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愛情雜劇
作者:鐘文伶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n-Ling Chung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貞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明代雜劇愛情關目情節人物形象情欲Ming DynastyZaJuLoveKey plotPersonage's imageLu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3
戲曲史上,明雜劇是一個重要的環節,愛情則是文學永恆的主題,本論文以六十本明代愛情雜劇為研究對象,從文本的閱讀與整理中,辨析愛情劇的內涵旨趣、藝術形式與人物塑造,釐清劇作所蘊藏的文化意涵,以彌補目前學界對明雜劇研究之不足,希冀達到對明代愛情雜劇的全面掌握。本論文各章節論述如下。
第壹章〈緒論〉說明論文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確定「愛情雜劇」的研究範圍與版本依據,並簡介大陸和台灣對元、明雜劇之研究成果,依據不同的研究方法,列出章節架構與研究步驟。
第貳章則對明代政治、經濟、學術思潮與戲曲環境等外緣因素,作一簡單介紹,並從政治、社會、經濟與文人心態等層面,探討明代戲曲蓬勃發展之因素。
第參章分析明代愛情雜劇的題材來源,根據劇作家對本事題材的沿襲、更動,暸解其創作手法。在劇作旨趣方面,明人愛情劇除了肯定自主擇偶的婚姻觀外,也有部分宣揚倫理教化之作,或從命定角度闡釋姻緣天定等觀念,體現出文人的愛情觀與創作旨趣。
第肆章針對愛情雜劇的「奇巧性關目」,分成「離魂」、「夢境與幽冥」、「易性喬裝」、「施計」與「愛情物件」等面向進行考察。在「離魂」情節中,作者利用「魂」的變幻性突破時空限制,揭示劇中人對美好愛情之追求;明愛情劇中亦出現不少的「夢」情節,作者或直寫夢境本身,或透過夢者的敘事話語交代夢境,不論為何,不同夢境能反映人物內心世界,並推進劇情之發展,展現作家豐富的寫夢技巧;在幽冥幻境或神鬼情節中,作者則突破常規和時空限制,描述古人所想像的死後世界,將讀者帶到一個詭譎神祕的藝術境地;在「易性喬裝」情節裡,劇中人物透過扮裝行為逾越社會秩序與男女之防,藉由此種錯位引發許多意外、巧合,體現出劇中人實踐愛情的勇氣;「物件」在愛情文學中是一種傳遞與寄寓情感的媒介物,無論是稀世珍寶、詩詞書信,還是才子、佳人互贈的貼身物品,每一種「物件」都是作家精心設計的成果,具有鮮明性的主體性印記,成為架構愛情劇目的重要線索。
第伍章除了討論愛情雜劇的男、女主角與配角人物外,進一步分析劇作家塑造人物之手法。作者或透過戲劇衝突呈現人物的人格特質,或運用曲牌聯套方式渲染氛圍,抒發劇中人之情感,或通過腳色的賓白、動作,掌握住人物心理狀態,把腳色的情感與行動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第陸章分別從四個方面考察明代愛情雜劇的審美意涵。其一,明人愛情劇不僅有女性關懷,亦充滿文人情趣之投射,劇作家透過戲曲抒懷寫憤,或藉由愛情遇合療情補恨,抒發其主體創作意識;其二,愛情劇的「情」、「理」關係,一直是文人所欲闡述的重點,隨著政治、經濟與社會思潮之變遷,明人在探索「天理」、「人欲」時,已不作是非立判的斷然思考,而是採取一種緩和、折衷的方式;其三,明雜劇揭示出「情」的本質之外,對於情欲也有深入刻畫,劇作家更打破性別情感的禁忌與壁壘,揭示出同性情欲也是人類情愛的內涵之一,讓人重新思考情感模式與欲望本質;其四,在「團圓思維」部分,明雜劇已從對功名的關注轉向情感本身,擺脫以往大小登科、賜婚團圓等俗套,除了有喜慶團圓之作,亦有悲情憾恨的結局,展現出對「愛情圓滿」定義的重新思索。
總括明人愛情雜劇之藝術成就,有承繼元人書寫愛情傳統的一面,卻能不斤斤於前人矩矱,而發展出自我特色。透過「愛情」這一主題,明代文人也寫出對愛情、婚姻制度的觀察,傳遞出理想的婚姻意涵,並注入更多的人性與哲學思考,體現愛情雜劇獨特的價值意涵。
一、專書(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序)
(一)劇本﹑曲目﹑序跋
孫楷第,《也是園古今雜劇考》,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年11月。
傅惜華,《元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12月。
傅惜華,《明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年12月。
鄭騫校訂,《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台北:世界書局,1962年4月。
楊家駱編,《全元雜劇外編》,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2月。
王國維,《曲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1月。
元.王實甫等撰,《孤本元明雜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1月。
陳萬鼐編:《全明雜劇》,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6月。
明.沈泰輯,《盛明雜劇初集》,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6月。
明.沈泰輯,《盛明雜劇二集》,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6月。
清.鄒式金輯,《雜劇三集》,台北:廣文書局,1979年6月。
周貽白編,《明人雜劇選》,台北:順先出版社,1979年12月。
隋樹森編,《元曲選外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3月。
清.黃丕烈,《也是園藏書古今雜劇目錄》,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七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月。
