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何遠之有?楊牧詩中的本土與世界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黃麗明
作者(外文):Wong, Lisa Lai-ming
出版日期:2003
卷期:31:8=368
頁次:頁133-160
主題關鍵詞:本土世界歸屬虛設託寓地區文學國際視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本土」與「世界」之間存在一種弔詭的關係。本土既是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往往被用來顯示「我」和「他者」的歧異。然而,「本土」的版圖,卻隨著歷史發展逐漸變形,甚至分裂成狹隘的區域。本文試以「本土」與「世界」為論述框架,檢視楊牧的詩作。 綜觀楊牧多年的創作中,直接指涉臺灣本土事件的詩作極少。相比之下,取材自「異國」歷史背景的例子更多。文章集中細讀這類作品,並分吸從三方面分析:其一是詩人有關國族文化身的思考,其次是他對臺灣本土政治社會動態的密切關注和積極介入,最後是他為世界各地弱勢族群發出的不平之鳴。討論焦點是「本土」與「世界」如何在楊牧詩中呈現,以及兩者之間的互動。 筆者為楊牧多年來是有策略地選擇外發生的事件作為書寫題材的。他用虛設託寓的手法處理作品,不但複雜化「他/我」之間的關係,更力圖拆解強調地域性和時事性的單一歷史敘述。詩人借用這些異國場景,將臺灣經驗與他國歷史交織在一起,凸顯本土與世界的異同。
期刊論文
1.Jameson, Fredric(1986)。Third-World Literature in the Era of Multinational Capitalism。Social Text,15,65-88。  new window
2.傅敏、陳鴻森(1972)。蓋棺話葉珊。笠,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傅敏(1973)。談詩的語言性兼及葉珊。大地,4,52-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茂昌(1976)。楊牧以為然否?─與楊牧談「現代的中國詩」。詩人季刊,6,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7)。楊牧替花蓮文學譜下「定音」。新新聞,563,77-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牧(1997)。葉慈詩選。葉慈詩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牧(1978)。楊牧詩集I:1956-1974。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牧(1982)。年輪。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牧(1971)。傳說。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黎(199512)。島嶼邊緣。臺北:皇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吳潛誠(1994)。感性定位--文學的想像與介入。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潛誠(1999)。航向愛爾蘭:葉慈與塞爾特想像。臺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牧(1975)。瓶中稿。臺北:志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牧(1997)。時光命題。臺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牧(1986)。有人。臺北: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牧(1991)。完整的寓言。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牧(1987)。飛過火山。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牧(1980)。禁忌的遊戲。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克襄(1984)。教授。漂鳥的故鄉。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牧(2001)。失落的指環--為車臣而作,台北市: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ordon, Michael R.(2000)。Right Group Says Russians Executed Grozny Civilians,New York。  new window
3.陳黎(1996)。有人問楊牧翻譯的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平路(2002)。愛爾蘭,我們自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評葉珊的「十二星象練習曲」─第一屆詩宗獎(創作)綜合評審意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6)。楊牧為什麼翻譯葉慈的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牧(2000)。失落的指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