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元明雜劇官吏形象之比較
書刊名:東華人文學報
作者:游宗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 Tsung-ju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2
頁次:頁309-335
主題關鍵詞:元雜劇明雜劇官吏形象類型性獨特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24
元明雜劇中各類人物的形象特徵往往呈現明顯的時代差異,因此就劇中人物形象加以比較實爲觀照元明雜劇演變的途徑之一。本文即以「官吏形象」爲題,就元明雜劇人物形象之比較進行初步的探討。本文共分爲三部分:一、分析元明雜劇中官吏形象的基本類型。元雜劇的官吏呈現「迫害者」與「拯救者」兩類對比鮮明的形象;明雜劇的官吏則以「裁斷者」與「教化者」的形象最爲常見。二、析論元明雜劇中官吏形象特質與腳色運用的關係。二者皆以腳色門類區隔人物正反面形象,淨、丑所扮官吏皆爲反面人物,其餘各門腳色所扮飾者則以正面人物爲主。再就官吏形象的實質內涵觀之,明雜劇有承襲元雜劇之處,亦有所變化創新。三、評述元明雜劇官吏形象塑造的藝術表現。二者塑造官吏形象的手法大體不殊,而元雜劇具有高度程式性,以致官吏之類型性形象頗爲雷同,雖然鮮明突出,卻不免流於板滯。明雜劇則無明顯程式,在官吏類型共相的基礎上呈現較豐富的變化,並且開創出新的官吏形象。其次,元雜劇以正末扮飾之官吏別具獨特性形象,表現複雜多面的性格,呈現人物的精神氣韻。而明雜劇則在官吏獨特性形象的塑造上有所不及。
期刊論文
1.游宗蓉(19990500)。元雜劇上下場詩探究。中國文學研究,13,115-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曾永義(1984)。說俗文學。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漁(1982)。閒情偶寄。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游宗蓉(1999)。元明雜劇之比較研究--以題材為核心之探討。學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驥德(1982)。曲律。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