元.鍾嗣成,《錄鬼簿》,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二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元‧夏庭芝,《青樓集》,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二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明.賈仲明,《錄鬼簿續編》,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二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明.涵虛子,《太和正音譜》,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三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明.沈寵綏,《度曲須知》,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五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明‧祁彪佳,《遠山堂劇品》,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明‧祈彪佳,《遠山堂曲品》,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明‧呂天成,《曲品》,見中國戲曲研究院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六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2年11月。
莊一拂,《古典戲曲存目彙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
林侑蒔主編,《全明傳奇》,台北:天一出版社,1983年。
明‧臧懋循輯,《元曲選》,台北: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明.鄧志謨編,《童婉爭奇》,台北:天一出版社,1985年。
趙景深、邵曾祺編,《元明北雜劇總目考略》,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6月。
蔡毅编,《中國古典戲曲序跋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10月。
明.沈璟、徐朔方輯校,《沈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
李修生主編,《古本戲曲劇目提要》,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7年12月。
徐徵主編,《全元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俞為民、孫蓉蓉主編,《歷代曲話彙編》,合肥:黃山書社,2005年12月。
黃仕忠、(日)金文京編,《日本所藏稀見中國戲曲文獻叢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12月。
明.黃方儒,《陌花軒雜劇》,清順治間刻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
明.鄧志謨編,《花鳥爭奇》,明天啟間萃慶堂刻本,國家圖書館善本書室藏。

(二)戲曲論著
朱尚文,《明代劇曲史》,台南:高長印書局,1959年10月。
盧前,《明清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10月。
鄭騫,《景午叢編》,台北:中華書局,1972年1月。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4月。
周貽白,《中國劇場史》,台北:長安出版社,1976年1月。
羅錦堂,《元雜劇本事考》,台北:順先出版社,1976年4月。
羅錦堂,《錦堂論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3月。
八木澤元著、羅錦堂譯,《明代劇作家研究》,台北:中新書局,1977年4月。
羅錦堂,《明代劇作家考略》,香港:龍門書店,1977年6月。
周貽白,《中國戲劇發展史》,台北:僶勉出版社,1978年8月。
張淑香,《元雜劇中的愛情與社會》,台北:長安出版社,1980年4月。
汪志勇,《度柳翠、翠鄉夢與紅蓮債三劇的比較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年11月。
青木正兒,《元人雜劇序說》,台北:長安出版社,1981年11月。
張贛生,《中國戲曲藝術》,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年6月。
吳梅著、王衛民編,《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3年5月。
吳國欽,《中國戲曲史漫話》,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8月。
賀昌群,《元曲概論》(收錄於《元曲研究.甲編》),台北:里仁書局,1984年 9月。
彭隆興,《中國戲曲史話》,北京:知識出版社,1985年4月。
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5年12月。
吉川幸次郎,《元雜劇研究》,台北:藝文印書館,1987年10月。
葉長海,《中國戲劇學史稿》,台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8月。
陳萬鼐,《元明清劇曲史》,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11月。
青木正兒,《中國近世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8年3月。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6年2月。
王安祈,《明代傳奇之劇場及其藝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6月。new window
趙景深、張增元,《方志著錄元明清曲家傳略》,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2月。
蘇國榮,《中國劇詩美學風格》,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1987年6月。
曾永義,《我國的傳統戲曲》,台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7月。
耿湘沅,《元雜劇所反映之時代精神》,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7月。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8年4月。
