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據時代非暴力抗爭的黃金十年(1921-1931) --以蔣渭水醫師思想及言行為例
作者:周俊雄
作者(外文):CHOU, SHUN-HSIUNG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指導教授:張瑋儀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蔣渭水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民族運動非暴力抗爭Chiang Wei-shui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Taiwan People's PartyTaiwan National MovementNon-violent Resista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台北大稻埕大安醫院蔣渭水醫師,在日據時期1920年代,結合同志組織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催生台灣工友總聯盟,又成為《台灣民報》的「保母」,共同為台灣人非武裝、非暴力抗日運動寫下可歌可泣的史頁。蔣渭水一生被捕入獄十數次,仍甘之如飴,書寫監獄人權文學,他以「文化醫生」的角色,為「世界文化低能兒」台灣把脈診斷,他在〈臨床講義〉開出極大量的基礎教育和社會教育藥方,希望在二十年內讓台灣恢復強健身心。
  本研究使用歷史文獻法為經,吉恩•夏普(Jene Sharp)「非暴力行動」研究法為緯,佐以艾麗卡•切諾韋思(Erica Chenoweth)「3.5%定律」抗爭成功模式,鎖定蔣渭水醫師投身台灣民族運動為核心,透過「抗議與說服、不合作、非暴力干預」三個層次,驗證日據時期非武裝、非暴力抗爭黃金十年(1921-1931),抗日先賢志士的興衰成敗歷程和經驗。
  研究發現,日據時代前期以軍事鎮壓武裝抗日分子,後期著重利益榨取勝過教化,因此發展農工經濟、抑制教育文化。蔣渭水等台灣民族運動家力圖以智識啟蒙大眾,推動設置台灣議會爭取自治活路。受到日本殖民政府極權鎮壓,非暴力行動只能集中在消極性的初級「抗議與說服」,較少進展到經濟的、社會的和政治的「不合作」第二層級,至於積極性的第三層級「非暴力干預」則更為罕見。由於日治政府施行嚴刑峻法,實際參與抗爭的人數仍然有限,注定其一切努力化為失敗。
  本研究結論為,蔣渭水堅持以非暴力抗爭,發展台灣民族與民主運動,其過程以啟迪文化,發展教育,喚起民心,團結民眾,仍然給予統治當局相當壓力。蔣渭水以徹底的性質和不妥協精神,鞠躬盡瘁,足以贏得後世的敬重和景仰。
  Dr. Chiang Wei-shui, a physician Dadaocheng Daan Hospital in Taipei, in the 1920s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teamed up with comrades to organize the Taiwan Cultural Association and the Taiwan People's Party, which gave birth to the Taiwan Workers' Union, and became the "nanny" of the "Taiwan Minpao" newspaper, Dr. Chiang and the likes struggling with unarmed and non-violent Taiwanese anti-Japanese movement, truly wrote an epic historical page. Chiang Wei-shui had been arrested and imprisoned more than a dozen times in his life. He wrote about human rights in prison diligently. He used the role of a "cultural doctor" to diagnose the "world's cultural incompetent" Taiwan. He laid a very large number of foundations in the "Clinical Lectures". His prescription for the school and social education carried hopes to restore Taiwan to be stronger and healthier within 20 years.
  This study uses the classical method of historical literature as the latitude, and the Jene Sharp "non-violent action" research method as the longitude. Together with Erica Chenoweth’s "3.5% rule", the successful model of the social protest, the core of Dr. Chiang’s involvement in the Taiwan national movement is the three levels of "protest and persuasion, non-cooperation, and non-violent intervention", which verify the golden decade of the unarmed and non-violent resistance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period (1921-1931), and the success and failure history and experience of the anti-Japanese sages.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Japanese military suppressed those armed anti-Japanese activists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in the later period focused on profit extraction on the island rather than educational enlightenment. Therefore the development of agro-industrial economy was prioritized but the local education and culture were suppressed. Taiwanese national activists such as Chiang Wei-shui tried to enlighten the masses with wisdom and promot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aiwanese parliament to fight for autonomy. Under the totalitarian suppression of the Japanese colonial government, non-violent actions could only focus on the passive and primal "protest and persuasion", and rarely progress to the second level of economic, social and "political non-cooperation", and the third level of "non-violent intervention" was even rarer. Due to the harsh penalties imposed by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the actual number of people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resistance was still limited, and all its efforts were doomed to fail.
