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馬致遠「任風子」雜劇中的人物與思想研究
書刊名:臺灣戲專學刊
作者:謝裕琳
出版日期:2001
卷期:3
頁次:頁35-60
主題關鍵詞:馬致遠任風子雜劇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149
期刊論文
1.陳芳英(19901000)。且尋九霄鳴鳳聲﹣﹣馬致遠劇作解讀。藝術評論,2,103-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武雄(19870300)。馬致遠雜劇述評。健行學報,7,163-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曾永義(19860500)。馬致遠雜劇的四種類型。幼獅學誌,19(1),53-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侯光復(1988)。元前期曲壇與全真教。文學遺產,1988(5),85-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侯光復(1986)。談元代神仙道化劇與全真教聯繫的問題。中華戲曲,1,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薜德敏(1970)。馬致遠考述。臺北工專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安娜。馬致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13,9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呂薇芬(1980)。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和它產生的歷史根源。文學評論叢刊,54-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明儀(1977)。馬致遠的《漢宮秋》評述。東方雜誌,11(7),75-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宗志黃(1959)。馬致遠及其《漢宮秋》。合肥師院學報,5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詹石窗(1995)。明代的神仙道化劇考論。道教學探索,9,4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唐桂芳(1976)。馬致遠雜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朴三洙(1986)。馬致遠雜劇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智莉(1999)。現存元人宗教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渡邊雪羽(1986)。元雜劇中的道教劇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廣保(1993)。金元全真道內丹心性論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重陽(2004)。重陽立教十五論。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青木正兒、隋樹森(1981)。元人雜劇序說。臺北:長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素春(1987)。全真教與大蒙古國帝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權(1959)。太和正音譜。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國欽(1980)。馬致遠的神仙道化劇。中國戲曲史漫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兆漢(1994)。從《任風子》雜劇看元雜劇與道教的關係。道教與文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75)。杜子春。唐人傳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馬鈺。洞玄金玉集。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兆漢(1994)。全真七子詞述評。道教與文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甘水仙源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臧懋循(1982)。元曲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祖庭仙真內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漸悟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金)丘處機。磻溪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重陽真人授丹陽二十四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元)王利用。無為真人馬宗師道行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丹陽真人直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蓮正宗仙源像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