黃敬欽,《元曲社會觀初探》,台北:華正書局,1989年4月。
王安祈,《明代戲曲五論》,台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
顧學頡,《元明雜劇》,台北:國文天地雜誌社,1991年2月。
郭英德,《明清文人傳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3月。
曾永義,《中國古典戲劇的認識與欣賞》,台北:正中書局,1991年11月。new window
藍凡,《中西戲劇比較論稿》,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2月。
姚一葦著,《戲劇原理》,台北:書林出版社,1992年2月。new window
郭英德,《癡情與幻夢──明清文學隨想錄》,台北:錦繡書局,1992年3月。
曾永義,《參軍戲與元雜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4月。
譚帆、陸煒著,《中國古典戲劇理論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4月。
張敬,《清徽學術論文集》,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8月。
張燕瑾,《中國戲劇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年7月。
曹其敏,《戲劇美學》,台北:東方出版社 ,1993年11月。
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譜》,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年12月。
許金榜,《中國戲曲文學史》,北京:中國文學出版社,1994年6月。
盧前,《明清戲曲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12月。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2月。
鄭傳寅,《中國戲曲文化概論》,台北:志一出版社,1995年4月。
傅謹,《戲曲美學》,台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7月。
蘇國榮,《戲曲美學》,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5年12月。
顏天佑,《元雜劇八論》,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6年3月。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鄧長風,《明清戲曲家考略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1月。
曾永義,《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3月。new window
廖奔,《中國古代劇場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5月。
許祥麟,《中國鬼戲》,天津:天津出版社,1997年5月。
王唯,《戲劇原理與評析》,台北:時報文化有限公司,1997年8月。new window
徐振貴,《中國古代戲劇統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7年9月。
徐子方,《明雜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月。new window
王璦玲,《明清傳奇名作人物刻畫之藝術性》,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3月。
許子漢,《明傳奇排場三要素發展歷程之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99年。new window
曾永義,《明雜劇概論》,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4月。new window
魏飴,《戲劇鑑賞入門》,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6月。
游宗蓉,《元明雜劇之比較研究-以題材為核心之探討》,台北:學海出版社,1999年11月。new window
廖藤葉,《中國夢戲研究》,台北:學海出版社,2000年3月。new window
廖奔、劉彥君編,《中國戲曲發展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戚世雋,《明代雜劇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張發穎,《中國戲班史》,北京:學苑出版社 2002年1月。
馮俊杰,《戲劇與考古》,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2年1月。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台北:里仁書局,2002年2月。
林鶴宜,《規律與變異:明清戲曲學辨疑》,台北:里仁書局,2003年2月。new window
吳國欽、李靜等編,《元雜劇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修君、鑒今,《中國樂妓史》,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8月。
張燕瑾主編,《中國戲曲專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4月。
王寧、任孝溫,《崑曲與明清樂妓》,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05年2月。
蔡欣欣,《台灣戲曲研究成果論述-1945~2001》,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10月。new window
孫崇濤,《戲曲十論》,台北:國家出版社,2005年10月。
王璦玲,《晚明清初戲曲之審美構思與其藝術呈現》,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12月。new window
黃仕忠,《戲曲文獻研究叢稿》,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6月。
