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君勱的「人民」思想(1906-1937)
作者:詹景雯
作者(外文):CHING-WEN Ch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王遠義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張君勱人民程度人民權利人民主動/能動性彌爾陽明學說德國革命俄國革命威瑪憲法倭伊鏗拉斯基「修正的民主政治」Zhang Junmaipeople's conpetencypeople's rightspeople's initiative/agencyJ. S. Millthe doctrine of Wang Yang-mingGerman RevolutionRussian RevolutionWeimar ConstitutionsR. C. EuckenH. J. Laski"revisionary democra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人民程度、人民權利,與人民主動/能動性,是中西各國在邁向現代化階段時,必然為知識分子所關注的重要議題。本文以1906-1937年張君勱的「人民」思想作為研究對象,探討他對上述三者的看法、以及如何安排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論文共分三部份,主要集中在晚清時期張君勱有關立憲政體的探討;1910年代他對美國聯邦制與德國威瑪憲法的不同評價,與其「左德右俄」的立場;二○年代他訴諸「民權」以與軍閥、國民黨抗衡,和三○年代提出「修正的民主政治」以回應日本入侵與世界政經局勢帶來的難題。透過張君勱對相關議題的論述,本文指出,他在考量中國發展的同時,始終兼顧人民權利的追求,並在過程中,嘗試擺脫人民程度的限制,進而主張人民主動/能動性的存在與重要。儘管張氏在其闡釋中仍會提及精英引導、激勵人民的作用有其必要,但精英的存在與必要性卻也不斷被他弱化,而非處於絕對高於人民的位階上。此外,張君勱自身對「法制」功用的重視,以及不同時期受到王陽明、倭伊鏗及拉斯基學說的影響,使他對「人民」所抱持的樂觀,和五四以來激進知識分子因為重視「心」和「意識」的力量所產生的樂觀,有所不同。上述思想特徵,乃是張君勱面對中國現實難局,與一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自由主義內涵變遷的所作出的回應。它不僅突顯了張氏的人民思想有別於國共兩黨和自由派知識分子的複雜性,亦可對於1990年代以來學界有關近代中國自由主義的部分評價,作出補充與再釋。
People’s competency, rights and their initiative/agency are significant issues to which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intellectuals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when their countries are on their way to modernization. This dissertation focuses on Zhang’s ideas of “the people” from 1906 to 1937 and explores how he looked upon the three above-mentioned issues and their relations. The content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parts: 1) Zhang’s debate on the constitutional government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2) Zhang’s different evaluations on American Federalism and Germany’s Weimar Constitution as well as his “pro-German and anti-Russian” position in the 1910s; 3) Zhang’s appeal to “the people’s rights” to resist warlords and KMT in the 1920s, and his confrontation with Japan’s inva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situations by means of his assertion of “revisionary democracy” in the 1930s. Through Zhang’s relevant argument, this study points out that he took people’s right and the progress of China into account at the same time, and attempted to get rid of the limit of people’s incompetency, proclaiming further the existence and importance of people’s initiative/agency. Although the necessity of elites to guide and stimulate people was still mentioned by Zhang, the value and essentiality of their roles were weakened continually in his discourses. With this concern, elites did not always rank civilians in Zhang’s thoughts. Moreover, thanks to his emphasis on the effect of “legal institution” and the influences of the doctrines of Wang Yang-ming, Rudolf Christoph Eucken, and Harold Joseph Laski, Zhang’s optimistic attitude toward “the people” was differentiated from the May Fourth radicals’ optimism which were attached to the importance of the power of “heart” and “consciousness.” Those id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referred above suggest how Zhang responded to China’s plight and the changes of what “liberty” means in the West since WWI. They not only reveal the complexity of Zhang’s distinctive thoughts on “the people” from the ones of KMT, CCP, and the liberal intellectuals, but also supplement and reinterpret parts of the evaluations on modern Chinese liberalism since the 1990s.
