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流域視角下楠溪江中游傳統村落空間形態之研究
作者:王海帆
作者(外文):Haifan Wang
校院名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系所名稱:設計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邱上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流域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營建文化Drainage BasinTraditional VillagesMorphologyConstruction Cul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傳統村落是指形成時間較早,同一區域居民集體意識下營建的生產、生活、體現集體精神的聚居場所,反映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楠溪江流域位於浙江省永嘉縣境內,流域內河網縱橫,兩岸的沖積平原和低山平地為居民的生存提供了優渥的自然條件。自五代開始,有大量的閩人從福建地區遷移至楠溪江中游定居,形成由同一族群聚族而居,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同宗同族的社會結構。楠溪江中游地區分佈30多個傳統村落,這些傳統村落建造時期為宋代至清代。由於楠溪江中游地區地理環境相對封閉、交通閉塞、社會相對穩定,使得流域內許多傳統村落得以完整保存。
楠溪江中游的傳統村落具有歷史悠久、規劃嚴謹、文化底蘊深厚、風水觀念濃厚、宗族文化突出等特徵,擁有重要的文化資產價值。然而,由於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外來文化的介入以及人居觀念、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等諸多因素,造成楠溪江中游傳統村落空間呈現「同質化」的現象,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破壞日益嚴重的趨勢。
流域對楠溪江中游傳統村落的分佈和空間形態的形成有決定性的作用,本文以楠溪江中游的蒼坡村、蓬溪村、岩頭村、芙蓉村、埭頭村和楓林六個傳統村落為研究對象,從傳統村落形成的原點「人水關係」切入,以流域為紐帶,闡釋傳統村落空間形態之特徵。研究內容分為三個方面:一是楠溪江中游傳統村落空間形態形成的影響因素,空間形態與自然因素、社會因素以及人為因素之間的關係;二是以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為討論的主體,從村落空間形態構成要素、空間組合方式、空間結構等方面展開分析;三是將傳統村落納入楠溪江中游文化圈中,探討流域與傳統村落空間的關係、村落空間特徵、空間文化等議題。
流域視角下楠溪江中游傳統村落空間形態的研究,研究對象從單個村落的論述轉向流域內多個村落的對比論證;從單一學科的分析轉向跨學科的協同研究。採用更為宏觀的視角,將流域內傳統村落進行橫向維度的對比分析和縱向維度的深層論證,有利於楠溪江中游傳統村落空間形態整體、系統、多層次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價值。
Traditional village refers to the production, life and collective spirit of the residents in the same area, which was formed earlier and built under the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It reflec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man and society, man and man. Nanxi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Yongjia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The river network in the basin is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The alluvial plains and low mountain flatlands on both sides of the river provide excellent natural conditions for the survival of residents. Since the Five Dynasties, a large number of Fujian people have migrated from Fujian to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Nanxi River to settle down, forming a social structure in which the same ethnic groups lived together and were linked by blood ties. There are more than 30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Nanxi River. The villages were formed from the Song Dynasty to the Ming Dynasty. Due to the relatively closed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closed traffic and relatively stable society, many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basin have been completely preserve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Nanxi River hav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a long history of the village, rigorous planning, rich and well-preserved building type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strong Feng shui concepts, and prominent clan culture. It has important cultural asset value.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the intervention of foreign culture and the change of production and life style, the space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Nanxi River shows a trend of homogenization, and the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s damaged more and more seriously.
The basin plays a decisive role in the distribution and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Nanxi River. This article takes Cangpo village, Pengxi village, Yantou village, Furong Village, Daitou village, Huatan village and Fenglin Villa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starting from the origin of the traditional villages, the "human-water relationship", and uses the basin as the link to explai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The research content is divided into three aspects: first,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formation of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Nanxi Riv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patial form and natural factors, soci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secondly, taking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spatial form as the main body of discussion, analyzes from the aspects of space elements, spatial combination and spatial structure; the third is to incorporate traditional villages into the cultural circle of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Nanxi River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asin and the traditional village space, the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illage, and the spatial culture. .
On the morphology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middle Nanxi River in China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drainage basin, the research object has shifted from the discussion of a single village to the comparative demonstration of multiple villages in the basin, and from single discipline analysis to interdisciplina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t is of great value to combin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horizontal dimension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basin with the deep demonstration of vertical dimension from a more macro perspectiv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overall, systematic and multi-level analysis of the spatial form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Nanxi River.
Alexander, Christopher (2002)。《建築模式語言》(The Pattern Language)。周序鴻(譯)。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Appadurai, A. (1995). “The Production of Locality.” Counterworks: Managing the Diversity of Knowledge. Richard Fardon (ed.). London: Routledge. pp.204~225.
