編寫的理論導向及教學解決方案的比較。海外華文教育,02,59-66。
王珊(2013)。基於語料庫的對外漢語教材生詞評估。中國語文通訊,92(2),91-102。new window
王家通(1999)。第一章教育的涵義。教育導論(1-25頁)。高雄市:麗文文化。
王松木(2007)。漢字教學。高雄師範大學華語師資養成班第二期。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王晴慧(2015)。姚斯與伊瑟爾的接受美學理論。新北市:高立圖書出版社。
王晴慧(2016)。接受美學視域下的圖畫書讀解:「文本召喚結構」為探索主線。靜宜人文new window
社會學報,10(2),109-140。
王森田(1994)。空虛與死亡:從堯斯的接受美學試讀易蔔生的《娃娃屋》與喬埃斯的「死
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王衛新(譯)。(1989)。讀者反應批評(原作者:Tomkins)。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王文科 (1990)。教育研究法(增訂新版)。臺北市: 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文科、王智弘(2011)。教育研究法(增訂14版)。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實證與理論。臺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石景章(1993)。馬來西亞華文小學《華語》教材簡介。湖南教育,01,28-29。
自由時報國際版(2015年5月13日)。澳洲帥哥州議員提倡學生全面學中文【即時新聞】。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1315954
朱立元(1989)。接受美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棟霖、陳信元(2000)。中國文學新思維。嘉義縣:南華大學。
朱立元、張德興(1999)。二十世紀美學(下)。西方美學通史,7。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朱志平、江麗莉、馬思宇(2008)。1998-2008十年對外漢語教材述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5,131-137。
朱剛(2002)。二十世紀西方文藝文化批評理論。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朱健平(2003)。翻譯的跨文化解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上海。
朱國能(2005)。第九章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文學概論(245-271頁)。臺北市:里仁書局。
江姿良(2011)。彰化地區觀光華語教材之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高雄市。
何永清(2005)。第一章緒論。現代漢語語法新探(1-32頁)。臺北市:貿騰發賣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肖菲(2003)。海外華文教材練習設計與編排分析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暨南大學,
廣州。
吳和堂(2009)。第四章研究設計與實施的撰寫。教育論文寫作與實用技巧(五版) (69-140new window
頁)。臺北市: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原作者:Michael Quinn Patton)。新北市:
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吳大甫(2017)。以接受美學的理論探討桃園之美藝術家藝術商品化經營之研究(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建國科技大學,彰化縣。
吳定勇(2005)。接受美學視野中的都市報新聞傳播策略(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四川大學,
成都。
吳偉平(2009)。語用框架語課程設置:從對外漢語教學到語言教學。載於吳偉平、李兆
麟(主編),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65-88頁)。香港:香港大學。
吳新發(譯)(2002)。文學理論導讀(原作者:Terry Eagleton)。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吳鼎(1976)。海外僑校小學華語教材編輯方法之研究。華文世界,6,28-34。new window
吳德玲(2006)。接受美學對國文教學的啟發。長庚科技學刊,5,37-52。
宋柔(2009)。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資訊資源和資訊處理。北京:北京大學。
沈棻(2006)。高中健康與護理教科書之生命教育教材內容分析研究—以泰宇版為例(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沈俞君(2016)。柏格森結合手部互動藝術創作探討接受美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呂必松(1993)。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辛麗春(2005)。論教師對教材文本的解讀:課程與教學論(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曲阜師
範大學,曲阜。
何靜(2015)。臺灣推行數位化華語教材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臺北市。
岑溢成(譯)(1991)。當代文學理論(原作者:Wolfgang Iser)。臺北市:合森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李卓璋(2004)。「接受美學」觀照下的杜斯妥也夫斯基─以《罪與罰》與《卡拉瑪佐夫兄
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李鬱錦、陳振宇(2018)。發展為西班牙語人士設計之國別化數位華語教材。華語文教學new window
研究,15(1),117-143。new window