一、史料
(一)當時期刊與時人著作
《東方雜誌》
《政論》
《新民叢報》
譚嗣同,《仁學》(1896)。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一涵(高一涵),〈國本〉,《民彝雜誌》第1期(1916.05),頁1-15。
王陽明,〈答顧東橋書〉,收於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頁159-201。
王陽明,〈傳習錄拾遺〉,收於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頁389-420。
列寧,《怎麼辦》,收入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列寧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頁1-183。
李大釗,〈再論問題與主義〉,收入中國李大釗研究會編注,《李大釗全集》第3券(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頁1-7。
東蓀(張東蓀),〈制治根本論〉,《甲寅雜誌》第1卷第5號(1915.05),頁1-18。
胡適,〈我們走那條路?〉收入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第5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頁351-363。
胡適,〈新文化運動與國民黨〉,收入梁實秋、胡適、羅隆基等著,《人權論集》(上海:新月書店,1930年),頁119-143。
孫中山,〈民報發刊詞〉,收入《孫中山全集》第1卷,頁288-289。
孫中山,〈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歡迎大會的演說〉,收入《孫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頁282-283。
孫亞夫等編,〈寶山張先生年譜初稿〉,《張君勱先生九秩誕辰紀念冊》(臺北: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總部,1976年),頁1-107。
徐愛、薛侃、錢德洪等編,〈傳習錄下〉,收入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1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99-155。
張東蓀,〈中國之將來與近世文明國立國之原則〉,收入克柔編,《張東蓀學術文化隨筆》(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0年),頁48-63。
張東蓀,〈地方制之終極觀〉,《中華雜誌》第1卷第7號(1914.07),頁1-13。
梁啟超,〈政聞社宣言〉,《開國前後言論集》(臺北:中正書 ,1971年),頁59-70。
梁啟超,〈省制條議序〉,收入張嘉森,《省制條議》(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
梁啟超,〈開明專制論〉,收入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第5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頁1451-1486。
章士釗,〈平民政治〉,收入《章士釗全集》第2冊,頁54-56。
章士釗,〈民選論中之誤點〉,收入《章士釗全集》第2冊,頁486-487。
章士釗,〈吾國設立行政審判院在憲法上當作何意味乎〉,收入《章士釗全集》第1冊,頁610-614。
章士釗,〈言論自由與報律〉,收入章含之、白吉庵主編,《章士釗全集》第1冊(上海:文匯出版社,2000年),頁459-462。
章士釗,〈政本〉,收入《章士釗全集》第3冊,頁1-18。
章士釗,〈國家與我〉,收入《章士釗全集》第3冊,頁508-517。
章士釗,〈答陳君耿夫書〉,收入《章士釗全集》第2冊,頁100-101。
章士釗,〈調和立國論上〉,收入《章士釗全集》第3冊,頁251-277。
章士釗,〈臨時約法與人民自由權〉,收入《章士釗全集》第2冊,頁85-87。
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收入任建樹主編,《陳獨秀著作選編》第1卷,頁193-196。
陳獨秀,〈法蘭西人與近世文明〉,收入任建樹主編,《陳獨秀著作選編》第1卷,頁164-166。
陳獨秀,〈愛國心與自覺心〉,收入任建樹主編,《陳獨秀著作選編》第1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頁146-150。
聖心(張東蓀),〈國本〉,《新中華雜誌》第1卷第4號(1916.01),頁1-21。
錢德洪編,〈年譜一〉,收入吳光等編校,《王陽明全集》第4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1225-1264。
Le Bon, Gustave. The Crowd: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 New York: Macmillan, 1896.
Mellone. S. H. “The Idealism of Rudolph Eucken.” 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thics 21.1 (1910.10), pp. 15-22.
Novack, George. “Liberal Morality: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John Dewey and Leon Trotsky. In Leon Trotsky, John Dewey, and George Novack, Their Morals and Ours: Marxist versus Liberal Views on Morality (New York: Pathfinder Press, 1973), pp. 74-93.
