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重估歷代各家對蘇軾詞之論述
書刊名:問學集
作者:張芸慧
出版日期:2003
卷期:12
頁次:頁76-115
主題關鍵詞:蘇軾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4
歷代各家對蘇軾詞所提出的論述,諸如:東坡詞是以詩為詞、豪放、不諧律等看法,透過這些面向的探討,以及了解東坡的創作觀念、創作形式,將東坡詞的本質加以釐清,進而重估蘇軾詞在詞史上的評價與地位。
期刊論文
1.袁行霈(1986)。詞風的轉變與蘇詞的風格。社會科學戰線,1986(3),302-3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裕民(1995)。關於宋詞的豪放與婉約問題。安慶師院社會科學學報,1995(2),40-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蔣曉城(1997)。歌妓:宋詞的傳播媒介。長沙電力學院社會科學學報,1997(2),8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德瑩(19740500)。蘇東坡詞之技巧。女師專學報,5,285-2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朱靖華(2000)。東坡歷史地為詞創立新範式。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紀念學術研討會,輔仁大學中文系主辦 (會議日期: 2000年11月),287-3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劉曼麗(1989)。東坡詞的風格與技巧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朱弁(1965)。風月堂詩話。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紈、王百里(1998)。詞苑叢談校箋。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師道(1971)。後山居士詩話。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方東樹(196208)。昭昧詹言。台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清照(1983)。李清照集。台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義父(1967)。樂府指迷。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熙載(1964)。藝概。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灼、岳珍(2000)。碧雞漫志校正。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蘇軾、石聲淮、唐玲玲(1993)。東坡樂府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海明(1996)。唐宋詞史。麗文文化事業機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靖華(1997)。蘇軾論。京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1994)。蘇軾資料彙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唐圭璋(1986)。詞話叢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師培、錢玄同(1975)。劉申叔先生遺書。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