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工藝品牌的在地性發展之研究 -以田中窯為例
作者:葉志誠
作者(外文):CHIH-CHENG YEH
校院名稱:大同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科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彩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景觀營造田中窯社區營造陶藝人才培育產品創作Tienchung KilnCommunityBuildingPotteryArt TalentCuitivationProduct CreationLandscapeBuild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1994來台灣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而2002年開始推廣文化創意產業,直至2019年推動地方創生,工藝產業皆被列為其中之重要項目,而透過文化創意產業的推波助瀾下,工藝產業除了在地化的經營之外,以參與文博會及國際展會的宣傳活動,讓台灣的工藝產業開始走向品牌化,因此許多工藝師及個人工作室即以此形式開始進行品牌化的產業推廣活動。
而陶瓷產業具有深厚的工藝歷史,在台灣除了重要產地之外,個人工作室在營造個人品牌較為困難,因此與社區在地共生發展,成為個人工作室發展品牌的一種形式。本研究以「田中窯」為例,透過參與式行動研究,對陶瓷工藝產業的在地化與品牌化進行自證與自省。其目的在於了解陶瓷工藝品牌建立的過程與轉型契機,並探討工藝品牌與社區整體營造的合作關係及其配合模式。並從跨領域合作之觀點,建構工藝品牌在地化之經營策略與模式。
本研究的研究成果,工藝師與社區營造的合作模式,基於社區營造的人文地產景的五大面向架構,歸納出的結果可從「人才培育」、「產品創作」、「景觀營造」此三方面來進行說明。
1. 人才培育:田中窯透過教學培育陶藝人才,透過國中小學校、以及社區的技藝學習課程培育學生對陶藝的興趣。並可協助居民於農閒時,培養第二專長並協助製作,可為農民帶來額外的收入的正向循環。
2. 產品創作:田中窯的創作之路,早期以日用生活陶瓷的生產為主軸,而後以柴燒作為藝術創作的基礎,力求創作上的反璞歸真。而後更與在地企業共同開發訂製商品,並與公部門配合活動的禮贈品設計與製造,為田中窯的品牌進行產業加值與宣傳曝光。
3. 景觀營造:與三民社區發展協會共同營造貓主題的藝術環境,除培養居民共創的意識與凝聚向心力,並可藉此發展觀光產業。並落實當地蜀葵花季的營造,透過賞花的觀光活動,帶動原本陶瓷體驗與販售,並於園區內販售當地的產品,形成另類異業結合的契機,共同深化田中鎮的觀光資源。
Taiwan started promoting total community building in 1994 and advocated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since 2002. By 2019, Taiwan promoted locality revitalization while craft industries are listed as one of the key projects. Intensified by the cultural creative industries, the craft industries not only focus on local management but also participate in promotional campaigns through creative expos and international expos. Consequently, Taiwan’s craft industries are shifting towards branding and many craft artists and individual studios promote the industry branding through this mode.
The long history of ceramic craft industry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important base in Taiwan makes it difficult for individual studios to build self-branding. Hence, the local symbiotic development with communities becomes the form of branding development for individual studios. The research includes a case study in “Tian Jhong Kiln” and conducts self-fulfilling and introspection on the locality and branding of ceramic industries through 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 The purpose of the research aims to comprehend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of ceramic industry branding and the opportunities for transformation. The study also analyzes the collaboration and cooperative mode between craft branding and total community building, in addition to establishing the managerial strategies and modes for craft branding loca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The research results draw conclusion on the cooperative mode between craft artists and community building based on the five dimensions of people, place and industry in community building. The results concluded are explained through three aspects, including “Talent Incubation- Establishing of Skills Inheritance,” “Object Creation – Product Creation,” and “Environment Building – Environment Facilities Building.”
1. Talent Incubation – Establishing Skills Inheritance: Ceramic talents are incubated through Tian Jhong Kiln instruction, secondary and primary schools, and the skills learning courses of communities, which could develop students’ interests in ceramic arts. Moreover, the residents can develop secondary expertise and assist with the production during their spare time, which leads to the positive cycle of bringing addition income to farmers.
2. Object Creation- Product Creation: The path to Tian Jhong Kiln artworks involved the production of ceramic daily supplies in the early days. Later, firewood was used as the basis of artworks with efforts to return to the innocence of artworks. The co-development of customized products with local industries and the gift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in cooperation with campaigns held by public sectors further add value and exposure to the branding of Tian Jhong Kiln industries.
3. Environment Building- Environment Facilities Building: The building of the art environment of cats with Sanmin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 not only develops the awareness and cohesion in residents for co-creation but also establishes the tourism industri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local hollyhock festival spurs the existing ceramic experience and sales through tourism activities for flower watching. Moreover, selling local products at the park forms the opportunity for alternative strategic alliance which enriches the tourism resources for Tian Jhong Township.