(二)史料輯
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清末籌備立憲檔案史料》。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張岱年、敏澤主編,《回讀百年:20世紀中國社會人文論爭》。鄭州:大象出版社,1999年。
張枬、王忍之編,《辛亥革命前十年時論選集》。北京:三聯書局,1960-1978年。
(三)張君勱作品(依出版時間排序)
〈穆勒約翰議院政治論〉(1906),《開國前後言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71年),頁1-28。
〈論今後民黨之進行〉(1907),《開國前後言論集》,頁29-40。
〈國會與政黨〉,《政論》第2號(1907.11)。
〈光緒三十四年四月十五日張嘉森致任公先生書〉(1908),《開國前後言論集》,頁72。
〈張君勱致梁任公先生書(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1),《開國前後言論集》,頁73-74。
〈張君勱致梁任公先生書(民國元年七月四日)〉(1912),《開國前後言論集》,頁75。
〈袁世凱十大罪〉(1912),《開國前後言論集》,頁77-78。
〈張嘉森君之憲法談話〉(1913),《開國前後言論集》,頁79-80。
〈列強戰時財政方針〉,《兵事雜誌》第21、22、24、25期(1915年),頁3-16、3-12、1-12、1-12。
〈戰時歐洲外交之新祕史〉,《大中華雜誌》第1卷第7、8期(1915.07-08),頁1-10、1-11。
〈英軍需大臣路德喬琦氏之軍火與戰爭觀〉(1916),《開國前後言論集》,頁143-154。
〈聯邦十不可論〉(1916),《開國前後言論集》,頁155-173。
《省制條議》。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年。
〈記費司林氏國內外金融談〉(1916),《開國前後言論集》,頁111-127。
〈歐戰雜記〉(1916),《開國前後言論集》,頁129-142。
〈英軍需大臣路德喬琦氏之軍火與戰爭觀〉(1916),《開國前後言論集》,頁143-154。
〈歐東新戰區之外交潮流〉,《東方雜誌》第13卷第1-3期(1916.01-03),頁15-22、32-39、42-51。
〈評五國不分和公約〉,《大中華雜誌》第2卷第1-3期(1916.01-03),頁1-15、1-24、1-10。
〈英法美革命後建國事業之比較〉,《東方雜誌》第13卷第11號(1916.11),頁14-19。
〈未來議和大會中中國應提出之議和條件〉(劉震筆述),《法政學報》第1卷第2期(1918.04),頁1-8。
〈印度自治之政況〉,《新中國》第1卷第3期(1919),頁272-278。
〈國際聯盟條約略釋〉,《法政學報》第1卷第11期(1919年),頁1-4。
〈英陸軍兼航空總長邱奇爾氏:英國外交政策觀〉,《新中國》第1卷第4期,頁264-268。
〈平和會議中威爾遜之成功與失敗〉,《解放與改造》第1卷第2號(1919.09),頁129-144。
〈英國之將來〉,《解放與改造》第1卷第4號,(1919.10),頁8-15。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共和國憲法全文〉,《政衡》第1卷第1號(1920),頁7-16。
“China and the League of Nations,” 《法政學報》第2卷第3期(1920),頁1-4。
〈德國革命論〉,《解放與改造》第2卷第3號(1920.02),頁6-22。
〈德國革命論(續)〉,《解放與改造》第2卷第4號(1920.02),頁4-31。
〈德國新共和憲法評〉,《解放與改造》第2卷第9號(1920.05),頁5-24。
〈記法國總選舉及總統選舉〉,《解放與改造》第2卷第9號(1920.05),頁44-68。
〈德國新共和憲法評(一續)〉,《解放與改造》第2卷第11號(1920.06),頁4-12。
〈德國新共和憲法評(二續)〉,《解放與改造》第2卷第12號(1920.06),頁5-15。
〈中國之前途:德國乎?俄國乎?〉,《解放與改造》第2卷第14號(1920.07),頁1-18。(與張東蓀合著)
〈讀六星期之俄國〉,《改造》第3卷第1號(1920.09),頁61-71。
〈讀六星期之俄國(續)〉,《改造》第3卷第2號(1920.10),頁51-63。
〈致林宰平學長函告倭氏晤談及德國哲學思想要略〉(1920),《中西印哲學文集》下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頁1116-1118。
〈倭伊鏗精神生活哲學大概〉(1921),《中西印哲學文集》下冊,頁1095-1115。
〈政治活動足以救中國耶〉,《改造》第3卷第6號(1921.02),頁1-6。
〈致講學社書謂倭氏不克東來講學〉(1921),《中西印哲學文集》下冊,頁1119-1123。
〈社會所有之意義及德國煤鑛社會所有法草案〉,《改造》第3卷第11號(1921.07),頁13-27。
〈國民政治品格之提高〉,《改造》第4卷第2號(1921.10),頁1-12。
〈懸擬之社會改造同志會意見書〉(1921),《中西印哲學文集》上冊,頁306-321。
〈學術方法上之管見──與留法北京大學同學諸君話別之詞〉(1922),《中西印哲學文集》上冊,頁141-151。
〈歐洲文化之危機及中國新文化之趨向〉(1922),《中西印哲學文集》上冊,頁218-227。
〈直奉戰後政變之教訓〉,《努力周報》1922年第8期,(1922.06),頁3。
〈國憲議〉(1922),收於翟志勇、周林剛編,《憲政之道》(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3-125。
〈英德美三國市制及廣州市制上之觀察〉(1922),收於翟志勇、周林剛編,《憲政之道》,頁285-300。