羅麗容,《中國神廟劇場史》,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9月new window
郭英德,《中國戲曲的藝術精神》,台北:國家出版社,2006年12月。

(三)愛情、婚姻與兩性研究
陳顧遠,《中國婚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1月。
張弓長,《中國的妓女與文學》,台北:長春樹書坊,1975年12月
葉慶炳,《中國古典小說中的愛情》,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76年10月。
陳東原,《中國婦女生活史》,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12月。new window
佛洛姆著、孟祥森譯,《愛的藝術》,台北:志文書局,1979年2月。
鮑家麟編著,《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一集,台北:牧童出版社,1979年4月。
李又寧、張玉法編,《中國婦女史論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8月。
郭立誠,《中國婦女生活史話》,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4月。
周伯乃,《情愛與文學》,台北:東大書局,1984年8月。
杜芳琴,《女性觀念的衍變》,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8年10月。
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10月。
鮑家麟編,《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台北:稻鄉出版社,1993年3月。
陶慕寧,《青樓文學與中國文化》,北京:東方出版社,1993年11月。
史楠,《中國男娼祕史》,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4 年 3 月。
何滿子,《中國愛情與兩性關係》,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1月。
譚帆,《優伶史》,上海:上海藝術出版社,1995年11月。
簫國亮,《中國娼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10月。
康正果,《重審風月鑑-性與中國古典文學》,台北:麥田文化,1996年11月。
鄭志敏,《戲說唐妓》,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6月。
劉達臨,《性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1月。
劉達臨,《中國性史圖鑑》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2000 年 1 月。
吳存存,《明清社會性愛風氣》,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年。
黃仕忠,《婚變、道德與文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7月。
周華山,《性別越界在中國》,香港:香港同志研究社,2000 年 7 月。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張在舟,《中國古代同性戀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年。
張宏生編,《明清文學與性別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2002年10月。
張耀銘,《中國江湖-娼妓的歷史》,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2月。
李明軍,《禁忌與放縱-明清艷情小說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年6月。
徐有富,《唐代婦女生活與詩》,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9月。
王鳳華、賀江平,《社會性別文化的歷史與未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6年5月。
王書奴,《中國娼妓史》,北京:團結出版社,2006年6月。
武舟,《中國娼妓文化史》,上海:東方出版社,2006年6月。

(四)其他專著
明.李開先,《李開先集》,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陳宏謀,《五種遺規》,台北:德志出版社,1961年5月
元.陶宗儀,《輟耕錄》,台北:世界書局,1963年4月。
明.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台北:世界書局,1965年4月。
明.呂得勝,《女小兒語》,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6年5月
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明.張瀚,《松窗夢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8年2月。
明.謝肇淛,《五雜俎》,台北:新興書局,1971年5月。
明.李贄,《李溫陵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年6月。
清.張廷玉編,《明史》,見《二十五史》第46-50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明.王士禎,《池北偶談》,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1月。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1974年9月。
清.瀛若氏,《三風十愆記》,台北:新興書局,1974年12月。
明.梅鼎祚,《青泥蓮花記》,見《筆記小說大觀》14編第6冊,台北:新興書局,1976年8月。
明.沈德符,《萬曆野獲編》,見《筆記小說大觀》15編第6冊,台北:新興書局,1977年1月。
林以亮,《中國古典小說論集》,台北:幼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77年8年。
