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生產到邏輯: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的實踐、建構與方法
作者:陳曉春
作者(外文):CHEN,XIAOCHU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貺怡
賴瑛瑛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基督新教藝術符號學論述分析The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in TaiwanProtestant ArtSemioticsDiscourse analys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基督新教的藝術相對於傳統基督宗教藝術發生了範式轉移,這意味著它並非不存在,只是存在與認知的模式發生轉變,本研究的目的便在於認識和建構此種模式及其邏輯與生產的意涵。具體可歸爲三組問題:一、何爲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的實踐與内容?二、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的定義/界定或生產的方法與方法論爲何?三、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生產的意涵爲何?研究理論與方法論則根基於符號學、論述分析、創作實踐與展覽策劃,以及藝術家、藝術客體、詮釋者、研究者等幾組面向的互動關聯。並以安力·給怒、馮君藍、林珮淳等三位藝術家及其創作實踐,台灣基督藝術協會與台灣好主意藝術協會所舉辦的若干場展覽,以及「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與「偶像?榜樣?」展覽為具體案例。
研究認爲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的實踐與内容,從符號表層來看並非一定要直接具有台灣、基督教的某種元素或屬性,實際上,它並無具體的規限,只是從創作實踐作爲討論取徑時,有幾點值得注意。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的定義/界定或生產,不能僅以一種簡化的統一方式加以概括,而是動態、且非一次性的,其中關鍵影響因素是來自超越符號表層的符號意指、以及外在於藝術客體的論述分析,尤其是具有某種基督教範疇的權威群體、機構或場域又屬核心因素。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意涵的生產部分與它的實踐和内容、以及建構有所重疊,它會因不同詮釋者/策展人、以及不同類型的展覽而不同。其中,「靈性」力量部分是符號學與後結構主義式論述分析所提供理論視野較少涉及的,本研究關於這部分的論述,從某些層面可以作爲此理論視野的補充。台灣當代基督教藝術的生產固然有其基本的元素組構與邏輯,不過,這並非意味著它有固定的路徑,反而是要在具體的時空場域中,詮釋者邏輯自洽、有信服力的隨時經營。
A paradigm shift has occurred between Protestant art and traditional Christian art, which means that the art is not nonexistent, but its mode of existence and cognition has changed.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implement this strategy, as well as the underlying reasoning and potential benefits. A specific question can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groups: 1. What is the practice and content of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in Taiwan? 2. When it comes to creating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in Taiwan, what are the most effective approaches and procedures? 3. What are the ramifications of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production in Taiwan? The research theories and methodology are ground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semiotics, discourse analysis, creative practice, curatorial action, artists, art objects, interpreters and researchers. Furthermore, three artists (Anli Genu, Stanley Fung and Pey-Chwen Lin) and their creative practice, several exhibitions organized by the Taiwan Christian Art Association and Taiwan Good Idea Art Association, as well as the exhibitions" Creation on the basis of Christianity -- An attempt of Christian Art in Taiwan" and "Idols? Role Models?" as specific cases.
According to the findings, the practice and substance of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in Taiwan are not always infused with references to Taiwan or Christianity. In fact, it has no specific constraints, but there are several considerations to ponder when taking creative practice as a discussion approach. As for what constitutes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in Taiwan, it cannot be summed up in a simple and unified manner; it is a dynamic and multifaceted phenomenon whose key influences are the symbolism beyond the surface and the discourse analysis outside the object of art, particularly the authoritative groups, institutions, and fields associated with Christianity. The production aspect of the implication of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in Taiwan overlaps with its practice, content, and construction, and it varies with different interpreters/curators, and with different types of exhibitions. Among them, the part of "spiritual" power is least engaged with semio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To some extent, this study's discourse on this part can be utilized as a supplement to this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It is true that the p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ristian art in Taiwan has its fundamental principles and logic. However, this does not imply that it has a fixed model. On the contrary, the interpreters should operate at any time in a specific field of time and space with consistent logic and persuasive force.
