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提升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教學設計與實施成效之研究
作者:連舜華
作者(外文):LIEN,SHUN-HUA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林進材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閱讀理解閱讀理解能力閱讀理解策略閱讀理解策略教學reading comprehension,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teaching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研究旨在研究提升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教學設計與實施之成效,採用不等組實驗前後測之準實驗設計,研究對象為國小二年級五十二位學童,實驗組及控制組各二十六位學童,實驗組進行為期十週的實驗教學課程。為了瞭解提升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教學方案,對國小低年級學童之實施成效,以「中文閱讀理解測驗」為研究工具,以共變數(ANCOVA)進行統計資料分析。此外,以實驗組學童於教學活動後之學習單、教師觀察反思單、家長問卷及學生課程回饋單,進行質性分析,以了解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教學方案之實施成效。研究發現如下:
有效提升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教學設計,為閱讀理解策略(BVQPS)教學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法能有效提升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實驗方案教學設計,與實施後在教學與學習方面的成長與省思均為正向。
最後,根據分析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未來進行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教學設計及研究之參考。
This study aims to study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in improving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The quasi-experimental design of pre-test and pre-test with different groups is adopted. The research objects are fifty-two students in the second grade of elementary school. Twenty-six schoolchildr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conducted a ten-week experimental teaching course.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teaching plan to improv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the lower grades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 "Chine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Test" was used as the research tool, and the statistical data was analyzed with the covariate (ANCOVA). In addition, a qualitative analysis was conducted using the study sheets, teacher observation and reflection sheets, parent questionnaires, and student course feedback sheet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he teaching activities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eaching plan for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e research found the following: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eaching design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for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BVQPS) teaching method,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strategy teaching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of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the teaching design of the experimental program, and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fter implementation Both growth and reflection are positive.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results,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in the future teaching design and research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ability.
中文部分
丁竹君(2011)。閱讀理解策略對國中國文科閱讀理解表現之成效探討(未出版之
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屏東市。
方淑貞(2010)。FUN的教學─圖畫書與語文教學。臺北市:心理。
王文科、王智弘(198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
王文科譯(1990)。兒童的認知發展導論。臺北:文景。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王玉麟(2004)。研究倫理的相關議題。教師之友,45(3),85-93。
王玲月(譯)(2008)。Mem Fox 著。閱讀祕方 Reading magic: Why reading aloud to our children will change their lives forever)。臺北:臺灣麥克。