  The conclusion of this study is that Dr. Chiang Wei-shui insisted on non-violent resistance to develop Taiwan's national and democratic movements. The process of enlightening the local culture, developing education, arousing popular support, and uniting the people still put considerable pressure on the ruling authorities. Chiang's thorough character and uncompromising spirit, and his dedication to the movement were more than enough to win the respect and admiration of later generations.
一、專書
  (一)蔣渭水主題部分
王玉靜主編,《蔣渭水紀念文集》(新北: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2006年)。
王曉波,《蔣渭水全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年)。
丘秀芷,《民族正氣蔣渭水》(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5年)。
丘秀芷,《臺灣民族運動的火車頭:蔣渭水傳》(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1年)。
台北市政府文化局,《追念民主鬥士與文化先鋒蔣渭水:蔣渭水臺灣大眾葬葬儀紀錄片》(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5年)。
白成枝,《蔣渭水全集》(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8年)。
杜福安,《臺灣維新蔣渭水》(臺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9年)。
莊永明、蔣朝根,《自覺的年代:臺灣民眾黨紀念特展專輯》(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北二二八紀念館,2003年)。
黃信彰、蔣朝根合著,《臺灣新文化運動》(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6年)。
黃煌雄,《臺灣的先知先覺者蔣渭水先生》(臺北:黃煌雄,1976年)。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北:前衛出版社,1995年)。
黃煌雄,《蔣渭水傳:臺灣的孫中山》(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6年)。
黃煌雄,《革命家:蔣渭水》(臺北:長橋出版社,1978年)。
黃師樵編,《蔣渭水全集》(臺北:蔣氏遺集刊行會,1931年)。
蔣朝根編,《人間蔣渭水:蔣渭水歷史影像集》(臺南,國立台灣歷史博物館;臺北:蔚藍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蔣朝根,《自覺的年代:蔣渭水歷史影像紀實》(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09年)。
蔣朝根、李淑楨、林伯欣,《烈日下的文化鬥爭:臺灣反殖民運動與文化覺醒特展專輯》(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5年)。
蔣朝根編著,《從大甲支部看臺灣民眾黨杜香國史料藏品彙編》(台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9年)。
蔣朝根,《飛揚的年代:文化協會在臺南特展專刊》(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08年)。
蔣朝根,《獅子狩與獅子吼:治警事件90周年紀念專刊》(臺北:臺北市政府文化局,2014年)。
蔣朝根,《蔣渭水留真集:在最不可能的時刻》(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2006年)。
蔣朝根,《蔣渭水畫影集:彩色與黑白的歷史對話》(臺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8年)。
蔣燕美、羅愛玲,《涇渭分明水長流:蔣渭水小傳》(臺北:國立國父紀念館,2009年)。
蕭欣慈,《曷不決心大勇為:蔣渭水文論研究》(臺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6年)。
戴月芳,《蔣渭水vs林獻堂:兩位臺灣民主運動先驅》(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
  (二)一般中文部分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草根出版社,1999年)。
王詩琅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1995年)。
丘秀芷,《破碎山河誰來補?臺灣抗日先賢先烈傳》(臺北: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2015年)。
尹章義,《近代臺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1987年)。
尹章義,《臺灣近代史論》(臺北:自立晚報,1993年)。
臺灣文史工作室,《圖解版臺灣通史》(新北:漢湘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史明,《臺灣人四百年史》(新北:施朝輝,2014年)。
史明,《史明回憶錄:追求理想不回頭》,(臺北:前衛出版社,2016年)。
末光欣也著,辛如意、高泉益譯,《台灣歷史: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1895-1945/46五十年的軌跡》(台北:致良出版社,2012年)。
