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方社會中的信用合作社--基層性與社會性金融組織的再定位
書刊名:臺灣銀行季刊
作者:林寶安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53:1
頁次:頁304-321
主題關鍵詞:信用合作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0
期刊論文
1.吳以體(19830300)。民間互助會的行為及利率。基層金融,6,159-1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嘉棟(19960300)。臺灣的民間借貸。基層金融,32,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介良(19960300)。商業銀行市場佔有率之分析。基層金融,32,59-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聰衡、謝明瑞(19940900)。析論信用合作社法及其對信用合作社營運之影響。基層金融,29,105-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維漢、李貳連(1985)。臺灣省民間儲蓄與借貨狀況及意向調查提要報告。臺灣經濟,99,73-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秋發(19951200)。信用合作社的規模、營業區域與經營績效之研究。臺灣銀行季刊,46(4),50-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泉興(19970300)。中型信用合作社改制為區域性商業銀行利弊及規劃方向之研究。基層金融,34,263-2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藍秀璋(19980400)。信用合作社合併之法理分析。企銀季刊,21(4),7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寶安(19930900)。日據時期臺灣的信用組合與地方社會。臺灣銀行季刊,44(3),81-10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介良、周甘淋(19960900)。信用合作社獲利績效與地方經濟成長關係之檢定。基層金融,33,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rger, Allen N.、Hunter, William C.、Timme, Stephen G.(1993)。The efficiency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 review and preview of research past, present, and future。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7,221-249。  new window
12.池祥麟(19971200)。金融機構放款政策的探討--信合社與商銀的比較。合作經濟,55,42-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雪雯(1997)。政府管得動信合社嗎?。商業週刊,501,78-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寶安(19980300)。信用合作社法令規範演變與社會意義。基層金融,36,67-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940400)。信用合作社轉存款及資金融通問題探討。信用合作,40,77-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均立、黃建森(19960700)。金融自由化下之信合社發展策略。信用合作,49,1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鴻基(19940900)。信用合作社辦理中小企業授信相關問題之探討。基層金融,29,221-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冲(19980100)。信用合作社經營管理問題與對策。信用合作,55,8-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展宏(19941200)。臺灣地區金融業經營區位變遷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1(4)=122,213-2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展宏(19950600)。臺灣地區金融業經營區位變遷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2(2)=124,257-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展宏(19950300)。臺灣地區金融業經營區位變遷之研究。臺灣土地金融季刊,32(1)=123,179-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黃泉興(19980700)。信用合作社因應經營環境變遷之研究。信用合作,57,47-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黃泉興、梁連文(19960900)。基層金融機構內部控制之探討。基層金融,33,293-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蔡友才(19960100)。信用合作社之市場定位與再發展。信用合作,47,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淑梅(1991)。臺中信合社讓金檢人員都卻步。商業周刊,177,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登興、許嘉棟、林培州(1990)。金融管制與資金市場區隔下自由化政策的福利效果。臺灣金融情勢與物價問題研討會,30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文凱(1995)。臺灣地區銀行對民營企業放款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寶安(1994)。台灣地方金融與地方社會--信用合作社的發展歷史與社會意義(博士論文)。東海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賴建誠(1990)。近代中國的合作經濟運動--社會經濟史的分析。正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hate, Prabhu(1992)。(For Asian Development Bank) 1992 Informal Finance: Some Findings From Asia。Hong Kong: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3.Patrick, H. T.、Park, Yung Chul(1994)。The Financial Development of Japan, Korea, and Taiwan: Growth, Repression and Liberalization。N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林培洲(1994)。雙元性金融與資金市場區隔下經濟自由化的效果。臺北:中華經濟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祈禮斯、計葵生、汪仲(1999)。亞洲銀行新世紀--迎接競爭與吞併的時代。臺北: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宏明(1981)。信用合作社單獨立法之研究。臺中:基層金融研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嘉棟(1996)。臺灣的金融制度與經濟發展。臺北:中研院經濟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嘉棟(19850600)。臺灣金融體制之研究。臺北市:中華經濟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永仁、楊金龍、羅庚辛、林培州(1983)。臺灣地下金融問題--民間合會與地下錢莊。南投:基層金融研訓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介玄(1995)。貨幣網落與生活結構。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1995)。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費孝通(1948)。鄉土中國。上海:觀察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Mckinnon, Ronald Ian(1973)。Money and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new window
14.Shaw, Edward S.(1973)。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朱雲漢(1989)。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壟斷與剝削--威權主義的政治經濟分析。臺北:臺灣研究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涂照彥(1995)。第四章、金融、財政--「獨裁性經濟發展」的陰影。臺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臺北:人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