王生佳(2009)。閱讀教學策略對閱讀態度與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智慧國小三年級閱讀童話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志遠(2010)。運用閱讀策略於讀報教育提昇國小六年級學童國際視野和公民素養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王秀卿(2012)。故事結構問題提問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生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王淑芬(2007)。社會研究法。臺北:保成文化。
王瓊珠(2010)。故事結構教學與分享閱讀。臺北市:心理。
天下雜誌(編著)(2008a)。閱讀,動起來。臺北市:天下雜誌。
天下雜誌(編著)(2008b)。閱讀,動起來 2:香港閱讀現場。臺北:天下雜誌。
中江嘉男(2014)。鼠小弟的鬆餅派對。臺北市:小魯文化。
白嘉郁、廖晨惠(2014)。閱讀理解障礙的後設認知與教學策略。特殊教育與輔助科技半年刊,10,14-20
江明倩(2016)。運用交互教學法提升國中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新北市。
江淑雯(2009)。運用全語言教學策略提升學生閱讀理解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吉竹伸介(2016)。我有理由。臺北市:親子天下。
呂分菁(2010)。DRTA-「引導閱讀-思考活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二年級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呂淑華(2010)。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態度及閱讀理解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杜淑娟、歐陽誾(2014)。課堂回饋系統融入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生閱
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教育學誌,31,81-132。
沈小玫(2015)。多媒體融入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提升國小閱讀理解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余淑慧(2013)。合作策略閱讀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童閱讀能力之影響(未出版)。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何三本(2002)。九年一貫語文教育:理論與實務。臺北市:五南。
何三本(2003)。幼兒文學。臺北市:五南。
李玉梅(譯)(2011)。閱讀的力量—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原作者:Stephen D.Krashen)。臺北市:心理。
李坤崇(1999)。多元化教學評量。臺北:心理出版社。
李美華(譯)(2005)。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作者:Earl Babbie)。臺北市:時英。
李家同(2013)。大量閱讀的重要性。臺北市:五南。
李燕妮(2007)。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宜瞳(2011)。心智繪圖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李佳蓁(2017)。多文本閱讀教學融入國語課程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態度與閱讀理解之成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李菁菁(2015)。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動機及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雲林市。
李鳳玲(2016)。提升國小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提問教學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李慧如(2017)。繪本教學提升幼兒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南華大學,嘉義縣。
李靜茹(2015)。運用學習共同體於課文本位之自我提問閱讀理解教學行動研究-以國小二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李潔琳(2014)。分享式閱讀教學策略應用於國小一年級學童繪本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李蘇怡(2012)。不同的閱讀教學策略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態度與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宋文菊(1999)。國小學童在閱讀理解實作評量上的表現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吳佳玲(2011)。以故事結構教學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芳香(1997)。國小二年級優讀者與弱讀者閱讀策略使用與覺識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吳佩蓁(2012)。融入鷹架式提問之摘要策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閱讀理解及摘要能力的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縣。
吳訓生(2000)。國小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縣。
吳訓生(2002)。國小高、低閱讀理解能力學生閱解理解策略之比較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65-104。
吳書芸(2011)。繪本結合故事結構策略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摘取大意寫作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岳修平譯(1998)。Gagné, E. D., 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著。教育心理學-學習的認知基礎(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臺北市:遠流。
林秀玲(2008)。發問策略教學對學生提問能力與閱讀理解之影響—以國小四年級國語科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林佳玫(2009)。交互教學法對偏遠國小低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林振春(2001)。閱讀方法與閱讀能力的培養。社教雙月刊,101,40-43。
林素玉(2006)。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動機及閱讀理解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敏宜(2000)。圖畫書的欣賞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林慧玲(2012)。語文閱讀教學策略。臺北市:秀威。