石文誠、陳怡宏、蔡秉豪、謝仕淵合著,《簡明臺灣圖史:從區域地理環境的角度看台灣史》(臺北:如果出版社、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司馬嘯青,《臺灣日本總督府》,(臺北:玉山社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吉恩•夏普(Gene Sharp)著,謝易鴻譯,《第一次非暴力抗爭就上手》(How Nonviolent Struggle Works)(臺北: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2015年)。
吉恩•夏普(Gene Sharp),《自我解放戰略規劃指南:終結獨裁政權或其他壓迫之行動》(臺北:臺北基督教長老教會,2013年)。
吉恩•夏普(Gene Sharp)著,李方譯,《群眾性防衛:一種超軍事的武器系統》,(臺北:前衛出版社,1998年)。
向山寬夫著,楊鴻儒等譯,《日本統治下的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福祿壽興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著,趙世瑜、趙世玲、張宏豔譯,《劍橋插圖中國史:西方人眼重的中國文明奧秘》(台北:果實出版:家庭傳媒城邦方公司,2005年)。
池田憲彥著,蔡易達譯,<後藤新平的異民族觀•試論——以東洋協會機關刊物所收錄之諸稿為主>,黃昭堂編,《後藤新平、新渡戶稻造研究》(臺北:財團法人現代文化基金會,1999年)。
吳三連、蔡培火、葉榮鐘、陳逢源、林柏壽合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93年)。
吳福輝,《中國現代文學發展史》(臺北:人間出版社,2013年)。
吳豐山撰記,吳三連口述,《吳三連回憶錄》(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92年)。
邱國禎,《近代臺灣慘史檔案》(臺北:前衛出版社,2007年)。
肖成,《日據時期臺灣社會圖譜:1920-1945臺灣小說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杜淑純口述,曾秋美、尤美琪訪問整理,《杜聰明與我:杜淑純女士訪談錄》(台北:國史館,2005年)。
林忠勝,《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林惠玉編輯,《日治下的軍事與教育》(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
林書揚、劉昭勇、藍博州編輯,《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臺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臺灣社會運動史(1913-1936)(臺北:創造出版社,1988年)。
林書揚等譯,《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創造出版社,1989年)。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輯委員會,《林獻堂先生紀念集:林獻堂先生年譜》卷一(臺中: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1960年)。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臺原出版社,1998年)。
林瑞明編,《賴和全集一:小說卷》(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林瑞明,《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96年)。
林衡哲,《廿世紀臺灣代表性人物•一》(臺北:望春風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周婉窈,《日據時代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年)。
彼德•詹寧斯(Peter Jennings)、陶德•布魯斯特(Todd Brewster)合著,李月華、劉蘊芳、諶悠文、黃琛瑜譯,《珍藏20世紀(The Century)》(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施淑,《賴和小說集》(臺北:洪範書店,1994年)。
後藤新平,《日本殖民政策一斑》(東京:拓殖新報社,1921年)。
派翠西亞•鶴見,林正芳譯,《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宜蘭: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1999年)。
馬國川,《國家的歧途:日本帝國的毀滅之路(1912-1945)》(香港:中和出版,2020年)。
徐惠隆,《蘭陽的歷史與風土》(台北:臺原出版社,1992年)。
翁嘉禧,《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陳正祥、段紀憲合著,《臺灣之人口》(臺北:臺灣銀行,1951年)。
陳志賢主編,《宜蘭學2015》(臺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16年)。
陳芳明,《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1989年)。
陳芳明,《蔣渭川和他的時代》(臺北:前衛出版社,1996年)。
陳君凱編著,《狂飆的年代:1920年代臺灣的政治社會與文化運動》(臺北:日創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陳翠蓮,《百年追求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一•自治的夢想(臺北:衛城出版社,2013年)。
陳翠蓮,《自治之夢:日治時期到二二八的臺灣民主運動》(臺北:春山出版有限公司,2020年)。
連雅堂,《台灣通史》(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連溫卿,《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出版社,1988年)。
秦風編著,《歲月臺灣:1900-2000》(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殷允芃等著,《發現臺灣》上冊(臺北:天下雜誌,1994年)。