參考文獻
一伊達 稔,長谷川 善一,加藤 誠二,加藤 弘二,渡邊 隆,島田 忠,2003,美濃焼産地における資源循環型食器の実用化への取り組みー美濃「り食器」とGL21の活動、セラミックス基盤工学研究センター年報、第二巻、PP17‐24。
大新國小,大新國小藝文教育特色學校網),2011,網址如下:https://pse.is/3kaq4j
山田幸三,2013,伝統産地の変貌と企業家活動-有田焼と信楽焼の陶磁器産地の事例を中心として、上智経済論集、第58巻、第1.2号、PP.219-235。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2018,法務部法規資料庫。
文化部,2021.01.10,文化部成立沿革,文化部網站。https://www.moc.gov.tw/content_246.html
文化部,2019,108年台灣文化創意產業年報
日本セラミックス協會,2021,日本のやきもの歴史、日本セラミックス協會ホームページ:https://www.ceramic.or.jp/museum/yakimono/contents/history.html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1984,『中國植物志』,49(2),P.11。
水里蛇窯,2021.08.26.水里蛇窯挑戰金氏紀錄的故事,水里蛇窯官方網站。http://www.snakekiln.com.tw/travel_view_detial.php?news_id=21
內政部,2012.9.3,北港朝天宮,台灣宗教文化資產網站,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23
田尾鄉公所,2011,觀光旅遊導覽電照菊花栽培,田尾鄉公所網站:https://town.chcg.gov.tw/tianwei/07other/main.asp?main_id=3114
江韶瑩,1992,台灣早期陶藝發展小史,
任奐宇,2019.6,台灣服飾品牌策略行銷4C架構觀點探討-以台灣S設計師品牌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MBA學位學程)碩士論文。
宋同正,2014,序-服務設計的本質內涵和流程工具,設計學報 (Journal of Design),19卷2期。
宋淑貞,2012,社區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之關鍵因素研究 -以社區工藝產業為例,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杜文田,2017/03,台灣工藝之家-當代工藝品牌藍圖上的繁星,台灣工藝季刊,第64期,PP.6-11。
李乾朗,2003,台灣古建築圖解事典,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行政院,2018.12,地方創生國家戰略計畫-核定本,行政院。
行政院農委會,2020.7.10,『農業統計年報』,P.102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2017,農村再生計畫是什麼?,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網站。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2020/10/11,植物圖鑑:蜀葵,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網站。https://kmweb.coa.gov.tw/theme_data.php?theme=plant_illustration&id=207
吳水沂,1999,台灣現代柴燒陶藝的探討與柴燒創作的要素 台灣工藝季刊 第1期 P.13-15。
何舒軒、宋同正,2014,綜論服務設計學術研究發展。設計學報,19(2),45-66。
林旻慧,2019,設計師品牌進入韓國市場之研究 -以CYNICAL CHÉRI為例,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國隆,2010,探討在地文化產業與社區發展之關係研究-以水里蛇窯推動頂崁社區發展為例,逢甲大學經營管理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洪璧珍,2015/11/17,彰化田中泥雕藝術節 27日盛大登場,中國時報生活版。
美濃燒傳統產業會館,2020、伝統工芸品美濃焼、美濃焼伝統工芸品協同組合、美濃焼伝統工芸品協同組合 | 伝統工芸品「美濃焼」 (minoyaki.gr.jp)
畑中英二,2006,信楽焼の考古学的研究,滋賀県立大学人間文化学科地域文化学専攻博士論文。
信樂町觀光協會,2008,信樂豆知識-八相緣起って何?信樂町觀光協會網頁:
https://tinyurl.com/yfhoob2v
侯吉村,2017,嘉義地區交趾陶之創新探討,南華大學視覺與媒體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侯惠香,2019,社區總體營造、文化創意產業與地方創生發展之研究-以竹田鄉為例,國立屏東大學文化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
侯純純、林品章,2008/12,企業識別系統設計方法與程序之研究,設計學報,第13卷第四期,P.65~81。
後藤信幸、益子典文、村瀨康一郎、加藤直樹、興戶律子,2006.03,地域教材の収集とそのデジタル化を基盤とした社会科「伝統工業」の単元開発:美濃和紙、美濃焼の複合的教材化と授業実践、岐阜大学カリキュラム開発研究、VOL23,No2、PP.71-80。
紀麗君,2010.3.,陶瓷產業現況與未來展望,產業雜誌,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11,『服務體驗工程方法-藍圖、工具、案例』,經濟部技術處。
翁徐得,2003,台灣陶藝如走進文化創意產業,工藝季刊第13期。
徐芬霞,2013,地方文創產業經營模式之分析-以水里蛇窯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郭睿駖,2019,地方創生策略應用於建立在地品牌形象之設計規劃-以明志書院為例,明志科技大學工業設計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2008,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補助國民中小學藝術與人文教學深耕實施要點,教育部法規資料庫。