林清山(譯)(1990)。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原作者:Richard E. Mayer .)。臺北市:遠流。(原著出版年:1986)
林清山、程炳林(1995)。國中生自我調整學習因素與學習表現之關係暨自我調整的閱讀理解教學策略效果之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8,15-57。
林珊如、劉應琳(2003)。從詮釋現象學的觀點看愛書人之休閒閱讀經驗。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1,23-36。
林柏君(2014)。多層次提問策略融入橋梁書閱讀教學對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世新大學資訊傳播學研究所,臺北市。
林建平(1994)。整合學習策略與動機的訓練方案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兒童的輔導效果(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林進材(1997)。國民小學教師教學思考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臺灣
師範大學,臺北。
林進材(2012)。寫一篇精彩的學位論文。臺北:五南。
林淑如(2014)。運用提問和摘要策略促進國小學生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淑萍(2010)。運用故事結構教學增進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林翠玲(2007)。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一年級學童認字能力、閱讀流暢度及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林蕙君 (1995)。閱讀能力、說明文結構對國小高年級學生的閱讀理解及閱讀策略使用之影響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林麗淑(2014)。閱讀理解策略應用於繪本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心得寫作成效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林寶貴、錡寶香(2000)。中文閱讀理解測驗之編制。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9,頁79-104。
林寶貴、楊慧敏、許秀英(1995)。中華國語文能力測驗指導手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邱勝濱(2008)。質性研究方法在教育上的應用。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75。
取自 http://www.nhu.edu.tw/~society/e-j/75/75-09.htm。
周美玲 (2013)。多層次提問教學融入國語科對國小四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金明美(2010) 。小學時期的閱讀能力決定一生的成績。臺北市:李茲。
幸曼玲、柯華葳、陸怡琮、辜玉旻(2010)。 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教
育部。
南美英(2007)。晨讀十分鐘。臺北市:天下雜誌。
洪月女譯(1998)。Ken Goodman 著。談閱讀(On Reading)。臺北市:心理。
洪月女(2006)。閱讀理解的策略與引導。2011年1月30日,取自
Http://aero.bmf.edu.hk/~bmf-hsk/講義%20-閱讀理解的策略與引導.pdf
洪月女(2010)。以古德曼的閱讀理論探討中英文閱讀之異同。新竹教育大學人
文社會學報,3(1),87-114。
洪云(2005)。激發閱讀動機,注重閱讀過程,養成閱讀習慣。渤海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7(3),121-123。
洪雅惠(2010)。故事結構教學對偏遠地區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及識字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明道大學,彰化縣。
洪蒨薇(2009)。運用交互教學法指導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洪蘭(2016)。多元文化講座,洪蘭教授主講「閱讀如何活化大腦」。元智電子報編輯群。http://yzunews.yzu.edu.tw/brain/
洪蘭(2019)。有理最美:培養閱讀好習慣,增進大腦思考力。臺北:遠流出版社。
洪蘭(2020)。什麼才是人生最值得的事。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洪蘭、曾志朗 (2000)。兒童閱讀的理念-認知神經心理學的觀點。教育資料與研究,38,1-4。
洪蒨薇(2009)。運用交互教學法指導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策略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胥彥華(1989)。學習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效果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柯華葳(1992)。臺灣地區閱讀文獻回顧。載於曾志朗主編:中國語文心理學研
究第一年度結案報告。中正大學認知科學研究中心。
柯華葳(1999)。閱讀理解困難篩選測驗施測說明。臺北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柯華葳(2006)。教出閱讀力。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09)。教出閱讀力 2:培養 Super 小讀者 引導孩子讀懂文章,悠遊書海樂無窮!=Lead kids learn to read!。臺北市:天下雜誌。
柯華葳(2010)。閱讀理解評量。中文閱讀障礙(頁34-35)。臺北:心理。
柯華葳、詹益綾(2006)。國民小學(二至六年級)閱讀理解篩選測驗使用說明。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縣。
柯華葳、詹益綾(2007)。國民小學閱讀理解篩選測驗。臺北:教育部。
柯華葳、詹益綾、張建妤、游婷雅(2008)。PIRLS 2006 報告:臺灣四年級學生
閱讀素養。桃園縣: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柯華葳、詹益綾、丘嘉慧(2013)。臺灣四年級學生閱讀素養 – PIRLS 2011 報告。國立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桃園縣。
城井文(2017)。雲上的阿里。臺北市:親子天下。
段承汧(2015)。電子繪本教學對幼兒專注力及閱讀與趣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段秀玲,張清珊(2001)。大家一起來閱讀。臺北:幼獅文化。
施錦雲(2006)。繪本魔力─讓英語教學活起來。敦煌英語教學電子雜誌。95 年 3 月 2日,取自 http://cet.cavesbooks.com.tw/htm/m0630200.htm
高敬文(1988)。「質的研究派典」之理論分析與實際應用。屏東:東益。
高源令(2003)。教育心理學。臺北:心理。
孫千淑(2012)。分享式閱讀教學對提升國小一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孫曉雯(2010)。題幹式與 6W 提問策略對不同閱讀理解能力之六年級學生在閱讀理解歷程與布題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涂志賢、程一民(2014)。提升學生閱讀素養的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新北市教育,
