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對"全球環境變遷對公共衛生衝擊之評析"的幾點看法
書刊名:中華公共衛生雜誌
作者:林澤聖
作者(外文):Lin, Tser-sheng
出版日期:2000
卷期:19:6
頁次:頁491-493
主題關鍵詞:全球環境變遷公共衛生氣候變遷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35
     編輯閣下:中華公共衛生雜誌在邁入千禧年的第一期中邀請許多國內知名之公共衛生學者專家發表以「全球化趨勢」為主題的系列文章[1-6];正式揭櫫中華公共衛生學會對新世紀國內公共衛生工作新標竿的看法與對公共衛生工作者的期許。雖然號角響起,筆者認為相關的議題仍應在公共衛生學界中持續討論與意見交換,俾使國內公共衛生品質能達到更好的狀況。也期許學會雜誌能提供與扮演這樣一個論壇與溝通的角色。 在細讀萬氏等[6]「全球環境變遷對公共衛生衝擊之評析」一文後,筆者認為有必要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與國內的先進們交換意見。首先,關於「全球環境變遷」的問題,筆者認為、以人類污染行為之累積所造成全球性規模的環境變化作為探討的出發點,固然有其優點,但並不完美。因此,在此提出另一思考方向。筆者覺得在考量全球環境變遷對公共衛生之影響時,對於「全球環境變遷」之思考應考量其「問題」之本質特性。亦即,當無法透過區域性之團體或政府之個別努力與管制即可達到對「環境變遷」狀態之預防或改善的目標,這樣的「環境變遷」應該在「全球環境變遷 對公共衛生之影響」的主題之下加以著墨探討。同時,亦應將全球性與區域性(臺灣)之衝擊分別討論。 基於上述的認知,「全球環境變遷」將不再侷限於「人類污染行為」所造成。換言之,因自然界本身所造成之變遷亦不可被忽略。舉例而言,造成恐龍滅絕的主要學說即是「全球環境變遷」(證據之一:全球各地之KT層均富含銥元素);再者,1991年位於菲律賓之Pinatubo火山爆發即造成1992、1993年全球平均溫度下降約0.2 ℃[7]。以臺灣而言,「921地震」所造成公共衛生之衝擊,恐怕需要更多的評估與調查。例如:經過劇烈地殼變動後,地下水水質是否產生重大改變,尤其是罕見的稀有元素。 平流層臭氧稀薄化的問題,一般咸認為是含氯化物傳輸至平流層消耗臭氧所造成。然而,這些化合物不但不是萬文所說「比空氣輕」的物質,反而遠比空氣重。其傳輸至平流層完全是靠大氣層本身的擾動與流動所造成。也因此,這些化合物才被會傳輸至南極造成南極上空之「臭氧層破洞」(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含氯化物均在北半球產生)。平流層臭氧稀薄化所造成對流層之UVB(Ultra-violet B region)量之增加所可能造成對人類健康之影響萬文已經有所討論;但另一方面,由於UVB的增加,對流層中的光化學反應會增強,進而使O3和CH4濃度的減少及OH和NOx濃度的上升[8]。同時 ,也有研究顯示、UVB的增加會使海洋中浮游生物的死亡率增加[9]。在此要特別提出的是,除了南極外,一般觀察到的臭氧稀薄化問題均發生在較高緯度的地區,在冬季臭氧的減少量約為10%;相對的,夏季臭氧的減少量約為5%[10]。因此,可以預期的是,其對臺灣區域之影響並不若北美洲等地嚴重。 由於人類活動所產生之溫室效應氣體,改變原本自然界中之穩定狀態、而加強全球氣候的變化。萬文中指出「未來地球表面溫度的上升,可能與氧化亞氮、甲烷、氟氯碳化合物和臭氧等氣體有關」。根據萬文所引用之蒙特婁議定書,氟氯碳化合物在空氣中的濃度,可以預期的是增加速率將逐漸減緩,進而開始下降。甲烷的主要人為來源是掩埋場(以美國為例:約佔總量的36.8%) [11],我們有理由相信,未來這部份的甲烷能被有效的利用,而非直接排入大氣層。由於UVB穿越平流層到對流層的量,因平流層臭氧減少而增加,也將促使對流層中甲烷和臭氧的濃度下降。因此,筆者 認為氧化亞氮對未來全球氣候的變遷的影響值得特別注意。 萬文中指出,因溫度上升環境中昆蟲、真菌與微生物將大量繁殖,而造成糧食生產的不足。這樣的論述基本上建立於沒有進一步的人為介入,其假設似乎並不符合實際狀況。相反地,為了維持糧食的生產,人類將使用更多的殺蟲劑與肥料,於是農藥污染問題將更形嚴重,氧化亞氮的產生量亦將增加。另一方面,Greenland等地亦將因全球溫度上升而使可耕面積增加[7];同時,二氧化碳濃度與溫溼度的增加都有利於植物的生長。因此,相關糧食生產議題實不宜遽下定論。 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將造成全球平均溼度的上升,與降雨特性的大幅改變。因此,內陸地區可能面臨沙漠化的危機,而沿岸地區則造成豪雨發生之機率大增。所以,臺灣應儘速謀求豪雨所引發土石流的解決之道。 萬文中亦敘述,由於溫度上升,將使NOx和SOx反應加速,形成硝酸鹽與硫酸鹽,而使酸性沉降的問題愈加嚴重。