金元浦、周寧(合譯)(1978)。閱讀活動:美感反應理論(原作者:Wolfgang Iser)。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金元浦(2002)。接受反應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周中天、 張莉萍(2007年10月)。華語文能力分級指標之建立。洪碧霞(主持人),東亞
教育評鑑論壇:新興議題及挑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周寧、金元浦(合譯)。(1987)。文學史作為向文學理論的挑戰。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原
作者:Hans Robert Jauss)。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林生傳(主編)(2005)。教育心理學。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林生傳(2003)。第七章研究群體與抽樣樣本。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頁109-114)。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生傳(2003)。第九章調查研究法。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頁149-200)。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林珮瑜(2017年5月)。從「接受美學」觀點論林奕華的音樂劇一以《梁祝的繼承者們》為例。陳慧珊(主持人),跨界對談12-表演藝術研究學術研討會。2017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林一民(主編)(1995)。文本‧接受心理‧藝術視野。南昌:江西高校。
林立傑(2007年6月)。臺灣數位華語文產業推動挑戰與契機。第五屆全球華文網路教育研討會發表之論文,臺北市: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
林志忠(譯)(2012)。當代文學理論導讀(第四版)(原作者:Raman Selden,1985)。臺北市:巨流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胡幼慧(2002)。第十四章多元方法:三角交叉檢視法。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271-285)。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胡美珠、楊智華(2007)。普通高校雙語教學的現狀與對策。江淮論壇,6,117-121。
胡曉慧(2007)。在漢語熱中走出去──近年來國內對外漢語教材出版評述。中國出版,12,
31-33。
胡夢鯨(1996)。成人教育方案發展、課程規劃與教材選編。載於蔡培村〈主編〉,成人教
學與教材研究〈頁67-85〉。高雄市:麗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洪月女(2009)。以古德曼的閱讀理論探討中英文閱讀之異同。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new window
報,3(1),87-114。new window
洪漢鼎、夏鎮平(譯)(1999)。詮釋學I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原作者:Gadamer,H-G)。臺北市:時報出版社。
洪漢鼎(譯)(1992)。真理與方法,上冊(原作者:H.G. Gadamer)。上海:上海譯文出版
社。
洪漢鼎(譯)(無日期)。詮釋學講演。(原作者:Schleiermacher)。取自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47708448/
洪漢鼎、夏鎮平(譯)(1995)。詮釋學Ⅱ真理與方法—補充和索引(原作者:H.G. Gadamer)。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范玲(2009)。語言的共融多樣與語言學習:從中國電影《瘋狂的石頭》看方言與普通話
的關係。載於吳偉平、李兆麟(主編),語言學與華語二語教學(105-110頁)。香港:香港大學。
姜麗萍(主編)(2009)。第二章對外漢語教學的理論基礎。對外漢語教學論。(24-45頁)。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姜麗萍(2009)。第四章對外漢語教學設計。對外漢語教學論(70-135頁)。北京:北京
語言大學。
施淑枝(1986)。第三章陶淵明的作品內容。陶淵明及其作品研究(33-260頁)。臺中市:國彰出版社。
俞國強(譯)(1997)。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原作者:Douwe Fokkema,Elrud Ibsch)。北京:
北京大學。
格桑央京(主編)(2010)。第一章教學設計研究的歷史回顧。長城漢語教學設計與研究(1-21
頁)。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
迪‧巴蒂英(譯)(1982)。走向接受美學(原作者:Hans Robert Jauss)。美國:明尼蘇達
大學。
馬行誼(2011)。第一章詮釋學的知識基礎。聆聽教學的理論與實務(17-44頁)。臺北市:
洪葉文化。
馬克思(1956)。198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馬克思恩格斯全集,42,91。北京:人民出版社。
袁鶴翔(譯)(1998)。二十世紀文學理論(原作者:Douwe Fokkema‧Elrud Ibsch)。臺北市: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高敬文(1996)。質化研究方法論。臺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語教學中心(無日期)。當代中文課程系列(6 冊)【出版專區】取自https://mtc.ntnu.edu.tw/book/A_Course_in_Contemporary_Chinese.html
國際及兩岸教育司(2017年9月18日)。「核准境外招生華語文研習機構」【各大學校院附設華語文教學中心得自境外招收外國學生來臺研習華語一覽表】。取自https://depart.moe.edu.tw/ed2500/News.aspx?n=B9C5E550F0D6C668&sms=141E0BD754235129
畢恆達(1995)。生活經驗研究的反省:詮釋學的觀點。本土心理學研究,4,224-259。new window
畢恆達(2002)。第二章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
