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流行文化,美學,現代性:以八、九○年代台灣流行音樂的歷史重構為例
作者:簡妙如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Jian Miao-Ju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新聞學系
指導教授:蔡錚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2
主題關鍵詞:流行文化流行音樂美學現代性全球化台灣流行音樂popular culturepopular musicaestheticsmodernityglobalizationTaiwan popular music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5)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6
如何在今日各種通俗、大眾文化四處充溢的感受碎片中,理解當前流行文化的可能意義?以流行音樂(popular music),以及進一步以8、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為例,本論文嚐試一種以美學(aesthetics)與現代性(modernity)向度為名的流行文化探究架構。受後現代與現代性相關論述所啟發,流行文化的美學與現代性,除了意指藝術感受與相關的美學議題外,美學視野還成為對經驗的另一種說明方式;而90年代以後才較被標舉的、相對於崇高現代性(high modernity)的平實現代性(low modernity),重視現實經驗的實然表現,而非倫理上的應然要求,則成為理解流行文化的重要切入角度。
以當前流行音樂的全球化作為探問起點,本研究回溯晚近流行音樂的歷史系譜意義。來自英美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唱片工業、媒體娛樂文化及青少年市場的崛起,共同形塑了今日流行音樂文化形式的基本樣貌;但相伴而生的流行音樂文化論述,卻有由大眾文化批判到晚近傳播文化議題的種種轉變。在此多重交錯的脈絡中,流行音樂的美感向度,展現出由音樂商品化到「商業/藝術」合一,及當代流行文化運作邏輯的動態更迭。而面對不斷蛻變的資本主義市場型態,現代性論述中的主體自主性、文化自主性等議題,也由普遍型主體,開展出青少年主體、差異主體等不同意涵。流行音樂作為流行文化的一環,在晚近反而突顯出一種含納多向思維、而非一封閉商品的豐富意涵。
而由當前的市場衰退現狀出發,8、90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在音樂工業的蛻變中,則有著晚近現代化與全球化交錯的在地經驗意義。80年代因新創作崛起而被賦予正當性的國語流行音樂,在8、90年代的社會變動及雙向全球/本土化脈絡下,成了台灣流行音樂。而80年代有著濃厚現代性辯證氣息的音樂創作,在90年代則展現後現代商品美學及分化的音樂論述。重要的是,流行音樂文化中,關於商業與藝術、創作與社會的種種表面矛盾,卻有著更弔詭的流行文化美感向度意義。流行音樂所展現的平實現代性意義、總是無以名之的真誠性(authenticity)要求,以及可能的在地特殊意義脈絡,則在結論加以討論。
參考書目