中文書目
刁承俊(譯)(1994)。Moltmann-Wendel, E.著。女性主義神學景觀——那片流淌著奶和蜜的土地。北京:三聯書店。
上官(譯)(2000)。Mintzberg, H.著。閔茲伯格談管理:探索組織世界的奧秘。台北:中天。
毛榮富(1992)。勾勒權力/知識之系譜的雕手──傅柯。載於葉啟政(編),當代社會思想巨擘:當代社會思想家(頁158-187)。台北市:正中。
王兆豐(譯)(2014)。Halsema, T. B. V.著。加爾文傳。北京市:華夏。
王東(譯)(2013)。Brett, M.G.著。去殖民化的上帝:帝國主義浪潮中的聖經:台北:臺灣基督教文藝。
王珉(2000)。田立克。台北:生智文化。
王娟娟(2020)。共建台灣美術史!恩典滿滿!。載於王娟娟(編),台灣風情:二〇二〇聯合畫展畫刊(頁6-7)。台北:台灣基督藝術協會(TCAA)。
王娟娟(編)(2021)。佳美腳蹤:2021聯合畫展畫刊。台北:台灣基督藝術協會(TCAA)。
王雅倫(2000)。光與電——影像在視覺藝術中的角色與實踐(1880-2001)。臺北:美學書房。
王嵩山(2001)。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台北:臺灣藝術教育館。
王嵩山(2006)。台灣原住民與人類學。台北:國立台灣大學。
王鏡玲(2016a)。分別為聖:長老教會。普渡。通靈象徵。台北:前衛。
王鏡玲(2016b)。圖騰的欲望動力學——安力·給怒的創作異象。載於吳慧芳(編),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頁36-3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白陳毓華(譯)(1996)。Bosch,D.J.著。更新變化的宣教:宣教神學的典範變遷。台北:中華福音神學院。
安力·給怒(2016)。心樹·新靈:創作自述。載於吳慧芳(編),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頁38-41)。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何琦(2013)。基督教藝術縱橫。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余杰(2016)。如此高貴,如此謙卑——馮君藍及其作品。載於馮君藍(編),光照微塵(頁14-17)。台北:大塊文化。
余杰、阿信(2016)。人是被光照的微塵:基督與生命系列訪談錄。台北:主流。
吳銅燦(1965)。西部排灣(含魯該)族傳道簡史。載於鄭連明(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百年史(頁427-434)。台北:臺灣基督長老教會。
吳慧芳(編)(2016)。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台北:前衛。
呂佩怡(2015)。在路上:九〇年代至今的台灣當代藝術策展。載於呂佩怡(編),台灣當代藝術策展二十年(頁20-41)。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李玉玲(2016)。序。載於吳慧芳(編),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頁3-4)。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李伊蕉、王娟娟等(編)(2018)。愛的樂章:2018聯合畫展。台北:台灣基督藝術協會(TCAA)。
阮義忠(2016)。期待上帝——馮君藍的〈微塵聖像〉。載於馮君藍(編),光照微塵(頁8-13)。台北:大塊文化。
卓新平(1998)。當代西方新教神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林文海(2015)。在藝術中追求永恆。載於林文海、羅頌恩(編),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台灣基督教藝術的一種嘗試(頁6-9)。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所。
林文海、羅頌恩(編)(2015)。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台灣基督教藝術的一種嘗試。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所。
林宏璋(2018)。互被動,從克隆之中——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110-111)。台北:藝術家。
林保堯(2001)。百年台灣美術圖象。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林珮淳(2018)。在道與技之間再現我藝術的啟示與警世。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16-25)。台北:藝術家。
林珮淳(編)(2012)。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台北:藝術家。
林麗真(2018)。道與技之間。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6-7)。台北:藝術家。
邱誌勇(2012)。實踐藝術的批判性格體現創作的時代精神:以實驗室為基底,「林珮淳+Digital Art Lab.」開創前衛性的能量。載於林珮淳(編),台灣數位藝術e檔案(頁90-106)。台北:藝術家。
邱誌勇(2018a)。是神的意旨,抑或是人的慾望。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112-114)。台北:藝術家。
邱誌勇(2018b)。警世的數位神諭:林珮淳《夏娃克隆創造計畫》對科技的批判與反思。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206-241)。台北:藝術家。
姚瑞中、胡朝聖(2010)。逛前衛:全球雙年展晃遊。台北:典藏藝術家庭。
姜麗華、呂筱渝(2016)。過程中的女性主體:台灣女性藝術家的陰性特質調查研究。台北:國藝會補助。
春風頌神恩(2015)。台北: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藝術團契。未出版。
查常平(2006)。當代藝術中的拯救意識。載於查常平(主編),神學美學 第1輯(頁116-123)。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查常平(2008)。基督教藝術的邊界。當代藝術的人文追思:1997-2007·上卷(頁285-299)。桂林:廣西師範大學。
查常平(2017)。中國先鋒藝術思想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洪善群(2016)。變身與跨越:寫於2016年「好主意」的藝術饗宴之前。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Ⅲ——2016好主意跨界藝術節:山河/亞洲/宇宙光(頁2)。台北:台灣好主意藝術協會。
洪漢鼎(譯)(2017)。Gadamer, H.-G.著,真理與方法。北京:商務印書局。
范景中(譯)(2008)。E.H.Gombrich著。藝術的故事。南寧:廣西美術。