6,77-80。
許秀萍(2015)。閱讀理解策略結合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識字能力及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許慧貞(譯)(2001)。打造兒童閱讀環境(原作者:Aidan Chambers)。臺北市:天衛。
許晴佩(2005)。QAR「問題-答案關係」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四年級學童閱
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中師範學院,臺中市。
許育健(2015)。高效閱讀-閱讀理解問思教學。臺北市:幼獅。
許育健、徐慧鈴、林雨蓁(2017)。SMART Reading 智慧閱讀:多媒體語文教學模式與實踐。臺北市:幼獅。
康淑華(2014)。國小二年級學童運用分享式閱讀教學於讀報教育對提升識字能力與閱讀理解能力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張子超(2000)實驗研究法。檢索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13074/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5)。教育心理學:三化取向的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6)。教育心理學。臺北市:東華。
張春興(1997)。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秋雄(2000)。孩子樂讀書。臺北市:日之昇。
張茜宜(2011)。繪本教學策略影響新移民子女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以雲林縣育英國小一年級新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康寧大學,臺南市。
張新仁(1992)。認知心理學對教學的影響。教育研究雙月刊,28,13- 32。
張毓仁、柯華葳、邱皓政、歐宗霖、溫福星(2011)。教師閱讀教學行為與學生閱讀態度和閱讀能力自我評價對於閱讀成就之跨層次影響:以 PIRLS 2006 為例。教育科學研究期刊,56(2),69-105。
張慧珍(2016)。預測策略結合六何法於寫作教學以提升中年級學生寫作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張慶勲(2005)。論文寫作手冊(增訂三版)。臺北:心理。
郭生玉(2012)。心理與教育研究法:量化、質性與混合研究方法。臺北:精
華出版社。
郭明德(1998)。國小教師自我效能、班級經營策略與班級經營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郭春玉(2004)。後設認知閱讀策略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動機及閱讀理解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市。
郭敏玲(2013)。班級共讀策略影響國小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郭靜晃(2007)。社會行為研究法。臺北市:洪葉文化。
連啟舜(2002)。國內閱讀理解教學研究成效之統合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莊淑雅(2012)。閱讀理解策略教學對國小三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以模擬PIRLS 文本、試題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莊懷義、謝文全、吳清基、陳伯璋(1989)。教育問題研究。國立空中大學,臺北縣。
康恩嘉(2017)。運用六何法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提升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能力、閱讀動機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陳淑娟(1996)「指導-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增進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文安(2006)。國小學生摘要策略之教學研究---以六年級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明蕾(2010)。閱讀心理學對國小閱讀理解教學的啟示。教育研究月刊,199,53-63。
陳昇飛(2009)。鷹架的搭建與幼兒創造思考之探究。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139-164。
陳怡琪(2011)。多層次提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陳思宇(2020)。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閱讀理解困難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成效之後設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韋伶(2014)。交互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理解和閱讀動機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市。
陳畇棋(2015)。以預測策略及提問策略提升二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陳茹玲(2010)。三種閱讀策略教學課程對低閱讀能力大學生閱讀策略運用與摘要
表現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海泓(2007)。國小中年級學童線上閱讀和紙本閱讀說明文文章之閱讀理解。載於慈濟大學主編,慈濟大學2007年「教與學」研討會論文集(頁77-91)。花蓮縣:慈濟大學。
陳雅雪(2006)。初級中文閱讀教學之行動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
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臺北。
陳淑娟(1995)。「指導-合作學習」教學策略增進國小學童閱讀理解能力之實徵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雅雯(2014)。自我提問策略對國小學生閱讀童話提問能力及閱讀理解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陳秀房(2013)。繪本教學對提升國小輕度障礙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陳秀枝(2010)。運用讀報教育提升學生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以寶石國小六年甲班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
陳麗雲(2014)。閱讀有妙招教學馬上好。臺北市:小兵。
陳涵榆、羅翠華、郭李宗文(2001)。泰雅文化融入繪本教學。幼兒教育,299,頁 55-70。