一、中文部分
Annoying(2001):〈反反盜版:功利主義法則,取得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利益,盜版合乎這樣的正義;市場經濟法則,適者生存,唱片公司與其反盜版,不如求生存!〉,《搖滾客》,復刊第四號,頁80-1。
Koh, Nicholas(2001):〈科技與音樂結合的競爭優勢:新加坡Planetmg.com亞太區經理-Nicholas Koh專訪〉,採訪整理,任將達、藍永成。《搖滾客》,第四期,頁40。
Mimiko等人(2001):《五年級同學會》。台北:圓神。
丁寶山(1997):《台灣流行音樂的全球化歷程與本土性轉變》。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卜人美(1989):〈唱片公司發生結構性變化,國際機構侵入國內,意在「兼併」〉,1989/8/8,《民生報》。
小知堂編採組(1998):《嗑樂‧搞團-台灣創作樂團紀事》。台北:小知堂文化。
工商時報(1988):〈發片打歌勤動作,輕勁應戰假想敵:唱片市場的雙雄商戰〉,1988/10/21,《工商時報》。
方無行(1988):〈谷底烽煙:七十六年台灣通俗音樂概觀(上)〉,《搖滾客》,第8、9合期:18-21。
水 晶(1985):《流行歌曲滄桑記》。台北:大地。
王中言(1996a):〈國際化,本土化,插播“土洋大戰”〉,1996/6/19,《民生報》。
───(1996b):〈「告示」華人唱片新勢力:在封面刊出吳楚楚等人照片,著名音樂雜誌專文分析華人菁英打入國際唱片公司亞洲區層峰趨勢〉,1996/6/29,《民生報》。
───(1997):〈滾石不“外賣”,議價聲聲傳:傳言CBS開價20億收購,段鍾潭規劃國際大業,40億行情也未必改變獨資體制〉,1997/1/29/15版,《民生報》。
王英裕(1999):《全球整編與本土共謀:台灣流行音樂工業轉之政經分析》。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論文。
王振寰(1996):《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台北:巨流。new window
王振寰、錢永祥(1995):〈邁向新國家?民粹威權主義的形成與民主問題〉,《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0期。new window
王祖壽(1986):〈飛碟戰滾石,歲末駁火:你唱我唱,陪歌迷送舊迎新,各擁重兵,眾歌星壁壘分明〉,1986/12/24,《民生報》。
王逸聞(1994a):〈新新人類,唱歌帶髒字?!林強與朱約信各自推出新專輯,齊向歌迷承受尺度下戰帖〉,1994/3/8 ,《大成報》。
───(1994b):〈台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放榜:羅大佑獨拿名列前芧五張,李宗盛共佔八張席次,陳昇、小蟲、庾澄慶成績斐然〉,1994/11/10 ,《大成報》。
───(1996):〈IFPI流行音樂銷售排行榜,正式出爐:忘記你我做不到,首周狀元〉,1996/8/18 ,《大成報》。
王逸聞、黃淑婉(1994):〈滾石毅然迎接國際化:海外事業處完成階段性任務,裁撤〉,1994/8/12,《大成報》。
王鳳蓮(1987):〈唱片業者經營態度不同,穩重或開創頗微妙〉,1987/6/8,《民生報》。
王慧倫(1999):〈歌壇生力軍,呼朋引伴闖錢關:搶灘暑假檔,學生樂團強力釋放Y世代電力〉,1999/6/28,《大成報》。
台大人文報(1993):〈台灣流行音樂專題〉。《台大人文報12期》,頁5-34。
民生報(1988):〈學生組樂團,唱自己的歌,詞曲一手包辦,自娛也娛人〉、〈年輕人永遠的寵兒,熱門音樂永不褪色〉….等熱門音樂大賽專題報導,1988/4/25/21版,《民生報》。
田瑜萍(2000):〈唱片不景氣,新力裁員10%-旗下哥倫比亞總監也列名,部分出片計畫停擺〉,2000/7/27/28版,《中國時報》。
───(2001a):〈歌壇玉女掌門人潮起潮落(二之一)-小妹江玲引發多少少男情人夢:早期純純女歌手,多半濃濃東洋風〉、〈歌壇玉女掌門人潮起潮落(二之二)-港風吹來周慧敏,耳目一新:本土派與香港玉女互領風騷,各擁一片天〉、〈另類掌門人:徐懷鈺怪獸,老少通吃;徐若瑄洗去脫名,紅到日本〉,2001/6/12、13/28版,《中國時報》。
───(2001b):〈從飛碟到豐華,從黃鶯鶯到張惠妹;彭國華打造大牌,眼光奇準〉,2001/7/30/25版,《中國時報》。
田瑜萍、陳忠榮(2001):〈三萬歌迷湧入演唱會場,唱翻五月天,激情仲夏夜:總統同樂破天荒,團員賣力獻聲,驕傲再問「有否值回票價」?三成員即將入,汗水夾雜淚水,離別味令台下一陣悲戚〉,2001/8/19/1、3版,《中國時報》。
白郎寧(1989):〈台灣歌手威香港,熱門曲唱到濫〉,1989/8/30.《新生活報》。
亦 咸(1991):〈台灣新音樂的顛覆和矛盾〉,《聯合文學》,7(10):95-98。
伍 佰等著(2000):《月光交響曲:伍佰大事記寫真書》。台北:商周。
宇崎真、渡邊也寸志(1997):《鄧麗君的真實世界》,魏裕梅譯。台北:旭昇。
朱立群(1993):〈精選集便宜又大碗,帶動市場買氣,唱片公司“集”陳出新〉,1993/11/10,《大成報》。
江文瑜(1996):〈從「抓狂」到「笑魁」-流行歌曲的語言選擇之語言社會學分析〉,《中外文學》,25(2):60-81。new window
江昭青(1999):〈99風雲人物榜,大學生最愛扁、宋、伍佰〉、〈伍佰的酷,抓得住Y世代〉,1999/12/12,《中國時報》。
江國豪(2002a):〈單一的思考邏輯,單一的音樂本質〉,《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93期》。
───(2002b):〈再談盜版與MP3音樂:一個政治經濟的觀點〉,出自《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94期》。
池祥蓁(1996):《台灣唱片事業國際化之研究》。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永證(1986):〈飛碟滾石打擂台,各唱一場別苗頭〉,1986/12/23,《中央日報》。
何穎怡(1993):〈抓狂之後:非主流音樂的死亡與再生〉,1993/2/14,《民生報》。
何穎怡、蔡春娉(1989):〈爭權奪利,西洋唱片市場風起雲湧:五大公司野心勃勃進軍寶島,國內業者既期待又怕受傷害〉,1989/7/5,《民生報》。
利 達(1997):〈新好男人/亂世佳人3 vs.1997年度國語總冠軍:年終精選集,牛肉在哪裡?〉,1997/12/20,《中國時報》。
吳宏庭、蕭玲玲(2001):〈團結就是力量:連鎖化經營進軍通路前線-玫瑰唱片〉,採訪整理,林崇予、陳品方。《搖滾客》,第四期,頁32-33。
吳國卿(編譯)(2001):〈亞洲反仿冒戰火益趨劇烈〉,2001/6/11,《經濟日報》。
吳清聖編(1994) :《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1975.9∼1993.1》。台北:台大人文報社。
李 昂(1995):〈人間紙上電台-我是愛-性支持者〉,1995/4/22,《中國時報》。
李 翔(1988):〈唱片業春裝下市,四家公司奏戰捷:做唱片可不是鬧著玩的〉。《你我他》,513期(1988/4/20~5/4),頁22-5。
李天鐸(1998):〈跨國媒體與華語流行音樂的政治經濟分析〉,《當代》,125:54-71。
李世忠(2001):〈只有速度,沒有經典:豐華唱片副總經理-李世忠專訪〉,採訪整理,林崇予、藍永成。《搖滾客》,第四期,頁14。