明.范濂,《雲間據目抄》,見《筆記小說大觀》22編第5冊,台北:新興書局,1978年9月。
漢.劉向集錄,《戰國策》,台北:九思出版有限公司,1978年11月。
夏志清,《愛情.社會.小說》,台北:純文學出版有限公司,1979年5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80 年 5 月。
陳寅恪,《柳如是別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
晉.王嘉撰、齊治平校注,《拾遺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晉.陶潛、汪紹楹校注,《搜神後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 年 2 月。
宋.李昉等奉敕,《太平廣記》,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張岱,《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台北:漢京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84年3月。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明.劉辰,《國初事跡》,見《筆記小說大觀》40編第1冊,台北:新興書局,1985年3月。
清.谷應泰,《明史記事本末》,台北:三民書局,1985年9月。
明.陸容,《菽園雜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11月。
明.史玄:《舊京遺事》,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明.馮夢龍,《情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3月。
宋.沈括:《夢溪筆談》,香港:中華書局,1987年4月。
明.王世貞編,《艷異編》,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2月。
陳萬益,《晚明小品與明季文人生活》,台北:大安出版社,1988年6月。
劉再復,《性格組合論》,台北:新地出版社,1988年9月。
李澤厚、汝信主編,《美學百科全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0年12月。
梁.劉勰,《文心雕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2月。
卓松盛,《中國夢文化》,武漢:新華出版社,1991年11月。
于凌波,《簡明佛學概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7月。
明.余懷,《板橋雜記》,見余淡心、珠泉居士等撰《秦淮香艷叢書》,台北:廣文書局,1991年7月。
亞里士多德著、姚一葦譯註,《詩學》,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92年1月。
明.鄧士龍輯,《國朝典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3月。
馬美信,《晚明文學新探》,桃園: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4年6月。
夏咸淳,《晚明士風與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7月。
明.李東陽纂、申時行重修,《大明會典》,見《續修四庫全書.史部.政書類》冊78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黃清泉,《明清小說的藝術世界》,台北:洪葉出版社,1995年5月。
門巋、張燕瑾,《中國俗文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陳捷先,《明清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年6月。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6 年 5 月。
石育良,《怪異世界的建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6月。
漢.劉安撰、陳廣忠注譯,《淮南子譯注》,台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9月。
明.顧起元,《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月。
張法,《中國文化與悲劇意識》,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李豐楙,《許遜與薩守堅:鄧志謨道教小說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3月。
牛建強,《明代中後期社會變遷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8月。
周明初,《晚明士人心態與文學個案》,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8月。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劉仲宇,《中國精怪文化》,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
黄卓越,《佛教與晚明文學思潮》,北京:東方出版社,1997年10月。
明.天然癡叟,《石點頭》,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1月。
陳節,《中國人情小說通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8 年 3 月。
吳汝鈞,《中國佛學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5月。new window
伍至學,《人性與符號形式》,台北:台灣書店,1998年8月。
向楷,《世情小說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年 12 月。
葉朗,《中國美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7月。
楊國禛、陳之平,《明史新編》,台北:昭明出版社,1999年9月。
李滌生,《荀子集釋》,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3月。