國家發展委員會,2017,「設計翻轉、地方創生」計畫規劃作業指引。
張乃心,2013,文化創意產業之整合行銷策略對鄉鎮觀光行銷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張瑟芬,2012,文化創意結合地方產業行銷策略之研究-以新港鄉板陶窯為例,康寧大學資訊傳播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陳文獻,2005.03.15,葉志誠捏陶 兼作公益,中國時報。
陳孔立主編,1996,『台灣歷史綱要』,台北:人間出版社。
陳佩婷,2006,文化創意產業之陶瓷產業經營模式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信雄,1983,台灣陶瓷小史,華岡博物館館刊,第六期,PP.33
陳新上,2009,六甲磚瓦,台灣大百科全書。網址如下:http://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674
陳曉培,2010.9.16,不用文字記錄的交趾剪黏藝術村—新港板頭社區,文化部台灣社區通網站。https://pse.is/3kthej
曾茹鈺,2014,傳統工藝的文創產業轉型之研究-以板陶窯交紙剪黏工藝園區為例,亞洲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碩士論文。
湯文忠,2005.12.6,火車頭燒在茶具上,聯合報,地方版。
黃于芮,2013,探討文化創意產業人才所需之關鍵核心能力-以鶯歌陶瓷產業為例,中原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宛玲,2019.7,台灣服裝設計師品牌參與上海商展操作模式之探討,實踐大學
服裝設計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經濟部投資業務部,2018,『休閒觀光產業分析與投資機會』。
葉于正,2017,葉志誠陶藝創作展策展-綜述,『返土歸真:葉志誠陶藝創作展』,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葉志誠,2012,童真陶藝創作世界,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志誠、鄭乃瑜、羅彩雲,2014.05, "台灣地區陶柴燒文化創意之轉型與創作," The 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Asian Design Culture Society, No.8 pp.1163-1168。
葉志誠、葉千華、羅彩雲,2015.06,"The Featured Operation Strategies of Community Crafts," デザイン学研究第62th研究発表大会概要集, pp.44-45。
趙勝傑,2013,文化創意產業與社區發展之研究─以大雅趙家窯為例,南華大學視覺與藝術學系碩士論文。
彰化縣政府,2021.9.8,田中鎮觀光景點,彰化縣政府網站。https://tourism.chcg.gov.tw/Attractions.aspx?pn=2&area=7
臺灣高速鐵路股份有限公司,2020.08.29,營運資訊-客運運輸情形,臺灣高鐵網站,https://pse.is/3ewwxx
熊田喜三郎,2013.03,世界の陶磁器と国際陶磁器フェスティバル―国際陶磁展美濃を例として、名古屋外国語大学現代国際学部紀要、第9号、PP.49-98。
蔡欣穎,2020,以地方創生觀點探討低碳旅遊之共創網絡-屏東琉球鄉為例,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清田,2000,教育行動研究,五南圖書出版。PP.7。
蕭惠玲,2013.6,彰化縣私人陶藝工坊經營策略之研究-以田中窯為例,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碩士論文。
劉裕程,2019.01,台灣新創服裝設計師品牌電商通路之研究,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劉雅菁,「藝」起樂陶陶~~研究計畫成果,2010,https://pse.is/3jm67e
謝東山,2005,『臺灣現代陶藝發展史』,藝術家出版社。
謝政達,2008,國小藝術教科書與九年一貫課程能力指標的校準研究,課程與教學季刊,第11卷第4期,PP109-136。
鍾育軒,2020,地方創生之品牌形象視覺設計研究與創作—以雲林縣口湖鄉莊記品牌為例,亞洲大學視覺傳達設計學系碩士論文。
魏月霞,1999.4.20,柴燒窯烙出柴燒之美,中央日報,地方版。
魏月霞,1999.10.19,葉志誠柴窯震後幸無恙,中央日報,地方版。
魏月霞,2002.5.16,親子捏陶樂融融,中央日報,地方版。
魏綉芬,2006,水里蛇窯產業轉型之文化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顏宏駿,2017.08.10,生態秘境!老樹公園鯉魚跳出來 網友笑:熱到想不開,自由時報,生活版。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159262
蘇文清,2015,地方性文化創意產業之設計策略研究,中原大學設計學博士論文。
觀光局,2017,『Tourism 2020—台灣永續觀光發展方案』,觀光局。
Goldstein, S. M., Johnston, R., Duffy, J., & Rao, J. (2002). The service concept: The missing link in service design research?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 20(2), 121-134.
Marc Stickdorn&Jakob Schneider,池熙叡譯,這就是設計服務思考,中國生產力中心,2013。
Run for Taiwan,結合在地書法、陶藝 田中馬獎盃「古亭畚」曝光,運動筆記網站,2018.11.6,https://pse.is/3cezjh
Wagokoro,2020,美濃焼とは、特徴や歴史も解釈、ワグコロホームページ、美濃焼とは?特徴や歴史も解説 | ワゴコロ (wa-gokoro.jp)。
Wikipedia,2020,Participatory action research,https://pse.is/3hwq7q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