酋卡爾(1998)。排灣族教會宣教史。載於酋卡爾(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住民族宣教史。台北:永望。
夏果榮主名(2015)。台北: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藝術團契。未出版。
孫周興(譯)(1993)。海德格爾選集(下)。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殷登祥(譯)(1999)。Mitcham, C.著。技術哲學概論。天津:天津科學技術。
耿幼壯(2009)。聖痕:基督教與西方藝術。台北:台灣基督教文藝。
郝青松(2015)。處境與關懷:愛德第五屆中國基督教藝術展。載於處境與關懷:愛德第五屆中國基督教藝術展。南京:愛德基金會。未出版。
郝青松(2017)。流淚撒種,神會紀念。載於陳慧儀(編),華人視覺藝術邀請展:祝福亞洲(頁16)。香港:祝福亞洲藝術展委員會。未出版。
郝青松(2019)。中國當代藝術基督化的瞻望。載於聖火·靈風:當代中國基督教藝術聯展(頁7-9)。西拉法葉:普度大學中國宗教與社會研究中心。未出版。
張晴文(2002)。原住民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張蓬潔(2011)。感恩&致謝。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2011藝術跨界聯展。台北:張蓬潔。
張蓬潔(2016)。節慶匯流·感恩致謝。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Ⅲ——2016好主意跨界藝術節:山河/亞洲/宇宙光(頁4)。台北:台灣好主意藝術協會。
張蓬潔(編)(2011)。異象·藝象:2011藝術跨界聯展。台北:張蓬潔。
張錫坤(主編)(1991)。世界三大宗教與藝術:含道教與中國藝術。吉林省:吉林人民。
梁工(2006)。西方聖經批評引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盛寧(1997)。人文困惑與反思:西方後現代主義思潮批判。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盛鎧(編)(2019)。1991年後美術團體1991-2018。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
陳泓易(2016)。閲讀安力·給怒。載於吳慧芳(編),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頁30-33)。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陳香君(2006)。記憶的表情─藝術中的人與自我。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陳香君(2018)。閱讀林珮淳的「回歸大自然」系列。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105-107)。台北:藝術家。
陳貺怡(2011)。藝術的神聖性。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2011藝術跨界聯展。台北:張蓬潔。
陳貺怡(2015)。藝術與神聖性。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Ⅱ:連結&分享(頁12-13)。台北:台灣好主意藝術協會。
陳貺怡(2016)。分別為聖的藝術。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III:河流/亞洲/宇宙光(頁5)。台北:台灣好主意藝術協會。
陳貺怡(2020)。原住民藝術在全球:當代藝術中的位置。載於伊誕‧巴瓦瓦隆(編),我們與未來的距離: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頁26-37)。屏东: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陳瓊花(2012)。藝術、性別與教育:六位女性播種者的生命圖像。台北:三民書局。
陸蓉之(2002)。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藝術家。
彭菲(1997)。神示與先知:一個宗教團體的研究。載於瞿海源(編),臺灣宗教變遷的社會政治分析(頁325-379)。台北:巨流。
湯張瓊英、朱信(譯)(1994)。Richardson, A.著。聖經神學詞彙。香港:基督教文藝出版社。
馮君藍(2016)。光照微塵。台北:大塊文化出版。
黃伯和(1996)。不做陌生人,台灣本土神學手冊。台南:人光出版社。
楊克勤(2008)。夏娃,大地與上帝。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楊東川(編)(1995)。宣教學辭彙解。台北:永望文化。
楊翠(1993)。日據時代台灣婦女解放運動:以《台灣民報》為分析場域(1920-1932)。台北:時報文化。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藝術團契(2010)。台北: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藝術團契。未出版。
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藝術團契(2012)。台北:臺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藝術團契。未出版。
趙中輝(編)(1998)。英漢神學名詞辭典。台北:基督教改革宗翻譯社。
劉詩白、鄒廣嚴、向洪、陸人傑、馬燦傑(主編)(2000)。新世紀企業家百科全書·第6卷。北京:中國言實。
歐陽英、潘燿昌(主編)(1997)。外國美術史。杭州:中國美術學院。
潘德榮(2013)。西方詮釋學史。北京:北京大學。
鄭仰恩(2016)。恬恬的見證者-井上伊之助先生。載於井上伊之助,台灣山地傳道記(頁17-21)。台北:前衛。
鄭美華(縂編)(2019)。恩典之路:二〇一九聯合畫展。台北:台灣基督藝術協會(TCAA)。
鄭美華、王娟娟(編)(2017)。冬福滿人間:2017聯展。台北:台灣基督藝術協會(TCAA)。
盧梅芬(2007)。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台北:藝術家。
蕭鄉唯(2013)。改宗與轉譯——南臺灣地磨兒(timur)部落的教堂圖像研究。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蕭瓊瑞(2015a)。山・海・岱員鄭建昌的台灣史觀。載於山・海・岱員:鄭建昌創作研究展。台北:藝術家。
蕭瓊瑞(2015b)。藝術與信仰——第二屆異象·藝象展:連結與分享。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Ⅱ——連結&分享(頁10-11)。台北:台灣好主意藝術協會。
蕭瓊瑞(2016a)。獵人·牧師·藝術家——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載於吳慧芳(編),心樹·新靈:安力·給怒的藝術世界(頁8-27)。高雄:高雄市立美術館。
蕭瓊瑞(2016b)。歡喜之河·宇宙之光:2016異象、藝象跨界藝術聯展。載於張蓬潔(編),異象·藝象Ⅲ——2016好主意跨界藝術節:山河/亞洲/宇宙光(頁6-17)。台北:台灣好主意藝術協會。