《新德國社會民主政象記》。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
〈再論人生觀與科學並答丁在君〉(1923),《中西印哲學文集》下冊,頁916-979。
〈政治學之改造〉,《東方雜誌》第21卷紀念號(1924.01),頁1-9。
《國內戰爭六講》。上海:國立自治學院,1924年。
〈論教化標準──國立政治大學新學舍成立記〉,《晨報七週紀念增刊》(1925.12),頁113-116。
〈愛國的哲學家──菲希德〉(1926),《中西印哲學文集》下冊,頁1088-1094。
《武漢見聞》。吳淞:國立政治大學,1926年。
《蘇俄評論》。上海:新月書店,1927年。
〈一黨專政與吾國〉,《新路》第1卷第2期(1928.02),頁25-33。
〈現時政潮中國民努力的方向〉,《新路》第1卷第3期(1928.03),頁1-8。
〈吾民族之返老還童〉,《新路》第1卷第4期(1928.03),頁10-18。
〈闢訓政說〉,《新路》第1卷第7期(1928.05),頁1-14。
〈(一)致友人書論今後救國方針〉,《新路》第1卷第10期(1928.12),頁19-23。
〈賴斯幾學說概要〉(1928),《中西印哲學文集》上冊,頁251-279。
〈黑格爾之哲學系統與國家觀〉(1931),《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135-144。
〈我們所要說的話〉,《再生》創刊號(1932.05),頁1-60。
〈國民黨黨政之新歧路〉,《再生》第1卷第2期(1932.06),頁1-15。
〈國家民主政治與國家社會主義〉上篇,《再生》第1卷第2期(1932.06),頁1-38。
〈國家民主政治與國家社會主義〉下篇,《再生》第1卷第3期(1932.07),頁1-40。
〈中華民族之立國能力〉,《再生》第1卷第4期(1932.08),頁1-34。
〈我之俄國觀.四〉,《再生》第1卷第7期(1932.11),頁1-34。
〈嗚呼!不成國家──一名熱戰失敗之嚴重教訓〉,《再生》第1卷第9期(1933.01),頁1-20。
〈民族復興運動〉,《再生》第1卷第10期(1933.02),頁1-8。
〈學術界之方向與學者之責任〉(1933),《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頁3-41。
〈東西政治思想之比較〉(1934),《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頁115-123。
〈中華新民族性之養成〉(1934),《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頁203-225。
〈中華民族復興之精神的基礎〉(1934),《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頁242-248。
〈童司幾氏「學術上之真理與政治上之獨裁」一文之介紹辭〉,《再生》第2卷第10期(1934.07),頁1-6。
〈國家社會主義綱領〉,《再生》第3卷第1期(1935.03),頁1-28。
〈十九世紀德意志民族之復興〉(1935),《民族復興之學術基礎》,頁272-276。
〈理學對於中華民族之功罪〉,《宇宙旬刊》第2卷第1期(1935.05),頁1-8。
〈亡國的小組主義〉,《再生》第3卷第3期(1935.05),頁1-8。
〈如何提高大多數國民的人格?〉,《再生》第3卷第3期(1935.05),頁1-8。
〈我從社會科學跳到哲學之經過──在廣州嶺南大學社會科學會講〉,《再生》第3卷第8期(1935.10),頁1-14。
〈明日之中國文化(下)〉(1936),《明日之中國文化:中印歐文化十講》(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頁85-93。
二、專書
(一)中文
王本存,《憲政與德性──張君勱憲政思想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年。
弗蘭茲.瓦爾特(Franz Walter)著、張文紅譯,《德國社會民主黨:從無產階級到新中間》。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年。
江勇振,《張君勱》。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7年。
余英時,《宋明理學與政治文化》。臺北:允晨文化,2004年。
周策縱,《五四運動史(上)》。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9年
姚中秋,《現代中國的立國之道:以張君勱為中心》。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翁賀凱,《現代中國的自由民族主義:張君勱民族建國思想評傳》。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
張朋園,《從民權到威權:孫中山的訓政思想與轉折,兼論黨人繼志述事》。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
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0年。
畢仰高(Lucien Bianco)著、何啟仁譯,《中國革命的起源:1915-1949》。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
陳惠芬,《知識傳播與國家想像:20世紀初期拉斯基政治多元論在中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6年。
黃克武,《自由的所以然:嚴復對約翰彌爾自由思想的認識與批判》。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0年。
