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生態旅遊地區遊客環境識覺與空間行為之研究--以福山植物園為例
書刊名:旅遊健康學刊
作者:田家駒張長義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2:1
頁次:頁63-74
主題關鍵詞:生態旅遊環境識覺空間行為福山植物園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60
生態旅遊乃是結合遊憩與環境保育新興的觀光活動,國際間亦訂定2002年為生態旅遊年,這顯示生態旅遊已成為觀光發展的重要目標。本研究以福山植物園為例,針對遊客進行抽樣調查,其有效問卷共339份。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生態旅遊地區遊客與一般傳統旅遊遊客的屬性有所區隔,其中以教育程度、收入較高者為主要族群,多數均有生態旅遊相關經驗,游伴性質多以朋友、同學、同事居多;在旅遊動機上以欣賞大自然美景、慕名而來者為主;多數希望具有專業解說的旅遊方式,以及在旅程中學習自然;活動內容則偏向親近大自然和欣賞特殊植物景觀等。此外遊客對於福山植物園的各項環境屬性滿意度均高,足見以「物種」為中心的管理方式,與提供良好的遊憩經驗、環境教育與規範遊客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本研究透過變異數分析的結果顯示,不同之環境屬性,在遊客屬性、旅遊特色與空間行為對於遊客滿意度的差異也不盡相同:環境設施會影響遊客的遊憩體驗;良好的遊覽方式會提高遊客對於園區的滿意度;旅遊特色則對於園區管理方式的認同度差異較大,這也是本研究之重要成果,以供相關領域之經營者作為未來規劃之參考。
期刊論文
1.Weaver, D. B.(1999)。Magnitude of ecotourism in Costa and Kenya。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6(1),792-816。  new window
2.Wight, P. A.(1996)。North American ecotourism markets: Motivations, preferences, and destination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5(1),3-10。  new window
3.聶獻忠(1998)。九寨溝國際旅遊者行為特徵初步研究及其意義。自然資源學報,13(3),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Meric, H. J.、Hunt, J.(1998)。Ecotourists' Motivational and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 case of North Carolina Traveler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6(4),57-73。  new window
5.Eagles, P. F. J.(1992)。The travel motivations of Canadian ecotourist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1(2),3-7。  new window
6.楊文燦、黃琬珺(19940600)。遊憩問卷調查中問項選擇之探討。戶外遊憩研究,7(2),13-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ight, P. A.(1996)。North American ecotourists: market profile and trip characteristics。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34(4),2-23。  new window
圖書
1.Hall, C. M.、Page, S. J.(1999)。The geography of tourism and recreation: Enviroment, place and space。London, UK:Routledge。  new window
2.Honey, M.(1999)。Ecotouris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ho owns paradise?。Island Press。  new window
3.交通部觀光局(2000)。中華民國88年國人國內旅遊狀況調查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