蕭瓊瑞(2018)。天啟與創生——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66-69)。台北:藝術家。
賴小秋(2018)。啟示與警世——林珮淳創作研究展。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83-84)。台北:藝術家。
賴皇伶(譯)(2019)。Wilson, P. S.著。讓講道活力再現:從困境到恩典的四頁講道法。台北:道聲。
龍星如(譯)(2016)。Graham, Berly&Cook, Sarah著。重思策展:新媒體後的藝術。北京:清華大學。
謝秉德(譯)(2002)。Kierkegaard, S.著。清心志於一事。香港:基督教文藝。
羅世宏、薛丹琦、蔡欣怡(譯)(2008)。Martin W. Bauer& George Gaskell著。質性資料分析:文本、影像與聲音。台北:五南圖書。
羅頌恩(2015a)。藝術介入基督信仰的社會運動參與:以萊比錫尼可萊教堂〈和平之柱〉為例。載於莊信德(編),論太陽花的向陽性:公共神學論文集(頁91-114)。台北:主流。
羅頌恩(2015b)。與現代相遇的基督教藝術。載於林文海、羅頌恩(編),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台灣基督教藝術的一種嘗試(頁10-13)。台中:東海大學美術系所。
蘇珊娜(2018)。林珮淳——夏娃克隆肖像。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130-133)。台北:藝術家。
顧衛民(2003)。基督宗教藝術在華發展史。香港:道風山基督教叢林。
顧衛民(2011)。神天宣慶:圖說中國基督教藝術史。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
Ming T. (2018). Quasi-skin and Post-religion : Lin Pey Chwen’s Eve Clone series, 2010-11〔擬皮層與後宗教:林珮淳的夏娃克隆系列,2010-11〕。載於林珮淳(編),道與技之間:林珮淳藝術的啟示與警世(頁306-312)。台北:藝術家。

中文期刊、雜誌與會議
王雅各(2003年9月25-26日)。十年有成!台灣女性影像展〔論文發表〕。回顧與前瞻——女性影像的社會、文化與美學,台北,台灣。
王蓓(2011)。偶像、聖像與形象——論基督教審美立場的轉變。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48(05),26-31。
王鏡玲(2016c)。當美術館變成聖殿──安力.給怒的宗教藝術。新使者,(156),39-43。
王鏡玲(2018)。釘根與野性——鄭建昌的視覺美學。藝術家,(522),334-337。
布興.大立(2017)。台灣原住民族當家做主奮鬥的神學。玉神學報,24,1-20。
白適銘(2014)。記憶、被記憶與再記憶化的視覺形構-臺灣近現代攝影的歷史物質性與影像敘事。雕塑研究,(12),53-84。
石素英(2012)。福音與文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爾族靈恩運動初探。台灣神學論刊,(34),1-28。
伊誕.巴瓦瓦隆(2001)。道在原住民的藝術裡。道雜誌,(5),67-70。
呂秉衡(1991)。淺談基督教的美術。新使者,(2),37-41。
呂秉衡(2013)。藝術與信仰:從美感認識信仰、從信仰中體會美。新使者,(136),9-13。
宋旭紅(2016a)。視覺中心主義何以可能?——論西方視覺中心主義在中世紀的確立。中外文論,(02),227-237。
宋旭紅(2016b)。論加爾文對公教與正教藝術觀的批判。比較經學,(01),161-176。
宋旭紅(2019)。論西方視覺中心主義在中世紀基督教思想中的確立。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28),47-67。
李樹琴、田薇(2004)。基督教女性主義神學研究述評。哲學動態,(08),34-39+48。
沈清松(1993)。詮釋學方法評介。研究通訊,(01),5-7。
那莫赫.逸辛(2015)。基督教對原住民的影響。新使者,(146),18-22。
周美惠(1993年9月7日)。泰雅族的耶穌長得什麼樣?讓賴安淋用畫靈系列告訴你。聯合報,32版/文化廣場。
林宏璋(2009)。策展主體。典藏今藝術,(203),107-109。
林書琦(2019)。道成肉身的神學想像。女宣雜誌,(443),3。
林珮淳(1996)。非女體的、非男性的女性主義藝術─瑪莉.凱利的產後文件。藝術家,42(250),328-332。
思勒柏(2014)。在紋砌刻畫裡的風看見和諧-訪排灣族藝術家伊誕.巴瓦瓦隆。人本教育札記,(304),46-55。
查常平(2009)。當代藝術中的受難圖像。文藝研究,(11),117-123。
孫周興(2020)。海德格爾與技術命運論。世界哲學,(05),77-88+161。
展覽月報(1986)。雄獅美術,(182),41。
島子、尹丹(2013)。聖水墨的靈性遊牧。 藝術廣角,(03),4-14。
島子、艾蕾爾(2014)。精神性藝術與當代藝術處境。藝術廣角,(02),24-33。
涂泰玲(1992年3月號)。「山地之子」賴安淋——以傳承台灣原住民文化為使命的藝術家。紐約學訊。
耿鳳英(2006)。虛與實:新世紀的博物館展示趨勢。博物館學季刊,20(1), 81-96。
郝青松(2015)。當代藝術轉型時刻的精神救贖。畫刊,(12),67-70。
郝青松(2016)。異象與處境——島子「聖水墨」之靈性呼告。當代美術家,(05),56-61。
郝青松(2018)。以基督信仰帶領中國當代藝術——宗教改革對藝術史的發問與呼召。國學與西學:國際學刊,(15),221-231。
高士明(2000)。卡塞爾文獻展與「全球概念」。藝術探索,(03),7。
張曉風(1973)。餘音。校園雜誌,15(1),34-38。
張曉梅(2018)。聖像敬拜:一種信仰生活方式。世界宗教研究,(06),134-142。
梁碧峯(2015a)。貝聿銘與東海大學魯斯紀念教堂的故事。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65),61-75。
梁碧峯(2015b)。東海大學誕生的故事(上)。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166),49-66。
許如婷(2012)。台灣當代女性藝術的性別覺醒與創作蘊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31),123-160。
許如婷(2013a)。臺灣當代女性藝術的發展困境與省思。藝術研究期刊,(9),27-51。
許如婷(2013b)。臺灣當代女性藝術的覺醒:藝術體制中的性別問題批判。藝術學報,(92),177-207。
陳明惠(2019)。性別、科技、藝術——兼論林珮淳的夏娃克隆與當代美學。藝術家,(529),200-205。
陳義仁(2013)。我的亞洲基督教藝術經驗。新使者,(136),28-30。
曾宗盛(2017)。去殖民的上帝-聖經詮釋的轉換與上帝觀轉變。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7(4),33-62。
曾媚珍(2007)。走在原漢的稜線上——思考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的問題。藝術認證,(16),58。
黃懷秋(2005)。依利莎伯•凱狄•史丹頓和她的《婦女聖經》。新世紀宗教研究,3(4),1-43。