劉季倫,《青年毛澤東的思想與中國共產革命》。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劉述先,《黃宗羲心學的定位》。臺北:允晨文化出版公司,1986年。
鄭大華,《張君勱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戴晴,《在如來佛掌中──張東蓀和他的時代》。沙田: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
薛化元,《民主憲政與民族主義的辯證發展──張君勱思想研究》。臺北縣:稻禾出版社,1993年。
韓敏中譯,《日不落帝國興衰史──十九世紀英國》。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5年。
(二)英文
Bellamy, Richard. Liberalism and Modern Society: A Historical Argumen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2.
Bianco, Lucien. Origin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5-1949. Translated by Muriel Bell.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1.
Chang Hao. Chinese Intellectuals in Crisis: Search for Order and Meaning.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7.
Collini, Stefan. Public Moralists: Political Thought and Intellectual Life in Britain, 1850-193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1991.
Dirlik, Arif. Revolution and History: Origins of Marxist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1919-1937.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8.
Fung, Edmund S. K.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odernity: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Republican Era. Cambir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Hayek, Friedrich A. The Road to Serfdo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44.
Himmelfarb, Gertrude. On Liberty and Liberalism: The Case of John Stuart Mill. San Francisco: ICS Press, 1990.
Jeans, Roger B. Democracy and Socialism in Republican China: The Politics of Zhang Junmai (Carsun Chang), 1906-1941. Lanham: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7.
Jenco, K. Leigh. Making the Political: Founding and Action in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Zhang Shizhao.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Jones, H. S. Victorian Political Thought. London: St. Martin’s Press, 2000.
Lin Yü-sheng. The Crisis of Chinese Consciousness: Radical Antitraditionalism in the May Fourth Era.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9.
Meisner, Maurice.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7.
Meisner, Maurice. Marxism, Maoism, and Utopianism: Eight Essays.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82.
Meisner, Maurice. Li Ta-chao and the Origins of Chinese Marxism. New York: Atheneum, 1982.
Metzger, Thomas A. Eascape from Predicament: Neo-Confucianism and China’s Evolving Political Cultur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77.
