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日治時期西畫家的自我形塑與文化認同:以劉錦堂、陳植棋、洪瑞麟的自畫像及其留日期間之家人畫像為例
書刊名:史物論壇
作者:賴貞儀
作者(外文):Lai, Jen-y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12
頁次:頁73-99
主題關鍵詞:日治時期文化認同臺灣美術肖像畫劉錦堂陳植棋洪瑞麟Japanese Colonal PeriodCultural identityTaiwanese artPortrait paintingLiu JintangChen ZhiqiHong Ruil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4
  • 點閱點閱:219
期刊論文
1.黃土水(1922)。出生於臺灣。東洋,25(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白淵(195503)。台灣美術運動史。台北文物,3(4),16-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廖新田(20040100)。從自然的臺灣到文化的臺灣--日據時代臺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14(1)=126,1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廖雪芳(1979)。從泥土和勞動中會見藝術的畫家--洪瑞麟。雄獅美術,101,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理法(1980)。色彩之國的快樂使者。雄獅美術,118,4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顏娟英(1988)。從肖像畫到空間宇宙之畫--李石樵畫展。現代美術,21,18-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建隆(1984)。寄稚拙之美於戲劇之間--李賢文紐約訪關良。雄獅美術,163,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欽賢(1994)。棄民畫家從劉錦堂到王悅之。雄獅美術,283,7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曉路(1997)。肖像後的歷史--檔案中的青春:東京藝大收藏的中國留學生自畫像,1905-1949。美術研究,3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吉田千鶴子(1999)。東京美術學校の外國人生徒(後篇)。東京大學美術學部紀要,34,45-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文主(2000)。劉錦堂、張秋海生平及藝術成就研討會論文專輯。臺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育淳(2008)。文化衝撃與藝術風格演變--以日治時期活動於中國的畫家為例。臺北。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濁流、張良澤(1993)。亞細亞的孤兒。臺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2000)。東亞油畫的誕生與開展。臺北:北市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1994)。劉錦堂百年紀念展。臺北市:北市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欽賢(2009)。《 俠氣 • 叛逆 • 陳植棋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白淵、陳才崑(1995)。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里法(19880915)。台灣出土人物誌。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育淳(1998)。油彩.熱情.陳澄波。臺北:雄獅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顏娟英(20010000)。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蕭瓊瑞(19970000)。島嶼色彩:臺灣美術史論。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Ching, Leo T. S.(2001)。Becoming 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new window
12.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1993)。李梅樹逝世十週年紀念展--婦女之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臺北市立美術館展覽組(1995)。古雅的青春:陳植棋作品展。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江衍疇(1998)。礦工‧太陽‧洪瑞麟。臺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柏黎(2009)。遺民‧深情•劉錦堂。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高秀朱(2001)。色彩的魔術師:廖繼春教授百歲紀念畫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瑞林(2006)。20世紀中國美術教育歷史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深切(1998)。張深切全集(卷1)里程碑--黑色的太陽。臺北:文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蘇振明(2001)。人親土親--李梅樹百年紀念特展專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漢聲雜誌(1994)。中國民間肖像畫。臺北:漢聲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東京芸術大學芸術資料館(1997)。東京芸術大學所藏名品展:創立110周年記念卒業制作に見る近現代の美術。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育淳(1997)。發現自我-日治時期的自畫像。《何謂臺灣?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倪再沁(1997)。李梅樹和他的藝術。風土民情--李梅樹作品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炎憲(1987)。英年早逝的畫界奇才陳植棋。臺灣近代名人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簫瓊瑞(1993)。「自我的覺醒」與「自我的退隱」--對李梅樹晚期人物畫的一種解釋。李梅樹逝世十週年紀念展:婦女之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羊文漪(1993)。學院、鄉土與時代的脈動-李梅樹早期作品(一九三五-四八)初探。李梅樹逝世十週年紀念展:婦女之美。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徐悲鴻(1987)。王悅之畫展。徐悲鴻藝術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植棋(2001)。致本島美術家。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土水(19230717)。臺灣的藝術係中國文化的延長與模仿:黃土水痛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悲鴻(1934)。王悅之畫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植棋(1928)。致本島美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葉思芬(1995)。英雄出少年--天才畫家陳植棋。臺灣美術全集14陳植棋。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亞麗(1996)。祖國認同與臺灣關懷--劉錦堂的「臺灣遺民圖」。何謂臺灣? -- 近代臺灣美術與文化認同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土水、顏娟英(2001)。出生於臺灣。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土水(2001)。臺灣的藝術係中國文化的延長與模仿:黃土水痛嘆。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臺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顏娟英(1990)。寫生與自畫像--現代美術的萌芽。1990臺灣美術年鑑。臺北:雄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顔娟英(1995)。創造臺灣的風貌--陳植棋畫風試析。古雅的青春:陳植棋作品展。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蔣勳(199305)。勞動者的頌歌--礦工畫家洪瑞麟。洪瑞麟。臺北:美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