陳碧琪(2016)。自我提問策略應用於國小五年級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梁嘉蔆(2014)。交互教學法對國小六年級學生英語閱讀策略與閱讀理解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六大議題。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悅讀101」教育部國民中小學提升閱讀計畫〔公告〕。臺北市:教育部。2009年9月20日取自http://www.edu.tw/plannews_detail.aspx?sn=33&pages=8/
教育部(2010)。閱讀理解策略教學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1)。在職教師閱讀增能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16)。十二年國民教育課程綱要語文領域國民小學暨普通型高級中等
學校-國語文(草案)。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8)。十二年國教課程總綱-語文領域-國語文學習重點與核心素
養。臺北市:教育部
曹俊彥(2006)。欣賞圖畫書裡的繪畫藝術。書香遠傳。43,頁 14-17。
國家教育研究院(2000)。教育大辭書。檢索自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313074/
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檢索自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67/
曹憶雯(2016)。提問策略結合概念構圖應用於國小二年級繪本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單文經(1993)。鷹架支持的譬喻在大班教學上的應用。視聽教育雙月刊,39,1-22。
游婷雅(2015)。閱讀理解5策略。臺北市:洪葉。
游靜秋(2016)。國小課文本位閱讀理解教學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大學,臺北市。
鈕文英(2014)。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市:雙葉書廊。
彭妮絲(2013)。華語文讀寫讀本暨教學研究—以系統功能語言學習理論為基礎之探究。臺北市立大學學報,44,33-62。
曾世杰(1996)。閱讀障礙:研究方法簡介。載於曾進興主編:語言病理學基礎,2,321-370。臺北市:心理。
曾世杰(2004):聲韻覺識、唸名速度與中文閱讀障礙。臺北市:心理。
黃光雄、簡茂發(1996)。教育研究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黃宣範(1997)。漢語語法。臺北市:文鶴。
黃信恩(2008)。繪本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識字與閱讀理解之成效(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黃亦麟(2010)。國小四年級國語習作與教師手冊閱讀理解提問類型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黃秀霜、詹士宜、陳海泓、王秀梗(2019)。樂在閱讀教學-文本分析與理解策略應用。臺北市:心理。
黃政傑(2002)。教學原理。臺北:師大書苑。
黃婷鞠(2012)。繪本融入故事結構對國小資源班學生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縣。
黃國珍(2016)。探究式閱讀。臺北市:親子天下。
黃國珍(2019)。閱讀素養:黃國珍的閱讀理解課,從訊息到意義,帶你讀
出深度思考力。臺北市:親子天下。
曾陳密桃(1990)。國民中小學生的後設認知及其與閱讀理解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市。
董姿伶(2013)。故事結構教學對國小二年級學童閱讀動機、認字、閱讀理解及書寫語文能力之影響(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楊俊鴻、蔡清田(2007)。課程研究方法論的轉向─從結構到後結構。國教學
報 ,19, 313-338。
楊裕貿(2017)。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國語文「閱讀」學習表現轉化與課程規劃示例。語教新視野第六期(頁32-34),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賈馥茗、楊深坑(1993)。教育學方法論。臺北:五南。
葉重新(2004)。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賓靜蓀(2013)。翻轉教育:未來的學習、未來的學校、未來的孩子。臺北:天下雜誌。
趙永芬(譯)(2003)。Laura Robb 著。中學生閱讀策略 (Teaching reading in middle school)。臺北:天衛文化。
趙鏡中(2000)。童書演奏-兒童讀物如何進入教學現場。臺北市:教育部。
臺灣 PISA 國家研究中心(2015)。臺灣 PISA 2012 結果報告。臺北市:心
理出版社。
齊若蘭(2003)。新一代知識革命。載於齊若蘭、游常山、李雪莉(等著),閱讀
-新一代知識革命(頁 16-23)。臺北:天下雜誌。
蔡芸芸(2008)。繪本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習障礙兒童閱讀理解成效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教育大學,臺中市。
蔡宜芳(2008)。質問作者策略教學對國小高年級學生閱讀提問表現、閱讀理解、後設認知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蔡佳錦(2011)。無文字圖畫書教學方案對國小四年級新住民子女閱讀理解提昇之行動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蔡雅雯(2011)。自我發問策略教學對不同國語文能力國小六年級學生自我發問、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蔡睿瑜(2017)。提問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學童提升閱讀理解及閱讀態度之研究(未
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臺南市。
潘世尊(2002)。教學上的鷹架要怎麼搭。屏東師院學報,16,263-293。
劉彩蓉(2010)。相互教學法對國小二年級學童的閱讀理解能力與認字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縣。
劉潔玲(2009)。香港中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計畫的閱讀表現對語文課程改革的啟
示。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54(2),85-105。
劉瑾珊(2008)。後設認知策略於學習障礙學生閱讀理解教學上之應用。雲嘉特
教,7,66-74。
鄭竹涵(2011)。六何法對五年級學生閱讀理解研究—以讀報教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鄭昭明(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實踐。臺北市:桂冠圖書。
鄭圓鈴(2013)。有效閱讀:閱讀理解,如何學?怎麼教?5 大閱讀策略,9 種課堂情境,19 篇操作練習與引導示範,有效提升閱讀素養。台北市:天下雜誌。