Mill, John Stuart. On Liberty. In J. M. Robson, ed.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Stuart Mill, vol. XVIII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7), pp. 213-310. 譯本:程崇華,《論自由》。臺北:唐山出版社,1986年。
Mill, John Stuart. Considerations on Representative Government. In The Collected Works of John Stuart Mill, vol. XIX, pp. 371-577. 譯本:汪瑄譯,《代議制政府》。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Polanyi, Karl.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Boston: Beacon Press, 1957.
Schorske, Carl. German Social Democracy, 1905-1917: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eat Schism.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Schwartz, Benjamin. Chinese Communism and the Rise of Mao.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51.
Schwartz, Benjamin. In Search of Wealth and Power: Yan Fu and the West.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Schwarcz, Vera.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三、期刊及論文集文章
(一)中文
王汎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4(2013.06),頁3-88。
王汎森,〈「煩悶」的本質是什麼──近代中國的私人領域與「主義」的崛起〉,《思想是生活的一種方式:中國近代思想史的再思考》(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頁113-163。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頁133-159。
王汎森,〈反西化的西方主義與反傳統的傳統主義──劉師培與「社會主義講習會」〉,《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3年),頁221-239。
王汎森,〈近代知識份子自我形象的轉變〉,《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頁275-302。
王炯華,〈略論中國國民黨之社會民主黨性質〉,《現代台灣研究》2006年第4期,頁14-20。
王遠義,〈宇宙革命論:試論章太炎、毛澤東、朱謙之和馬克思四人的歷史與政治思想〉,收入許紀霖編,《現代中國思想的核心觀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頁670-685。
王遠義,〈現代中國思想變遷中的歷史主義〉,收於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主編,《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觀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2005年),頁381-416。
王遠義,〈惑在哪裡──新解胡適與李大釗「問題與主義」的論辯及其歷史意義〉,《臺大歷史學報》50(2012.12),頁155-250。
王遠義,〈儒學與馬克思主義:析論梁漱溟的歷史觀〉,《臺大文史哲學報》56(2002.05),頁145-196。
王續添,〈地方主義、聯邦主義與新國家構建中的制度選擇──考察1910年代中國政治的一個視角〉,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一九一○年代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頁131-143。
丘為君,〈「歐戰」與中國的現代性〉,《思與言》第46卷第1期(2008.04),頁75-124。
丘為君,〈戰爭與啟蒙:「歐戰」對中國的啟示〉,《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2005.05),頁91-146。
江宜樺,〈約翰.密爾論自由、功效與民主政治〉,《自由民主的理路》(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1年),頁139-167。
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臺北:三民書局,1992年),頁33-50。
余英時,〈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的起源試探〉,收入陳弱水主編,《中國史新論.思想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頁11-93。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收於沈志佳編,《余英時文集》第3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1-39。
吳炳守,〈民國初期梁啟超中堅政治論與研究系知識分子的形成〉,收於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四川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編,《一九一○年代的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頁335-352。
吳展良,〈中西最高學理的綰合與衝突:嚴復「道通為一」說析論〉,《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4期(2001.05),頁305-332。
吳展良,〈嚴復《天演論》作意與內涵新詮〉,《臺大歷史學報》24(1999.12),頁103-176。
吳素樂(Ursula Richter),〈倭伊鏗「人生觀」對君勱先生哲學與政治思想之影響〉,收於紀念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紀念張君勱先生百齡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張君勱先生獎學金基金會,1987年),頁87-103。