萬煜瑤(2010)。原住民藝術發展及場域社群分析:以「原藝幫」駐村藝術家為例。現代美術學報,20(10),37-66。
劉力維(2018)。基督徒藝術觀的更新!-重拾福音派的「藝術宣教」力。校園,60(3),26-31。
劉曼肅、馮君藍(2014)。牧人和僕人眼中的微塵聖像-專訪馮君藍。校園,56(6),34-41。
鄧曉芒(2000)。什麼是藝術作品的本源?——海德格爾與馬克思美學思想的一個比較。哲學研究,(8),58-64。
鄭世璋(2004)。台灣本土神學萌起歷史淺深-從七零年代至八零年代。道雜誌,(21),43-52。
鄭仰恩(1998)。「重返聖經」的歷史考查。新使者,(49)。5-7。
鄭仰恩(1999)。新眼光「新」在哪裡?。新使者,(51),5-8。
鄭仰恩(2004)。經文.閱讀.新眼光:試論『新眼光讀經運動』的詮釋學。台灣神學教育學刊,(2),41-58。
鄭仰恩(2008)。台灣靈恩運動發展初探。台灣神學論刊,(30),77-93+95-110。
鄭芳和(2014)。在說話中的主體——林珮淳的夏娃克隆。藝術家,(474),404-407。
蕭瓊瑞(2006)。教會與藝術。新使者,(92),37-39。
蕭瓊瑞(2007)。上帝身邊最美麗的彩虹——基督徒藝術家廖繼春。新使者,(100),44-47。
蕭瓊瑞(2009a)。生活中見信仰-呂秉衡的油畫創作。新使者,(111),44-48。
蕭瓊瑞(2009b)。素筆深情畫台灣-陳義仁牧師的《寶島素描簿》。新使者,(113),42-45。
賴安淋(2009年10月30-31日)。從藝術創作看基督教與原住民藝術的對遇·山海子民的追尋之路〔論文發表〕。傳統中的創造——21世紀中的南島當代藝術國際研討會,高雄市,台灣。
賴雯淑、許雯婷(2011)。詮釋取徑之藝術研究方法。藝術教育研究(22),109-145。
顏靖蓉(2008)。有限的藝術.無限的上帝-訪牧師藝術家馮君藍。新使者,(106),44-46。
魏連嶽(2014)。醜陋的救主:耶穌的面容及其神學意涵。台灣神學論刊,(38),99-132。
羅頌恩(2013)。教堂裡的現代藝術——衝突與接納。新使者,(136),14-18。
羅頌恩(2014)。藝術與信仰:海邊修士。新使者,(142),38-42。
羅頌恩(2015c)。在基督信仰之上創作。新使者,(150),43-48。
羅頌恩(2016)。牧者的攝影——將感動推向脈絡的閱讀。新使者,(155),40-43。
羅頌恩(2017)。藝術讓基督信仰擁有當代性。新使者,(163),37-42。
Tulbus Isinkaunan(2021)。淺談台灣原住民神學。新使者,(176),58-59。
Walis Ukan(張秋雄)(2012)。聖經的情境化詮釋與原住民神學。玉神學報,19,91-117。

中、外文學位論文
李思慧(2014)。奇異恩典–李思慧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李琢(2009)。靈魂的回歸--中國當代油畫中基督教文化現象研究〔碩士論文,湖南师范大学〕。中國知網。
李瑞虹(2008)。萝斯玛丽·雷德福·鲁塞尔的生态女性主义神学思想研究〔博士論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國知網。
林佩蓁(2017)。苦難與救贖的存在思維:林佩蓁創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佳儀(2013)。聖經神啟的繪畫表現—林佳儀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林鴻祐(2009)。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本土概念之認同及其反思——台灣後殖民之神學反思〔博士論文,台灣神學院東南亞神學研究院〕。台灣神學院論文專區。https://ir.taitheo.org.tw/bitstream/987654321/6926/4/DTH%202009-1_%E6%9E%97%E9%B4%BB%E7%A5%900110.pdf
邵徽哲(2016)。當代基督教烏托邦社區的實踐及啟示:以台灣新約教會的錫安山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台灣大學博碩士論文典藏系統。https://tdr.lib.ntu.edu.tw/bitstream/123456789/4058/1/ntu-105-1.pdf
孫越(2014)。中國當代基督徒藝術家的繪畫藝術解讀〔碩士論文,西南大学〕。中國知網。
高恩平(2016)。隱藏的奧秘─高恩平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張發誠(1995)。錫安山空間意義之建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莊信德(2007)。田立克本體論政治神學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東南亞神學研究院。
許佩純(2017)。從林珮淳《相對說畫》系列探討女性主體意識中的互文與辯證〔碩士論文,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思儒(2006)。新天新地─陳思儒平面繪畫創作論述〔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陳鼎元(2014)。基督教藝術與自我創作的轉化〔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曾瓊慧(2013)。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之初探:以視覺與造形藝術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黃書容(2013)。「光」與「信仰」之造境-黃書容「光之意象」系列創作論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蕭鄉唯(2012)。Timur部落的教堂圖像〔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羅頌恩(2006)。聖經旅人:時刻之間〔碩士論文,東海大學〕。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Lin, S.-C. (2017). Intercultural mediation: A visual cultural study of art and mission in contemporary Taiwan.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Berkeley, U.S.

外文書目
Alexander, V. (2003). Sociology of the Arts: Exploring Fine and Popular Forms. Hoboken: Wiley.
Anne D'Alleva (2005). Methods and Theories of Art History. London: laurence king publishing.
Baert, P. (1998). Social Theor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Barthes, R. (1993). Mythologies (A. Lavers, Trans.). New York: Vintage.