蔣佳穎(2007)。自我發問、問題答案關係策略教學對國小六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閱讀動機之影響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屏東市。
賴馬(1995)。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臺北市:和英。
賴榮興(2008)。自我發問教學對國小五年級學生發問與閱讀理解表現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花蓮教育大學,花蓮縣。
戴敬蓉(2008)。織網教學法對國小三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臺北市。
謝進昌(2015)。有效的中文閱讀理解策略:國內實徵研究之最佳證據整合。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33-77。
簡馨瑩、曾文慧、陳凱筑(2005)。閱讀悅有趣。臺北市:幼獅。
簡馨瑩(2011)。從 PISA 探討教室裡的閱讀教學。教師天地,172,37-43。
顏若映(1994)。先前知識與文章連貫性對國小學童閱讀理解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臺北。
魏伶茵(2013)。分享式閱讀教學對國小五年級低閱讀能力學生閱讀動機及閱讀理解能力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臺東市。
魏利真(2011)。圖像組織仲介閱讀理解策略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羅嘉雲(2015)。以 PIRLS 多層次提問設計對學生閱讀理解影響之研究----以新北市某國小二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華梵大學,新北市。
羅肇錦(1992)。國語學。臺北市:五南。
蘇伊文(2008)。閱讀教學。載於王珩等著,國語文教學理論與應用(頁 219-238)。臺北:洪葉出版社。
蘇惠玲(2015)。提問與摘要策略對國小六年級原住民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影響之行動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屏東市。





















英文部分
Anderson, R., & Pearson, P. (1984).A schema -theoretic view of basic process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Champaign, III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Andreassen, R., & Bråten, I. (2011). Implementation and effects of explicit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in fifth-grade classrooms.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ume21,Issue4,August2011,520-537,ISSN0959-4752,
http://dx.doi.org/10.1016/j.learninstruc.2010.08.003.
Atkinson, Richard C.; Shiffrin, Richard M. (1968). The control of short-term memory. Scientific American,224 (2),82–90.
Bell, B. J., & Torrance, N. (1986). Learning to make and recognize inferences in the early grade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75988).
Block, C. C., Parris, S. R., Reed, K. L., Whiteley, S. W., & Cleveland, M. D. (2009). Instructional approaches that significantly increase reading comprehensio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01(2), 262-281.
Bråten, I., & Samuelstuen, M. S. (2004). Does the influence of reading purpose on reports of strategic text processing depend on students' topic knowledg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6(2), 324-336.
Carver, R.P.(1973 .Reading as reasoning:Implications for measurement. In W.H.MacGinitie(Ed.), Assessment problems in reading. Newark, DE :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Catts, Hugh W. (2022). Rethinking How to Promote Reading Comprehension. . American Educator, 45(4),26-33.
Chall, J. S. (1983).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New York, NY: McGraw-Hill.
Chall, J. S. (1996). Stages of reading development. (4th ed.). New York, NY:McGraw Hill.
Dobbs, O. (2003). Using reading strategies to reduce the failure rate in the content
area. Subject: Social Studies,grade level: 6-7-8.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479208)
Dole, J.A., Duffy, G.G., Roehler, L.R., & Pearson, P.D. (1991). Moving from the old to new: Research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1(2),239-264.
Duke, N. K., & Pearson, P. D. (2002). Effective practices for develop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A. E. Farstup & S. J. Samuels (Eds.), What research has to
75 say about reading instruction (3rd ed.) (pp.205-242).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Duke, N. K. & Ward, A. E. & Pearson, P. D (2021). The Science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Reading Teacher, 74(6)663-672.
Gaffney, J. S., & Anderson, R. C. (2000). Trends in reading research in the United State.