李玉貞(1996):〈八十四年、八十五年有聲出版品概況〉,《中華民國八十五年出版年鑑》,頁7-1~7-9。
李安君(2001):〈電視劇你演你的,主題曲他唱他的:都是錢字在搞怪〉,2001/5/31/28版,《中國時報》。
李坤城(1994):〈新台語歌漫談〉,《非古典音樂雜誌》,1:30-2。
李季穎(2002):〈盜版不是問題!〉,《傳播學生鬥陣電子報第93期》。
李岳奇(1997):《流行樂壇最前線》。台北:遠流。
李淑娟(1994):〈IFPI統計排行顯示:唱片國際化有利發行,併購集團化將成趨勢〉,1994/7/21,《大成報》。
───(1996):〈國語唱片,去年市場敗將:比前年滑落5%業績,瀕臨及格邊緣〉,1996/4/14,《大成報》。
李雲鑫(1999):〈地下樂團,全台吶喊〉,1999/4/10/43,《中國時報》。
李瑞斌(2001):〈反盜版侵權組織IFPI、ARCO-秘書長李瑞斌專訪〉,採訪整理,費蓁蓁。《搖滾客》,第四期,頁42。
李德珍(2001):《永不退場:高凌風星海浮沈錄》。台北:時報。
狄春星(1991):〈九○年流行歌曲的回顧與前膽〉,1991/2/12,《台灣時報》。
辛澎祥(1993):〈增設有線電視部門,唱片業新趨勢:增加市場競爭力,製作走向精緻化,以迎接多媒體時代的來臨〉,1993/2/19,《大成報》。
周 蕾(1995):〈另類聆聽.迷你音樂-關於革命的另一種問題〉(Music miniaturized, Listening otherwise: A different type of question about revolution),於《寫在家國之外》(Writing Diaspora: Tactics of Intervention in Contemporary Culture Studies),張洪兵、辛宇譯。香港:牛津。頁63-90。
周君美(1991):〈本土創作型歌手輸出香港〉,1991/11/6,《民眾日報》。
周倩漪(1998):〈從王菲到菲迷-流行音樂偶像崇拜中性別主體的博成〉,《新聞學研究》,56:105-134。new window
季欣麟(1997):〈宣傳不等待,上華熱賣現象〉,《遠見》,135:84-9。
林安寧(1996):〈西洋唱片一片大堆頭精選熱:繼「一九九六葛萊美喝采」大賣後,「排行榜大帝國」、「NOW第二集」、「S檔案」、「大紅電影高高唱」等都是大卡司的超級精選集〉,1996/5/14,《中國時報》。
林谷芳(1995):〈藝術造詣與文化功能-兩個角度下看流行音樂〉,《文訊》,119:18-9。
林東璟(2002):〈反盜版、MP3與CD價格〉,出自2002/4/10《南方電子報》
林芳玫(1994):《解讀瓊瑤愛情王國》。台北:時報。new window
邱素惠、賴怡鈴、林佳宏、彭素娟(2000):〈上華帶頭開鍘,BMG、新力瘦身-資源整合利用,開銷能省則省〉,2000/11/7/13版,《星報》。
姜玉景 (1996):〈唱片界高峰會:本報下帖,13家唱片公司負責人前瞻未來〉,1996/6/19,《民生報》。
───(1997):〈買精選集,不必等過年:唱片界“度小月”,各找名目衝業績,群星大合唱,唱將金曲選,暑假紛紛出‘輯’〉,1997/12/23/15版,《民生報》。
───(1998):〈台灣歌迷掏金,國外歌手淘金:78國音樂市場銷量成績單公佈,台灣躍升全球第13名,亞洲第2〉,1998/6/19,《民生報》。
───(2001):〈打歌,打得唱片公司吃不消〉,2001/2/7,《民生報》。
姜玉景、王中言、朱立群(1996):〈華人唱片市場,在我們手裡:以台灣目前引導潮流之優勢,前瞻2000年,業者預期前景樂觀〉,1996/6/19,《民生報》。
姜玉景、施心媛(2000):〈破20萬張歌手,兩巴掌數完-9席是土產港星抱鴨蛋,千禧冷颼颼下半年更慘〉,2000/12/15/c3版,《民生報》。
姚 謙(2001):〈如果文化財是共有的,唱片工業將面臨何改變?維京唱片總經理-姚謙專訪〉,採訪整理,陳品方。《搖滾客》,第四期,頁18-20。
施心媛(2001a):〈唱片界勵精圖治,魔岩瘦身四合一〉,2001/3/5/c7版,《民生報》。
───(2001b):〈小美靠雙手致富:四度出輯,造型少了,預算多了〉,2001/8/28,《民生報》。
段蓁蓁、陸亦華(2001):〈唱片業大裁員,慘兮兮-盜版、MP3問題,盼落實解決〉,2001/5/20,《大成報》。
洪維勛(1989):〈電視關卡多,打歌不易;唱片業者「自力救濟」〉,1989/12/27,《自由時報》。
洪維勛、胡如虹(1989):〈78年流行歌曲總回顧〉,1989/12/31,《自由時報》。
洪翠娥(1988):《霍克海與阿多諾對「文化工業」的批判》。台北:唐山。
胡如虹(1991):〈滾石切半賣了?外傳唱片界龍頭老大「滾石」,因財務困難,向「喜瑪拉雅」老闆韓效忠周轉二千萬,並讓出一半股權….,滾石否認有這回事,但坦承向銀行「做了小規模的融資貸款」〉,1991/4/26,《自由時報》。
徐賢淑、張寧(2001):《一飛沖天:飛碟電台的故事》。台北:先覺。
祝務耕(1992a):〈以音樂打破語言藩籬,無省籍、國籍意識突顯無遺:唱片業,混音有新意〉,1992/8/14,《大成報》。
───(1992b):〈九大天王一起唱,銷售奏捷大家樂;滾石推出各式合輯,搭配強力電視廣告、炫目的店頭POP,在市場上殺出一條血路〉,1992/12/31,《大成報》。
翁健偉(2001):〈聽周杰倫的「范特西」,誰還忍心上網下載MP3?〉,2001/10/20/29版,《中國時報》。
翁嘉銘(1989a):〈九○歌風哪裡吹──兼談「新台灣歌運動」〉,198911/10/14版,《自立晚報》。
───(1989b):〈流行音樂商業化的寓言:擺脫得了過去,擺脫不了商業性格──「新羅大佑」上台〉,1989/12/23,《中時晚報》。
───(1990):〈流行歌曲的商品觀〉,《中國論壇》(1990/7),356:16-8。
───(1990):〈棋逢對手點子王:陳樂融/張培仁,「頭號敵人」比才情〉,1990/2/27,《中時晚報》。
───(1993):〈偶像派熱潮未退,實力派改走精美包裝路線:1992流行歌曲大勢分析,口水歌聲勢不墜,現代台語歌曲帶動傳統轉型〉,1993/1/17,《中時晚報》。
───(1996):《迷迷之音:蛻變中的台灣流行歌曲》。台北:萬象。
───(2001):〈反盜版,是歌迷應有的常識和行動-盜版對流行音樂的傷害〉。http:www.ifpi.org.tw/activity/act-detail.htm
袁永興(1998):〈流行大補帖精選集,唱片業搶錢專案特報〉,1998/7/25,《中國時報》。
袁智聰、林哲儀等(1999):《聽見2000分之100:10位音樂人、100張CD和音樂的事》。台北:商周。
馬 欣(1999):〈Y世代:國語流行歌的新放話運動〉、〈虛無主義當道,除了錢其他都不可靠〉,1999/7/3,《中國時報》。
馬 莘(1999):〈男孩熱,超值偶像全餐〉,1999/10/9/41版,《中國時報》。
馬岳琳(2000):〈聽自己的歌,台北藝術節開幕〉、〈思想起,歌謠百年記憶台灣悠悠歲月〉,2000/10/1/12版,《自由時報》。
馬溫妮(1988):〈只重包裝沒內涵,觀眾卻步;香港歌星搶地盤,無功而返〉,1988/1/25/5版,《中央日報》。
張小虹(1991):〈紅男綠女:情歌、流行文化與性別顛覆〉,《聯合文學》,7(10):85-89。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意義〉,《哲學雜誌》,20:90-115。
張孝勍(1995):〈宣傳費不多,效果不打折:藝人向第四台靠攏〉,1995/3/19,《中時晚報》。
───(1996):〈砸錢打廣告,銀彈鏗鏘響,投資大手筆,歌迷也歡喜:不景氣一樣有人賺錢,趁隙而入收奇效,營收大幅成長〉,1996/1/13,《中時晚報》。
張育章(1996):〈望花補夜:台灣地下音樂發展的史脈絡〉,《中外文學》,25(2):109-29。new window