毛文芳,《晚明閒賞美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0年4月。new window
陳大康,《明代小說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 年 10 月。
潘桂明,《中國的佛教》,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0年12月。
白化文、孫辛,《古代小說與宗教》,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李修生、李真渝,《古代小說與戲曲》,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12月。
胡曉真主編,《世變與維新─晚明與晚清的文學藝術》,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1年6月。
龔鵬程,《晚明思潮》,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1年10月。new window
夏咸淳,《情與理的碰撞-明代士林心史》,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清.劉廷璣,《在園雜志》,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雜家類〉冊11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4月。
蕭登福,《道教與民俗》,台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9月。new window
牟鍾鑒、張踐,《中國宗教通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0月。
許嘉璐主編,《二十四史全譯》,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1月。
張維青、高毅清,《中國文化史》,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4年2月。
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3月。
趙杏樹,《佛教與文學的交會》,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11月。
佛洛德撰、楊庸一譯,《圖騰與禁忌》,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2005年7月。


二、學位論文(依時間先後排序)
蕭憲忠:《現存元人度脫雜劇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78年6月。
顏天佑:《元雜劇所反映之元代社會》,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80年6月。new window
李美京:《盛明雜劇題材之研究》,東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5年4月。
周靜琬:《元代戀愛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6年5月。
張盈盈:《明代一折短劇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6月。
李相喆:《元代風情劇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87年5月。
朱增:《周憲王誠齋雜劇之風月劇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1990年5月。
洪恩姬:《元人愛情劇研究》,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3年6月。
劉素里:《三言二拍一型貞節觀研究》,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林麗美:《三言二拍中的女性研究》,中央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6月。
張仁淑:《明雜劇之歷史劇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6年6月。new window
黃慧真:《元雜劇的娼妓題材研究》,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5年5月。
洪麗淑:《明中葉至清初葉文人與戲劇關係之研究》,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6月。
吳佳真:《晚明清初擬話本娼妓形象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99年1月。
林岱瑩:《唐代異類婚戀小說之研究》,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蔡祝青:《明末清初小說中男女扮裝之性別與文化意義》,南華大學文學所碩士論文,2000年6月 。
劉淑華:《題材相同之明代雜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2001 年1 月。
梁惠敏:《中國戲曲私奔程式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1年1月。
黎滔泉:《元雜劇死亡題材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1年6月。
劉燕芝:《明代中後期文人雜劇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1年12月。new window
柯香君:《明代宗教劇研究》,淡江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1月。
柯瑛娥:《元明戲曲負心婚變題材之研究》,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所,2002
年6月。
李梅慈:《以物象為題之元雜劇作品結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6月。
邱宣蓉:《論元雜劇之計》,逢甲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6月。