李澤厚,〈啟蒙與救亡的雙重變奏〉,《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頁1-46。
杜贊奇(Prasenjit Duara)著、林立偉譯,〈民國的中央集權主義和聯邦主義〉,《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5(1994.10),頁27-42。
汪暉,〈文化與政治的變奏──戰爭、革命與1910年代的「思想戰」〉,《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第4期,頁117-141+207。
汪暉,〈知識的分化、教育改制與心性之學〉,《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下卷第2部(北京:三聯書局,2008年),頁1330-1394。
周月峰,〈另一場新文化運動──梁啟超諸人的文化努力與五四思想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105(2019.09),頁49-89。
林毓生,〈「問題與主義」論辯的歷史意義〉,收入許紀霖編,《二十世紀中國思想史論》上卷(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頁296-303。
林毓生,〈二十世紀中國激進化反傳統思潮、中式馬列主義與毛澤東的烏托邦主義〉,收於林毓生主編,《公民社會基本觀念》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4年),頁785-863。
林毓生,〈論梁巨川先生的自殺──一個道德保守主義含混性的實例〉,《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年),頁197-227。
段煉,〈「世俗時代」的公共倫理:文化認同與國家忠誠──以五四時期知識分子的公德觀為中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7(2012.09),頁101-145。
原正人,〈中國之前途:集權乎?分權乎?──民國初期張君勱與張東蓀的「聯邦論」〉,《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0(2003.05),頁281-306。
孫宏雲,〈民主社會主義與民國政治──拉斯基在中國的影響〉,《政治思想史》2012年第1期(2012),頁100-109。
孫亞夫等編,〈寶山張先生年譜初稿〉,收入《張君勱九秩誕辰紀念冊》(臺北:中國民主社會黨中央總部,1976年),頁1-107。
翁賀凱,〈拉斯基與現代中國:研究概況與前景展望〉,《政治思想史》2012年第1期(2012),頁85-96。
翁賀凱,〈張君勱民主社會主義思想的起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8(2008.08),頁60-69。
高瑋謙,〈《明儒學案.浙中王門學案》中錢緒山與王龍溪思想之述評,《鵝湖學誌》27(2001.12),頁63-104。
張世保,〈「拉斯基」還是「海耶克」?──中國自由主義思潮中的激進與保守〉,收於高瑞泉主編,《自由主義諸問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頁1-33。
張福建,〈文明的提昇與沉淪:彌爾、嚴復與史華慈〉,《政治科學論叢》15(2001.12),頁83-100。
張福建,〈社群、功效與民主:約翰.彌勒政治思想的另一個側面〉,收入陳秀容、江宜樺主編,《政治社群》(臺北:中研院社科所,1995年),頁103-123。
張灝,〈五四與中共革命:中國現代思想史上的激化〉,《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7(2012.09),頁1-16。
張灝,〈扮演上帝:二十世紀中國激進思想中人的神化〉,《時代的探索》(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4年),頁141-160。
張灝,〈政教一元還是政教二元?:傳統儒家思想中的政教關係〉,收於思想編委會編著,《儒家與現代政治》(《思想》第20期)(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2年),頁111-143。
許紀霖,〈國本、個人與公意──五四時期關於政治正當性的討論〉,《史林》2008年第1期,頁53-62+187。
許紀霖,〈現代中國的自由主義傳統〉,《二十一世紀評論》第42期(1997.08),頁27-35。
陳人江,〈中國國民黨的社會民主黨性質辨析──兼論國民黨與西歐社會民主黨的比較〉,《馬克思主義研究》2013年第1期,頁89-98+151。
陳立勝,〈王陽明「四句教」的三次辯難及其詮釋學義蘊〉,《臺大歷史學報》29(2002.06),頁1-27。
陳惠芬,〈民族性、時代性、自主性:1930年代張君勱的文化抉擇〉,《臺灣師大歷史學報》28(2000.06),頁109-158。
陳瑋芬,〈「西洋倫理」與「東洋道德」的交會──由井上哲次郎對「東洋哲學史」的實踐談起〉,《近代日本漢學的「關鍵詞」研究:儒學及相關概念的嬗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頁333-373。
黃克武,〈墨子刻的儒學觀〉,收入任繼愈主編,《國際漢學》第10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頁252-268。
黃克武,〈蔣介石與陽明學:以清末調適傳統為背景的分析〉,收入黃自進編,《蔣中正與近代中日關係》(臺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頁1-26。
黃敏浩,〈王龍溪〈天泉證道紀〉所衍生的問題〉,《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8.2(2011.12),頁237-270。
楊芳燕,〈再造新文明:李大釗早期思想中的普遍與特殊〉,《政治科學論叢》第63期(2015.03),頁1-54。
楊芳燕,〈東西之間:杜亞泉的文明論與倫理視域〉,《政大中文學報》32(2019.12),頁229-280。
楊貞德,〈人心、制度與歷史:張君勱的憲政思維及其意涵〉,收於楊貞德主編,《視域交會中的儒學:近代的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頁133-195。
楊貞德,〈從「完全之人」到「完全之平等」──劉師培的革命思想及其意涵〉,《臺大歷史學報》44(2009.12),頁93-152。
熊自健,〈張君勱的社會主義觀〉,收於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挑戰與回應》(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頁1-59。
墨子刻(Thomas A. Metzger),〈烏托邦主義與孔子思想的精神價值〉,《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頁18-23。