張耕宇(2001):〈台灣唱片產業觀察:福茂唱片總經理-張耕宇專訪〉,採訪整理,費蓁蓁。《搖滾客》,第四期,頁16。
張釗維(1991):〈流行歌謠詞曲作家大事記〉,《聯合文學》,7(10):130-51。
───(1994):《誰在那邊唱自己的歌:1970年代台灣現代民歌發展史-建制、正當性論述與表現形式的形構》。台北:時報。
張義欣(1996):〈音樂頑強人──林強完全訪問〉,1991/11/27(第57期),《破週報》。
曹郁美(1991):〈民國七十九年有聲出版業回顧〉,《中華民國八十年出版年鑑》,頁113-8。
梁岱琦(1998):〈伍佰:典雅的台語文與音樂結合的顛峰代表〉,出自〈1998國台語音樂專輯年度十大:新歌手、新世代、新語言、新音樂、新流行〉,1998/12/26/42版,《中國時報》。
梁鴻斌(1992):〈台語歌曲,突破窠臼:林強一曲「向前走」打遍消費市場無敵手,國語主流音樂工作者投入,注入強有力新血〉,1992/8/10,《大成報》。
梁鴻斌(2000):〈百年唱片業,21世紀大考驗-寶島景氣亮紅燈,盜版猖獗雪上加霜,艱苦邁大步〉,2000/1/13,《大成報》。
梁鴻斌、王懿雯(1993) :〈市場紊亂不景氣,國際公司進軍,港星大舉入侵:唱片好賺!?成本公開算〉、〈打歌費上揚,三台表立場〉,1993/5/17/11版,《大成報》。
許心怡(1989a):〈流行音樂低齡化,充斥不安愛情觀與泛愛國主義〉,1989/6/4,《中時晚報》。
───(1989b):〈唱片公司跨行製作綜藝節目,連鎖經營,封殺觀眾選擇權益〉,1989/7/11/9版,《中時晚報》。
許若薇(2000):〈防盜版,聯手出輯:EMI、新力、滾石新春出合輯,以價抑盜俗擱大碗,假期熱銷賣到缺貨〉,2000/2/16,《中時晚報》。
郭崇倫(1994):〈吻住華語流行音樂一片天,從張學友港台發燒看華語歌壇的遠景〉、〈台灣與亞洲零距離:能在台北受歡迎就能在亞洲華語區域受歡迎〉、〈大陸與盜版沒距離:台港歌星的曲子只有五分之一合法,唱片公司每年損失美金三十億元〉,1994/5/24,《中國時報》。
郭麗娟、鄭恆隆(2002):《台灣歌謠臉譜》。台北:玉山社。
陳生民(1987):〈你有你的天空,我有我的地盤──飛碟vs.滾石唱片市場雙霸戰爭史〉,1987/4/22/8版,《工商時報》。
陳妍君(2001):《龐克研究:從英國「性槍」到臺灣的「無政府」》。台北市立師範學院視覺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男(2001):〈攸關存亡的成本控制:擎天娛樂總經理-陳秀男專訪〉,採訪整理,鄭鏗彰、藍永成。《搖滾客》,第四期,頁22-24。
陳芳明(1995):〈舊城迷宮-上/下〉,1995/1/23/24版,《中國時報》。
陳盈珊(2000a):〈過咱們的生活,唱咱們的歌〉,2000/10/1/19版,《中國時報》。
───(2000b):〈一曲歌謠,懷想百年台灣〉,2000/10/2/17版,《中國時報》。
陳郁秀(1998):《音樂台灣》。台北:時報。
陳瑞文(1992):〈藝術性質‧文化工業‧大眾文化〉(上、下),《雄獅美術》,256:93-6,257:109-111。
陳德愉(1997):〈唱片公司花大錢買名次,IFPI排行榜爆出黑幕〉,《新新聞》,543:87--9。
陳儒修(1993):《台灣新電影的文化經驗》。台北:萬象。
陳學明(1996):《文化工業》。台北:揚智。
陳曉藍(2001):〈網路逼宮,CD退位-台灣數位音樂市場何去何從〉,《網路家庭-網路報》,2001/6/26,http://event.pchome.com.tw/nettoday/page1.html
陳寶旭(1999):〈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叛逆小子張培仁〉,1999/1/16/41版,《中國時報》。
麥志成(2001):〈數月前與鄭裕玲發生情變?呂方爆料:純為打歌〉,2001/8/27/26版,《中國時報》。
敦 誠等(1992):《邊地發聲:反主流影像媒體與社運記錄》。台北:唐山。
曾慧佳(1998):《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1945-1995)》。台北:桂冠。
舒國治(1994):〈台北游藝〉,於楊澤編《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頁15-29。
馮建三(1995):《廣電資本運動的政治經濟學:析論1990年代台灣廣電媒體的若干變遷》。台北:唐山。new window
───(1998):《大媒體II:媒體社會運動》。台北:元尊文化。
黃子佼(1999):《黃佼獸絕對負責音樂講座》。台北:圓神。
黃秀慧(1996):〈IFPI排行榜,數字說假話?部分唱片公司以買十送三、大量塞貨、製造舖貨數目等手段「做榜」,引發正途業者不滿〉、〈對「造假寶典」完全了解,IFPI將研究防弊方法〉、〈排行榜大打宣傳戰,「主力」唱片將彈性漲價〉,1996/12/29,《中國時報》。
───(1998):〈花五十億泰銖成立GMM,葛萊美用錢砸開亞洲市場〉、〈台灣滾石、新加坡風格、泰國葛萊美,領導亞洲音樂革命〉,1998/12/28,《中國時報》。
───(1999a):〈歌壇新人頻頻出招,無非是要…我給你記住:招數2-錢來也,江美琪,獨享四千萬打歌費〉,1999/6/23,《中國時報》。
───(1999b):〈從髮夾、貼紙到錢包、毛巾,時機歹歹,偶像大放送〉,1999/11/30,《中國時報》。
───(1999c):〈台灣搖滾Band名堂:有的土,有的酷,濁水溪不犯脫拉庫〉,1999/5/1/43,《中國時報》。
───(2001):〈唱片不景氣如何過寒冬?費絲希爾打頭陣發聲:精挑細選,就是要你掏錢〉,2001/11/18/28,《中國時報》。
───(2002):〈向濱崎步看齊,全球唱片才有救?景氣差業績亮藍燈,盜版多投資趨保守〉,2002/1/21/28版,《中國時報》。
黃維明(1999):〈台灣唱片,席捲亞洲〉,《天下雜誌》,216:56-63。
楊 菁(1991):〈搖滾?叛逆?邊緣?90年代歌詞新向度〉,1991/1/29、30,《中國時報》。
楊 嘉(1999):〈昨天的昨天的高山青,明天的明天的國語歌壇:唱過一個時代──國語流行音樂大展〉,1999/3/20/43版,《中國時報》。
楊 澤編(1994b):《七○年代懺情錄》。台北:時報。
────(1999):《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
楊久穎(2000):〈由阿妹事件看兩岸對流行文化之思考邏輯〉,2000/5/25/15版,《聯合報》。
楊希文(1997):〈IFPI公正性攤開說:田宇宸質疑唱片公司以經濟大權掌控排行,李瑞斌坦言銷售數字作手腳難防弊〉,1997/8/16,《中央日報》。
楊倉亭(1991):〈橫掃千軍的台灣歌:林強以新人姿態推出「向前走」專輯,銷售量出奇的好,為台語歌壇注入一股新生的衝力〉,1991/1/17,《民眾日報》。
溥心、王曙芳(1990):〈流行與文化算不算一對戀人?「流行音樂與當代社會」座談記實〉,1990/8/13~18/15版,《中時晚報》。
葉月瑜(2000):《歌聲魅影:歌曲敘事與中文電影》。台北:遠流。new window
葉淑明(1998):《全球與本土:台灣流行音樂工業的演變》。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雲甫(1997):〈黑潮登陸台灣流行樂壇:華人順子流著黑人音樂的血液,美聲打造菲律賓來的蟑螂〉,1997/12/13,《中國時報》。
葉龍彥(2001):《台灣唱片思想起:1895-1999》。台北:博陽文化。
葛大維(1991):〈台港歌手交流,偶像型、創作派,唱作各有所長〉,1991/1/28,《中時晚報》。