財團法人臺美文化交流基金會編,《島國顯影》(臺北:創意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國家圖書館,《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日治時期》初稿(臺北:國家圖書館,2002年)。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臺灣近代名人誌》第四冊(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年)。
黃仁宇,《中國大歷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黃武忠,《親近臺灣文學》(臺北:九歌出版社,1995年)。
黃煌雄等著,《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
黃煌雄,《兩個太陽的臺灣:非武裝抗日史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2006年)。
黃師樵,《臺灣共產黨密史:臺灣史上的第一面紅旗》(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年)。
黃頌顯,《台灣與日本關係史新論》(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3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2年)。
葉石濤,《臺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出版社,1990年)。
葉炳輝、許成章合著,《南天的十字星:杜聰明博士》(臺北:新民書局,1957年)。
葉榮鐘,《臺灣人物群像》(臺北:帕米爾書店,1985年)。
葉榮鐘,《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冊》(臺北:晨星出版社,2000年)。
葉榮鐘等著,《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董佳,《教科書裡沒有的近代史》(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廖慶洲,《日本過臺灣:日人主宰臺灣實錄》(臺北:上硯出版社,1993年)。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的反抗史》(臺北:稻鄉出版社,1998年)。
閻建國,《臺灣與日本的前世今生:甲午戰爭與馬關條約的歷史教訓》(臺北:大旗出版社,2015年)。
漢人(黃玉齋),《臺灣革命史》(屏東:新民書局,1945年)。
蔣廷黼,《中國近代史》(北京:民主與建設出版社,2016年)。
蔣闊宇,《全島總罷工:殖民地台灣工運史》(臺北:前衛出版社,2020年)。
劉明修(伊藤潔)著,李明峻譯,《臺灣統治與鴉片問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8年)。
蔡石山著,曾士榮、陳進盛譯,《李登輝與臺灣國家認同》(臺北:前衛出版社,2006年)。
蔡石山,《滄桑十年:簡吉與台灣農民運動1924-1934》(台北:遠流出版社,2012年)。
蔣朝根,《從大甲支部看臺灣民眾黨:杜香國史料藏品彙編》(臺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19年)。
蕭友山、徐瓊二著,陳平景譯,《臺灣光復後的回顧與現狀》(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2年)。
戴逸、龔書鐸主編,《中國通史》(新北:中經社,2005年)。
戴震宇等著,《臺灣歷史全記錄》(臺北: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簡炯仁,《臺灣民眾黨》(臺北:稻鄉出版社,2001年)。
簡炯仁,《臺灣共產主義運動史》(臺北:前衛出版社,1997年)。
簡炯仁,《再現臺灣•28:臺灣民眾黨》(臺中:莎士比亞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羅納德•麥卡錫(Ronald McCarthy)、吉恩•夏普及布拉德•班內特(Brad Bennett),《非暴力行動:研究指南》(紐約與倫敦:加蘭德出版社,1997年)。
藍博洲編著,《日據時代臺灣學生運動》(臺北:時報出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年)。
Ranjit Kumar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臺北:學富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
  (三)外文部分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の台灣》(東京:岩波書店,1929年)。
宮川次郎,《台灣の社會運動》(臺北:臺灣實業界社營業所,1929年)。
謝春木,〈台灣人の要求〉,《台灣新民報》(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1年)。
二、期刊論文:
三留理男,〈新的鴉片戰爭〉,《人間雜誌》第2期,1985年12月2日,頁108-115。
小金丸貴志,〈匪徒刑罰令及其附屬法令之制定經緯〉,《臺灣史研究》第19卷第  2期(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2012年6月),頁31-98。
《臺灣文獻》25卷3期(臺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1974年),頁48-59。
吳密察,〈「內地延長主義」與殖民地議會設置請願運動之啟動〉,財團法人臺灣研究基金會策劃,《三代臺灣人:百年追求的現實與理想》(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7年),頁53-88。。
周俊雄,〈蔣渭水的民族運動與現代文學〉,陳志賢主編,《宜蘭學2015》(臺北:風雲論壇有限公司,2016年),頁45-64。