陳嘉珮:《《三言》、《兩拍》愛與死故事探討》,中興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4年1月。
施秀真:《明雜劇神怪情節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6月。
黃玲慧:《中國古代仙境奇遇故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 年6月。
張銀京:《相如文君劇作藝術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4年6月。
何志宏:《男色興盛與明清的社會文化》,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2年5月。
熊翠玉:《元明兩代愛情還魂劇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5年6月。
賴淑娟:《龍陽逸史之「小官」文化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林雨潔:《晚明男色小說研究─以《龍陽逸史》、《弁而釵》、《宜春香質》為本》,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所碩士論文,2005年6月。
施佑佳:《明傳奇愛情劇奇巧性關目研究 ──以「謀設」、「錯認」為討論範圍》,東華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7月。
白以文:《晚明仙傳小說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年6月。new window
韓昌:《「嬌紅」故事研究》,中正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吳玄妃:《晚明傳奇中女扮男裝情節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6月。
柯香君:《明代戲曲發展之群體現象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7年6月。new window
蔣小平:《晚明傳奇中女性形象研究》,蘇州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6年10月。
張雅綾:《晚明江南家樂之探究》,中央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2008年1月。
梁瓊芳:《晚明傅一臣《蘇門嘯》劇作之研究》,政治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6月。
高詩婷:《明代改編劇研究》,輔仁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8年7月。
劉麗華:《元明雜劇文人形象與劇作家心態變遷研究》,陜西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三、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先後排序)
古苔光:〈西京雜記對後世文學的影響〉,《中外文學》第47期,1976年4月,頁102-118。new window
曾永義:〈雜劇中鬼神世界的意識形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9卷9期,1976 年9月,頁 84-85。new window
胡立可:〈「月明和尚度柳翠」之表演雛型及其演變〉,《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卷第一期,1977年1月,頁93-100。
趙景深、李平、江巨榮:〈明代演劇狀況考察〉,《戲劇藝術》1979年第3期,頁177-189。
么書儀:〈元雜劇中的神仙道化戲〉,《文學遺產》1980年第3期,頁64-73。
李元貞:〈元明愛情團圓劇的思想框架〉,《中外文學》,第10卷第1期,1981年6月,頁50-74。new window
王耕夫:〈論明代的短劇〉,《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第2期,頁92-98。
方海洋:〈試論明初神仙道化雜劇的時代特徵〉,《浙江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7年青年教師論文專輯,頁12-16。
王安祈:〈明雜劇的演出場合與舞台藝術〉,《中外文學》第195期,1988年8月,頁59-86。new window
張火慶著:〈度脫與嘲諷-淺論三個明雜劇的主題〉,《鵝湖月刊》第156期,1988年6月,頁32-38。new window
蕭登福:〈道教符、籙、咒探源〉,《鵝湖月刊》第16卷12期,1991年6月,頁28-39。new window
落馥香:〈論元雜劇中妓女形象〉,《中華戲曲》第11輯,1991年12月,頁202-228。
諶湛:〈明雜劇之道教主題研究〉,《光武學報》第16期,1991年6月,頁251-272。
張勝林:〈娼優與元代戲曲文化〉,《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2期,頁69-73。
鄭培凱:〈晚明士大夫對婦女意識的注意〉,《九州學刊》第6卷第2期,1994年,頁7-25。
齊曉楓:〈相如文君故事義蘊析論〉,《輔仁國文學報》第10集,1994年4月,頁113-140。new window
葉長海:〈明清戲曲與女性角色〉,《九州學刊》第6卷第2期,1994年4月,頁7-26。
張全恭:〈紅蓮柳翠故事的轉變〉,收於王秋桂主編《中國民間傳說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8月,頁137-158。new window
鄭培凱:〈天地正義僅見於婦女:明清的情色意識與貞淫問題〉,《中國婦女史論集》第三集,台北:稻香出版社,1993年3月,頁97─119;第四集,1995年10月,頁253-272。
陳維昭:〈論明清雜劇中的主體價值經驗〉,《藝術百家》,1996年第2期,頁42-49。
常建華:〈中國娼妓史研究概述〉,《歷史月刊》107期,1996年12月,頁26-31。
艾之玉:〈中國妓女的起源與演變〉,《歷史月刊》107期,1996年12月,頁32-35。
劉達臨:〈明代的「花榜」、「嫖經」與花柳病的診斷〉,《歷史月刊》107期,1996年12月,頁48-49。
宋俊華:〈女性的沖決樊籬─元明清戲曲、小說中女性價值探索〉,《湛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1995年,頁50-53。