葛皇濱(2002):〈反「反盜版」的三大理由〉,2002/4/23《南方電子報》。
廖仁義(1990):〈個性的假面及其複製-八○年代臺灣商品美學的批判〉,《異端觀點-戰後臺灣文化霸權的批判》。台北:桂冠。頁197-221。
褚鴻蓮(1989):〈七十八年唱片市場贏家小點名:閃亮的音符都是黃金打造的,企業界紛紛投入音樂海,看誰游進寶藏島〉,1989/12/21,《中國時報》。
───(1991):〈老將新兵百家爭鳴,等待「金曲獎」發飆,羅大佑橫掃閩南語歌壇〉,1991/10/7,《中國時報》。
───(1992):〈此一時也、彼一時也,唱台語歌才時髦:雙語歌手殺出生路「混血」專輯鬧熱滾滾〉、〈從林強思想起….閩南語歌曲由劣勢躍居主流一甲子〉、〈由於黨政人物爭相學習,廣電媒體發聲限制降低、KTV普及化──閩南語歌曲大有可為〉,1992/9/18,《中國時報》。
───(1994):〈把好歌大鍋菜,當業績大補丸:業者競推精選、特選、紀念、現場演唱、實況錄音等「合輯」,以在不景氣中刺激買氣〉、〈精選集,可能養刁歌迷的耳朵,又影響歌手專輯銷售:是福?是禍?難說!〉,1994/2/9,《中國時報》。
趙庭輝(1990):〈解讀流行音樂歌者:「小虎隊」的商品包裝〉,《中國論壇》(1990/7),356:19-22。
趙雅芬(1996):〈不景氣,有變通,把每年的主打歌,統統抓起來:滾石將旗下歌手年度好歌結集發片後,其他公司見紅跟進,甚至將十三年的好歌一網打盡,過年前市場上精選集已「氾濫成災」〉,1996/2/10,《中國時報》。
───(1997a):〈庾澄慶耍‘寶’,TOP TWIN耍‘帥’,蘇慧倫裝‘傻’,王力宏裝‘酷’:歌手漫畫分身,假的大受歡迎〉,1997/8/14,《中國時報》。
───(1997b):〈IFPI閉門檢討作票傳言:唱片業巨頭密商,有人質疑「滾石」代人投票,但遭否認〉,1997/1/22,《中國時報》。
───(1997c):〈榜單的名次就是「面子」、就是「商業利益」,難怪紛爭頻傳:讓IFPI更具公信力,唱片巨頭責無旁貸〉,1997/1/23,《中國時報》。
───(1999):〈IFPI結束“榜”首“榜”腳爭議:舉辦三年,下周喊停,人力投入反盜版〉,1999/8/28,《中國時報》。
───(2000):〈揮別滾石老東家,獨創敬業新天地-李宗盛:「最美好的時光已經過去」〉,2000/6/17/43版,《中國時報》。
───(2001a):〈唱片業者聯合抵制廣告費調漲,三月起歌手MTV全面停上電視〉、〈我死,你也別想好過?過去唱片公司養『肥』不少電視台,現在景氣差,大家可得共體時艱〉,2001/2/7/26版,《中國時報》
───(2001b):〈天王天后衝啊!卻眼看盜版賣啊!-張惠妹、周杰倫、李玟、張學友全到齊,歌迷聽得過癮,唱片公司滴血做生意〉,2001/11/7/27版,《中國時報》。
趙靜瑜(1997a):〈蘇慧倫《傻瓜》夠怪,楊乃文《No.1》另類:老滾石原創精神再現〉,1997/8/25,《大成報》。
趙靜瑜(1997b):〈音樂市場還能玩Band,伍佰打頭陣,pub文化終於開花結果〉,1997/9/21,《大成報》。
劉世鼎(1999):《跨國唱片公司在台灣的歷史分析:1980-1998》。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育良、潘美貞(1993):〈打歌費上揚,三台表立場──華視張永祥:製作費偏低是變相收費藉口〉、〈打歌費上揚,三台表立場──收費不得已,三台綜藝各有依據?面對半公開積習,各製作單有話說〉,1993/5/17/11版,《大成報》。
劉亮吟(1991):〈台灣歌手瓜分香港樂壇,創作水準高,「賣歌不賣人」策略成功〉,1991/2/5,《大成報》。
劉毓雯(2000):〈網際網路對音樂界帶來的衝擊與契機〉,《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出版年鑑》,頁120-131。
劉漢盛(1994):〈台語歌曲旋風-從日據時期到解嚴,從餐廳秀到KTV,台語曲走過曲折道路。在本土化政治驅策下,商業運作趁勢而起,台語歌曲終於從悲情發洩,走向強勢的抗議與流行的熱潮〉,1994/7/24,《亞洲週刊》,頁66-7。
劉衛莉(1993):〈兩大龍頭揮軍國際──飛碟:與華納連手,滾石:先登陸香江──今年設定的營運目標,以因應競爭愈來愈激烈的市場變化〉,1993/2/28,《聯合報》。
───(2001):〈滾石購併傳聞,歌手心慌慌:香江某上市公司擬以50億台幣收購;總經理陳勇志斥為「不實消息」,有信心面對不景氣,多位歌手專輯正持續進行中….〉,2001/5/1,《聯合報》。
歐陽水雷(1999):〈八○年代人物素描:音樂的啟蒙者-羅大佑〉,於楊澤編,《狂飆八○:記錄一個集體發聲的年代》。台北:時報。頁120-1。
潘 罡(2000):〈MP3下載程式Napster,美國暫停供應;中文版庫洛暢行,唱片業緊張〉,2000/7/30/11版,《中國時報》。
───(2002):〈文化界人士觀點:唱片業窘境咎由自取-商業化操作悖離音樂的文化本質,大筆宣傳費轉嫁至CD售價,更讓樂迷不滿〉,2002/4/5/3版,《中國時報》。
───(輯譯)(2001):〈音樂下載網路崛起,唱片業頭大:網路音樂傳播軟體一再更新,網友正進行免費音樂交換革命〉,2001/7/24/21版,《中國時報》。
蔡春娉(1989):〈唱片戰國時代來臨?西洋唱片:外資虎視眈眈,國語歌曲:工作室成為大公司衛星群,大陸市場:大餅好吃但風險重重〉,1989/3/8/12版,《民生報》。
蔡若津(2000):《台灣當代音樂電台的音樂生產機制:從音樂社會學與媒介產製觀點出發》。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淑娟(1991):〈反攻香港,號角響起;「九七大限」迫使港人愛上國語歌曲〉,1991/1/30,《台灣時報》。
蔡錚雲(1995):《從現象學到後現代》。台北:唐山。(2001,再版於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2000):《另類哲學:現代社會的後現代文化》。台北:臺灣書店。
───(2002):〈現象學心理學的理論與應用──超越(實徵)、詮釋與系譜〉,發表於「現象學與人文科學間對話整合型計劃發表會」,台北:木柵。
鄭漢良(1994):〈音樂人談樂壇,羅大佑:四大天王都是傳媒炒出來的,預估中文流行唱片,可能出現訂單超過一千萬張的世界紀錄〉,1994/5/24,《中國時報》。
賴怡鈴、黃一平、劉曉君(2001):〈唱片界過苦日子-裁裁撤撤,基層員工先斷頭〉,2001/5/2/2版,《星報》。
錢震宇(2002):〈反盜版,誰來關心消費者權益?〉,出自2002/4/10《南方電子報》
謝金蓉(1995):〈這群台語歌的大將,攻上國際化的衛視:有些被視為音樂非主流的台語歌手,在經過一番努力後,不僅顛覆過去國際與本土二分對立的迷思,也攻上衛視,呈現另一種新局面〉,1995/1/29~2/11,《新新聞》。
簡妙如(1996):《「迷」-過度的閱聽人》。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8):〈將布希亞佔為己用(Appropriate Baudrillard)-擬象論的解讀與媒體分析的再延伸〉,《哲學雜誌》,24:30-53。
羅悅全等(2000):《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台北:商周。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出版年鑑》(2000),台北:行政院內政部。
《搖滾客》(1987.6)、(1987.7),第一期、第二期。
《搖滾客》(2001.3),復刊第四期。
《滾石雜誌》(1976.8)、(1977.8),第十期、第二十一期。