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2頁)。臺北市: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徐明敏(2015)。針對法國高中生之中級華語教材設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崔永華(2005)。一、學科建設研究。對外漢語教學的教學研究(1-83頁)。北京:外語
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梅家玲(2001)。《世說新語》品賞語言中的空間美學。The 36th Interntional Congress on
Medieval Studies,美國密西根州Kalamazoo市。
莊達特(2009)。蘇軾品評陶淵明的接受美學運用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
師範大學,高雄市。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2013年9月1日)。「邁向華語文教育產業輸出大國八年計畫」。
【教育部國際及兩岸教育司】,取自
https://ws.moe.edu.tw/001/Upload/7/relfile/6648/57459/01438e4a-a6d9-454c-b42d-43a3b8f 86ade.pdf
黃政傑(1991)。課程設計。臺北市:東華書局。
黃光雄、蔡清田(1999)。課程設計─理論與實際。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黃安餘(2011)。導論頁。雙語教學理論與實踐研究(1-25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黃秀媛(譯)(2005)。藍海策略。(原作者:W. Chan Kim, Renée Mauborgne)臺北市: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黃桂風(2006)。唐代杜詩接受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北京師範大學,北京。
黃霈瑄(2015)。從接受美學視角看臺灣客家歌謠的現代傳承與女性形象再現(未出版之
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
黃瓊華(2000)。國小台、華語教材詞彙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新竹市。
黃麗儀(1996)。對外華語教材的評估與其今後之編撰方向。華文世界,79,1-10。new window
黃櫻(2014)。接受美學視角下財經報導翻譯中新聞趣味與漢語化的融合(未出版之博士
論文)。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市。
馮玉貞(譯)(1987)。比較文學(原作者:Yves Chevrel)。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意。哲學雜誌,20,90-115。
張汝倫(2007)。現代西方哲學的十五堂課。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志平(2008)。第八講面向事情本身:舍勒與胡賽爾現象學的不同道路。西方哲學十二
講(131-145頁)。重慶:重慶出版社。
張春興(2000)。第一章現代心理學的新面貌。現代心理學(3-48頁)。臺北市:臺灣東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張祖忻、朱純、胡頌華(1999)。第一章教學設計—一種解決教學問題的系統方法。教學
設計—基本原理與方法(1-41頁)。臺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榮翼、李松(2012)。第三章文學與讀者。文學理論新視野(181-282頁)。臺北市:秀
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張麗君(2009)。論以職業崗位為導向的旅遊專業《漢語言文學知識》教材的改進。職
業與經濟研究。7(2),44-47。
張瑞麟(2006)。接受美學運用於文學翻譯可行性之評析:以詩與小說為例(未出版之碩
士論文)。長榮大學,臺南市。
張雙英、黃景進(合譯)(1991)。當代文學理論(原作者:G. Douglas Atkins& Laura Morrow)。
臺北市:合森文化出版社。
陳立芬(2008)。【華語文教材概況與編輯簡介】。取自http://www.ncyu.edu.tw/files/list/chinese/
華語文教材概況與編輯簡介2008.pdf
陳珺、萬瑩(2002)。華文教材編寫的四原則。海外華文教育,1,64-69。new window
陳瑞文(1999)。姚斯的接受美學及其文藝溝通理論:從藝術理論到審美理論。高雄師大new window
學報,10,267-281。
陳雅芬(2005)。臺灣中小學生命教育教材內容分析及編輯過程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
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市。
郭振華(2003)。簡明漢語語法。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葉重新(1991)。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曾仕良、鄭昱蘋(2011)。閱讀小說簡案設計-以黃春明小說《放生》為例。南開學報8(2),
65-74。
曾秀鳳(2002)。國小教科書選用及相關問題之研究。國民教育研究學報,9:15-45。new window
湯雲瑋(2015)。柳宗元詩接受美學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湯廷池(1993)。一、國語篇簡介語言學。語言學與語文教學全一冊(1-6頁)。臺北市:new window
臺灣學生。
無作者(1986)。朱立元評論小輯(一)關於接受美學的斷想文藝鑒賞的主體性。上海:上
海文藝出版社。
無作者(2007年7月16日)。《臺大華語》網路學習軟體研發成功。【校園焦點】第二十八
期】。取自http://www.ntu.edu.tw/oldchinese/spotlight/2007/070716_1.htm
無作者(2014年2月25日)。以學生為中心的「翻轉教室」。【中華資訊素養學會】。取自
http://www.cila.org.tw/?p=2749)
