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美國法制經驗看網際網路時代的反托拉斯法:政府管制介入科技創新發展的迷思﹖
書刊名:政大法學評論
作者:劉靜怡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Ching-yi
出版日期:2001
卷期:67
頁次:頁227-288
主題關鍵詞:網際網路反托拉斯法電腦程式碼科技設計架構技術標準之制定智慧財產權專利權樞紐設施強制連接使用義務開放原始程式碼運動政府管制市場競爭科技創新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1
     討論反托拉斯法(antitrust law) 在網路時代裡的定位,主要問題之一在於反托拉斯法常被視為政府介入進行管制 (regulation) 的典型代表,而管制通常被解讀為與科技創新處於對立緊張的關係,同時政府介入則通常被認為是可能斲傷創意,因此「市場」仍時常被當做最終的解決途徑。本文的目的,希望透過分析幾個最近備受討論的反托拉斯法基本議題,說明在網路時代裡,某種程度的管制,尤其是透過反托拉斯法所進行的管制,除了維持市場公平競爭之外,或許更是確保科技創新的必要手段。在網際網路時代裡討論反托拉斯法的議題,往往免不了要涉及科技在反托拉斯法中所扮演的角色問題。美國反托拉斯法的歷史上,法院深入審查科技產品設計結構(architecture) 或科技運用方式的例子,並非絕無僅有。因此,將科技產品設計結構或者科技運用方式視為法院的禁地,甚至反托拉斯法的禁地,而導出反托拉斯法在網路產業裡扮演的角色應該十分有限的結論,或許有檢驗的空間可言。不過,本文不否認反托拉斯法過度積極介入,可能導致窒息科技創新的結果出現,然而,本文卻不認為科技應該是反托拉斯法的禁地,也不認為管制者或法院先天上便欠缺理解網路科技的能力。本文認為對於管制者或法院而言,體認到電腦程式碼 (code) 的規範意義,以便能深入分析網路科技本身的設計理念與結構,以及其秉著相應的法律保護 (例如智慧財產權法) 發揮作用時,可能隱含哪些反托拉斯法的議題,乃是網際網路時代的反托拉斯法要務。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