二、西文部分
Adorno, T. W.([1962]1976). Popular music. I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Music, pp.21-38, trans. by E. B. Ashton. NY: Continuum.
───([1967]1991). Culture industry reconsidered. In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J.M. Bernstein ed. & intro. London: Routledge, pp.85-92.
Anderson, P. ,Livingstone, P, & Mulhern,F.(eds.)(1977).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London: New Left Books;
Anderson,P.([1998]1999):《後現代性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王晶譯。台北:聯經。
Appadurai, A.(1990).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In M. Featherstone(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 Sage.
Attali,J.([1977]1994):《噪音:音樂的政治經濟學》(Nois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usic),宋素鳳、翁桂堂譯。台北:時報。
Baudrillard, J.([1968]1997):《物體系》(The System of Object),林志明譯。台北:時報。
───([1976]1993). Symbolic Exchange and Death, trans. by M. Gane. London: Sage.
───(1983a). Simulations, trans. by P. Foss, P. Patton & P. Beitchman. NY: Semiotext[e].
───([1983b]1998):〈傳播的超脫〉(The ecstasy of communication)。於H. Foster編《反美學》(The Anti-Aesthetic),呂健忠譯。台北:立緒。頁193-212。
Benjamin, W.( [1935]1998):〈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啟迪:本雅明文選》(Illuminations),ed. By H. Arendt,張旭東譯。香港:牛津。
Bennett, T., Frith,S., Grossberg,L., Shepherd,J. & Turner,G.(eds.)(1993). Rock and Popular Music: Politics, Policies, Institutions. London & NY: Routledge.
Bennett,T., Mercer,C. & Wodlacott, J.(eds.)(1986).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Berman,M.(1982).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The Experience of Modernity. NY: Simon and Schuster.
───(1992). Why modernism still matters. In S. Lash & J. Friedman(e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Oxford and Cambridge: Blackwell, pp.33-58.
Best,S.& Kellner, D.([1991]1994):《後現代理論:批判的質疑》(Postmodern Theory: Critical Interrogations),朱元鴻等譯。台北:巨流。
Birrer,F.A.J.(1985). Definitions and research orientation: Do we need a definition of popular music? In D. Horn(ed.), Popular Music Perspectives,2. pp.99-105
Bocock, R.([1986]1994):《文化霸權》(Hegemony),田心喻譯。台北:遠流。
Braman, S. & Sreberny-Mohammadi, A.(eds.)(1996).Globalization, Communication and Transnational Civil Society.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Breen, M.(1995). 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 Popular music’s cultural mobility. Cultural Studies, 9(3):486-504.
Brown, C. T.([1992]1995).《搖滾樂的藝術》(The Art of Rock and Roll),林芳如譯。台北:萬象。
Buck-Morss, S.(1977). The Origin of Negative Dialectics: T.W. Adorno, W. Benjamin, and the Frankfurt Institute. London: Harvester
Bürger, P.([1977]1998):《前衛藝術理論》(Theorie der Avantgarde),蔡佩君、徐明松譯。台北:時報。
Burnett, R.(1990). Concentration and Divers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Phonogram Industry. Gothenburg: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Press.
───(1992). The implications of ownership changes on concentration and diversity in the phonogram industry. Communication Research, 19(6):749-769.
───(1996). The Global Jukebox: The International Music Industry. London: Routledge.
Castells, M([1996]1998):《網路社會之崛起》(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夏鑄九等譯。台北:唐山。
───([2000]2001):《千禧年之終結》(End of Millennium, 2nd ed.),夏鑄九等譯。台北:唐山。
Chapple, S. & Garofalo, R.(1977). Rock ‘n’ Roll is Here to Pay: The History and Politics of the Music Industry. Chicago: Nelson Hall.
Connell,I.(1992). Personalities in the popular media. In P. Dahlgren & C. Sparks(eds.), Journ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pp.64-83.
Cook, N.([1998]2000):《音樂導論》(Music: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香港:牛津。
Cooper, B. L.(1990). Popular Music Perspectives: Ideas, Themes, and Patterns in Contemporary Lyrics. Bowling Green: Bowling Green University Press.
Dahlgren,P. & Sparks, C.(eds.)(1992). Journ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Deleuze, G. & Guattari, F.([1972]1983). Anti-Oedip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Dreyfus,H.L. & Rabinow, P.([1983] 1995):《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錢俊譯。台北:桂冠。
Eliot,T.S.([1948]1962). Notes Towards a Definition of Culture. Faber.
Erlmann,V.(1996). The aesthetics of the global imagination: Reflections on world music in the 1990s. Public Culture,8:467-87.
Featherstone, M.(1992). Postmodernism and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 In S. Lash & J. Friedman, J.(eds.), Modernity and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pp.265-290.
───(ed.)(1990).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Sage.
Featherstone, M., Lash, S. & Roberston, R.(eds.)(1995).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Sage.
Fiske, J.([1989]1993):《瞭解庶民文化》(Understanding Popular Culture) ,陳正國譯。台北:萬象。
───(1992). 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n. In L. Lewis(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 NY: Routledge.
───(1993). Power Plays, Power Works. London: Verso.
───(1996). Media Matters: Everyday Culture and Political Change. Minneapolis: Un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Fornäs, J. (1995).‘ The future of rock: Discourses that struggle to define a genre’, Popular Music, 14(1):111-25.
Foucault,M.(1971). The Archaeologyo of Knowledge & The Discourse on Language. N.Y.: Pantheon Books..
───(1984). The Foucault Reader, ed. By P. Rabinow. N.Y.:Pantheon Books.
Frith,S.(1981). Sound Effects. NY: Pantheon.
───(1986). Art versus technology: The strange case of popular music.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8:263-79.
───(1989). Introduction. In S. Frith(ed.), World Music, Politics and Social Change. Manchester & NY: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2).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popular music. In J. Lull(ed.),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2nd ed. London: Sage.pp.49-74.
Frith,S., Goodwin, A. & Grossberg, L.(eds.)(1993). Sound and Vision: The Music Video Decade. London: Routledge.
Gans, H.J.(1974). Popular Culture and High Culture. NY: Bacis Books.(中譯本為《雅俗之間:通俗與上層文化比較》,韓玉蘭與黃絹絹譯,1984,出版社不明,已絕版)
Gasset,J.O.([1930]1989):《群眾的反叛》(The Rovolt of the Masses),蔡英文譯。台北:遠流。
Giddens, A.(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中譯本:田禾[譯]、黃平[校](2000):《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
───(1991). Modernity and Self-Identity: 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lroy, P.(1987). There Ain’t no Black in the Union Jack. London: Hutchinson.
───(1993). The Black Atlantic, Modernity and Double Consciousness. London: Verso.
Goodwin, A.(1990). Sample and hold: Pop music in the digital age of reproduction. In S. Frith & A. Goodwin(eds.), On Record: Rock, Pop, and the Written Word. NY & London: Routldge. ,pp.258-273.
Gripsrud, J.(1992). The aesthetics and politics of melodrama. In P. Dahlgren & C. Sparks(eds.), Journ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pp.84-95.
Grossberg, L. et al.(1998).Mediamaking: Mass Media in a Popular Culture. London &NY: Sage.
Grossberg, L.(1992). We Gotta Get Out of This Place: Popular Conservatism and Postmodern Culture. NY & London: Rougledge.
───(1997). Dancing in Spite of Myself: Essays on Popular Culture. Durham & London: Duke University.
Habermas,J.([1983]1998):〈現代性:一個不完整的方案〉(Modernity: An incomplete project),於H.Foster,編《反美學》(The Anti-Aesthetic),呂健忠譯。台北:立緒,頁1-24。(原文亦另發表為Habermas,J.(1981).Modernity versus postmodernity. New German Critique, 22:3-14.)
Hall, S. & Jefferson, T.(eds.)(1976). Resistance through Rituals: Youth Subcultures in Postwar Britain. London: Hutchinson.
Hall, S. & Whannel, P.(1964/1990). The young audience. In S. Frith & A. Goodwin (eds.), On Record: Rock, Pop, and the Written Word, pp.27-37. NY & London: Routldge.
Hall,S.(1981). Notes on deconstructing ‘the popular’. In R. Samuel(ed.), People’s History and Socialist Theory. London: Routledge. pp,227-40.
───(1982). The rediscovery of ‘ideology’: The return of the ‘repressed’ in media studies. In M. Gurevitch, T. Bennett, J. Curran & J. Woolloacott(eds.), Culture, Society and the Media. London: Methuen, pp.56-90.
─── (1991). ‘The local and the global: Globalization and ethnicity’. In A.D. King,(ed.)(Current Debates in Art History, no.3.) Culture, Globalization and the World-System. Binghamton, NY: Department of art and art history, State Univ. of New York at Binghamton.
Harker, D.(1980). One for the Money: Politics and Popular Song. London: Hutchinson.
───(1997). The wonderful world of IFPI: Music industry rhetoric, the critics and the classical Marxist critique. Popular Music, 16(1):45-79.
Harley, R.(1993). Beat in the system. In T.Bennett, S. Frith, L.Grossberg, J. Shepherd & G. Turner(eds.), Rock and Popular Music: Politics, Policies, Institutions, pp.210-230. London & NY: Routledge.
Harvey, D.(1989).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Oxford: Blackwell.
Hassan,I.(1987). The Postmodern Turn: Essays in Postmodern Theory and Culture. Columbus: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Hebdige, D.([1979]1997).:《次文化:生活方式的意義》(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張儒林譯。台北:駱駝。
Herman, A. Swiss,T. Sloop, J.(1998). Mapping the beat: Spaces of noise and places of music. In T. Swiss, J. Sloop & A. Herman(eds.) Mapping the Beat: Popular Music and Contemporary Theor. MA: Blackwell y, pp.3-29.
Hirsch, P.(1972). Processing fads and fashions: An organizational set analysis of cultural industry system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7(4): 639-59.
Horkheimer, M. & Adorno, T.W.([1947]1969).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N.Y.: Continuum.
Horkheimer,M.([1940]1972). Critical Theory. NY: Continuum.
Howbsban,E.J.([1994]1996):《二十世紀史1914-1991-極端的年代(上、下)》(Age of Extremes: The Short Twentieth Century 1914-1991)。台北:麥田。
Huyssen,A.([1984]1997):〈後現代導圖〉(Mapping the Postmodern),收於J.C. Alexander & S. Seidman編《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郭菀玲譯。台北:立緒。頁432-462。]new window
Jameson, F.(1991). Postmodernism, or, The Culture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83]1998):〈後現代主義與消費社會〉(Postmodernism and consumer society)。於H. Foster編《反美學》(The Anti-Aesthetic),呂健忠譯。台北:立緒。頁161-191。
Jay,M.([1984]1994):《阿多諾》(Adorno,Theodor W.,1903-1969),李健鴻校譯。台北:桂冠。
Jencks,C.(1978). The Language of Post-Modern Architecture. New York.
Jenks,C.([1993]1998):《文化》(Culture),俞智敏等譯。台北:巨流。
Jones, S.(1992). Rock Formation: Music, Technology, and Mass Communication. London: Sage.
Kirschner, T.(1998). Studying rock: Toward a materialist ethnography. In T. Swiss, J. Sloop & A. Herman(eds.) Mapping the Beat: Popular Music and Contemporary Theory. MA: Blackwell. pp.247-68.
Laing,D.(1999). World record sales 1998. Popular Music, 18(3):415-6.
Lash, S. & Urry, J.(1994). Economies of Signs and Space. London: Sage.
Lash,S. & Friedman, J.(eds.)(1992). Modernity and Identity. Oxford: Blackwell.
Leavis,F.R.(1930). Mass Civilization and Minority Culture. Cambridge: The Minority Press.
───(1972). Nor Shall my Sword: Discourses on Pluralism, Compassion and Social Hope.London: Chatto & Windus.
Lebrecht,N.(2000):《誰殺了古典音樂?》,施碧玉,陳玫真譯。台北:新新聞。
Lewis, L.(ed.)(1992).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London & NY: Routledge.
Longhurst, B.(1995). Popular Music and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ucchalumeau,J.(1991):《藝術解讀》(Lectures de L’Art),王玉齡、黃海鳴譯。台北:遠流。
Lull,J.(1991). China Turned On: Television, Reform, and Resistance. London: Routledge.
───(1992).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An introduction. In In J. Lull(ed.),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2nd ed. London: Sage.pp.1-32.
───(2000). Media, Communication, Culture: A Global Approach, 2nd ed..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yotard, J.F.([1979]1984).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另可見部分中譯,〈後現代狀況〉,收於J.C. Alexander & S. Seidman編《文化與社會》(Culture and Society),黃宗慧譯。台北:立緒。頁398-415。]new window
Mandel,E.([1975]1998):《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簡論》(An Introduction to Marxist Economic Theory),張乃烈譯。台北:唐山。
Manuel, P.(1991). Salsa and the music industry: Corporate control or grassroots expression?. In P. Manuel(ed.), Essays on Cuban Music. Lanham, M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McRobbie, A.(1994). Postmodernism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Rougtledge.
Merriden,T.(2001):《媒體新勢力:Peer to Peer商機與未來》(Irresistible Forces: The Business Legacy of Napster & The Undergrowth of The Underground Internet),蔡文英譯。台北:商智文化。
Middleton, R.(1990). Studying Popular Music.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Mills, C.W.(1956). The Power Eli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hammadi, A.(1995). Cultural imperialism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J. Dowing, A. Mohammadi & A. Sreberny-Mohammadi(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2nd ed. London: Sage.
Moore, A.(1993). Rock: The Primary Text. Milton Keynes: Open University Press.
Murdoch, G. & Phelps, G. (1973). Mass Media and the Secondary School. London: Schools Council/ Macmillan.
Negus, K.(1992). Producing Pop: Culture and Conflict in the Popular Music Industry. London & NY: Edward Arnold.
───(1996). Popular Music in Theory: An Introdu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Pivcevic(1997):《胡賽爾與現象學》,廖仁義譯。台北:桂冠。
Poster,M.(1995). The Second Media Ag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Qualen,J.(1985). The Music Industry. London: Comedia.
Real,M.R.(1989). Super Media: A Cultural Studies Approach. London: Sage.
Regev, M.(1997). ‘Rock aesthetics and musics of the world’, Theory, Culture & Society, 14(3):125-42.
Riesman, D.(1950/1990). Listening to popular music. In S. Frith & A. Goodwin(eds.), On Record: Rock, Pop, and the Written Word, pp.5-13. NY & London: Routldge.
Robertson, R.(1992). Globalization: Social Theory and Global Culture. London: Sage.
───(1995). Glocalization: Time-space and homogeneity-heterogeneity. In M. Featherstone, S. Lash & R. Robertson(eds.), Global Modernities. London: Sage. Pp.25-44.
Robinson, D., Buck,E. & Cuthbert, M.(1991). Music at Margins: Popular Music and Global Cultural Diversity. London:Sage.
Schiller, H.(1991). Not yet the post-imperial er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8:13-28.
Schudson, M.(1987). The new valid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Sense and sentimeantality in academia.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4:51-68.
Schulze, L., White, A. & Brown, J.(1993). ‘A sacred monster in her prime’: Audience construction of Madonna as low-other. In C. Schwichtenberg(ed.), The Madonna Connection: Representational Politics, Subcultural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Theory. St Leonards, New South Wales: Allen & Unwin. pp.15-38.
Schwichtenberg, C.(ed.)(1993). The Madonna Connection: Representational Politics, Subcultural Identities, and Cultural Theory. St Leonards, New South Wales: Allen & Unwin.
Shepherd, J.(1991). Music and Social Tex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Shuker, R. (1994). Understanding Popular Music. London: Routledge.
Sparks, C.(1992). Popular journalism: Theories and practice. In P. Dahlgren & C. Sparks(eds.), Journalism and Popular Culture. London: Sage, pp.24-44.
Swingewood, A.([1977]1993):《大眾文化的迷思》(The Myth of Mass Culture),馮建三譯。台北:遠流。
Taylor, T. D.(1997). Global Pop: World Music, World Markets. NY & London: Routledge.
Tomlinson, J.(1991). Cultural Imperialism. London: Pinter.
Wallerstein, I.(1990). Culture as the ideological battleground of the modern world-system. In M. Featherstone(ed.), Global Culture: Nationalism, Globalization and Modernity. London:Sage.
Wallis, R. & Malm, K.(1984). Big Sounds from Small Peoples. NY: Pendragon.
Wicke, P.([1990]2000):《搖滾樂的再思考》(Rock Music: Culture, Aesthetics and Sociology),郭政倫譯。台北:揚智。
───(1992). The role of rock music in the political disintegration of East Germany. In J. Lull(ed.), Popular Music and Communication, 2nd ed. London: Sage. Pp.196-206.
Williams, R.(1981). Culture. London: Fontana.