Becker, H. S. (1982). Art Worl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alvin, J. (1989). Institutes of the Christian Religion (H. Beveridge, Trans. Vol. book1). Grand Rapids, MI: Eerdmans.
Charles H. L. (1994). Being Religious, American Style: A History of Popular Religios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Santa Barbara: Greenwood Press.
Coates, A. T. (2018). What is Protestant Art?. Leiden: Brill.
Dickie, G. (1974). Art and the Aesthetic: An Institutional Analysis.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Dijk, T. A. v. (1997). The study of discourse. In T. A. v. Dijk (Ed.),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pp.1-34). London: SAGE.
Dijk, T. A. v. (1998). Ideology: A Multidisciplinary Approach. London: SAGE.
Dixon, J. W. (1957). Form and reality: Art as communication. Nashville: National Methodist Student Movement.
Dreyfus, H. L., & Rabinow, P. (1983).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Eaton, H. (2005). Introducing Ecofeminist Theologies.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Elinor, R. (2000). Buddha & Christ: Images of Wholeness. Cambridge: Lutterworth Press.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A. M. S. Smith, Tra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77). Discipline and Punish: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A. Sheridan, Trans.). London: Vintage Books.
Freedberg, D. (1986). Art and iconoclasm. 1525-1580:The case of the Northern Netherlands. In W. T. Kloek, W. Halsema-Kubes, J. P. F. Kok, & Rijksmuseum (Eds.), Kunst voor de beeldenstorm: Noordnederlandse kunst 1525-1580 (pp.69-84). Amsterdam: Rijksmuseum.
Freedberg, D. (1989). The power of images: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respons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George, A. (2015). The Curator's Handbook. High Holborn: Thames & Hudson.
Gill, R. (1996). Discourse analysis: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Psycholog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pp. 141-156). Leicester: Wiley.
Gilligan, C. (2009). In a different voice: Psychological Theory and Women’s Developmen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ing, J. (2000). Paths to the Absolute. Lond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utjahr, P. C. (1999). An American Bible: A History of the Good Book in the United States, 1777-1880. Redwoo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red.)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 Hutchinson.
Hall, S. (1997). The work of representation. In S. Hall (Ed.),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pp. 13-74). London: SAGE.
Hall, S. (2003). Encoding/decoding. In D. H. Stuart Hall, Andrew Lowe, Paul Willis (Ed.),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1972-79(pp.127-137). Thames, Oxfordshire: Taylor & Francis.
Heidegger, M. (1979). Nietzsche: The will to power as art (D. F. Krell, Trans.). New York Harper & Row.
Hodge, R., & Kress, G. (1988). Social semiotic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Hunsberger, G. R. (1996). The Newbigin Gauntlet:Develping a Domestic Missiology for North America. In C. V. G. George R. Hunsberger, ‎Craig Van Hunsberger (Ed.), The Church Between Gospel and Culture: The Emerging Mission in North America (pp.3-25). Michigan: W.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Iversen, M. (1986). Saussure v. Peirce: Models for a Semiotics of Visual Art. In F. Borzello & A. L. Rees (Eds.), The new art history (pp. 82-94). London: Camden Press.
Jewitt, C. (2009).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ultimodal Analysis. London: Routledge.
Kant, I. (1987). Critique of Judgment (Werner S. Pluhar, trans.). Indianapolis: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Karlstadt, A. B. v. (1995). On the Removal of Images and That There Should Be No Beggars among Christians. In E. J. Furcha (Ed.), Essential Carlstadt: Fifteen Tracts by Andreas Bodenstein (Carlstadt) from Karlstadt(pp.100-120). Scottdale, PA: Herald Press.
Kress, G. R. (2010). Multimodality: A Social Semiotic Approach to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London: Routledge.
Lin, S. C. (2020). Spaces of Mediation: Christian Art and Visual Culture in Taiwan. Leipzig: Evangelische Verlagsanstalt.
Luther, M. (1958). Against the Heavenly Prophets in the Matter of Images and Sacraments (B. E. a. C. Bergendoff, Trans.). In C. Bergendoff (Ed.), Luther’s Works: Church and Ministry II(pp.84-101). Philadelphia: Muhlenberg Press.
McDannell, C. (1995). Material Christianity: Religion and Popular Culture in Americ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Metz, J. B. (1997). A Short apology of Narrative. In L. G. J. Stanley Hauerwas (Ed.), Why Narrative?: Readings in Narrative Theology(pp.251-262). Eugene, Oregon: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Morgan, David (Ed.). (1996). Icons of American Protestantism: The Art of Warner Sallma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Nead, L. (1988). Myths of Sexuality: Representations of Women in Victorian Britai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O'Neill, P. (2007). The Curatorial Turn: From Practice to Discourse. In M. S. Judith Rugg (Ed.), Issues in Curating Contemporary Art and Performance(pp.13-28). Bristol: Intellect books.
Promey, S. M. (2012). Visible Liberalism: Liberal Protestant Taste and Evangelism, 1850 and 1950. In L. E. Schmidt & S. M. Promey (Eds.), American religious liberalism (pp.76-96).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Robertson, J., & McDaniel, C. (2005). Themes of Contemporary Art: Visual Art After 1980.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ose, G. (2016). Visual Methodologies: An Introduction to Researching with Visual Materials. Thousand Oaks: SAGE.
Ruether, R. R. (1994). Gaia and God: An Ecofeminist Theology of Earth Healing. New York: HarperCollins.
Ryken, L. (2005). The Liberated Imagination: Thinking Christianly About the Arts. Eugene: Wipf & Stock Publishers.