齊曉楓:〈相如文君故事義蘊析論〉,《輔仁國文學報》第十集,1994年4月,頁 113-140。new window
陳泳超:〈妒婦悍妻:類型敘述的語法與心理〉,《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報第1期,1995年,頁109-115。
許祥麟:〈古典戲曲:人鬼幻化所激發的悲劇力量〉,《廊坊師專學報》第4期,1996年,頁1-3。
吳聖昔:〈論鄧志謨的遊戲小說〉,《明清小說研究》第 2 期,1996年,頁184-196。
王長安:〈傳統婚嫁情致與戲劇程式〉,《戲劇藝術》第77期,1997年1月,頁97-106。
廖藤葉:〈元明戲曲「魂」腳色研究〉,《台中商專學報》第29期,1997年6月,頁193-223。
陳佳琦:〈明雜劇《男王后》中的性別認同問題〉,《藝術論衡》第4期,1998年1月,頁40-46。new window
鄭樹平:〈明雜劇《僧尼共犯》簡論〉,《泰安師專學報》,第11卷第1期,1998年3月,頁31-34。
陳靜宜:〈孟稱舜《桃花人面》結構及深層意蘊之探討──以桃花為線索〉,《興大中文研究生論文集》第3期,1998年7月,頁140-157。
韓軍:〈古代戲曲敘事結構中的時空處理〉,《戲劇、戲曲研究》第2期,1999年8月,頁53-60。
鍾來茵:〈論漢武帝內傳中的人神之戀〉,《東南大學學報》第3期,1999年8月,頁66-73。
王立:〈情物意象與中國古代相思文學主題〉,《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期,1999年1月,頁99-102。
廖藤葉:〈中國戲曲的幽冥世界〉,《台中商專學報》第31期,1999年6月,頁49-57。
游宗蓉:〈元明雜劇官吏形象之比較〉,《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6月,頁310-335。new window
蘇涵:〈母題的流變與模式的衍展-司馬相如與卓文君戲曲考論〉,《中華戲曲》第24輯,2000年6月,頁130~145。
張應中、葉春根:〈妓女題材:從社會學到本體論的演變〉,《安徽教育學院學報》第18卷第5期,2000年5月,頁42-45。
鄭志敏:〈中國娼妓史研究在台灣〉(上),《大陸雜劇》第100卷第4期,2000年,頁34-48。
鄭志敏:〈中國娼妓史研究在台灣〉(中),《大陸雜劇》第100卷第5期,2000年,頁44-48。
鄭志敏:〈中國娼妓史研究在台灣〉(下),《大陸雜劇》第100卷第6期,2000年,頁40-48。
游宗蓉:〈元明雜劇官吏形象之比較〉,《東華人文學報》第2期,2000年6月,頁309-335。new window
劉紜:〈中國古典小說「人仙妖鬼婚戀」母題的發生學研究〉,《北京教育學院學報》第14卷2期,2000年6月,頁11-19。
蔡孟珍:〈宋元明負心題材在戲曲中的流行〉,《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6月,頁205-226。
馮保善:〈從傳奇《紅拂記》到明雜劇《北紅拂》〉,《戲曲研究》第59輯第2期,2002年,頁173-187。
施旻:〈文化視角與中國傳統女性的角色定位〉,《山東社會科學》第3期,2002年,頁125-131。
劉偉:〈孟稱舜『傳情』理論及其戲曲創作〉,《古代戲曲戲劇研究》,2002年3月,頁124-129。
吳秀華、尹楚彬:〈論明末清初的「妒風」及妒婦形象〉,《中國文學研究》第3期,2002年,頁42-47。
潘建國:〈明鄧志謨「爭奇小說」探源〉,《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1卷2期,2002年3月,頁95-102。
劉水云:〈明雜劇鄙俗一派論略〉,《溫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4期,2002年8月,頁51-55。
游宗蓉:〈明代組劇初探─以組劇界定與內涵分析為討論核心〉,《東華學報》第5期,2003年,頁261-298。new window
賴瓊玉:〈試論唐宋元小說戲劇中的青樓故事〉,《學術交流》第3期,2003年3月,頁139-142。
陳建華:〈試論明清雜劇內容的高雅化傾向〉,《東岳論叢》第24卷第2期,2003年3月,頁119-122。
徐子方:〈汪道昆及其雜劇創作〉,《學術界》第103期,2003年6月,頁194-202。
張紅霞:〈不許那等閑人取次展-元雜劇作家筆下的妓女形象及其人文品格〉,《藝術百家》,2004年1月,頁50-54。
曹萌、孫次第:〈明末士人尚情與女性婚戀意識覺醒及其小說表現〉,《商丘師範學院學報》20卷第1期,2004年2月,頁41-46。
王慶芳:〈古代愛情劇中信物的作用及文化意蘊解析〉,《孝感學院學報》第24 卷第4 期,2004 年7月,頁47-52。
孫書磊:〈論明清之際戲曲敘事的類型化〉,《齊魯學刊》第6期,2004年6月,頁84-88。
傅湘龍:〈從《四艷記》看晚明才子佳人戲曲的基本走向〉,《中國文學研究》第4期,2005年4月,頁94-97。
唐昱:〈明清「易性喬裝」劇興盛之因緣〉,《中央戲劇學院學報》第2期,2006年,頁40-47。
李偉:〈從嬌紅記看孟稱舜的情愛觀〉,《河西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6年4月,頁47-49。
袁陽春:〈晚明文人社團經費來源之研究〉,《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第6期,2006年12月,頁115-118。
張冬梅:〈明清戲曲與女性意識〉,《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3期,2007年,頁41-43。
潘建國:《晚明七種爭奇小說的作者與版本》,《文學遺產》第7期,2007年,頁78-88。
張錦瑤:〈「情理對峙」與明代戲曲小說「西廂故事類型」的發展〉,《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4 期,2007年6月,頁73-98。
劉彥彥:《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論《剪燈新話》的理欲觀》,《南都論壇》27卷4期,2007年7月,頁81-84。
賈亞麗:〈升仙團圓劇述論〉,《太原大學學報》第1期,2008年,頁28-30。
戚世雋:〈鄧志謨「爭奇」系列作品的文體研究-兼論古代戲劇與小說地文体分野〉,《文學遺產》第4期,2008年,頁107-116。
施曄:〈男王后:從歷史敘事到文學敘事〉,《史學集刊》第2期,2009年3月,頁34-40。
趙靜宇:〈愛情僵局: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離魂現象解讀〉,《東岳論叢》第31卷第2期,2010年2月,頁99-10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