事實上,上述硝酸鹽與硫酸鹽的形成反應,可以下列式子[7,12-14]表示: OH(g)+ NO2(g) ?HNO3(aq) DH=-279.49 (KJ/mole) 2SO2(g) + O2(g) + 2H2O(g) ?2H2SO4(aq) D H=-370.62(KJ/mole)因此,溫度的上升可能並不一定會有利於硝酸鹽與硫酸鹽的生成。 由於溫度上升所可能造成公共衛生上的影響,萬文中有詳細的敘述。然而,筆者想提出的是,依據「溫帶地區」觀點所描述的問題,與臺灣區域性所面對的問題恐有差距。舉例而言,室塵的最佳生長溫度落於17∼32℃之間[6];事實上,臺灣的月平均氣溫一般而言,均高於17℃ (以臺北為例,一、二月的15.3℃和15.7℃除外)[15]。因此,全球平均溫度的上升,對於臺灣每年適合室塵最佳生長溫度的天數的影響仍需進一步的評估。同樣的影響,也可能發生於最佳生長溫度落於20∼25℃之間的瘧蚊和血吸蟲(Schistosome)宿主(其最佳生長溫度落於24∼27℃之間)[16]。因此,我們 未來面臨的挑戰將是:(1)原來發生於春夏交接時的傳染病,可能提早爆發流行於春季甚或冬春交接時;(2)未來國人出國旅遊時,所考量的疫區可能擴及溫帶國家,增添防疫工作的難度。 除了萬文所討論的上述課題外,環境污染亦是「全球環境變遷」中不可忽略的課題[6,17]。由於大氣蒸餾作用(atmospheric distillation)[18],酸性物質、重金屬與持久性揮發性有機物質,均被證明可以有效的從亞熱帶或熱帶地區被傳輸至北極附近累積。經由生物蓄積與生物放大作用,當地居民已經承受相當之風險。然而,這些污染物是否能經洋流再被傳輸至亞熱帶或熱帶地區,尚不清楚。可以預見的,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全球食物鏈已幾乎無國界的情況下[4],對公共衛生而言,「區域性」的污染問題將可能有「全球化」的影響。因此,建立全球性的環境品質資料共 享系統,必須列為未來國際合作的項目之一。
期刊論文
1.張玨(20000200)。全球化趨勢與婦女健康。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9(1),5-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何美鄉(2000)。全球化趨勢台灣公共衛生界所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傳染病的防制。中華衛誌,19,10-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einfeld, J. H.(1986)。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Air Pollution。New York:John Wiley & Sons, Inc.。  new window
其他
1.石曜堂(2000)。全球化趨勢下台灣公共衛生的挑戰與轉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勝正(2000)。全球化趨勢下台灣公衛的挑戰與轉機:政治經濟與健康。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美霞(2000)。全球化與公共衛生界自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萬國華、王根樹、李芝珊、王秋森(2000)。全球環境變遷對公共衛生衝擊之評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Baird C.(1999)。Environmental Chemistry。  new window
6.Socioeconomic Data and Application Center(2000)。  new window
7.Castellan GW.(1983)。Phyiscal Chemistry。  new window
8.Atkins PW.(1990)。Physical Chemistr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Martens WJM, Jetten TH, Rotmans J, Niessen LW.(1995)。Climate change and vector-borne diseases。  new window
10.Last JM(1993)。Global change: ozone depletion, greenhouse warming, public health。  new window
11.Bard SM.(1999)。Global transport of anthropogenic conta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for the Arctic marine ecosystem。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