In M. L. Kamil, P. B. Mosenthal, P. D. Pearson, & R. Barr (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3, 53-76).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allimore, R., & Tharp, R. (1990). Teaching mind in society: Teaching, schooling, and literatediscourse. In L.C. Moll (Ed.), Vygotsky and education: Instructional implications and applications of sociohistorical psychology ,175-205.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gné, E. D. (1985).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agn`e, E. D.,Yekovich, C. W. & Yekovich, F. R.(1993). The cognitive psychology of school learning(2 ed). New York: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Gibson, E. J., & Levin, H. (1975). The psychology of reading. Combridge, Mass: MIT
Press.
Goh, Chok Tong (2000). Education – Meeting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
Goodman, K. S. (1994). Reading, writing, and written texts: A transactional sociopsycholinguistic view. In R. B. Ruddell, M. R. Ruddell & H. Singer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 pp. 1093-1130).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Goldman, S. R., & Bisanz, G. (2002). Toward a functional analysis of scientific genres:Implications for understanding and learning processes. In J. Otero, J. A. León, & A. C. Graesser (Eds.), The psychology of science text comprehension (pp. 19-50).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ough, P. B.(1973).One second of reading. In E. Kavanagh & I. G. Mattingly(Eds.),Language by ear and by eye(pp.331-358). Cambridge, MA:MIT Press.
Guthrie, J. T., McGough, K., Bennett, L., & Rice, M. E. (1996). Concept oriented reading instruction: An integrated curriculum to develop motivations and strategies for reading. In L. Baker, P. Afflerbach, & D. Reinking (Eds.), Developing engaged readers in school and home communities (pp. 165-190). Hillsdale, NJ: Erlbaum.
Harvey, S., & Goudvis, A. (2000). Strategies that work: Teaching comprehension to
enhance understanding. Ontario, Canada: Pembroke.
Husen, T. (1997). Research Paradigms in Education's in Keeves, J. P. Educational research, methodology, and measurement: an international handboo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6-21.
Johnson-Glenberg, M. C. (2000). Train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adequate decoders/poor comprehensions: Verbal versus visual strategie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2, 772-782.
Keer, H. V., & Verhaeghe, J. P. (2005).Comparing two teacher development programs for innovat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teachers’ experiences and student outcomes.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Volume 21, Issue 5, July 2005, 543-562, ISSN 0742-051X.
Kintsch, W. (1988). The role of knowledge in discourse comprehension: A construction-integration model. Psychological Review, 95, 163-182.
Levy, E. (2007). Gradual release of responsibility: I do, We do, You do. Retrieved September 1, 2011, from http://comped.salkeiz.k12.or.us/sll/elementary-docs/systematic-eld-resources/Gr adualReleaseResponsibilityJan08.pdf
Mayer, R. E. (1987). Educational psychology : A cognitive approach. Boston, MA: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McMillan,J.H.&Schumacher,S. (2006). Research in Education:Evidence based inquiry (6th ed.)Bo-ston:Allyn and Bacon.
McNamara, D. S., Kintsch, E., Butler, N., & Kintsch, W. (1996). Are good text always better? In-teractions of text coherence, background knowledge, and levels of understanding in learning from text.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4(1), 1-43.
Medin, D. L., & Ross, B. H. (1992). Cognitive psychology. Orland, FL: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College Publishers.
Morrow, R.A. & Brown , D.D. (1994). Critic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Sage .
Palincsar, A. S., & Brown, A. L. (1984). Reciprocal teaching of comprehension of stering and comprehension-monitoring activities.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1, 117-175.
Paris, S. G., & Paris, A. H. (2001). Classroom applications of research on self-regulated
learning.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36(2), 89-101.
Pearson, P. D., & Gallagher, M. C. (1983). The instruction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8(3), 317-344.
Pearson, P.D., & Johnson, D.D.,(1978). Teach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New York, NY:Holt, Rinehart and Winston .
Pearson, P. D., & Stephens, D. (1994). Learning about literacy: A 30-year journey. In R. B. Ruddell, M. R. Ruddell & H. Singer (Eds.), Theoretical models and processes of reading (4th ed., pp. 22-42). Newark, D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ociation.
Pearson, P. D. (2009). The roots of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struction. In S.
Israel & G. Duffy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p. 3-31). New York, NY: Routledg
Prado, Ludivina; Plourde, Lee A.Reading Improvement, v48 n1 p32-43 Spr (2011).