Bott, S.E. (2000).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metric Scales to Measure Sense of Place. Colorado: Colorado State University.
Casey, E. (2001). “Between Geography and Philosophy: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in the Place-World.”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Vol.91, No.4): 683-693.
Chang, Kwang-chih (1958). “Study of the Neolithic Social Grouping: Examples from the New World.”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Vol. 60, No. 2) : 298-334.
Conzen, M.R.G. (1960). Alnwick, Northumberland: A study in town-plan analysis.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Publication. London: George Philip.
Doxiadis, C.A. (1968). Ekistics: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Human Settlement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oxiadis, C.A. (1975). Action for Human Settlements. Athens: Athens Publishing Center.
Frazer, J. G. (1998). The Golden Bough.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dman, Maurice (1965).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 The Athlone Press.
Freedman, Maurice (1966).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 Fukien and Kwangtung. London: Athlone Press. pp.21-22.
Giddens, A. (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 London: Mcmillan.
Johnston, R.J.(約翰斯頓)(2004)。《人文地理學詞典》。柴彥威(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Keesing, Roger M. (1986)。《當代文化人類學》(Cultural Anthropology: A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上、下冊)。張恭啟、於嘉雲(譯)。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Kulp, Daniel Harrison (1925). Country Life in South China: The Sociology of Familism Volume I: Phenix Village, Kwantung Chin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ynch, Kevin(凱文•林奇)(2001)。《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方益萍、何曉軍(譯)。北京:華夏出版社。
Moholy-Nagy, Laszlo (1947). Vision in Motion. Chicago: Paul Theobald, pp.3-10.
Morgan, Lewis Henry (1985)。《印第安人的房屋建築與家室生活》(Houses and house-life of the American aborigines)。李培茱(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Morgan, Lewis Henry(路易士•亨利•摩爾根)(1977)。《古代社會》(Ancient Society)。北京:商務印書館。
Moudon, A.V. (1994). Getting to know the built landscape: Typomorphology. In K. A. Frank & L. H. Schneekloth (Eds.), Ordering space: Types in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New York: Van Nostrand Reinhold. pp. 289-311.
Norberg-Schulz, Christian (1979). Genius loci : Towards a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New York: Rizzoli.
Norberg-Schulz, Christian(諾伯格•舒爾茨)(1983)。《存在•空間•建築》(Existence, Space, Architecture)。王淳隆(譯)。臺北:臺隆書店出版。
Oliver, Paul (1997). Encyclopedia of Vernacular Architecture of the World.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poport, Amos(拉普普)(1987)。《住屋形式與文化》。張玫玫(譯)。臺北:境與象出版社。
Steele, F (1981). The Sense of Place. Boston: CBI Publishing.
Tuan, Yi-Fu (1974).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NJ. ISBN 0-13-925248-7.
Tuan, Yi-Fu (1976). Humanistic geography.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pp.66, 266-276.
Tuan, Yi-Fu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inneapolis, MN. ISBN 0-8166-0808-3.
Wang, Hai-fan & Chiou, Shang-chia. (2019). Research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Sustainability. 11. 5333. 10.3390/su11195333.
Wang, Hai-fan & Chiou, Shang-chia. (2019).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uman Settlement Space Environ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Sustainability. 11. 4186. 10.3390/su11154186.
Willey, Gordon R. (1953). Prehistoric settlement patterns in the Virú Valley, Perú. Washington: Bureau of American Ethnology.
