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九四六年國共四平之戰及其幕後
書刊名:中華軍史學會會刊
作者:楊奎松
出版日期:2004
卷期:9
頁次:頁341-383
主題關鍵詞:國共關係四平之戰蔣介石毛澤東林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1
1946年東北四平之戰的發生,有著複雜的背景。中共搶先卡位,捷足先登,國民黨堅決否認中共在東北的存在,必欲用武力達到獨佔東北的目的;莫斯科害怕國民黨把美國人引入東北,國民黨卻通過拖延與蘇聯談判經濟合作和暗中縱容全國性反蘇示威,挑戰蘇聯把東北視為其勢力範圍的決心。結果,莫斯科被迫選擇支援中共佔據東北,而美國卻並不相信蔣能夠用軍事手段解決東北問題。毛澤東看準時機,藉助於蘇軍撤退時的幫助奪取四平、長春和中東路,試圖一戰而迫蔣介石承認中共地位,並力爭造成東北南北分治的現實。中共此時的戰力難與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相比,然其堅守四平街一月之久,亦大大出乎國民黨人之預料。雖事後多數國民黨人都批評當時未能趁勝追擊,一鼓作氣,使林彪割據北滿東山再起,但證諸歷史,東北的國民黨軍也已是強弩之末,更不要說它一直擔心繼續北上蘇軍會作出不利反應。再加上毛澤東在關內發動報復作戰,國統區因交通不通,物流不暢,經濟上陷入嚴重危機,蔣不僅不能再向東北增兵,而且整個作戰重心也不能不從關外轉到關內來了。
期刊論文
1.白先勇(19991101)。「養虎貽患」--父親的憾恨:一九四六年春夏間國共第一次「四平街會戰」之前因後果及其重大影響。當代,29=147,74-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哲峰(1996)。四平保衛戰的一些問題。黨史研究資料,199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畢健忠(1996)。對四平保衛戰的沉思。軍事歷史,19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野(2001)。東北問題與四平決戰。歷史研究,2001(4),5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1985)。遼瀋戰役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唐洪森(1999)。國共爭戰大東北。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81)。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46)。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FRUS)。Washington:United State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ew window
6.秦孝儀(1978)。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001)。周恩來軍事活動紀事。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蔣經國(1977)。風雨中的寧靜。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汪朝光(2000)。中華民國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崇文、陳紹疇(1996)。劉少奇年譜(1898-196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三軍大學、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第二冊綏靖時期。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3)。毛澤東年譜(1893-194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徐永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蔣中正檔案:特交檔案,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中正檔案:特交文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460328)。軍事三人會議關於派遣執行小組前往東北調處停止衝突的協定(1946年3月27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恩來(1996)。關於東北問題同張治初步商定六點意見的說明。周恩來一九四六年談判文選。中央文獻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毛澤東(1993)。力爭東北停戰及制止全國內戰的對策(1946年5月15日)。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克誠(1988)。從蘇北到東北。遼沈戰役。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