三、本研究訪談
(一)音樂從業人員訪談
丁度嵐,2001/8/8
丁曉雯,2001/4/30
朱約信,2001/5/27
李世忠,2001/9/26
李宗盛,2001/7/23
林 強,2001/9/14
倪重華,2001/9/13
張四十三,2001/8/15
張永正,2001/9/26
張培仁,2001/7/10,以及2001/9/15
郭樹楷、徐昌國,2001/7/2
陳文玲,2001/3/31
陳珊妮,2001/7/20
陳樂融,2001/7/17
黃韻玲,2001/7/16


(二)一般消費者/歌迷訪談
訪談一,2001/7/19(3人,聚會訪談)
訪談二,2001/9/27(4人,聚會訪談)
訪談三,2001/12/28(11人,西門町玫瑰唱片行外-街頭訪談)
附錄

一、消費者/歌迷訪談-節錄(註:以下人名皆為化名)

【訪談一】2001/7/19
Colisa,27歲,待業中
「己經不買流行音樂了,在網路上不論國內外、任何音樂類型,新的或舊的,什麼都抓得到,加上寬頻後速度又更快;我不會花錢去買流行音樂CD的,因為流行音樂就只是流行商品而已,聽過一陣子很快就膩,我寧願去買比較有收藏價值的東西….」