林秀蓉,〈吹奏激勵民眾進行曲的喇叭手:探日治時期的臺灣醫生的社會參與及精神特色〉,李素月主編,《宜蘭文獻雜誌》第63期,(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頁56-80。
林瑞明,〈賴和與臺灣文化協會〉,《臺灣風物誌》第38卷第4期,(臺北:臺北風物誌,1988年12月)。
陳翠蓮,〈1920年代臺灣社會運動的萌芽與變遷〉,《臺灣學通訊》第36期,民主、選舉與近代化,2010年1月12日,頁6-7。
顏伯川,〈蔣渭水與臨床講義〉,《臺灣時報》副刊,2012年10月17日,頁24。
梁明雄,〈文學與時代:日據時代臺灣現代文學的發展〉,《稻江學報》第3卷第1期,2008年6月,頁296-313。
許麗芩,〈傳奇家族霧峰林家〉,《大地地理雜誌》第137期,1999年8月號,頁32-61。
黃得時,〈臺灣新文學運動概觀〉,《臺北文物》第3卷第2期,1954年4月,頁13-24。
黃煌雄,〈從發現蔣渭水到守護蔣渭水〉,《漢學研究通訊》第36卷第1號(總141期),2017年2月,頁6-13。
張炎憲,〈一九二○年代的蔣渭水〉,《蔣渭水逝世六十周年紀念暨臺灣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要》(高雄:高雄縣政府,1991年),頁17-34。
張炎憲、李筱峰、莊永明編,《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自立晚報,1987年)。
蔣朝根,〈宜蘭精神的塑造者:1920年代蔣渭水與宜蘭社會運動〉,李素月主編,《宜蘭文獻雜誌》第63期,(宜蘭:宜蘭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頁86-109。
蔣朝根,〈蔣渭水與台灣文化協會創立經緯:一段剪不斷,理不亂的關鍵歷史〉,蔣朝根編,《第一屆蔣渭水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2009年),頁189-207。
臺灣文化協會《會報》第1號,1921年11月30日。
《臺灣》雜誌第3卷第9號,1922年12月。
《臺灣青年》(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3年)。
《臺灣》(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3年)。
《臺灣民報》(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3年)。
《臺台灣新民報》(臺北:東方文化書局影印版,1973年)。
三、學位論文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年)。
吳婉珣《政治權力與歷史詮釋:以蔣渭水之形象變遷為例》(臺北:淡江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林佳蕙《日治時期臺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蔣渭水、楊華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林秀蓉《日治時期臺灣醫事作家及其作品研究——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王昶雄、詹冰為主》(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林柏維《臺灣的民族抗日運動團體——臺灣文化協會之研究(1921-1927)》(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5年)。
郭基泰,《日治時期大稻埕政經文化研究》(宜蘭: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博士班博士論文,2019年)。
陳君凱,《日治時期臺灣醫師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陳淑妍《1920年代日本統治下的臺灣社會——以蔣渭水為中心》(臺北: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
楊正彥,《蔣渭水對臺灣民族運動之影響與貢獻》(宜蘭:佛光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黃信彰,《蔣渭水形象及其歷史再現》(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11年)。
蕭欣慈《光點——蔣渭水研究(1921-1931)》(臺中:靜宜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張雅惠《日治時期的醫師與臺灣醫學人文——以蔣渭水、賴和、吳新榮為例》(臺北:臺北醫學院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黃顯頌,《臺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四、電子資料
〈3.5%定律:非暴力運動如何改變世界〉,《BBC中文網》,2019年6月23日,查閱日期:2020年5月10日。參見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fut-48720142
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0575)「歷史回想」,〈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啟蒙運動的回顧〉,2008年4月24日,查閱日期:2020年10月11日。參見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575/tony0575.html
王丹,〈吉恩.夏普與非暴力不合作運動〉,2018年8月2日《自由時報》副刊王丹專欄,查閱日期:2020年12月23日。參見https://ent.ltn.com.tw/news/paper/1175220
〈同志追憶〉,《追憶蔣渭水》,財團法人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網站,查閱日期:2020年1月4日。參見http://www.weishui.org/p/reminscence.html
朱真一,〈1930年前後的鴉片抗爭;蔣渭水vs連雅堂 (上)〉,2014年10月1日《民報》,查閱日期:2020年11月11日。參見https://www.peoplenews.tw/news/fa0ea0b2-1e8c-4782-a6ef-b4f9426f6652
