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世紀圖書館的文學知識管理--兼論「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
書刊名: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
作者:嚴鼎忠
作者(外文):Yan, Diing-jo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65
頁次:頁89-97
主題關鍵詞:知識管理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臺灣文學圖書館趨勢內隱知識Knowledge managementContemporary authors full-text & image systemTaiwan humanitiesLibrary trendsTacit knowled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65
     昔日以資料類型為主的資料處理,今日以資料內容為主的知識管理。 圖書館面對知識管理的趨勢,應該發揮對文獻資訊中內隱知識的分析,建立彼此間的關聯,進而推論出新的有用知識。 圖書資訊、館員、讀者等三者是圖書資訊工作的重心,在網路時代,圖書資訊工作必須深化,相對應的轉變向知識創作者(圖書資訊的產製者)、知識管理者(知識服務的加工者)、知識需求者(市場導向的消費者)等以人為主的情報知識活動。 文學資訊系統開發中所面臨的問題,隨著時代發展,產生了不同的變化,未來的系統應該在以館員為基礎的架構上,服務作家、導引讀者,讓作家參與、讀者互動,進而使文學有了新的生命。
     In the past data was processed according to the type of information contained. Today knowledge management is based on information content. Libraries should manage knowledge via the analysis of knowledge contained within texts and establis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hereby creating new applicable knowledge. Information, personnel and readers comprise the center of any library. In this Internet Era, library services must evolve further by focusing on the creators, managers and users of knowledge, in other words, the producers of library information, processors of knowledge services, and market-let consumers. This form of knowledge dissemination is people-oriented. The problems faced by developing information systems for the humanities reflect the times and are ever changing. Library personnel should gear future systems to better serve authors and guide readers. By enabling author participation and reader interaction, systems will breathe new life into the humanities.
期刊論文
1.葉乃靜(20000300)。由知識管理思考圖書館未來的發展。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6(3),81-9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昭珍(1997)。公共圖書館是會更重要還是更沒落?。書苑,33,20-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翠娟(2000)。數位時代的主題與變奏:知識管理。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通訊,16(18),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雲(2000)。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全新定位。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亞寧、陳淑君、江惠英(1999)。數位圖書博物館的資訊基礎建設:中央研究院Metadata的規劃設計與實施。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25(2),71-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乃仲(1999)。文學功能觀念的更新。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63-6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韓莉(1999)。圖書館引進知識管理初探。圖書館論壇,1999(3),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中國圖書館學會圖書館事業發展白皮書研究小組(1997)。二十一世紀我國圖書館事業展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建華(2000)。數位圖書館內容與知識管理之研究.摘要。臺北。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嚴鼎忠(1994)。圖書館對於作家資料之蒐集與整理。臺北。771-7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臺灣省文化處臺灣省公共圖書館資訊網路輔導諮詢委員會地方文獻數位化模式及相關標準研究小組(1999)。地方文獻數位化之模式與相關標準研究研究報告。南投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淑萍(2000)。知識管理與資訊科技應用相關性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馮國卿(1998)。知識管理在電子圖書館應用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胡述兆、吳祖善(1990)。圖書館學導論。臺北:漢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思和(1999)。中國當代文學史教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樹年(2000)。面向用戶、面向新的知識載體、面向新的技術環境,發展我國21世紀的情報檢索語言:在全國第三次情報檢索語言發展方向研討會上的總結發言。面向21世紀的情報語言學。北京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000)。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圖書館年鑑。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圖書館年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9)。知識社會學與圖書資訊學的學術基礎。資訊科學的思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Wacker, Watts、Taylor, Jim(1998)。預約五百年:跨世紀趨勢=The 500 Year Delta。預約五百年:跨世紀趨勢=The 500 Year Delta。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存仁、于華、李慧仙、曹麗虹(2000)。知識管理與圖書館改革。21世紀圖書館發展與變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龔鵬程(2000)。保育華文。知識分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劉常勇。對於知識管理的基本認識,http://www.cme.org.tw/kn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雲漢(20000412)。知識經濟的憧憬與陷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立中央圖書館(1995)。國立中央圖書館當代文學史料影像全文系統簡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賴鼎銘(1999)。後現代社會下的圖書資訊服務。資訊科學的思考。臺北:文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