Moskito,28歲,研究生
「現在也很少買CD,都是去抓MP3或是有學弟會燒給我,而且最近我的電腦裝了可燒式光碟耶,快點,有沒有人要借CD給我燒啊…..;不會特別要買誰的專輯,流行音樂隨便聽過就算了….」

Michael,27歲,智庫研究員
「還是會買正版啊,像最近買了Dido(註:一位愛爾蘭創作女歌手),就是被阿姆混音進去而成名的,但是覺得沒那麼值得….,不常買,喝酒跟朋友聚會比較多吧….」

【訪談二】2001/9/27
※阿辰,31歲,企管分析師
「已經很久沒買CD了,只要買一個10GB硬碟,過去二十年的台灣流行歌曲全都收在裡面,每張專輯,共上萬首歌,應有儘有。需要歌詞,上網抓就可以了,甚至也不買音響,回家就打開電腦,隨意選想聽的音樂,已經足夠了,不再特別注意什麼新歌了」

※阿亮,31歲,停車場業者
「現在誰買CD呢?我的朋友向有辦法燒錄的人問:有沒有陶喆的精選集?那人回答:有啊,明天就出『精選集』給你。我還納悶,陶喆什麼時候出過精選集了?原來是自己幫他燒的….」

※亮妹,21歲,大學生
「現在沒有特別喜歡誰的歌,覺得張惠妹之後的歌手,都不好聽,以前也還蠻喜歡李玟,現在則還好…..」

※辰妹,25歲,研究生
「我不喜歡流行音樂,但還蠻喜歡世界音樂的….,聽過陳建年之後,覺得很喜歡;…..男朋友總是一回到住處就放流行歌曲來聽,是因為怕寂寞吧」


【KTV田野一/與會者轉述】2001
地點:好樂迪KTV
場景/主題:辨公室歡送會-飯後活動,全為男性(27~45)
內容:喝啤酒、聊天+唱歌(酒後吐真言型,愈聊愈大聲愈盡興)
唱到好聽、旋律清楚易琅琅上口、歌詞好玩的,適合大家一起唱的歌會最好玩。
如,任賢齊的「再出發」,張宇的「曲終人散」,劉德華「你是我的女人」….。

【KTV田野二】2001.9月底
地點:錢櫃KTV
場景/主題:好友慶生
內容:啤酒+小菜
挑新歌唱,挑戰最新歌曲,失敗率五成(因為還不熟,但想看該歌曲的MTV)。合唱熱鬧的歌曲,沒唱過的歌很重要,特地來KTV試試自己是否可以唱自己最近心儀的歌曲;聽別人唱好聽的,第二段也會有人加入唱看看。

【KTV田野三】2000年6月
地點:錢櫃KTV
場景/主題:歡送同學出國深造+同學聚會
內容:晚餐+點心、飲料
各自表演擅長歌曲(每個人或多或少有一兩首拿手曲目),不唱歌的人主要在聊天敘舊,談近況或最近的新聞。





二、街頭訪問-節錄(訪談三)

訪問日期:2001.12.28         地點:台北西門町玫瑰唱片行外
代號 年齡/職業 ※平日喜歡的歌手或音樂類型/剛買了誰的專輯? ※喜歡的原因/購買原因(形容一下喜歡的感覺) ※其它:1.是否會買盜版?2.參加演唱會或歌友會等活動嗎?(會;不會;有時)
A 18,學生 陶喆梁詠琪 喜歡R&B的曲風,他的人看起來比較好,有次還要到簽名,覺得很貼心 1.自己不會去買2.不會,不喜歡跟人家擠
B 18,學生 SMAP 最喜歡裡面的木村拓哉,買過他們一張專輯,覺得SMAP每個人都很有個性 不會,這種事很缺德
C 16,學生 謝霆鋒 國中時就開始聽,喜歡他的音樂,自己覺得很好聽 1.不會,但同學們蠻多人有買盜版2.不會,沒時間
D 16,學生 近畿小子(以日文發音回答) 他們唱歌很好聽,長得帥又會演戲,像《夏之雪》、《天使消失的街道》我都有看 不會
E 18,學生 古典音樂,到國家音樂廳聽音樂會庾澄慶 聽音樂只是消遣,比較喜歡聽情歌,像庾澄慶的專輯都有聽,因為那些情歌的詞都很棒,尤其在自己很累的時候聽,會覺得很舒服 1.自己喜歡的歌手就不會買盜版,但沒那麼喜歡的就叫人燒錄來聽2.曾到阿妹新歌發表會(”一夜情”那張)要簽名
F 16,學生 蔡依林 她的歌很好聽,聲音也很棒,心情不好的時候聽一聽,心情就會變好 1.不會2.只要是Jolin北部的活動一定都會參加,她的每一張專輯,都有要到簽名
G 21,當兵 只是來看看有無什麼新專輯,像蘇永康Malyn MansonNine inches nail 好聽的音樂令人有種熟悉的感受,一個月大概花個1~2000元購買CD 1.不會,但同學有人買,也有管道燒錄2.不會
H 22,當兵 國語流行歌曲蔡健雅 只是覺得無聊,而且也蠻好聽的 1.不會,但朋友有買2.曾去過孫燕姿的新歌發表會,蠻喜歡她的



I 15,學生 國語流行歌曲周杰倫,陳冠希 不管是他們的人或歌曲,都喜歡,也都很重要;零用錢大部分都花在這裡 1.不會2.會去參加蔡依林,孫燕姿的演唱會活動
J 15,學生 韓國的歌手團體,像S.E.S,最喜歡安七炫(由H.O.T單飛) 覺得她們長得很漂亮,也喜歡他們的曲風;國內歌手大概就喜歡阿妹,因為她唱歌很好聽 1.不會2.曾去要簽名
K 21,學生 Modern Rock;像Creed(主義合唱團) 自己本來就喜歡聽音樂,在電視上的音樂台(如MTV, Channel [V])聽過,覺得主唱的聲音不錯,就來買了,自己是屬於較衝動的購買者 不會,但都有管道;朋友們買盜版或下載MP3都只是為了聽聽看好不好聽


三、演唱會田野

1998-1999
陳昇及新寶島康樂隊-政大校園演唱會
楊乃文、張震獄、陳綺貞-魔岩校園巡迴演唱會
五月天-台北體育場「168」演唱會
黃小楨-女巫店首張專輯小型演唱會
雷光夏、交工樂隊-敦南誠品跨年小型演唱會
北市府廣場-1999-2000跨年演唱會

2000
四分衛、閃靈、夾子、甜梅號-政大搖滾社邀請演唱會
甜梅號-台大誠品音樂館
陳珊妮、李雨寰-台大誠品音樂館
糯米團-台大誠品街頭演出
巴奈、陳建年-角頭「勇士與稻穗」演唱會,內湖時報廣場
第二屆「野台開唱」-搖滾聯盟,北市兒童育樂中心

2001
第二屆「國際海洋音樂祭」
陳珊妮-河岸留言小型生日演唱會
陳建年與龍哥-女巫店小型演唱會
糯米團-@live,新EP發表Pub巡迴演唱會
濁水溪-地下社會記錄片發表會
四分衛、董事長-政大校園巡迴演唱會
伍佰-新專輯《夢的河流》演唱會(永和中正橋下河濱公園)

【街頭及校園搖滾樂園成果展】
西門町-Channel V樂團街頭擂台
政大-搖滾社,吉他社成果展演出

【比賽】
全國大專創作歌謠比賽
政大金旋獎
國際海洋音樂祭-海洋獨立音樂大賞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