Shusterman, R. (2008). Of the Scandal of Taste: Social Privilege as Nature in the Aesthetic Theories of Hume and Kant. In P. Mattick (Ed.), Eighteenth-Century Aesthetics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Art (pp.110-111).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iedell, D. A. (2008). God in the Gallery: A Christian Embrace of Modern Art. Ada, Michigan: Baker Publishing Group.
Smith, P., & Riley, A. (2009). Cultur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 Hoboken: Wiley.
Song, C.-S. (2005). Tell us our names: story theology from an Asian perspective. Eugene: Wipf and Stock.
Stanton, Elizabeth Cady (1973). The Woman’s Bible. Boston: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Su, X. (2011). Christian arts in china. Beijin: China Intercontinental Press.
Thomas H. J. (1994). When the Bottom Line Is Faithfulness: Management of Christian Service Organizations.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Tunstall, J. (1983). The Media in Britai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Tillich, P. (1956). Existentialist Aspects of Modern Art. In C. Michalson (Ed.), Christianity and the Existentialists (pp.128-147). New York: Scribner.
Tillich, P. (1959). Protestantism and artistic style. In R. C. Kimball (Ed.), Theology of culture (pp.68-75).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Leeuwen, T. (2005). Introducing Social Semiotics. London: Routledge.
Weinsheimer, J. (1985). Gadamer's Hermeneutics: A Reading of Truth and Method.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White, L. (1973).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In I. Barbour (Ed.), Western Man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 Attitudes Toward Nature and Technology(pp.18-30). Boston: Addison-Wesley.
Williamson, J. (1991). Decoding Advertisements: Ideology and Meaning in Advertising. London: Marion Boyars.
Wollen, P. (1972). Signs and Meaning in the Cinema.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Wood, R. C. (2003). Contending for the Faith: The Church's Engagement with Culture. Waco: Baylor University Press.

外文期刊
Armstrong, C. (1996). Visual culture questionnaire. October, 77, 25-70.
Bal, M., & Bryson, N. (1991). Semiotics and art history. The art bulletin, 73(2), 174-208.
Becker,S. O., Pfaff, S., & Rubin, J. (2016).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Explorations in Economic History, 62, 1-25.
Danto, A. (1964). The Artworld. The Journal of Philosophy, 61(19), 571-584.
Kim Lian Chan, J. (2009). The consumption of museum service experiences: Benefits and value of museum experiences. Journal of Hospitality Marketing & Management, 18(2-3), 173-196.
Kreps, C. (2003). Curatorship as social practice. Curator: The Museum Journal, 46(3), 311-323.
Lin, S.-C. (2019). The Rise of Christian Art in China. Asian American Theological Forum, 7
Lin, S.-C. (2019). Tree of Life: An Interreligious Dialogue through the Modern Art. Asian American Theological Forum, 7
Lin, S.-C. (2020). Becoming the Past: Time and Memory in Stanley Fung’s Biblical Icons.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28(1), 84-99.
McPhillips, K. (1999). Theme: feminisms, religions, cultures, identities. Australian Feminist Studies, 14(30), 255-258.
Ming T. (2016). Visualizing post-human and cybersexuality: Lin Pey-Chwen and the Eve Clone series. East Asian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2(2), 227-245.
Wang, H.-S.(2016).Observing Formosa: Savages in the Missionary Writings of George Leslie Mackay and William Campbell.外國語文研究,(25),55-75.

網絡資料和其它資料
Atelier am Rosental(2016年8月24日)。第九屆世界華人福音會議。台灣·台北〔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telieramrosental/photos/a.1753667501565890/1754448848154422/,瀏覽時間:2022/3/1。
Atelier am Rosental(2019年11月12日)。《施洗約翰的指頭》〔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telieramrosental/posts/2405217133077587,瀏覽時間:2022/3/1。
Atelier am Rosental(2019年11月12日)。羅頌恩〈施洗約翰的指頭〉2014〔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telieramrosental/photos/a.1755899284676045/1755899448009362,瀏覽時間:2022/3/1。