〈李應章出獄後新建的家宅〉,《臺中學資料庫》,刊登日期:1996年6月1日,查閱日期:2020年1月31日。參見https://data.digitalculture.tw/taichung/source/6593
林明正,〈日據時代臺灣人的祖國意識〉,《觀察雜誌》第11期,2014年7月。查閱日期:2020年10月23日。參見https://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360
《明報》加東網,2019年6月25日,查閱日期:2020年6月1日。參見https://www.mingpaocanada.com/tor/htm/News/20190625/ttam2_r.htm
徐培晃,〈連戰家族的歷史陰影:關於一場毒品/禁藥的爭議〉,《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2017年12月13日,查閱日期:2020年10月13日。參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4963
郭鴻彬編著,〈東京青年會〉,《臺灣人的臺灣史》,查閱日期:2021年3月21日。參見https://www.taiwanus.net/history/4/50.htm
陳添貴,〈日治時期匪徒刑罰令〉,《台灣文獻館電子報》第18期,2008年10月27日。查閱日期:2021年1月5日。參見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8/155
黃育智,〈1920年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的回顧〉,《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刊登日期:2008年4月11日,查詢日期:2020年9月1日。參見http://www.tonyhuang39.com/tony0573/tony0573.html
黃恩慈,〈寒夜三部曲〉、《台灣大百科全書》,文化部,刊登日期:2009年9月9日,查閱日期:2021年3月21日。參見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7481
黃裕元,「1920年代的知青必學社運歌曲!〈臺灣文化協會會歌〉與〈臺灣自治歌〉」,《觀臺灣•臺史博》,刊登日期:2017年5月23日,查閱日期:2020年10月1日。參見https://storystudio.tw/article/gushi/nmth19/
〈斷頭臺上的科學精神,他與劊子手約定,用眼睛告訴世人真相!〉,《日間新聞》,2021年3月26日,查閱日期:2021年3月29日。參見https://www.daytime.cool/history/3455250.html
汪毅夫〈讀日據臺灣時期的三種臺灣遊記〉,《華夏經緯網》,2020年11月4日,查閱日期:2021年5月20日。參見https://www.krzzjn.com/show-2152-111902.html。
林明正,〈日據時代台灣人的祖國意識〉,《觀察》雜誌,2014年7月號,查閱日期:2020年10月23日。參見https://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360
〈蔣渭水歷史行蹟的終點站:蔣渭水之墓〉,《民報》,2015年8月4日,查閱日期:2021年3月20日。參見https://wreadit.com/@wwwpeoplenewstw/post/84092
劉曉欣,〈國慶日唱「美臺團團歌」?這是蝦米碗糕?〉,《自由時報》,2015年10月10日,查閱日期:2020年10月18日。參見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1471506。
謝德謙,〈臺灣歷時最久的工運〉《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高雄大小事》,查閱日期:2020年12月23日。參見http://crh.khm.gov.tw/khstory/story_info.asp?id=320
〈臺灣議會設置請願歌〉,「台灣音聲100年」網站,查閱日期:2020年12月1日。參見
https://audio.nmth.gov.tw/audio/zh-TW/Item/Detail/3f81b20b-4821-430f-8a5a-fa291d1f1e90
蔣松輝,〈我的父親〉,係1997年8月25日適逢其父親逝世65周年忌日,蔣松輝接受民間全民電視公司「臺灣筆記」節目訪問後整理。《蔣渭水文化基金會》網站,查閱日期:2015年12月25日。參見http://www.weishui.org/p/unforgettable-father.html
蔣理容,〈95歲伊媚兒,發電報刮總督鬍子的蔣松輝〉,2008年1月27日,查閱日期:2019年8月18日。參見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85419
蔣理容,〈無力者大會vs有力者大會〉,《民報》,2015年2月8日,查閱日期:2021年2月14日。參見https://www.peoplenews.tw/news/49cf4342-38c7-42f4-980c-a96886716eb4
蔣朝根,〈動搖時代中的蔣渭水〉,《自由時報》副刊,2001年8月3日,查閱日期:2020年11月29日。參見http://old.ltn.com.tw/2001/new/aug/3/life/article-1.htm
諶旭彬,〈反思甲午之戰:李鴻章對內談器械,對外談制度•短史記〉,2018年10月5日,查閱日期:2020年12月12日。參見https://www.luoow.com/dc_tw/109142969
戴維•羅伯森(David Robson)〈「3.5%定律」:非暴力運動如何改變世界〉,2019年6月23日,查閱日期:2019年10月1日。參見https://www.bbc.com/ukchina/trad/vert-fut-48720142
嚴思祺,〈臺灣官方就「日據」與「日治」之爭定調〉,《BBC中文網》,2013年7月23日,查閱日期:2020年1月25日。參見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3/07/130723_tw_jp_occupied_disput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