Pressley, M., Johnson, C. J., Symons, S., McGoldrick, J. A., & Kurita, J. A. (1989). Strategies that improve children's memory and comprehension of text. The
Rosenshine, B., & Meister, C. (1994). Reciprocal teaching: 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64, 479-530.
Rosenshine, B., & Stevens, R. (1984).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 reading. In P. D. Pearson, R. Barr, M. L. Kamil, & P. B. Mosenthal(Eds.), Handbook of reading research (pp.745-798). New York, NY:Longman.
Schunk, D. H., & Rice, J. M. (1993). Strategy fading and progress feedback: Effects onself-efficacy and comprehension among students receiving remedial reading services.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7, 257-272.
Sears, S., Carpenter, C., & Burstein, N. (1994). Meaningful reading instruction for learnerswith special needs. The Reading Teacher, 47(8), 632-638.
Shany, Michal&; Biemiller, Andrew.(2010).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gains from assisted reading practice: pre-existing conditions,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amounts of practice.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23(9), 1071-1083.
Sindelar, P. T., Monda, L. E., & O’Shea, L. J. (1990). Effects of repeated readings on instructional-and mastery-level readers. Th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83(4), 220-226.
Smith,M.L. (1987,summer),Publishing qualitative research,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4(2),173-183.
Sparks, R. L., Patton J., & Murdoch, A. (2013). Early reading succes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eading achievement and reading volume: replication of ‘10 years later’. Reading and Writing(2014)27:189–211 DOI 10.1007/s11145-013-9439-2.
Spiro, R. J. (1980). Constructive processes in prose comprehension and recall. In R. J.
Spiro, B. C. Bruce, & W. F. Brewer (Eds.), Theoretical issues in reading
comprehension (pp. 245-278). Hillsdale, NJ: Erlbaum.
Spörer, N., Brunstein, J. C., & Kieschke, U. (2009). Improving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Effects of strategy instruction and reciprocal teaching.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19(3), 272-286, ISSN 0959-4752.
Spörer, N., & Schünemann, N. (2014). Improvements of self-regulation procedures for fifth graders' reading competence: Analyzing effects on reading comprehension, reading strategy performance, and motivation for reading.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33,147-157,ISSN0959-4752,
http://dx.doi.org/10.1016/j.learninstruc.2014.05.002.
Suber, J. R., & Schroeder, M. (2007). Effects of prior knowledge and heading on processing of informative text.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goy, 32, 485-498.
Swaby, B. E. R.(1989). Diagnosis and Correction of Reading Difficulties. Boston: Allyn& Bacon.
Topping, K. J., Samuels, J., & Paul, T. (2007).Does practice make perfect? Independent reading quantity, quality and student achievement.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Volume 17, Issue 3, June 2007, 253-264, ISSN 0959-4752.
Vacca, J. L.,Vacca, R. T.,& Gove, M. K. (2000). Reading and learning to read (4th ed. ). New York, NY:Longman.
VanDen Broek, P., & Kremer, K. (2000). The mind in action: What it means to comprehend. In B. Taylor, P. Van Den Broek, & M. Graves (Eds.), Reading for meaning (pp. 1-31).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Vellutino, F. R., Scanlon, D. M., & Tanzman, M. S. (1994). Components of reading ability: Issues and problems in operationalizing word identification, phonological coding, and orthographic coding. In G. R. Lyon (Ed.), Frames of reference for the assessment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New views on measurement issues (pp. 279-324). Baltimore, MD: Paul H. Brookes
Vitale, M. R., & Romance, N. R. (2012). Using in-depth Science Instruction to Accelerate Student Achievement Iin Science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Grades 1 –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2012)10: 457Y472.
Vygotsky, L. (1978). Interaction between. 1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rom: Mind and. Society (pp. 79–91).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Weinstein, C. E., & Mayer, R. E. (1986). The teach-ing of learning strategies. In M. Wittrock(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teaching (pp.315-327). New York, NY: Macmillian.
Wood, D. J., Bruner, J. S., & Ross, G. (1976). The role of tutoring in problem solving. Journal of Child Psychiatry and Psychology, 17(2), 89-1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