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籃球選手運動動機之差異研究
書刊名:國立臺灣體育學院學報
作者:何全進
出版日期:2001
卷期:9
頁次:頁345-355
主題關鍵詞:運動動機體育績優保送生Sport motiv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6
  • 點閱點閱:71
     本研究主要之目的在探討三級學校籃球選手運動動機之差異。 以 89 學年度參加 三級籃球聯賽男生甲級聯盟決賽前十二名的隊伍 336 名選手為研究對象(國中= 108、 高 中= 106、大學= 122 )內含體保生 158 名、非體保生 178 名, 施以運動動機量表測驗 。 經 SPSS 8.0 中文版統計套專軟體之雙因子變異數分析( two-way ANOVA ),單因子變 異數分析( one-way ANOVA )及獨立樣本 t 考驗分析結果發現: 一、全體籃球選手的運動動機有顯著差異,內在動機高於外在動機高於無動機。 二、高中籃球選手的外在動機顯著高於大學選手。 三、全體籃球選手體保生之無動機顯著高於非體保生。 四、國中、大學籃球選手體保生之無動機顯著高於非體保生。
期刊論文
1.陳美燕(19951000)。運動動機量表之信度與效度分析。國立體育學院論叢,5(2),185-1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季力康、賴素玲、陳美燕(19951200)。大專網球選手運動目標取向與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20,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Duda, J. L.、Chi, L.(1989)。The effect of task-and ego-involving conditions on perceived competence and causal attributions in basketball。The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pplied Sport Psychology。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new window
2.Deci, E. L.、Ryan, R. M.(1991)。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Lincoln, NE: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237-288。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全進(2001)。籃球選手目標取向,教練領導行為與運動動機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盧俊宏(1998)。運動心理學。台北: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明隆(1999)。SPSS統計應用與實務。台北:松崗電腦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eci, E. L.、Ryan, R. M.(1985)。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Lexington, MA:Lexington Books。  new window
4.Stipek, D. J.(1993)。Motivation to learn: From theory to practice。Needham Heights, MA。  new window
5.Deci, Edward L.(1975)。Intrinsic Motivation。Plenum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