丁俊清(1999)。《中國居住文化》。臺北:紅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不詳。《李氏族譜》。不詳。
不詳。《岩頭金氏宗譜》。不詳。
不詳。《陳氏宗譜》。不詳。
不詳。《謝氏宗譜》。不詳。
方鳳玉(2005)。《五營之空間概念研究》。博士論文。斗六: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研究所。
王伊可(2016)。《浙中南傳統村落水口景觀淺析》。碩士論文。杭州:浙江農林大學。
王君榮(明)(2010)。《陽宅十書》。王道亨(清)編纂,李非譯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
王其亨(1998)。《風水觀念研究》。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王沫(宋)(1985)。《圖解校正地理新書》。臺北:集文書局。
王絢(2004)。《傳統堡寨聚落研究》。博士論文。天津:天津大學。
王雲五(發行人)(1934)。《浙江通志》。上海:商務印書館。
王颯(2011)。《中國傳統聚落空間層次結構解析》。博士論文。天津:天津大學。
王德進(1985)。《浙江民居》。臺北:尚林出版社。
王瓚[明]、 蔡芳(2006)。《弘治溫州府志》。胡珠生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田阡(2016)。〈流域研究:人類學的張力和價值〉。《文匯報》。
田阡(2017)。〈村落•民族走廊•流域——中國人類學區域研究範式轉換的脈絡與反思〉。《社會科學戰線》 (002):25-30。
同濟城市規劃研究院(不詳)。《永嘉縣岩頭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
同濟城市規劃研究院(不詳)。《永嘉縣楓林歷史文化名鎮保護規劃》。
同濟城市規劃研究院(不詳)。《永嘉縣蒼坡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
朱煒(2009)。《於地理學視角的浙北鄉村聚落空間研究》。博士論文。杭州:浙江大學。
百度百科(2021)。https://baike.baidu.com/pic/薑寨遺址。檢索日期:2021年7月21日。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2016)。《中國傳統建築解析與傳承》。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住建部(2012)。《關於傳統村落文化遺產的定義》。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212/t2012137.html。檢索日期:2018年12月7日。
吳良鏞(2001)。《人居環境科學導論》。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志水英樹(2002)。《建築外部空間》。張麗麗(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李聆睿(2016)。《浙南傳統村落形態的美學研析》。碩士論文。杭州:浙江農林大學。
李琬(清)(1865)。《溫州府志》。不詳。
李曉峰(1996)。〈從生態學觀點探討傳統聚居特徵及承傳與發展〉。《華中建築》(4): 42-47。
李曉峰(2005)。《鄉土建築,跨學科研究理論與方法》。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沈克寧(2010)。《建築類型學與城市形態學》。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沈福煦(1993)。《人與建築》。 臺北:斯坦出版有限公司。
阮儀三(2003)。《楠溪江宗族村落》。福州:福建美術出版社。
周禮銘(2017)。《溫州楠溪江古村落保護制度研究》。碩士論文。上海:華中師範大學。
林偉(2020)。《西北黃土高原地區傳統村落邊界形態研究》。碩士論文。西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林會承(1979)。《清末鹿港街鎮結構》。臺北:明文書局。
林會承(1999)。〈澎湖社裡的領域〉。《民族學研究所集刊》(87):41-95。
林會承(2002)。〈澎湖建築與聚落研究回顧〉。《澎湖研究第一屆學術研討會論文輯》。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取自 https://tm. ncl.edu.tw/。pp.18-29。
林箐、任蓉(2011)。〈楠溪江流域傳統聚落景觀研究〉。《中國園林》(11):5-13。
林憲德(2011)。〈民居立體分佈論〉。《新建築》(3):114-118
邱上嘉(2000)。《傳統建築文化與保存之研究》。臺南:臺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
邱上嘉(2014)。〈臺灣傳統聚落之境域空間型態研究〉。《中國建築史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福建福州。pp.12-25。
施振民(1973)。〈祭祀圈與社會組織:彰化平原聚落發展模式的探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91-208。
段進(2002)。《城鎮空間解析:太湖流域古鎮空間結構與形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段進、揭明浩(2009)。《世界文化遺產宏村古村落空間解析》。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段進、龔凱等(2006)。《空間研究1: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古村落空間解析》。南京:東南大學。
胡春、劉益曦(2020)。《圖解楠溪江流域傳統村落》。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胡振洲(1993)。《聚落地理學》。臺北:三民書局。
胡彬彬、吳燦等(2015)。《光明日報》。2015年04月02日。
胡彬彬、李向軍、王曉波(2017)。《中國傳統村落保護調查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韋浥春(2017)。《廣西少數民族傳統村落公共空間形態研究》。博士論文。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原廣司(2003)。《世界村落的教示100》。於天禕(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夏騰飛(2009)。《設計視野下楠溪江傳統村落建築外部空間研究》。碩士論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學。
孫大章(2004)。《中國民居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徐明福 (1990) 。《臺灣傳統民宅及其地方性史料之研究》。臺北:胡氏圖書公司出版。
徐家國(2004)。《典藏中國NO.20:楠溪江》。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07)。《新農村建設中鄉土建築保護塈永嘉楠溪江古村落的保護利用學術研討會提交論文集》。出版社:不詳。
浦欣成(2012)。《傳統鄉村聚落二維平面整體形態的量化方法研究》。博士論文。杭州:浙江大學。
班固(漢)(1936)。《白虎通》。北京:商務印書館。