程書禮(1987)。灰箱意識的結構與功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童慶炳(2001)。第五章文學的接受。文學理論要略(218-278頁)。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葉德明(1982)。華語文教材之現況比較研究。中日中國語言教學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市:
中華民國日本研究學會。
葉興華(2009)。臺北市國小教師教科書選用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40(2),new window
33-72。
雷國鼎(1975)。教育概論。臺北市:教育文物出版社有限公司。
楊文雄(2000)。第一章緒論改寫文學史:向「讀者文學史」的轉化。李白詩歌接受史(1-31new window
頁)。臺北市:五南圖書。
楊孟麗、謝水南(譯)(2003)。教育研究法—研究設計實務(原作者:J. R Fraenkel &N.E
. Wallen)。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董之林(譯)(1994)。前言。接受美學理論。(原作者:Robert C. Holub)。臺北市:駱駝
出版社。
葛本儀(2005)。第八章語法。語言學概論(264-265頁)。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詹秀嫻(2002)。華語文教材發展研究-以系列式教材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市。
漢斯‧姚斯(1988)。世界藝術與美學第九輯。文學史作為文學科學的挑戰。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趙傑(2001)。第一章緒論。漢語語言學(1-14頁)。北京:朝華出版社。
趙金銘(1997)。對外漢語教材創新略論。世界漢語教學,2,54-63。
趙金銘(2014)。第五章對外漢語教材的基本理論研究。對外漢語教學概論(150-206頁)。
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賢洲(1988)。建國以來對外漢語教材研究報告。第二屆國際漢語教學討論會論文選。
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赫希(1967)。闡釋的效度。康乃狄克州:耶魯大學。
鄧守信(主編)(2015)。當代中文課程1課本。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5)。當代中文課程2課本。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6)。當代中文課程3課本。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6)。當代中文課程4課本。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8)。當代中文課程5課本。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鄧守信(主編)(2018)。當代中文課程6課本。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蔡振念(1998)。探討李義山無題詩詮釋新論。中山人文學報,6,77-108。new window
蔡蓉芝、舒兆民(2017)。華語文教材編寫實務。臺北市: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蔡保田(1987)。調查研究法在教育上的運用。載於中國教育協會(主編),教育研究法論new window
(1-29頁)。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和應用。臺北市:心理出版社。
歐用生(1996)。課程與教學革新(一版)。臺北市:師大書苑。
歐用生(1991)。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55-289)。
臺北市:師大書苑。
潘淑滿(2003)。第七章深度訪談法。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133-158頁)。臺北市:心
理出版社。
盧偉(2009)。關於對外漢語教材研發幾個問題的思考。海外華文教育,2(51),1-6。
劉嘉韻(2016年9月20日)。全球華語熱台灣品牌PK中國。【最新訊息】取自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920/952109/
劉介民(1993)。比較文學方法論。河北:天津人民出版社。
劉湧泉、喬毅(1991)。應用語言學。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劉世誼(2016)。數位多媒體兒童華語教材之設計與編寫-以澳洲初級學習者為對象(未出
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劉富華、劉立成、李曦(2014)。漢語作為第二語言教學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
劉象愚(譯)(1987)。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原作者:Weisstein)。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滕守亮(1997)。文化的邊緣。頁46。北京:作家出版社。
謝宗遠(2012)。接受美學、服務品質與可玩性對觀眾參觀數位藝術展覽之影響(未出版
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
竇可陽(2009)。接受美學與象思維:接受美學的「中國化」(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吉林
大學,吉林。
羅伯特‧姚斯(譯)(1978)。解釋學(原作者:F.D.E.Schleiermacher)。北京:商務印書館。
羅麗容(2010)。第一編導論篇第一章文學與文學研究。文學理論(3-35頁)。臺北市:里
仁書局。
羅麗容(2010)。第四編鑑賞篇第一章美的根源文學與美學。文學理論(231-244頁)。臺
北市:里仁書局。

二、英文書目
Brunelle, R. L. (1983). How can we improve both the quality of textbook and the process for selecting them?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47 000)
Berlo D.K. (1960). The Process of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Ho, Rinehart and Winston.