潘光哲,〈孫中山與中國現代性:「專家政治」和「民主實踐」的思想張力〉,《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6卷第1期(2019.06),頁115-141。
潘光哲,〈張君勱對社會主義體制的觀察(1919-1922)〉,《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6(1999.05),頁47-79。
羅志田,〈近代中國社會權勢的轉移:知識分子的邊緣化與邊緣知識分子的興起〉,《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頁191-241。
(二)英文
Berlin, Isaiah. “Two Concepts of Liberty.” In Henry Hardy, ed.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166-217.
Berlin, Isaiah. “John Stuart Mill and the Ends of Life.” In Henry Hardy, ed. Liber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pp. 218-251.
Chang Hao.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Problems of the Axial-Age Breakthrough in Relation to Classical Confucianism.” In Paul A. Cohen and Merle Goldman, eds. Ideas across Cultures: Essays on Chinese Thought in Honor of Benjamin I. Schwartz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University Press, 1990), pp. 17-31.
Diamond, Martin. “The Federalists, 1787-1788.” In Leo Strauss and Joseph Cropsey, eds.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rd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p. 659-679.
Fung, Edmund S. K. “New Confucianism and Chinese Democratization: The Thought and Predicament of Zhang Junmai.” Twentieth-century China 28.2 (April 2003), pp. 41-71.
Gibbins, John. “J. S. Mill, Liberalism, and Progress.” In Richard Bellamy, ed. Victorian Liberalism: Nineteenth-century Political Thought and Practice (London: Routledge, 1990), pp. 91-109.
Lamb, Peter. “The Evolution of Laski’s Political Thought.” Harold Laski: Problems of Democracy, the Sovereign State, and International Society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04), pp. 17-44.
Magid, Henry M. “John Stuart Mill.” In Leo Strauss and Joseph Cropsey, eds.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third edi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7), pp. 784-801.
Nelson, Eric. “The Problem of Life in China and Europe: Zhang Junmai, Eucken, and Driesch.” In Chinese and Buddhist Philosoph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German Thought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2017), pp. 43-76.
Sally, Razeen. “What is Classical Liberalism?” Classical Liberalism and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 Studies in Theory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1998), pp. 15-34.
Schwartz, Benjamin. “Notes on Conservatism in General and in China in Particular.” In Charlotte Furth, ed. The Limits of Change: Essays on Conservative Alternatives in Republican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pp. 3-21.
Sternhell, Zeev. “Fascism as an Alternative Political Culture.” In David Maisel, tr. The Birth of Fascist Ideology: From Cultural Rebellion to Political Revolutio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 pp. 1-35.
Sun Lung-kee. “Social Psychology in the Late Qing Period.” Modern China 18.3 (July 1992), pp. 235-262.
(三)日文
山下重一,〈永峰秀樹訳『代議政体』――ミル『代議政治論』の本邦初訳――〉,《國學院法學》49.2(2011.09),頁53-120。
山村奨,〈井上哲次郎と高瀬武次郎の陽明学――近代日本の陽明学における水戸学と大塩平八郎――〉,《日本研究》56(2017.10),頁55-93。
山村奨,〈明治期の陽明学理解――社会主義と明治維新との関係から――〉,《東洋文化研究》18(2016.03),頁99-11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