茶源地理(2019)。https://www.sohu.com/a/195043057_655270。檢索日期:2021年7月23日。
高壽仙(1992)。《中國宗教禮俗:傳統中國人的信仰系統及其實態》。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崔錫、齊召南、汪沆(撰)(1765)。《永嘉縣志》。施廷燦刻本。不詳。
張玉坤(1996)。《聚落•住宅——居住空間論》。博士論文。天津:天津大學。
張莎瑋(2018)。《廣府地區傳統村落空間模式研究》。博士論文。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莫帥(2019)。https://jq.tuniu.com/trips/30870864。檢索日期:2021年6月19日。
許雪姬(1995)。〈臺灣家族史研究及史料〉。《臺灣史與臺灣史料(二)》。臺北:吳三連基金會。pp.211-240。
許勝發(2019)。《臺灣傳統聚落與建築研究 》課程大綱。http://chai.tnua.edu.tw/zh/,檢索日期:2019年3月11日。
連慧華(2005)。《大甲溪流域客家傳統民居建築特色之研究》。碩士論文。斗六: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郭肇立(1998)。《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郭璞(1987)(晉)。《葬經箋注附圖說》。吳母音(注)。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陳志華(2004)。《楠溪江鄉土建築研究和保護》。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陳志華、李秋香(2010)。《楠溪江中游》。北京: 清華大學出版社。
陳志華、李秋香(2012)。《中國鄉土建築初探》。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陳志華、樓慶西、李秋香(2003)。《新葉村》。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陳亞利(2018)。《珠江三角洲傳統水鄉聚落景觀特徵研究》。博士論文。廣州:華南理工大學。
陳其南(1998)。《傳統制度與社會意識的結構:歷史與人類學的探索》。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陳其澎(1998)。〈臺灣傳統聚落文化的表徵〉。《聚落與社會》。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pp.155-182。
陶奎元(2009)。《走進楠溪江》。不詳。
陸元鼎(2003)。《中國民居建築》。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陸林、淩善金、焦華富(2004)。〈徽州古村落的演化過程及其機理〉。《地理研究》(23, 5): 689。
富田芳郎(1943)。〈臺灣聚落の研究〉。《臺灣文化論叢》。臺北:清水書局。pp.149-221。
童磊(2016)。《村落空間肌理的參數化解析與重構及其規劃應用研究》。博士論文。杭州:浙江大學。
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北京:人民出版社。
辜託長老(1900)。《入地眼圖說》。臺北:武陵出版。
馮爾康(1994)。《中國宗族社會》。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黃琴詩(2014)。《楠溪江風景名勝歷史變遷調查研究》。碩士論文。杭州:浙江農林大學。
黃應貴(1998)。〈導論:空間、力與社會〉。《空間、力與社會》。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pp.1-32。
楠溪樵夫(2018)。楠溪樵夫公眾號。
溫州古道(2018、2019)。溫州古道公眾號。
溫州統戰(2016)。https://m.sohu.com/a/114469192_467543/?pvid=000115_3w_a。檢索日期:2021年6月28日。
葛政委、黃柏權(2015)。〈水神向王:清江流域向王信仰的人類學闡釋〉。《三峽大學學報》(第6期):21-24。
葛劍雄(1992)。〈中國歷史上的人口遷移與文化傳播——以魏晉南北朝為例〉。《東方文化》(02): 05。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漢聲雜誌社(1993)。《楠溪江中游鄉土建築》。臺北:漢聲雜誌社。
管輅(1978)。《管氏地理指蒙》。新北市:大方出版社。
劉再聰(2006)。〈村的起源及「村」概念的泛化———立足於唐以前的考察〉。《史學月刊》(12): 5-12。
劉向(西漢)(2016)。《管子》。北京:西苑出版社。
劉沛林(2013)。《歷史文化村鎮景觀保護與開發利用》。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劉致平(2000)。《中國建築類型及結構》。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劉苗紅(2019)。來源:https://zj.zjol.com.cn/news/1161475.html?ismobilephone=1&t=1559375549509。檢索日期:2021年8月1日。
劉敦楨(2018)。《中國住宅概說》。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劉濱宜(2016)。《人居環境研究方法論與應用》。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餘英(2001)。《中國東南系建築區系類型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歷史網(2019)。https://lishi.com。檢索日期:2019年3月12日。
賴志彰(1993)。〈從老照片、地圖重建臺灣地方史料〉。《臺灣史與臺灣史料》。臺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Pp. 185-220。
賴志彰(1998)。《大甲溪流域聚落與民居》。豐原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
薑新旺、譚萬勇(2010)。《蒼坡古村落經濟社會變遷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謝仙堯(2017)。https://www.meipian.cn/h24c3vm?from=column。檢索日期:2021年6月23日。
謝凝高(1988)。《楠溪江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聶蘭生(2011)。《聶蘭生文集》。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藤井明(2003)。《聚落探訪》。寧晶(譯)。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
譚其驤(1982)。《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
關華山(1989)。《民居與社會、文化》。臺北:明文書局。
蘆原義信(2017)。《街道的美學》。尹培桐(譯)。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鐘翀(2011)。《北江盆地:宗族、聚落的形態與發展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