E2 Studio(2018年11月23日)。《十二》--01.冯君蓝〔影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gqUQfC-9FY&ab_channel=E2Studio,瀏覽時間:2022/3/1。
GOOD TV(2016年12月1日)。藝術背後 - 張蓬潔〔影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X3-o_LtvqE&t=549s&ab_channel=GOODTV%E5%A5%BD%E6%B6%88%E6%81%AF%E9%9B%BB%E8%A6%96%E5%8F%B0,瀏覽時間:2022/3/1。
GOOD TV(2016年9月21日)。塵光浮世-馮君藍〔影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U31PIelUU&ab_channel=GOODTV%E5%A5%BD%E6%B6%88%E6%81%AF%E9%9B%BB%E8%A6%96%E5%8F%B0,瀏覽時間:2022/3/1。
【肢体 members 】馮君藍與僕人團。非池中。https://artemperor.tw/tidbits/2140,瀏覽時間:2022/3/1。
王靜誼(2015年3月11日)。藝術之美從神來-「好主意」春展近30位藝術家高舉主榮美。基督教今日報。https://cdn-news.org/news/5604,瀏覽時間:2022/3/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台灣基督長老教會。http://www.pct.org.tw/ab_doc.aspx?DocID=017,瀏覽時間:2022/3/1。
张嘉慧(2012年6月26日)。最像艺廊的教会-有福堂。基督教今日報。https://www.cdn-news.org/news/251,瀏覽時間:2022/3/1。
辛毓珊(2021年7月12日)。身弱、連續流產之母,信主後40歲所生長子——臺灣美術史家蕭瓊瑞:我成了何等有福的人!。基督教今日報。https://cdn-news.org/news/26774?fbclid=IwAR0R1rp6wuF1infYhImxBFh2VoD-UB41-muMsoND_7DgvsDOZGrnfsPeM50,瀏覽時間:2021/10/17。
林珮淳。「夏娃克隆系列」作品集,https://linpeychwen.com/%e5%a4%8f%e5%a8%83%e5%85%8b%e9%9a%86%e7%b3%bb%e5%88%97/,瀏覽時間:2022/3/1。
疫情加速藝術山頭連結,擴張影響力!好主意「線上」基督教美術館正式上線(2021年7月14日)。基督教今日報。https://cdn-news.org/News.aspx?EntityID=News&PK=0000000000652e59866bb9269df47149962b9838c3b7a25c,瀏覽時間:2022/3/1。
島子(2009)。中國當代基督宗教藝術的復興。雅昌藝術網。http://news.artron.net/20120723/n73844.html,瀏覽時間:2022/3/1。
島子(2009)。當代聖藝術及其屬靈見證。雅昌藝術網。https://news.artron.net/20120723/n93304.html,瀏覽時間:2022/3/1。
島子(2012)。個體信仰和靈性藝術的當代意義。ART LINK ART。http://www.artlinkart.com/cn/article/overview/42cduul/genres/critique/G,瀏覽時間:2022/3/1。
基督教研究智庫頻道(2021年3月26日)。刻畫靈魂的肖像——馮君藍牧師〔影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S1JwI2gaUk&t=2499s&ab_channel=%E5%9F%BA%E7%9D%A3%E6%95%99%E7%A0%94%E7%A9%B6%E6%99%BA%E5%BA%AB%E9%A0%BB%E9%81%93,瀏覽時間:2022/3/1。
盛曉玫(2013年10月號)。用現代音樂傳福音。今日華人教會。http://www.cccowe.org/content_pub.php?id=cct201808-28,瀏覽時間:2022/3/1。
莊信德(2016年6月21日)。偶像,信仰上,一個代替上帝的膺品〔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ervant913/posts/10209891851553888,瀏覽時間:2022/3/1。
莊信德(2016年6月25日)。宗教改革之後的更正教對於信仰意義的掌握面對著主體知覺的革新〔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ervant913/posts/10209926065329211,瀏覽時間:2022/3/1。
郭強生(2016年9月14日)。來美術館許個願—安力‧給怒的〈心樹‧新靈〉藝展。ART ALKS。https://talks.taishinart.org.tw/juries/kjs/2016091302,瀏覽時間:2022/3/1。
郭鳴琴。新約教會。http://www.christianstudy.com/data/misc/ntchurch01.html,瀏覽時間:2022/3/1。
陳丹青(2017年5月3日)。君藍的目光。雅昌藝術網。https://exhibit.artron.net/exhibition-52976.html,瀏覽時間:2022/3/1。
陳衿妮(2016年8月18日)。藝術也能說話!從「找回原住民尊嚴」到「藝術宣教」之路。基督教今日報。https://cdn-news.org/news/9121?cat=%E6%99%82%E4%BA%8B,瀏覽時間:2022/3/1。
傅筱琁(2011年10月17日)。領受「藝象」基督藝術家跨界展。國度復興報。https://krtnews.tw/chinese-church/local/article/3479.html?tmpl=component&print=1&layout=default,瀏覽時間:2022/3/1。
曾雪瀅(2021年7月10日)。全台首間屬天線上美術館登場 體驗與信仰、藝文的零距離連線。基督教論壇報。https://ct.org.tw/html/news/3-3.php?cat=74&article=1386226,瀏覽時間:2022/3/1。
馮君藍(2016年8月7日)。光照微塵 和光同塵攝影。人間福報。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443539,瀏覽時間:2022/3/1。
馮君藍(2019年10月17日)。阿藍牧師受邀前往馬來西亞的「吉隆坡、檳城、PJ」〔更新狀態〕。https://www.facebook.com/StanleyFung.art/posts/2953302518033061,瀏覽時間:2022/3/1。
新約教會官網,https://ziongjcc.org/zh/prophet/prophet_05.html,瀏覽時間:2022/3/1。
僕人團(2021年11月19日)。/創世紀文字培訓書苑/馮君藍/卑微的隱喻/線上講座/〔更新狀態〕。https://www.facebook.com/servantsfellowship.org/posts/866173657378506,瀏覽時間:2022/3/1。
僕人團(2021年12月20日)。/12.22/真理大學人文學院/馮君藍/光照微塵/信仰與藝術講座〔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ervantsfellowship.org/posts/883833455612526,瀏覽時間:2022/3/1。
論壇報編採(2015年3月6日)。近卅名基督徒藝術家·「異象.藝象II」跨界聯展。基督教論壇報。https://ct.org.tw/news/detail/2015-00678,瀏覽時間:2022/3/1。
羅頌恩(2018年)。神學人的圖像筆記——現代藝術的信仰告白〔未出版之講稿〕。台南:台灣教會公報社。
羅頌恩(2020年8月26日)。四年前策展了一個只有五天的基督教藝術專題展覽〔更新狀態〕。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songenl/posts/3576525352366754,瀏覽時間:2022/3/1。
聼思行傳(2020年10月22日)。「七大領域特會——『藝術』」〔影片〕。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X-M5I1kMg&t=282s&ab_channel=%E5%90%AC%E6%80%9D%E8%A1%8C%E4%BC%A0,瀏覽時間:2022/2/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