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野臺歌子戲的劇場風格--以「秀琴歌劇團」演出觀察為例
書刊名:臺灣戲專學刊
作者:紀慧玲
作者(外文):Chi, Hui-ling
出版日期:2003
卷期:6
頁次:頁63-81
主題關鍵詞:歌仔戲歌子戲野臺戲秀琴歌劇團胡撇子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57
野臺戲是目前臺灣傳統戲曲演出最頻繁的表演型態,近年來政府對於野臺戲演出環境與生態有幾項重大舉措,國內研究戲曲專論文章及碩士論文也開始大量注意到野臺戲的表演特質與意義,讓過去受到忽視的野臺戲表演藝術得到正面的注視。本文是以秀琴歌劇團去年(2002)初於臺北縣新店市的三天演出為觀察對象,擬援引相關學術文章與這三天演出互為驗證,一方面呼應學者專家提出的觀點,一方面也在具體例證支持下,試圖「發現」野臺劇場無窮的魅力,重新釋放一般對表演、戲劇、劇場的僵固看法,並重新看待野臺戲環境裡的表演、觀賞、空間,期肯定其絕對的「存在的意義」,提出「野臺戲獨有的『劇場風格』正受到新的注視,在某些據點上,新的劇場已經在形成中。」之觀點。
期刊論文
1.游源鏗(19930500)。給我一個舞臺--歌仔戲的野臺怎麼變?。表演藝術,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南芳(19980700)。追求戲曲藝術的個性--臺灣歌仔戲發展上的幾個基礎。當代,13=131,34-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坤良(1993)。為臺灣的野臺戲整型─改善民間劇團營運的一點看法。表演藝術,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南芳(1998)。臺灣野臺歌仔戲演出類型及其發展途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林鶴宜(1999)。臺北地區野臺歌仔戲之劇團經營與演出活動。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戲劇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慧琥(2000)。民權歌劇團外台歌仔戲的音樂運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筱玫(2000)。臺北地區外臺歌仔戲「胡撇仔」劇目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秋惠(1998)。野臺歌子戲演員與觀眾的交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慧蓉(1995)。野臺歌仔戲演出風格之研究(碩士論文)。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鶴宜(2000)。臺灣歌仔戲。臺北:聯經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