Berelson, B. (1952). Content Analysis i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New York: Free Press.
Babbie, E. R. C.(1998). 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Belmont, CA: Wadsworth Pub Co.,.
Berg, B. L.(1998).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 Boston: Allyn & Bacon.
Bauer ,M.W.,& Gaskell,G.(Eds.),(2000). Qualitative researching: with Text, Image and Sound.
London, Uk: Sage Publiactions.
Cortazzi , M.and L.Jin.(1999). Materials and method in the EFL classroom. In Eli Hinkel (ed.), Culture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 196-21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lderhead, J. (1988).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tructure in learning to teach. In J. Calderhead (Ed.),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 (pp.52-63) . PA : The Falmer Press.
Description of Competence in English (CEFR). Effective Operational Proficiency Global Scale. http://www.commoneuropeanframework.org/cef/
Desmond, Jane C. (1997). “Introduction”, Meaning in Motion: New Cultural Studies of Dance.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p.1-25.
Denzin, N. K.(1978). The Research Act: A Theoretical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ical Methods (2nd ed.). New York: McGraw-Hill.
Denzin & Lincoln, Y. S. (2003) (eds.) (2nd). Collecting and interpreting qualitative materials. Thousand Oaks, CA: Sage.
G. Douglas Atkins. (1991). Un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
Habermas ,J. (1978).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Boston: Beacon.
Jauss, Hans Robert. (1982).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trans.Timothy Baht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Kvale, S(1989b). To validate is to question. In S. Kvale(Ed.), Issues of validity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73-92), Lund, Sweden: Studentlitteratur.
LeCompte, M.D. y Preissle, J. (1993). Ethnography and qualitative design in educational research.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Lincoln, Y.S. y Guba, E. G.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Beverly Hills, CA: Sage.
Mishler, E. G.(1986). Research Interviewing: Context and Narrative.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cMillan, J. H., & Schumacher, S.(1997). .Research in education-A conceptual introduction. Menlo Park, CA: Longman.
Neuman, W. L.(1997).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oraoches. Boston: Allyn and Bacon.
Ormrod, J. E.(2000). Educational pscyology: Delveloping learners. Upper Saddle River, NJ:Merrill.
Schleiermacher, F. D. E. (1985). General hermeneutics. Grammatical and technical interpretation.
Tomlinson(1998). Materials Development in Language Teaching, Second EditionEdited by Brian Tomlinson Frontmatter
Webb, E. J., Campbell, D. T., Schwartz, R. d., & Sechrest, L.(1965).Unobtrusive measures. Chicago: Rand McNally.
Wolfgang Iser (2000). Do I Write For an Audience? PMLA, 115: 3 (May), 310-314.
Young, R. S. & Riegeluth, C. M. (1988). Improving the textbook selection process. Fastback 245.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99 69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